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骏骥: 证券业默认的经纪潜规则
by 朱骏骥 2005年7月25日

中国目前有130多家券商,而这么多券商几乎都以经纪业务为主营业务,佣金收入是其主要利润来源,尤其是2001年后综合类券商的自营业务普通亏损严重,也给许多券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未来数年内,中国券商将面临残酷的大洗牌,许多小券商或高风险券商都将退出证券业。

券商以经纪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本无可厚非,但整个行业过份依赖于佣金收入,却是对行业本身的极大摧残,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因为经纪业务有许多业内默认的潜规则,外行人很少能深刻地理解,这些潜规则对投资者的伤害远大于市场本身。或者说,从进入证券业的第一天起,投资者就被蒙着双眼拉到赌桌旁,直到输光为止,而且自始至终投资者都被无情地愚弄。

对这些潜规则,我很早就理解了,但只是在真正进入券商工作之后,才得到全部的证实,也让我对证券业少了许多的激情,我不知道我能在这一行做多久,也许有一天我还是回去做我的本职专业或继续做我的“买方”,至少那里有阳光。

今天的金融业已是全员营销,不再是过去的坐商,而改变为时尚的行商,银行业、证券业都变得和保险业极为相似,保险业的核心是传销,吃的全是新手饭,一年365天,天天招人,招来一批人,把他们的亲戚朋友吃光后又换一批。如今的证券业也开始吸取保险业的精华,采取这种吃新手饭的伎俩,在股市如此低迷的时刻去积极招揽客户——被宰的绵羊。

如如我心目前所从事的“卖方”工作,其实也不过是这种传销式经纪模式的帮凶而已,这让我十分的厌倦,当我证实的内幕越多时,我越是想退出,但在退出之前,我仍想利用眼下券商们的残酷竞争为自己和将来难免会被诱进来的朋友们做点好事,也是真正的好事。也算是为证券业积点阴德吧。

尽管传销很快在中国就会成为合法的了,但对传销背后的思想我始终深恶痛绝,每一想起传销我就会立即想到过去看过的关于邪教的电影。传销的根源来自于宗教,尤其是西方宗教,东方的佛教、道教虽也同属宗教,但由于教义大多宣扬“四大皆空”,反而诞生不了传销的思想。宗教对于人的思想的诱导和控制是非常恐怖的,每每这都是恐怖电影和小说的最佳题材。在此我不便多谈。

券商过份依赖佣金收入,佣金来源何处?自然是投资者的交易量,投资者交易越频繁,交易量就越大,券商的佣金也就越多,而券商为了获得更多的佣金,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煽动投资者交易,当整个行业都为了佣金奔命时,这种煽动的伎俩自然会层出不穷,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及舆论也在为这些伎俩的成功传播推波助澜,共同来残害投资者。

在此我仅举近日的一例来说明,7月21日我从券商处获知一则投资建议,神秘兮兮地建议所有客户减仓至30%,说大盘即将暴跌,似乎券商高层知道某些政策消息,这对于有政治背景的券商们来说并不稀奇,但券商们纷纷建议旗下客户疯狂减仓的意图却摆明是一种误导。当时我说了几句对此建议的看法,我说如果客户们真的全部听从了券商的“内部”建议,我敢说第二天大盘一定大涨。7月21日晚间消息被证实,人民币升值了2%,但这则消息对股市的影响恰好与券商们的判断相反,7月22日大盘果真放量大涨,这也反证了7月21日许多投资者真的疯狂减了仓。

倘若投资者真的听从建议,7月21日纷纷减仓至30%,那么我敢百分百肯定地说,7月22日及这个周末所有券商的投资建议将是满仓买入。一夜之间,投资者就要做两次截然相反的交易,割一个地板价,再追个高位,这不是误导是什么?而券商们从中得到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仅举此例,足以说明投资者必须通过刻苦的学习学会独立地投资,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独立决策,否则最终的下场绝对是被赶尽杀绝。从我第一天踏入股市时起,我就决心学会独立,我几乎不看任何形式的股评,对于新闻我也只浏览事实性的标题,从不看其评价。技术分析我也只使用最原始的交易数据,指标我已彻底放弃,甚至于成交量也并不是我最关心的。在投资决策上,我尽可能保证自己不受任何人和事的干扰。

过去我理解证券业有很多潜规则,如今它们都一一被证实,更让我觉得投资者必须学会完全的独立,否则在投资中将会被无数次误导。这也是我的文章大多只教人学会独立,不给任何投资建议的原因。

曾经看过彼得·林奇写的几本书,林奇在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股票比债券更值得投资。然而中国证券市场的事实证明,这是个错误的统计,林奇作为基金经理,或许也在有意无意地隐瞒真相、误导迷信他的人,当然他的成功记录足以为他的意图作一个正面的证明,但今天的投资者必须明白林奇时代已成为历史,在美国不能照搬,到中国更不能照抄,如果林奇来中国投资股票,恐怕他永远也出不了名,说不定一只银广夏就能毁了他。

对于债券,如如我心真的不想多说,因为这包含了我的一个小小梦想,有朝一日中国的私募基金完全合法时,我希望也来组织一个债券投资基金(我没有硕博士学历,只能走地下通道)。债券投资实际上几句话就能说尽,但字字值万金,是如如我心投资生涯中唯一值得自豪的东西,也是我唯一敢说精通的东西,所以请恕我不能将债券投资的全部内涵揭露出来。

今天是我首次在文章中谈及债券投资,在此仅举一真实例子来说明,如果有人认为我是事后诸葛亮我绝不会反驳。交易所债券市场过去一年多来一直是红红火火,而这其中最耀眼的前三名,我曾经都依次反复地向几位老股民推荐过,第一名的品种我当时是在99元推荐的,一年多来可得利润已近15%。我对债券的深刻理解还多亏这几位老股民,因为她们在对股票感到恐惧后向我咨询债券如何投资,我也是在教她们的过程中慢慢开始理解并精通的,可笑的是在整个证券公司里她们只可能请教我,我也敢说在整个证券公司里只有我最了解债券,她们也尝试过问里面的工作人员,但得到的答复竟然是不懂,也不知道如何交易。这又是个经纪的潜规则!

可悲的是她们始终不愿相信我这个“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年轻人,我连续推荐了三个品种,每一次都是前一次的替代品种,但每一次她们都没有动手,直到今天,她们才后悔不迭。我推荐的这三个品种如今价格都在110元左右,而且依次为前三名,都提前兑现了两年多的利息。相比之下,目前所有的债券基金都丝毫没有投资价值,这些基金经理们几乎清一色的是书呆子,他们几乎全部踏空了这场债券大牛市。这又是证券业的一个潜规则!

那个第一名的品种,我也曾动过心,在99元附近向她们推荐时我也很想将家人的一点养老储蓄拿来买它,我只淡淡地向家人提过一次买债券的事,家人过于谨慎没有答应。从此我没再说过第二次,因为这背后还包含了一个对我自己的心理特征不完全信任的问题,交易所债券市场离股市太近,我能承受将来股市红火时的巨大诱惑吗?到时我会不会弃债券而从股票?

我必须对自己进行考验,所以我眼睁睁地看着债券市场一路不回头地走出大牛市,我理解了这次牛市背后的推动力恰恰是对我关于利率的预言的成功验证,也就是说由我的两个利率预言可以推导出这场大牛市的形成原因。

虽然今天这一切已成为事后诸葛亮,但我又已形成了一个更大的预言,时间跨度接近50多年,这于我是个巨大的机遇,这一次我决定彻底保密,直到我自己身为债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时,我才会将它们公之于众,那时微薄的基金管理费也足以让我脱贫致富。在此之前,我只有沉默。

今天想对大家说的是,证券市场很大很广,投资者的眼光永远不要局限于只有股票,当你深刻地理解了证券市场中的各种投资工具时,你会发现很多机遇是唾手可得的,简单到连你自己都不敢相信。而投资世界中那些荒谬的数据、片面的理论、错误的言论,足以将一切真相掩盖,当你了解真相后再来看这个投资世界,你看到的几乎全是歪理邪说、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而它们的共同目的就是制造混乱,误导投资者,抢夺他们的钱财。当然,混乱也许正是证券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水至清则无鱼”,由此,我们又不能希望将它们全部消灭,所以为了证券业的长期存在我也只能点到为止。

在券商内部,关于债券的投资建议一般只提供给500万元以上的核心客户,也难怪工作人员对散户们的咨询一概不理了。证券业是座金字塔,中小投资者构成其厚实庞大的底盘,塔尖的那些所谓上层阶级就是以底盘的穷人为食的,推而广之,从古至今,整个人类社会莫不如此。用句俗语来形容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死”。

这篇文章揭露了太多“卖方”们的隐处,今天他们公开地说中国股市就是要牺牲这一代股民,似乎如今残留的股民已只剩些刺牙的骨头,啃之无味了。多么残忍的“卖方”阶级啊!对新一代股民们的引诱行动已然开始,这也是我能轻易成为“卖方”一员的根本原因,我曾经以做“卖方”为目标,今天我却十分的厌倦。当医生也要招揽病人时,这个社会的人性又将扭曲成什么样子?可悲的是今天各行各业无一避免,连教育界、医界也沉沦了,金融业作为人性扭曲的源头行业,反而显得多见不怪了。

即使我不做“卖方”,千千万万的人也会被这场漩涡引诱进来,有朝一日,我身边的所有人都将无一幸免。而今天券商们为了在弱市中生存,拼命地竞争,也的确给投资者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如开户费、转户费全免,佣金1.5‰(1.2‰的都有),印花税降到了1‰,红利税降到了10%,这些都降低了投资者实实在在的交易成本。而券商们的小算盘是怎么算的?他们几乎都存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先把你引诱进来,行情一好,我立马全提高,都是放长线钓大鱼的伎俩啊!

不管券商们怎样的闭门胡思乱想,投资者有便宜不占白不占,我就立即免费转了户,如今我的佣金只有1.2‰,还可以做网上交易。乘我还未退出“卖方”阵营之前,我想建议我的朋友们都来免费开个户,到时买什么?我也替他们想好了,胆小的我推荐去买债券,胆中的我推荐去买些风险小的基金,胆大的随他们便。如果都想买债券,我也不会骗他们说我不懂债券,虽然券商给我的收入是佣金提成,但我已有退意,也不在乎多少,混几个月底薪也不错,管它呢,好在现在的券商只在乎客户量,不在乎上班时间,我已决定回去做我的老本行和买方了,所以我既可以做我的老本行和“买方”,又可以兼做着“卖方”,一举三得,我何乐而不为?

很快宝钢权证就要上市了,权证这种死灰复燃的投资工具也是值得关注的,近来我一直在研究它,等它上市时,我相信全国也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它,不懂的人越多,机会也就越大,浑水好摸鱼嘛!

投资的最大风险来自于自身,而不是投资工具本身,投资工具无分优劣,但自身的心理特征却无一相同,当我们深刻地理解了某种投资工具时,就能从中悟出自己的心理特征。在投资界,投资者几乎都受到某种程度的“暗示”(心理学语),这种暗示基于我上述的潜规则,几乎不可能是正面的,或者说这是个充满噪声的投资世界,投资者为避免受暗示,一要不断刻苦学习,二要不断反省自己,必须做到能一眼看穿潜规则的暗示,又能深刻了解自己。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子曰: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哪些人最适合考证券从业?
中证协:券商自有融出资金余额不得超净资本2倍
购买基金要交多少手续费?
券商上半年揽入佣金620亿元 已达去年全年近八成
证券佣金乱象不断!菜市场一样的砍价该结束了
证券业从业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