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参与百日维新的王照是个理性学者

参与百日维新的王照是个理性学者

在百日维新中,礼部主事王照应诏言事,请求堂官代递遭到拒绝。光绪帝愤怒之下,将怀塔布、许应骙等礼部六位堂官即行革职,同时又称赞王照“不畏强御,勇猛可嘉,著赏给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用昭激励”。这件事震动很大,可能是直接导致慈禧回宫变政的导火索,史称“礼部六堂倌”事件。王照因此而成为清政府通缉的政治犯,逃往日本。

但是,引发这个重大事件的王照并非属于那种激进的变法者,而是一位比较理性的人士。

王照(1859年~1933年),字小航,号芦中穷士,又号水东,直隶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人。王照的曾祖父王锡朋曾任总兵,在鸦片战争中战死。王照幼年丧父,靠叔叔抚养。他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及甲午恩科进士第,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一年四月,王照以主事著以礼部属用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与徐世昌等在芦台合办八旗奉直第一号小学堂,为全国首创州县地方学校(今天津市宁河县芦台第一小学)。

在戊戌变法期间,王照上书建议光绪帝奉慈禧太后“巡幸中外”,这样的建议其实并非什么激进的举措,也没有什么政治目的,甚至显得有些不成熟和幼稚,这正是文化人的秉性使然。至于礼部尚书怀塔布起初不肯代递,后虽代递但上奏称王照“咆哮公堂”,也不一定是事实。即便王照如此,也说明他当时只不过有点愤青而已。怀塔布等极端保守派是对主张变法者无论青红皂白,一概视为仇敌的。光绪皇帝为此气愤之极,也并非因为对王照这个人和他的意见有多重视,只不过借以教训阻碍变法的老臣。

其实,王照在参与百日维新的过程中,是不同意康有为那些激进冒险的做法的。他曾经劝康有为循序渐进,但被康有为拒绝。这样一来,主张理性变法的王照就既被激进派排斥,又被保守派敌视,陷入了两面夹击的极其可悲的境地。当时的局势被走极端的保守派和激进派主导,导致了一场历史大悲剧。

王照逃亡日本之后,仍与康有为、梁启超多有不合。王照清醒地认识到,“荣、刚及守旧党皆误国者也,康、梁等亦庸医杀人者也”,他曾经在一则笔谈中揭露了康有为篡改密诏的真相:

“今康刊刻露布之密诏,非皇上之真密诏,乃康所伪作者也。皇上密谕章京谭嗣同等四人谓‘朕位今将不保,尔等速为计划,保全朕躬,勿违太后之意’云云。此皇上不欲抗太后以取祸之实在情形也。另谕康有为祗令其速往上海,以待他日再用,无令其举动之文也。”

王照虽然道出了真相,但没能拿出直接证据,直到1909年宣统改元后,杨锐的儿子将密诏原件上交都察院,当时章炳麟执掌京畿,他将密诏原件转呈光绪帝的弟弟摄政王载沣,康有为篡改密诏的真相从此大白于天下。事实证明王照确实是个实事求是的人。

在保守派和激进派的两面夹击之下,主张理性变法的王照郁郁难伸,心灰意冷,只好转而潜心研究汉语拼音文字,他希望通过官话字母的传习,在民众中普及教育,以求富国强民。

王照仿日文假名,采取汉字偏旁或字体的一部分,制订了一种汉字拼音方案,名为“官话合声字母” (一说他是于1900年回国后在天津创制的“官话字母”,写成《官话合声字母》一书)。王照编写的《官话合声字母》一书1901年在日本出版,后在北京修订重印,名为《重刊官话合声字母序例及关系论说》。这是我国第一套汉字笔画式的拼音文字方案,前后共推行十年,遍及13个省,是当时切音字运动诸方案中影响最大推行最广的一种。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王照化装成“台湾和尚”秘密回国。1901年,清廷有旨开复原衔(一说他自首),但他并未去做官,仍然专心研究文字改革。宣统帝即位后,拼音官话报触犯了摄政王载沣的忌讳,报社被查封,官话字母的讲习遭禁,王照被迫逃到江苏。辛亥革命暴发以后,虽然江北都督府都督蒋雁行曾派王照充当代表到上海参加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议,但他此后就一直寓居南京。1913年,他出任过读音统一会副会长,后辞职。晚年,王照仍主张教育救国,研究经学,1933年逝世。

王照的命运际遇,其实也是一面历史的镜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康有为,只因改动一封密诏,导致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戊戌变法|杨锐|百日维新|谭嗣...
王照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三)
他是使慈禧和光绪交恶的元凶
杨天石 | 围园除后密谋与维新变法的失败
实行百日维新的光绪皇帝, 为何会真正触怒慈禧太后 与一个计划有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