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吳門 五百年前生活況味──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吳門尺牘

王世貞《藝苑卮言》:「天下法書歸吾吳,而祝京兆允明為最,文待詔徵明、王貢士寵次之」。明人尺牘彼時雖眾,留存至今已是吉光片羽,然而能囊括吳門書派前三席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及多位書家的私人珍藏單位,在台灣非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莫屬。基金會成立逾20年,收藏起步早,視域較廣,時日既久,蔚為大觀;由書法收藏到書藝推廣,舉辦多檔展覽並出版,此中囊括不少吳門書派名家手筆,在《明代名賢尺牘集》及「頓首.明朝的來信」展中可見吳寬、李應禎、祝允明、文徵明、王寵、文彭、許初、周天球、王穉登、蔡羽、黃姬水、王穀祥等人翰墨,其書法神采飛揚,各自精彩,且品世間情味,管窺生活。

李應禎〈與大參尊契書〉「賤體瘡腫」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側聞弭節城南,亟欲趨謁,奈賤體瘡腫,不能出戶庭,徒切懸系耳。倘有旬日之淹,還求一會也。草草。友生李應禎奉告。大參大人尊契執事。」

李應禎(1431~1493),初名甡,又名維熊,字貞伯,號範庵,江蘇蘇州人,景泰四年(1453)舉人,成化元年(1465)因善書被選為中書舍人,弘治初官至南京太僕少卿,世人稱為李少卿。李與文徵明的父親文林過從甚密。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17歲的文徵明正式拜李應禎為師。李應禎向對文徵明有很大的影響。李應禎寫給「大參大人尊契」,「大參」為「參政」的別稱,明代於布政使下置左右參政,為從三品。李應禎聽說大參大人「弭節」停車駐節於城南,急欲前往拜訪,無奈「賤體瘡腫」身上瘡腫,不能出門。若是大參能夠停留多日,還希望能見面一會。此封信乃李應禎寫給上位者,用字遣詞甚表敬重,此瘡不知是何瘡,但腫到無法出門,想必一定是又腫又痛!

吳寬〈與冷菴憲副書〉「契闊之懷」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寬再拜,不奉清言,忽復四載,審知起居康適,兼聞令嗣長成,攤書滿床,想入高詠,此外不必道也。契闊之懷,不能時時奉字,更承不忘,數惠德製,讀之如獲良晤也,史隨州行,略此付上,不一一。契末寬再拜。冷菴憲副先生侍次。」

吳寬(1435~1504),字原博,號匏奄,江蘇蘇州人,中成化八年(1472)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累陞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出為吏部侍郎,尋復學士,入內閣,進掌詹事府事,陞禮部尚書。為吳門書派的先導及大老,《明史》載:「時詞臣望重者,寬為最。」而且,「以文章德行負天下之望者三十年」。「冷菴憲副」,為陳琦(1439~1504),字粹之,江蘇蘇州人,成化二年(1466)進士,授南京大理寺副,歷寺正,擢江西僉事,遷貴州副使罷歸,在陸深〈跋東海草書卷二首〉中提到其形象為:「清癯鶴立,望而可敬」。吳寬為陳琦好友,曾為其撰〈冷菴記〉,於信中稱陳琦為「憲副」,是對按察副使的敬稱,可知寫此信時,陳琦正任職貴州副使。兩人此時已四年未見,吳寬欣慰好友起居康適,子嗣長成,雖是距離,由信文可見兩人深厚的友誼。

祝允明〈與九疇書〉「烏玉之惠」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昨日初寒,甚覺嚴冽,正無可以為禦,不意烏玉之惠。誠謂大旱而有甘霖之施也,其感何可量耶。稍和當躬謝於堂下。不次。允明頓首。殿撰九疇親家先生侍史。敬餘。」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江蘇蘇州人,弘治五年(1492)舉人。因生而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祝允明傳世作品有許多上款人為「九疇」,「殿撰」則是明清時對狀元的稱呼。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謝莊月賦〉冊(垂裕閣法帖),祝允明草書〈月賦〉後題「九疇酒次鋪宋經牋索書,爛熳為此。試莊氏筆甚佳,然而舊箋有盡書學止此矣,九疇漫印。乙酉七月枝山居士六十六歲書。」可知九疇於宴飲間向祝允明求字。此封信表示昨日剛嚴寒,無禦寒物,沒想到就收到九疇親家贈送的「烏玉」,真的是感動、感謝到無法估量,待天氣稍暖和些將親自前往道謝。「烏玉」應指黑炭,祝允明喻為「大旱逢甘霖」,也可說似「雪中送炭」,透過流傳於今的九疇上款書蹟和此信,知兩人交誼甚深。

文徵明〈與子籲(周復俊)書〉「千萬自愛」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昨承話別,匆匆不得盡情,殊深愧念。聞明早解維,衰年畏暑,不能走見,□絨一端,奉將鄙意,不足為贐也。外南珉公書,卻煩遞達。餘惟遠道,千萬自愛。徵明肅拜。子籲提學賢親侍史。」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江蘇蘇州人,世稱「文衡山」。曾隨吳寬、李應禎學習詩文書法。十次不第,遂以貢至京師,授翰林待詔,與修《武宗實錄》。文徵明此信札寫給周復俊(1496~1574)。其字子籲,江蘇崑山人,嘉靖十一年(1532)進士,官至南京太僕寺卿。「南珉公」為王廷(1504~1591),字子正,號南珉,蘇州知府。據原收藏者沈梧(字旭庭,江蘇吳江人,道光年間舉人)考證,周復俊成進士時,文徵明已65歲,此信札乃送周復俊陞任四川提學副使,時間當在嘉靖十九、二十年(1540、1541)左右。文徵明昨日和周復俊閒話餘情,聽聞周復俊明早要離開,但表示「衰年畏暑」老了怕大熱天,便不前往送行了,送贈絨布一端(約等於現今的一疋)。要給王廷的書信還請麻煩了。道途遙遠,請「自愛」千萬保重啊。

王寵〈與衡山(文徵明)書〉「再約」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風雨久滯湖上,即刻始歸,欲擬十三日奉陪吾丈過春潛處,如何如何。或先發使者,一期後早伺候門下。若雨又不果,再約。寵頓首再拜,衡山二丈先生執事。」

王寵(1494~1533),字履仁、後改字履吉,號雅宜山人。長洲人,與祝允明、文徵明被譽為吳門三家。祝允明將王寵視為自己的書法接班人。文徵明大王寵24歲,為王寵父執輩,但一生以平輩交往。文徵明一生九試不第,王寵則是八試不中,如此相似境遇,或也使二人惺惺相惜,交往密切,為忘年交。文徵明《甫田集》中記有多首和王寵出遊詩作,此信內容為:王寵在泛舟游湖時,受風雨困滯,十三日邀約文徵明一同拜訪友人顧蘭,如果又下雨,就再約吧。王寵與文徵明曾和多位友朋泛舟石湖、泛舟遊橫山,此信用語自然真率,聚或不聚,沒有壓力,生動重現了當時邀約之景。據文徵明〈顧春潛先生傳〉,「春潛」為顧蘭,字榮甫,號春潛,為顧鼎臣之子,弘治十一年(1498)舉人,授山東淄川知縣,後以忤劉瑾遷馬湖知府並致仕,是文徵明的摯友。

文彭〈與上池書〉「須央王少微」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玉印篆去。若欲盡善,須央王少微,或牙或石,照此篆法刻二方去,方為停當。不然,終無益也。外,銀一錢為買蜜之用,藥須上緊發來,至感。但得成劑,當自丸也。至祝、至祝。彭再拜。上池老弟足下。」

文彭(1498~1573),字壽承,號三橋,江蘇蘇州人,為文徵明長子,為明清文人篆刻流派的開山祖師。此信札寫給「上池老弟」,透過其他書信資料,「上池」應是文彭晚輩,以行醫為業,兼事書畫交易。信文中提到王少微,字幼朗,江蘇蘇州人;其父王元微也善製印,曾幫周天球刻印,其印藝受時人看重,董其昌更在《畫禪室隨筆》中將之與文彭相提並論。此信在篆刻史上有二重意義。其一,反映了當時印材乃牙、石並用;其二,目前所見文彭史料中,只知文氏所篆牙印均為李文甫一人鐫刻,此信札可作為補充材料。信札內容提及二事,一是文彭建議由王少微依照其印稿,分刻牙印與石印各一方;二是希望上池能儘快將藥送來,由文彭自行製成藥丸。

蔡羽〈與某人書〉「卷成當圖報」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湖差後,想得歸。僕有所托,先人號橘洲,將置一卷,求圖于衡山。此處絹不佳,煩尋一段。酬賈仍仗專坐其館,請之而來必妙。大約如王元寀〈槐莊圖〉,想無厚薄也。卷成當圖報。外,箋札一封、牙圖書、川扇各一,敢煩左右附至衡山館。不具。蔡羽頓首。八月十二日。涵虛石先生。外,糖果奉山房,乞與武溪共之。」

蔡羽(?~1541),字九逵,自號林屋山人。年方十二即可操筆成文,但科考40年,14次不第。嘉靖十三年(1534),以年64歲考中貢生,授南京翰林院孔目(相當於事務官),三年後退休回到西山,王寵曾隨他在洞庭西山學書三年。信中為蔡羽想為父親蔡滂所建置的園林向文徵明求圖,但因手邊沒有好絹,向這位收信者請求,待找到絹後,和箋札、牙圖書和川扇一同送至文徵明處,畫成後一定會有報酬。這位收信者,應從事於書畫交易,而蔡羽為父求畫,自是極為重視,所求應是明代盛行之「別號圖」。文徵明為吳派領袖宗師,四方求畫者,門庭若市,晚明王穉登《吳郡丹青志》記:「晚歲德尊行成,海宇欽慕,縑素山積,喧溢里門。寸圖才出,千臨百摹。家藏市售,真贗縱橫。」可見文徵明書畫價值之高。

王穉登〈與殷卿(浦士衡)書〉「門下功德也」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一入空山,人事廢絕,幾欲候問起居,無由縮地。近者,長公遠臨,命及作傳之事,茫然無以為對。若門下果有此意,敢不泚筆?慧慶檢藏,期場已畢,須作法事,禮佛謝僧。柰玄旭衣鉢蕭然,乞借片言於永膺諸昆玉。儻獲檀施,即門下功德也。穉登頓首再拜。殷卿先生門下。左長。」

王穉登(1535~1612),字百穀,一字伯穀,號玉遮山人;江蘇無錫人,後移居蘇州,為文徵明門下最小弟子,隆慶元年(1567)歸里後,吳門之風多賴其振華啟秀,擅詞壇席者30餘年。此信札寫給「殷卿先生」,為浦士衡,字殷卿,號襟海,江蘇太倉人,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官裕州知州。玄旭上人乃蘇州慧慶寺僧人,「長公」應是對浦士衡長兄的尊稱。

浦士衡想請王穉登撰寫一篇傳文。王穉登當時正在為友人玄旭募款,故回信請浦士衡布施做功德。信中「檢藏期場已畢,須作法事,禮佛謝僧」一句,「檢藏」乃刊刻佛教的經、律、論,用以保存佛陀的教法,在佛教活動上,最後大都會有水陸法會作為結束,「期場」表示這一期法會,整句來說就是刊刻佛教經、律、論的事情完畢,需要水陸法會才能功德圓滿,感謝佛菩薩的加持與眾僧的鼎力相助,這在在都需要施主的財施,所以王穉登藉由浦士衡求文因緣,希望浦士衡向華永膺諸兄弟們,為玄旭的水陸法會布施錢財。蘇州慧慶寺今已不存,但明清以來,有名人寓居於此,如:文徵明的後裔文點,以及清初文人朱彝尊(1703~1704年間租賃了慧慶寺數間禪房)。透過此札,可見當時文人、地方官紳與僧人間之交遊網絡與依存關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芾尺牍书法艺术研究 (下)
米芾尺牍书法艺术研究(2)
文徵明--行書《明妃曲》
文徵明《游吳氏東莊圖》考略
文徵明書法欣賞:行書《醉翁亭記》
江南四大才子筆墨宴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