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8年大决战前,各大野战军的纵队,平均兵力能有多少人?

在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经常出现某某纵队的番号。而在真实的历史上,纵队这种编制也确实广泛存在。

就我军而言,在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都有过纵队级的编制。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纵队的编制跟内涵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抗战时期,带有八路军数字番号的纵队通常所指的是承担某一战略方向的部队(如八路军第3纵队),其规模往往达数万人之众。而在地方性的作战中,有时候也会出现某某纵队,不过实力数就要小很多了。

一直到抗战胜利后,我军集中主力部队编组为野战兵团时,纵队一级的具体实力数才得到新的定义。

当时规定,各战略区应就现有兵力迅速抽出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编为野战兵团,其余则编为地方兵团。

野战兵团的旅以下实行“三三制”的编制,每旅不超过7000人。以3到5个旅编成一个纵队,华中、山东已编成师者则以3到5个师为一个纵队。

此时的野战纵队明确为是野战兵团之下,野战师/旅之上的一级编制,实际相当于是军一级,实力数在2万多人到3万多人之间。

随后,我军各大战略区的野战军相继建立,编制下的主力部队即为某某纵队。一般而言,纵队级之下也是采用“三三制”,有的战略区在纵队之下辖旅,有的则为师,不过此时的旅级和师级基本属于同一层级,其下级编制都为步兵团。

到1948年大决战前,全军的野战步兵纵队总数已达51个,全军野战兵力数量为149万人。

其中西北野战军有7个步兵纵队、中原野战军有7个步兵纵队、华东野战军有15个步兵纵队、东北野战军有12个步兵纵队、华北军区有10个步兵纵队。

此外,东北野战军还有铁道纵队和炮兵纵队;华东野战军另有特种兵纵队;其他野战军也直属有炮兵等特种部队。

由于各战略区部队的发展情况不一样,因此当时各大野战军的野战纵队兵力数也大不相同。

在1948年9月的《关于解放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中,曾经给我军当时的野战纵队划分为三类。

一类是西北的编制,每个步兵师8000余人,每个纵队25000余人;一类是东北的编制,每个步兵师12000余人,每个纵队近43000人;一类是较适中的华北、中原、华东的编制,每个步兵师近9000人,每个纵队近30000人,但炮兵团、补充团、运输担架队不在内。

不过上述的三类编制虽然存在,但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因此落实下去的情况也不一样。

首先谈东北部队,当时东北野战军的步兵纵队已有12个,即第1到第12纵队。

东北野战军的兵力是最为充实的,一个步兵师的兵力数确实能达到12000人左右,甚至有的步兵师人数还要更多。这样的三个步兵师,外加纵队直属队,平均每个纵队的兵力也的确在40000人以上。

比如在塔山阻击战时,担负主要任务的第4纵队兵力就有4万余人。

在当时我军的野战纵队中,东北野战军的纵队编制是最大的,甚至比当面国军的主力军兵力还要充实。

当时国军的步兵军,理论上应该有3万多人,但实际上往往只有2万多人。

1948年塔山阻击战时,国军的主力是从华北运来的部队,实际上两个军的兵力也就相当于咱们一个第4纵队。

由于国军华北部队不太了解东北我军的实力数,因此便遭到了迎头痛击。号称是从未丢过一挺机枪的所谓赵子龙师,愣是把三个团打成了三个营。

东进兵团的国军之所以如此冒失,显然是把对华北我军的认识,简单套路过来了。其实就纵队一级的兵力而言,华北我军跟东北我军相差是很大的(当然武器装备也是如此)。

当时理论上华北我军的纵队编制兵力应该也是两万多人、近三万人,但实际上实力数达不到。

以1948年8月刚刚编成不久的第3兵团为例,第1纵队兵力只有16800人,其中兵力最少的第2旅只有4100人;第2纵队16500人,所辖两个旅平均为7000人左右;第6纵队17100人,兵力最少的第18旅只有4200人;另外兵团直属队有2000人。

整个兵团合计有3个纵队8个旅,总计兵力只有52400余人,也就比在塔山防御的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多出了一个东北野战师标准的兵力数。

所以当时在葫芦岛督战的罗奇就认为,我军的一个纵队不过相当于是国军的一个师,它东进兵团集结了那么多的兵力,肯定没问题。

结果打起来,问题就出来了,最激烈的战斗整整打了六天,愣是在东野第4纵队的前沿阵地上都站不住脚步。

最后第4纵队所属的第11师还没怎么动呢,后面的大部队就把锦州给拿下了,这时候罗奇这帮人才算是对东野部队有了清醒的认识。

而与华北部队相似的还有西北部队,其实编兵力也没有编制表上的那么多。

当时西北野战军一共有7个野战纵队,一直到1949年初全军统一番号纵队改称为军之后,再外加2个骑兵师的兵力,第一野战军兵力才15.6万人。

因此在1948年大决战前,西北野战军的纵队平均兵力应该也是不到20000人的。

而一直在苦战状态的中原野战军,当时的情况也比华北和西北部队充实不到哪里去。

在1948年淮海战役前,中原野战军曾统计各纵队的实力数。

其中第1纵队兵力为17915人、第2纵队兵力数为15521人、第3纵队兵力数为17724人、第4纵队兵力数为31695人、第6纵队兵力数为21644人、第9纵队兵力数为20755人、第11纵队兵力数为15659人。

上述7个野战纵队的总计兵力为14万人左右,平均每个纵队的兵力数为20000人。

其中3万人以上兵力的只有第4纵队,2万人以上兵力的有第6纵队和第9纵队,剩下4个纵队的兵力数都不到2万人。

其中,兵力最少的纵队其实比东北野战军兵力充实的步兵师兵力也没有多出多少来,在武器装备方面甚至还比不上后者。

比如1948年大决战前,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的技术装备只有山炮7门、重迫击炮1门、中口径迫击炮22门、60炮18门、小炮56门、重机枪58挺、冲锋枪176支、轻机枪349挺。

以当时东北野战军主力师的标准装备来说,恐怕一个师的主要技术装备就要超过其中很多项了。

因此,中野部队以几乎相当的体量包围了装备精良的黄维兵团,难度是非常大的,部队的牺牲也很大。虽然最后围歼黄维兵团是在华野主力一部的支援下最终完成,但我们的兵力优势依然没有太大,可就是这样依然吃掉了黄维兵团。

在淮海战役中,华野部队的兵力和武器装备都要比中野的条件好,但华野的兵力状况也不在理想状态。

当时华野部队有全军最多的野战纵队,除了第1到第13(缺第5)等12个番号步兵纵队外,还有渤海纵队、鲁中南纵队、两广纵队和特种步兵纵队,野战军合计有16个纵队,比东野的14个纵队还要多。

但是要论兵力数,华野的这16个纵队反而还没有东野的14个纵队兵力多。

据淮海战前统计,华野的16个纵队合计兵力为36万余人,其中12个番号纵队的兵力数为31万人,其余几个纵队的兵力合计为5万人左右。

以番号纵队的平均兵力而计,平均每个华野步兵纵队的兵力数为26000人左右。而东北野战军番号纵队的平均兵力数在40000人以上,华野纵队的兵力数只有东野纵队的三分之二,几乎要差出了一个主力师出来。

其中华野兵力最多的为第9纵队,也只有31091人,距离东野纵队的平均兵力数仍有近万人的差别。

粟裕将军当时曾评估,野战纵队的兵力数最好能保持在35000人左右,在作战时才不至于因步兵损耗而无法支撑战斗。

但实际上华野在淮海战前,即便兵力最多的第9纵队,依然不能满足理想的编制状态。

而在淮海战役中,我军又是以少打多,所打的还都是国军仅剩的主力兵团,因此战斗非常残酷。很多步兵纵队出现较大伤亡后,都是将勤务人员和技术兵补充下去,再加之即俘即补的方式,才维持了纵队的战斗力。

由于能不断打胜仗,打了胜仗后又能及时获得补充,因此华野的战斗力可以维持下去,只不过在大战中编制体系和层级会被打乱,战后一定要进行休整整训罢了。

因此,在作战的伤亡上,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

但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国军的几大主力部队接连被歼,我军得以有充足的时间补充和整训部队。

待到百万雄师过大江之时,各大野战军的步兵军兵力基本就都能到理想状态了。以这样的阵容席卷残敌,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个纵队兵力需有35000人!淮海战役时,粟裕为何这么说?
1948年时,为何有的野战纵队4万多兵力,有的只有1万多?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一个纵队有多少人?
从127万人到550万人,解放战争中,我军兵力是如何增长的?
东野拥兵百万,不敢强攻长春?我们的误解,源于对敌军番号的误读
解放战争中,从战绩和兵力分析,我军哪个野战军更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