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谭敏涛:在审案件能不能上网

通过近期的“拘留律师”事件,有法官认为,律师动不动让案件上网,以舆论挟案件,干扰了法院正常审判活动,这是非法治表现。殊不知,选择案件上网的前提是律师认为庭审违法、法官违法、案件有冤,特定环境下,曝光是最好的申冤方式。而曝光也不是歪曲事实,胡搅蛮缠,只是让案件事实得以公开,让案件审判得以示众,这样的案件上网,何错之有?

 

公开审判即包括案情公开、审判公开、结果公开,如果案子都害怕被人知道,那么司法难逃制造冤假错案的嫌疑!本身,让司法公开,让案件公示,也是法院提升公信力的一种方式!法官和律师本无过节,律师选择案子上网,只要不歪曲事实夸大其词即可,法官在独立审判基础上,该咋判还是咋判!判决如能经得起检验和评判,何惧上网?

 

再者,好端端的案子,法官也该深思,律师缘何要将案件上网?通过正常渠道可以表达诉求和寻求解决的案件,哪一位律师甘愿通过网络表达?能上网的案子,多有冤情,害怕上网的案子,多有冤屈。一边是律师力争让案子上网,一边法官是害怕案子上网,两者之间必有冲突,但查清案件事实,依法独立审判、保障司法公正才是王道。无论何种境遇下,寻求案件的程序正义和结果公正,上网并无不过。

 

 

而上网寻求支持,和让媒体记者曝光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自媒体曝光,一个是媒体曝光,两者均坚持新闻真实即可。法官缘何又害怕案件曝光呢?有人认为,律师曝光案件多有夸大,又怎能保障曝光的事实就是客观事实。实则,律师曝光案件,法院也有辟谣的,但是,法院的辟谣民众往往不太信任,这是司法公信力降低的一个表现。当司法威信被法院自己降低,法院应当考虑,案件审判是否程序正义、案件结果是否公正、案件当中是否有权力干涉、案件是否得到依法审理?只有法院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律师曝光案件最终也会无济于事,因为,法院的裁决不仅经得起律师的曝光,更经得起民众的评判!

 

还有人质疑,认为庭审违法、法官违法、案件有冤,那仅是律师的自认为和一厢情愿,到底庭审有无违法、法官有无违法,案件是否有冤,应让法官说了算!是的,法庭之上,法官为王,但是,王者的权力亦应受到限制,毫无约束的法官权力更容易被滥用。当律师认为庭审违法、法官违法、案件有冤,这确为律师的自认为,但律师的自认为也不是毫无道理,毫无根据,没有哪一位律师会在毫无证据和事实根据的情况下控诉庭审违法和法官违法,除非这位律师想被法院“收拾”,而且,当律师故意歪曲事实和夸大其词,自有法院对其进行处罚。而要检验庭审是否依法、法官是否守法,完全可以公开庭审视频,让民众得以评判。

 

不知有多少案件的庭审打着国家秘密的幌子行的是秘密审判之实,法院的不公开审理、内定旁听人员、限制公民旁听等举措都是对抗公开审判的方式。似乎,在中国,公开审判成了例外,秘密审判成了常态,如此,法官也习惯了案件审判消失在民众的视线之外,当然,也习惯了秘密操作。现在,法院和法官偶遇到律师网上曝光案件,立马进行限制和打压,生怕法官审判的案件得到媒体关注,聚焦在民众的评判之下,搞得法院和法官多无法应对,而这,也是法院和法官经不起民众评判案件公正与否的一个表征。

 

而律师或是当事人曝光案件,也是普法教育的一个最佳方式。我一直认为,活生生的案例是最好的普法教材,胜似年年花大力气推进的国家普法教育工作。当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审判都无法保障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任凭普法教育做得再好,都无法抵消司法不公在民众心中形成的阴影。一个冤假错案对司法威信的冲击力远远赛过几年普法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想要做真正的普法教育,让案件审判得以公开、让案件旁听得以自由、让案件曝光不加限制,哪怕律师或是当事人曝光案件,经得起律师和当事人曝光、经得起民众评判的司法裁决,才是最接近公正的。

 

微博时代,法院和法官即更应当严格依法办案,让司法经得起民众的考验和信赖。司法威信和权威高了,法院的裁决哪怕有人质疑,民众也会尊重法院裁决,而不是质疑之后一片骂声。这才是法院公信力提升的一个最佳表现方式——民众批评法院裁决,但更尊重法院的裁决。而如果,在中国做一个中立的公正的司法民意调查,我很想知道,国人对司法的信任到底有多大?而通过人大代表对最高院的报告看来,国人对司法不公的不满和质疑已经到了必须重塑司法公信、提升司法形象、改善司法环境的关键时期,如果,法院和法官还是一味的撇开公开审判、生怕案件被曝光、限制和打压律师或是当事人将案件上网,这样的司法,只会更加偏离司法的轨道和主旨,于司法公正无关,只和司法擅断和不公媾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天潘:法官办错案需要终身追责
梅春来|刑法的刀子在乱飞
“同案不同判”真的存在,指导性案例是否能有效果?
法官札记92:行政审判,该往何处去?
从“击鼓升堂”到“带干粮等接访!(
审判程序违法将严重影响案件公正判决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对于司法的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