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游漫注——深度揭秘你看不见的玄机(6)

  第三十一回(1) 灵气、呆气、和精明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经书为什么会叫“经”书?经是什么?经就是脉路呀、天地万物、宇宙洪荒、古往今来的脉路。经书,符合了经书你身心的脉路一定是跟世间万物的大脉路吻合的。读书人读经,如果读得靠谱,读得不歪曲,会读得心情舒畅、通体舒泰、浑身热乎乎的。效果跟练武人练武的效果会是一样的。

  读书人读不出来练武人的那种豪迈英气,就是书呆子;同样,练武人如果练不出读书人的那种文雅涵养,也是木头一根。文的道、武的道,说起来,的确都是一条路,这一条路,过去不称作路,称作经、再早称作纹,也就是“文”。

  止戈为武。止什么戈?应该就是冲突,跟正常运作不协调的运作、跟正常状态冲突的状态。如果表现在人体之内,那不就是疾病、矛盾、痛楚、郁闷、纠结、……符合经的运作就是正常运作的了,习武人就通过练武调整筋脉运转,化解不正常的戾气、化解自身生生世世积累的淤滞和纠结,一般人就通过求医,让医生用外在手段来调整。戾气的外化表现一般通过谈判、外交纵横、兵法行兵来调整解决。古代兵法的筋脉,一样是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之脉路。

  豪迈英气也好,文雅涵养也好,都是内在有灵气的外在表现。所以说,读书人、练武人、修行人,总是应该越来越有灵气的,如果没有,那不好意思,肯定是没入门径,方向错了,不管记忆了多少知识、不管反应多么敏捷、也不管有多少人吹捧,更是不管他自己认为自己多专业,都只是门外汉一个。尤其是修行人这样的话,还不能说你是真正的修行人。

  那么,第三十一回开篇的这一首诗词,就可以理解了。“义结孔怀,法归本性。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共登极乐世界,同来不二法门。经乃修行之总径,佛配自己之元神。兄和弟会成三契,妖与魔色应五行,剪除六门趣,即赴大雷音。”


  猴哥是只武不文,唐僧是只文不武,两个人都需要补充完善自我人格。猴哥的武力方向是对的,唐僧的文明方向是错的,所以,离开猴哥的唐僧,就成了是废柴一根儿。

  从日常的层面上来看,无疑是八戒最精明。精明得一分多余的感情和表情都不肯浪费。精明得让咱只有兴叹的份儿。

  你看他,在面对白龙马的述说之后,他判断这时候自家的取经团队已经算是“大势已去”了,觉得什么忠心啊、正义啊、武功啊、神通啊这个时候都失去使用价值了。而且面对这个看上去比自己还没本事的白龙马,他实在是一粒唾沫都不多浪费。“怎的好!怎的好!你可挣得动么?”“你挣得动,便挣下海去罢。把行李等老猪挑去高老庄上,回炉做女婿去呀。”八戒道:“不懒惰便怎么?沙兄弟已被他拿住,我是战不过他,不趁此散火,还等甚么?”

  当白龙马拉住他不放,并且要他去求孙悟空。他忽然又口若悬河起来,为什么?因为他要把三藏赶走孙悟空的勾当,责任推到被抓被夺权的三藏身上、和不在现场的孙悟空身上去。他表示唐三藏死板不知道打趣“我也只当耍子,不想那老和尚当真的念起来,就把他赶逐回去。”他表示孙悟空器量小、并且不通人情“他怪我撺掇师父念《紧箍儿咒》。……他不知怎么样的恼我。他也决不肯来。倘或言语上,略不相对,他那哭丧棒又重,假若不知高低,捞上几下,我怎的活得成么?”

  你看老猪,说话还真是很会讲究。他说到最后,把孙悟空说得只顾私仇、不识大局,并且推测孙悟空一定会威胁到他的生命安全,言下之意呢,是告诉你白龙马,你让我去找那个死猴子是害我老猪呢。你看看,说了一圈儿,都是别人的问题,只剩他老猪老实巴交的很可怜。老猪说话,讲究精确打击,擅长卖傻卖乖卖可怜,要是老猪在现在中国,保证又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官员。

  但是让老猪跌破眼镜的是,他如此精心布局拉围栏,被白龙一招破功,小龙道:“他决不打你。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你见了他,且莫说师父有难,只说‘师父想你哩。’把他哄将来,到此处,见这样个情节,他必然不忿,断乎要与那妖精比并,管情拿得那妖精,救得我师父。”他想不到白龙比他的智商高、见识大、会看人。

  对比之下,八戒没了退路,只好前往花果山。到了花果山,对孙悟空又是前恭后倨、当面逢迎、背后戳脊梁。精确表达、专人专用、收发自如、一点不浪费。

  孙悟空自然是看不懂这点小心思,但是,孙悟空会更高级的手段呀。猪八戒用小心眼哄孙悟空,孙悟空就顺水推舟的耍耍老猪,他可是一看老猪前来就知道有问题了,根本用不着去猜猪八戒的小心思。孙悟空这种手段正是观象、也是过去算卦人最熟悉的起卦手段。

  行者道:“……你却老实说,不要瞒我。那唐僧在那里有难,你却来此哄我?”八戒道:“哥哥,没甚难处,实是想你。”行者骂道:“这个好打的夯货!你怎么还要者嚣?……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免打!”八戒闻得此言,叩头上告道:“哥啊,分明要瞒着你,请你去的;不期你这等样灵。……”

  瞧见了吧?一般人的精明,在修行人的灵气面前,是很低级的,就凭你再精明、再多小九九,也是算计不过那种灵气的。

  可是,正义的小白龙教给老猪的求人妙计,没发挥作用呢。倒是差点让老猪惹来一顿好打。因为什么?因为那不是实话,小白龙也不知道,孙悟空的法眼能洞穿本质,猜到三藏遇难、没机会说那么柔情的话儿了。

  猴哥是软不吃、硬不吃、真话通吃,猴哥是个实在人。最后,还是八戒道出了实情,并且在关键时刻说出来符合孙悟空做人道理的话,才算是打动了孙悟空。原来这呆子,一急之下、实话一说出口,还没到感动孙悟空的时候,他自己倒是先被感动了,说出的实话唤醒了他自己的正义感、和他自己内心埋藏的本性。他自己一醒悟过来,这事情就算成了。水到渠成之下,他说出来一番肺腑之言、打动了孙悟空。他说的这是什么?

  他借小白龙的话、再加上自己的超常发挥:“‘师兄是个有仁有义的君子。君子不念旧恶,一定肯来救师父一难。’万望哥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他一救!”

  这番话,如何打动孙悟空了?
-

  第三十一回(2) 义激猴王

  八戒一着急之下,就说出实在话来。原来,跟孙悟空他们一样,他也早就看出来,唐三藏修行往下掉的厉害,他说“你晓得师父没有坐性”。唐三藏的修行,以打坐静修为主,却变得在猴子和猪皮眼里都没有坐性了,你就知道,他已经变得如何的浮躁,着了魔的人嘛,都这副德行,魔可不在乎你是不是修行人,更不会因为你有地位有权势有修养,就对你客气。在魔的手里,都不过是一块可供食用的烂肉。

  但是,八戒就是八戒,他的实话里,时刻不忘见缝插针的夹带点小私货。唐僧赶他去化斋,偷懒睡觉,他表示这是“我因许远,无一个人家,辛苦了。”他为了面皮前去打妖怪,却只说是为了顶替唐僧。他们打不过妖怪,老猪出卖师弟沙僧落荒睡觉、导致沙僧被抓,这个过程到了老猪的嘴巴里,居然神奇的改变了顺序“不知那怪神通广大,将沙僧又捉了。我败阵而走,伏在草中。”

  然后,八戒越说越是眉飞色舞,于是,他要临阵散伙的事儿消失了、白龙马咬住他不放的事儿消失了、他跟白龙马七扯八扯的事儿消失了,三合一变成了简洁明了的一句话“就是他教我来请师兄的。”不扯离题的话倒是不算错,可是,唉,隐恶扬善的道理,八戒用在自己身上了。

  但是他情急之下,说出来一个非常正义的大道理来,打动了孙悟空。他说的这个道理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无论对于修行人,还是人世间传道授业的各行各业,都是个庄重的道理,涉及到历史的延续、时间维度上脉路的流转。可是到了那些半吊子徒弟嘴里,就成了打人的棍子、成了俗不可耐的压人强词。

  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上,技艺行业的传承,全都是道家方式的,一个师父传一个徒弟、两个徒弟的,一线单传。传对了徒弟,造福苍生,也给自己的行业积德,所以传承都很庄重。历史上西方修道法门,几乎也全都是这种师父传徒弟的单传。就是到了现在,据说,有的西方行业,看上去行业中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实力派是现代科学教育出来的,其中仍然是这种秘传方式在承传。

  在这个时候,虽然有三藏的绝情和无脑在先,这个伦理还是打动了悟空的。尤其是前面,猪八戒为了求情临时搬出菩萨来自卫,其实,是菩萨的名号,真正说服了孙悟空。孙悟空知道,实际上修行路上指点他的是菩萨,并非这个唐僧。唐僧,就好象庙里的方丈,方丈也好、和尚也好,大家共同的师父是菩萨他们这些神仙。

  然后,这八戒这正义感一出来,他的脑袋好像忽然开窍了一样,想出来一个以他的脑筋想不出来的妙招——激将孙悟空。于是八戒的正义感加上他的歪脑筋,吐噜吐噜编出来一段栩栩如生的故事来、栽赃黄袍怪、贬损孙悟空。

  八戒脱口而出菩萨名号,有点不由自主,八戒这超常发挥,也算是不由自主。被戳中了麻骨的孙悟空的几乎是应激反应,也可以说是孙悟空不由自主的。

  八戒脱口祭出菩萨名号,他表面想法乃是出于自保。八戒采用的激将法,他自己认为的出发点有点那么平衡一下被孙悟空吓唬的满肚子恶气。孙悟空被戳中的面子的麻骨,简直是,啧啧,从来是没有这么难受过。要知道,猴哥自出道以来,唯有两个事情能让他痛苦,一个是脑袋上面的紧箍咒,一个是脑袋前面的面子,除此之外,什么刀山火海、雷击斧斫,对他来说都只是洒洒水而已。

  八戒的小私心,又被用来干了次正经事,悟空的爱面子的小缺点,居然也被利用来走回修行的路途了。可见,菩萨他们的法力才是大。菩萨他们这些神仙,才是真正的精明、变废为宝、不浪费。

  作为修行人的悟空,虽然不知道这是菩萨在起作用,但是他那么的有灵气,还是感受到了,还是充满了对菩萨的尊敬。你看:

  那大圣才和八戒携手驾云,离了洞,过了东洋大海,至西岸,住云光,叫道:“兄弟,你且在此慢行,等我下海去净净身子。”八戒道:“忙忙的走路,且净甚么身子?”行者道:“你那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八戒于此始识得行者是片真心,更无他意。

  读了这一段,可能几百年来读者都以为孙悟空是对唐三藏的崇敬,你看明明孙悟空说的师父就是唐三藏嘛。其实不是,他说唐三藏只是托词,因为他面对的是猪八戒这个傻老哥,他知道解释多了没用不说,可能还引起呆子的困惑。谁都知道,唐三藏肉眼凡胎,哪里会分辨得出来妖气、仙气还是俗气呢。

  不管怎么说,当取经团队就要凋零的时候,是最让人想不到的白龙马出力了,只剩下他一个、正念仅存,他这一线正念,唤回来了就要开溜放弃修行的猪八戒,又通过猪八戒唤回来了已经被唐三藏亲自放逐的孙悟空。正是白龙的绝地反击,他的正义感和信念、让凋零的队员一个一个心齐了起来,让整个魔难事件中的团队起死回生。

  然后整个事情就柳暗花明了。既然重量级大佬孙悟空重出江湖,沙僧的获救就是不应该再费力气的了。

  然而,等写到解救沙僧的时候,小说却只是写得拨云见日一般,并不是万里无云一般。故事的变幻,暗流激荡。西游记高妙的地方,真是少人知晓。西游记中写出来很多意象,不了解观象的人是看不出来的,看小说只是觉得故事生动、人物有趣。

  何止是西游记,中国历史上,也堆积了如山一样的意象,这些明明摆在我们眼前的、历史上的意象,就像堆积了满屋子珍宝的藏宝库。而我们呢,傻呵呵的视而不见,还急翘翘的视为粪土,然后把西方肤浅的一些东西当作宝贝移植过来。同时,一样由于没有眼光,对西方文明中的珍宝,同样茫然不懂、视而不见。

  第三十一回(3)百花羞那不是滋味的人生

  中国,前几年流行穿越文,现在流行穿越剧。这个百花羞,就因为对黄袍天狼星的情,给带着穿越了一把,从天上穿越到人间,从宫廷穿越到妖洞。在错情的牵引下,经历着相思之苦、经历着宫廷荣华、经历着恐怖绝望、经历着父母儿女之情,身不由己、并且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这百花羞公主,人生的前半截雍容华贵、享尽人间至福,后半生、竟然是恐惧和情爱交织、孽缘与孽子一起、给她带来了身不由己的畸恋与畸爱。她对黄袍怪的感情,一半是恐惧厌恶、一半是日久生情的爱慕。并且这恐惧爱慕背后,还隐藏着他对黄袍怪不凡能力的崇拜。当然,这十三年来,她一定亲眼目睹黄袍怪吃了多少人、打败过多少其它妖怪,从她的角度上来说,这妖怪简直就是恐怖之极的党一样不可质疑、不可挑战、也不可不顺从。

  既然不可能逃脱它,那就爱上它吧。爱上了妖怪,起码有了靠山。最重要的是,因为依附于强权、获得了强权的青睐或恩赐,自己做虚幻中还获得了地位的提升呢,这一切,都是妖怪赐予的,能不感激嘛?所以,就这么简单,就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所以,你看她,内心和言行,多么的矛盾、多么的纠结。为了防止孙悟空谋害自己的妖子,她这么跟孙悟空对阵:一,我儿子与你没有怨仇你不该抓他们。二,他们老子是个强悍妖怪,要是我们孩子出了问题,你会死得很难看。

  孙悟空言而无信,在百花羞放了沙和尚之后,又让猪八戒带走两个孩子去摔死。百花羞眼见得孩儿还不到手里,又拿妖怪老公来撑腰:“和尚莫无礼。我那黄袍郎比众不同。你若唬了我的孩儿,与他柳柳惊是。”

  如果假设你是百花羞,不知道面对这样的情景,内心会如何的煎熬和挣扎?假如是你,嫁给了一个当官的老流氓,或者给一个老流氓官官当了小三、有了后代,在面对前来讨债的人、在老流氓要完蛋的时候,你如何发挥你的爱心?你的正义?作为强势流氓一个没有地位的附属品、你如何对待其中的爱恨情仇?作为一个连自己生命都无法保证的娘亲,你如何保护你的儿女、没有地位不被承认的孩子?想想就知道,这是多么的撕心裂肺的痛楚。

  为什么让百花羞这么一个什么本事都没有的女子,要受到这么大的折磨呀?还有没有天理了?

  百花羞面临的痛苦,在中华大地上,众多的女子正在经历。其实何止是女性,在现代完全乱套的爱情、婚姻中,乱套了的男男女女,个个都是百花羞。

  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孽缘呀。人神的愿望,都会在历史的未来兑现,随着时间走下去的,就形成了一套筋脉。如果这愿望是跟天地人神的大肌体是拧劲儿的,就会成为肿瘤、病变一样的疙瘩。痛苦的根源,就是这样,当初的错念、形成了今天的窘迫。

  小说中对于公主跟黄袍怪的孽缘,写得传神。对于公主一时清醒、一时糊涂的挣扎,也清晰可辨。“长老之言最善。我岂不思念父母?只因这妖精将我摄骗在此,他的法令又谨,我的步履又难,路远山遥,无人可传音信。欲要自尽,又恐父母疑我逃走,事终不明。故没奈何,苟延残喘,诚为天地间一大罪人也!”

  当孙悟空表明自己绝对有手段搞定恐怖的黄袍看,就解除了她的忧心,她就本性浮现出来、再不犹豫:“我怎的舍不得他?其稽留于此者,不得已耳!”

  公主所有这一切纠结痛苦,被无情的孙悟空洞若观火,就算他不知道具体细节过程,他也能直觉洞察。正是因为他无情,不被这种情欲爱恨迷惑,他就能看穿迷雾、看到本质真相。

  其实,孙悟空还看到了读者们看不到的、百花羞的另一种情:亲情。通过小说前面对国王、后宫与文武群臣听闻公主传书的描述,还有接下来百花羞回到王宫之后的简短描述,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百花羞公主的缘外之缘:她与糊涂父王的父女情、她与后宫宫人的亲情、还有、文武百官好像跟她小时候也很熟络。

  作为百花羞,当她被黄袍怪掳掠到妖怪窝里,整天面对一群妖怪、整天面对杀人吃人,这十三年,她应该对往昔生活有多么的留恋怀念,这种亲情友情的留恋、又会对她内心造成多么巨大的痛苦?

  孽缘就是这样子呀,当初一念的错,造成步步的错,这些错误堆砌起来成为所有痛苦的源泉。痛苦中、懊悔中,一步步消减错念造成的错果。因为她心存传统伦理、还是深信伦理的,那么,反过来受罪和痛苦、又成为了他们能回去的契机。怕的是良心、正念丧失殆尽,不知道回头了。

  孙悟空看到了她的浓厚亲情,没有直接点破,就用附着在亲情后面的孝道来鼓励和启发她。行者笑道:“公主啊,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怎么便是得罪?”公主道:“我晓得。”行者道:“你女流家,晓得甚么?”公主道:“我自幼在宫,曾受父母教训。记得古书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孝也是人情世故,只是,过去真正的孝道,并非近世代那种流行的愚孝,那种愚孝实在是让父母儿女都陷入愚昧、陷对方于不义、让人心窍皆死。

  行者道:“你正是个不孝之人。盖: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却怎么将身陪伴妖精,更不思念父母?非得不孝之罪,如何?”

  孙悟空的话,是有点毒、犀利的箭直射人心。但是他的犀利一下子就冲破了公主那厚厚的犹豫迷茫之心智外壳。公主闻此正言,如遭雷击、如梦方醒,半晌家耳红面赤,惭愧无地。

  孝顺父母、尊敬师长,都是一样的,是一种上承、上接,这种状态跟修行人承接天道的状态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对像所在层面不同。与上承对应的还有一个下传,悌。对儿女晚辈的爱惜、敬意,是脉路的下承,是接地气的。孝悌,让人立于天地之间。

  中国传统所讲究的位、大位,就是这样的内涵,易经中的六道轮回、六爻易变,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能承前启后的人、真的可是顶天立地的人。

  孝、悌是不能分割的,孝悌的内核是敬、虚,敬虚之心,不正是老子所言:虚其心。片面的、表面的、僵化的讲孝悌,就是假的孝悌了。现在中国走入了一个极端:重孝无悌。结果孝也是假的。西方美国走入了另一个极端重悌无孝,结果,你知道,悌也是假的。

  为什么,为什么“虚其心”变成了“虚其腹”嘴尖皮厚腹内空了?因为忘记了“实其腹”,实其腹是内敛、心气内敛,守定意志正念、守定内在的坚强、坚决不为、不为虚妄肤浅之事。

  悟空一番话,击碎了公主的迷壳,人家本来就是神仙仙女,一下子就清醒了。虽然她还在迷离的人世间、在迷中,可是根源上的东西,她可比你我这等俗人明白。

  百花羞公主的事儿,大概算是说清楚了。那么,他那个妖里妖气的老公怎么回事呢?

  第三十一回(4) 话外大雷音

  几日未得更新,眼见大家也聊的很热乎。忽然就从本回开篇的那首诗上,想到了以前看到的一件事情,有些朋友喜欢钻研,或许能启发你走向更深微的思绪。

  “剪除六门趣,即赴大雷音。”雷音寺,为什么叫“雷音”?有人说是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的意思。雷震的声音很大,一个炸雷,让人觉得天都给炸裂开了一样。可是那应该叫雷声。所以这说法的人自己也知道,这叫声如雷震,不叫音如雷震。同理,观世音菩萨,人家也是观看音,不是观看声。人说话,常常听话外音,不只是听话之声。

  《逝去的武林》中有这么一则故事,很有具启发性。本书是从形意拳传人李仲轩的口述中整理的。形意拳据说跟武穆岳飞、佛门达摩有关系。古传形意拳歌诀中,说可以通过发声来长功夫,名为“虎豹雷音”。形意再往深里追究就是身神合一了,身体能与意志如意贯通、意到行到、有形的形到、无形的行也要到。

  唐维禄说他的师父李存义有言“要想功夫深,需用虎豹雷音接引。”不过得功夫达到一定程度,方能有此妙用。李仲轩追唐维禄的话茬,说:“既然不是一声怒吼,是个练功方法,练功方法总是具体的,还望老师说明。” 唐维禄感到很是为难,想了一会,带李仲轩到了宁河的一座寺庙里。见左右无人,在院中悬钟上轻轻敲了一下,悬钟颤响。唐维禄让李仲轩将手按在钟面上,说:“就是这法子。”李仲轩仍然不解,唐维禄说:“李存义老师当初就是这么传给我虎豹雷音的,我没有隐瞒你的,是你自己明白不了。”

  后来李仲轩转投尚云祥门下,……几日后,李仲轩忽然由读书法想到,“虎豹雷音”会不会也在声音上有一番玄妙?便去问尚云祥,尚云祥用一种很怪的眼神看了李仲轩一眼,说:“虎豹雷音不是练的,想着用它吓敌,尽管去练,练多了伤脑,人会疯癫失常的。”李仲轩问:“可唱戏的不也练大声吗?”尚云祥:“晦!可他们不练拳呀。”

  ……尚云祥彼此熟悉后,尚云祥开始了传授武功,所教与唐维禄有很大的不同。李仲轩心中奇怪,有时表现在脸上。尚云祥察觉,笑道:“唐维禄所教就是我们师父李存义那一套,我教的是我这一套。”李仲轩连忙借这话茬,将唐维禄用敲钟传他虎豹雷音的事说了。尚云祥听完,说:“没错,李老师也是这么教我的。”李仲轩说:“这 是李存义那一套,你的那一套是什么?” 尚云祥大笑,说:“你这个徒弟真会挖东西。好,哪天打雷告诉你。”……

  那时尚云祥邻居家的猫生了窝小猫,有只小猫一个月了两只耳朵还没竖起来,跟小狗似的 
  耷拉着耳朵。尚云祥觉得它可爱,虽没要来养,却常抱来玩。一天李仲轩去尚云祥家,见尚云祥坐在院子里用个小布条在逗猫,就坐在一旁。见李仲轩在等,尚云祥逗了几下便不逗了,将猫抱在怀里,闭着眼捋着猫毛,似乎在出神。过了一会,忽然说:“你没见过老虎豹子,我也没见过,可猫你总见过吧?其实聪明人一听‘虎豹雷音’这名字,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尚云祥说,猫跟虎豹是一样的,平时总哼着“嗯”的一股音响个不停。李仲轩从尚云祥手中接过猫,果然听到了猫的体内有“嗯”声在轻微作响,而且抱猫的两手上都有震动。尚云祥解释,练拳练到一定程度,骨骼筋肉都已爽利坚实,此时功夫要向身内走,就是要沁进五脏六腑。但这一步很难,就要用发声来接引一下,声音由内向外,劲力由外向内,里应外合一下,功夫方能成就。

  尚云祥最后总结:“所谓雷音也不是打雷的霹雳一声,而是下雨前,天空中隐隐的雷音,似有似无,却很深沉。”然后示范了哼“嗯、嘱”两个音。

  他们话语上谈练拳之法,话外音是佛门密法口诀的真意。没有再传下去,就此失传。

  不光是形意拳,真正的传统武术都是这样的,会往深里走,会在探究完自身的筋脉之后,去继续探寻天地间的筋脉,他们一样会意识到,自己有一个无形的身体,范围越来越大。落到他们范围之内的生灵,他们是可以左右你的心智的,对于这种现象,有一句成语来描述:摄人心魄。

  真传的东西,必须要知道身心的修炼,必须懂得唤醒你的身体。佛门弟子很多都以为佛门修行就是学理论、追究哲思思辨、纯粹精神上的东西,实际上是身心同步的。身体的开悟、身体的开窍,说起来好像挺玄虚,其实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是身体敞开的。

  老子说:大音希声,内里的意思跟上面的一样。能用静谧的心思触及到别人触及不到的内在之音,就能观象。能观象的人,定可以看到内在那种隐隐的、朦胧的、清晰的、洪大的“雷音”。

  每当你豁然开朗明白到一个道理、进入一层境界,那种如同受难中沙僧听到孙悟空名号一样的“醍醐灌顶,甘露滋心”。西游记里的故事,有话外音,隐藏着一道道通向你所不知道境界和风景的门径,就像五庄观后院那道门。

  作为修行人,听不到寂静的大音、看不懂无形的天象,就等于是“认幻为真”、就会被拘禁在这个表面空间,锁在这里边了。没错,对于走上去的人才会意识到,下界的一切都是牢狱一样。

  第三十一回(5) 黄袍怪与百花羞的情史

  黄袍怪,首先是个妖怪、其次是个很特殊的神仙。他这种怪异和神奇的二合一特性,组合出来一个希腊神话中史前怪物一样的生灵。要细说起来,孔子所不愿意评头论足的“怪、力、乱、神”四种类型,它一个人占全了。就是在天上,张天师他们也称这个黄袍星宿为怪神。

  二十八星宿,属于是阴阳与五行组合出来的神灵,他们都是非人类的动物的形象。既然是阴阳之下衍生出来,他们也就有男有女。

  从小说中可以得知,早在五百年前,按照小说中天上时间推算,也就是不到两年之前的时间里,他作为二十八星宿的一员,曾经跟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他们二十八星宿团体被孙悟空一个人给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孙悟空的无边威风,也就那么一两天就一阵风一样的没影儿了。

  然后他们天象照常运作。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道具体是因为什么样的工作机会,他好像经常需要接触到披香殿的勤务玉女百花羞。百花羞是玉女后来在凡世间的称呼,从这个称呼上就可以想象到她的美貌和风姿是何等的高贵。天上的玉女下凡,又没有携带罪业,自然是先天基因保留了甚多甚多。

  百花羞在天上应该不叫百花羞,但是我们不知道她名字,就还是用百花羞称呼她吧。她是披香殿里面的侍女,也就是勤务人员,定时不定时的打扫卫生、清理炉灰烛痕、按照规定的时辰燃香燃烛。

  但是披香殿,从小说中后面的故事中,可以发现这里并不是点香焚符、兴师作法的地方。

  首先得研究一下,天庭上面焚香做什么。下界众生焚香祭拜,是为了向上界神灵表达敬意、跟上界神灵对话,以获取天启、或者获取神灵的加持护佑的。现在天庭里面已经是天上了,他们还焚香做什么呢?

  披香殿,原来还是个记录下界众生违法罪行,并且对犯罪做量化和刑罚计量的特殊地方。后来,孙悟空他们路经天竺国的凤仙郡,由于需要来到了天庭。玉皇大帝就请张、葛、许、邱四大天师带孙悟空前往披香殿参观考察。一直以来,孙悟空跟大家一样,以为犯罪的量刑都是理论推断,没有量化的量秤依据。结果孙悟空经过这一次参观,大吃一惊,才知道人世间的恶念恶行,在天上,在天庭的披香殿这里,都有着精确到米粒、面粉颗粒的精确量化。

  四位天师带悟空到披香殿里看时,见有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米山边有一只拳大之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面山边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餂那面吃。左边悬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

  话说回来,玉女百花羞在这里,不就是整天对着这如山的罪业,看顾这度量设备么。然后不知道因为什么具体原因,她有一段时间要经常接触这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星君。然后,两个人就产生了爱慕之意。从奎木狼的话中,可以看出来,先是百花羞看上了他,他察觉到,然后两个人就有了互相爱慕。并且,显然,百花羞的情愫比他浓厚太多了。

  奎木狼星君的完整话语是这样的。玉帝道:“奎木狼,上界有无边的胜景,你不受用,却私走一方,何也?”奎宿叩头奏道:“万岁,赦臣死罪。那宝象国王公主,非凡人也。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与臣私通,臣恐点污了天宫胜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宫内院,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摄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孙大圣到此成功。”

  百花羞要干啥呢,想要跟这奎木狼星君行夫妻之实,却没有要跟他明媒正娶的婚姻的意思。这就是百花羞的大错了。而那奎木狼星君,明显的比百花羞清醒,知道私通这种在人世间都算是不羞的事情,在天上更是不羞。所以他就跟百花羞说,以咱们的境界不应该在天上做这种不道德的事情,就算到人世间如果不想光明正大的结婚也不行的。怎么办?他们就合计了一个办法,就是一个投胎做人,一个变化成妖,这样的话,不用符合天庭的道德、也不用符合人世间的道德,两个人就绕开了婚姻的门槛:不领结婚证、不拜天地、甚至不愿意拜父母。

  可是这百花羞,觉得既然有下界做人的机会了,那还不如也趁机会先享受一下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嘛,所以就选择了转生到这帝王之家。看出来了吧,这个百花羞不但情重,而且还贪恋名利,喜欢享受。

  百花羞为何选择了宝象国国王一家子?显然,她与国王他们的前缘决定了。小说没有明说他们之间的缘份,但是通过国王与后宫、群臣的表现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们是有不浅的前缘的。缘份是个好东西,有时候就牵着你掉下来了,俗世中沉沦、纠缠不休、难于解脱。

  可是我得这么说,从第一层面上讲,是百花羞选择了宝象国,从第二层面上,却不是这样的了。百花羞的下掉,是高层面神仙可以预见到的。是他们预见到了百花羞会发生的事情、奎木狼星会发生的事情,早就让缘份中人的国王他们一众,提前陆续前往宝象国转生去了。而为什么让他们集体到这宝象国,一定是因为宝象国在西游路上。

  可是小说名字叫西游记,你不觉得奇怪吗?明明唐三藏他们是目的明确的前往西天的雷音宝刹面见佛祖取经的,既然这样,叫西行记、西旅记,才更符合主题。游字有游荡的意思,游字原字是用脚丫子走路的“遊”,不是这个在水里玩耍的“游”。小说原名写法是《西遊记》。

  这凡心满满的百花羞,下界之前,以为自己安排的很妥贴,下来之后她设计的日子简直是跟度假一样完美,啊,先是宫廷里面万千宠爱的做他个十七年的公主,然后,再设计意外事故,逃避婚姻,跟心上人享受爱情的美好。

  公主也做了、黄袍狼也按照约定来了,一切都如愿中进行着。可是,可怜的是,想不到的是,她本人一投胎之后,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居然把生前的天上的种种种种,给忘了给精光!剧情按照她亲自设计的上演着,可是,她却进入了另外的情节,她的心情完全没有她设计中的幸福感,而是充满了屈辱、绝望、扭曲的爱、和日积月累的深埋在心里的恨。

  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不知道红尘险恶,也不知道不道德会有如影随形的报应啊。没有得到预料中的幸福小日子,倒是在十三年漫长的屈辱中,尽情的偿还着罪债。

  而那奎木狼星,因为没有完全迷失在情中,灵性尚存,记忆一点也没有被蒙蔽,倒是很快就回到天上去了。虽然它还要受罚,可是在天上受罚,也比在人间享受荣华富贵强多了。他吃人,他行恶,他抢婚,十足大恶人一个。做了那么多坏事,却能回去。而他的娘子百花羞,基本上啥坏事也没干,却深陷轮回。这里面,肯定还有故事有说道。

  奎木狼星是二十八宿干将,这玉女百花羞呢?她在披香殿供职,又是苦差事,是什么隶属呢?从玉皇大帝差遣四大天师带孙悟空前往参观这个过程来看,披香殿是四大天师的领地,那么,百花羞应该属于四大天师的弟子。

  从她在披香殿所从事的勤杂工作来看,她十有八九是下界修上来的道家女弟子。对,就跟猪八戒、沙悟净他们的前世一样,是修上来的,因为修的辛苦和不精进,修上来威德不够、境界不高,需要继续苦行进修。

  那么,从她重情的表现上来看,跟猪八戒一样,在生前的人生中,应该也是一个情浓的道姑。那么,她情浓、她脆弱,四大天师会不知道?当然是不可能的了。

  看出来整个来龙去脉了吧?她是四大天师门下的,四大天师安排她,整日对着如山如天的下界刑罚。是什么用意?不就是希望她能在天上看到下界情迷的可怕,希望她早日清醒嘛。

  显然,百花羞情浓过甚,自己实在是无法清醒,于是,一切都被菩萨佛祖他们看在眼里。于是,之前这后续的一切,就看似凑巧、实则有条不紊的发生了。

  第三十一回(6) 横理生金 镇灭肃杀

  孙悟空之所以后来能被佛祖册封为斗战胜佛,多是因为他有着一个你我都没有的奇特美德。你看这儿朋友们争执得急眼了,不是真的从理性上梳理思路、却喜欢用恶言恶语来弥补内在的不足。

  孙悟空什么美德,让咱如此的艳羡呀?你看孙悟空逮着黄袍怪,他两个战有五六十合,不分胜负。行者心中暗喜道:“这个泼怪,他那口刀,倒也抵得住老孙的这根棒。等老孙丢个破绽与他,看他可认得。”

  看见没?孙悟空遇到劲力上抗打的、武功强横的对手,他的反应跟其他的真正一流的高手们一样,是心里面喜滋滋的、高兴,有如遇知音的那种发自内心的久违的喜悦。孙悟空就是这样,遇到激烈对抗的时候,不是说我们这样子脸红脖子粗、恼恨万分,却是这种如饮甘露、如沐春风一样。对了,您是不是想起一个武侠小说中的虚构人物:独孤求败?

  孙悟空这种特殊的质地,就跟街头那些真正善于打斗的小地痞一样。这些家伙们,读书不是料、算计没心眼、总被人利用作工具。可是他们就是这么低俗,痴缠于打架斗殴。为什么呀?你跟他们深入的聊聊就能发现,他们这帮家伙里面,的确有奇才,就是这样什么都不清楚,一说打架的事情,马上就精神的,而且什么时机、什么抢位、什么章法、进攻的套路、撤退的路线,他们居然跟兴兵打仗一样的,有条不紊。只有不明就里的人才看他们是乱糟糟的一团。

  在呯呯嗙嗙打得头破血流的流氓斗殴中,他们中个别人也有别人想不到的乐趣,跟其它什么抽烟喝酒一样的瘾好。

  当然我不认为他们跟孙悟空这种高档的打斗是能相提并论的。我看到一点,那就是有人虽然暴躁冲动,但是有人能在暴躁冲动的过程中,竟可以完全脱离情绪的控制、有着别人无法企及的那种乱中之静。

  唐三藏是那种“文”人方式的修行,平日往那一坐,很有定力。遇到些日常不紧不慢的事情,他也可以梳理的很有条理,说话思考也很有头脑的。一旦遇到魔难、遇到仓促的、突如其来的剧烈冲击时,他就方寸大乱、指南针疯狂的乱转起来、找不到方向了。

  孙悟空跟唐三藏则是相反的,他走的是“武”夫的修炼之途。没定力、坐不住、沉不住气,也不喜欢当家作主、缺乏王的气概。可每次遇到这些三藏会完全迷失的剧烈冲突和魔难中,那么就只有孙悟空一个人是能扭转乾坤的、孙悟空是个有大担当的人、关键时刻才能显露出来他的不凡的智慧和运筹帷幄的大能来。

  如果说唐三藏是修建乾坤的,那么孙悟空是扭转乾坤的,从歧途中把唐三藏给拉回来。

  孙悟空的武功神通,只不过是他智慧的另一种体现方式而已,我想几乎所有的读者,都没有人想到这一点。

  “这个横理生金棒,那个斜举蘸钢刀。” 横理生金,是物质演化之理,修行人物质演化依靠的不是化学知识,是强大智慧和强横的意志力。他那种强烈得让你不得不随着他的念头而变化、分解、组合的意志,驱动和维持着他整个小宇宙的运转。

  “猴王铁棍依三略,怪物钢刀按六韬。” 三略、六韬之属,稍微熟悉传统文化的读者都知道,是兵法之属,也是中国传统中医的用药之法,同时,得到过中国传统武术熏陶的人,更明白这不但是打斗的谋略、也是修炼自身的法、行大小周天。还有,这是以武修出来的小宇宙、夺天之机、顺天之意、清理旧王朝败灭的筋脉肌理、再造新王朝血脉身躯的大事业。

  历史上,每个王朝面临终结的时候,便是修道人忽然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时候,他们、一改往日不问天下事的作风,强势干预时局,左右王朝变换、左右文化发展。修道人不是应该远离俗世吗?那是天意要他们远离俗世的时候。一般人觉得修道人应该如何,那是一般人的事情,不是修道人的事情,他们才不在乎我们怎么看、怎么想。

  孙悟空卖了个破绽、黄袍怪吃了个破绽,买卖完成之后,妖怪在孙悟空眼皮底下凭空消失了,让孙悟空大吃一惊。妖怪去了哪里?他原来是孙大圣大闹天宫时打怕了的神将,闪在那山涧里潜灾,被水气隐住妖云,所以不曾看见他。

  孙悟空有理由吃惊,因为他的一双超级无敌铂金靓眼,按理说能看到隐形的妖怪、不管你是土遁水遁还是乱遁,都能看见的。可是现在这当儿,居然一阵氤氲的水气,就把他那比X线穿透力还强的视线给秒杀了。

  我不相信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有折扣有掺假,我也不相信水气真的能够阻挡了孙悟空眼睛的非凡穿透力。我只感觉到一个事情,有神仙隐隐的保护了黄袍怪、阻断了孙悟空的视线。这个神仙不是菩萨佛祖,也八九不离十是他们这个级别的。

  你看不但菩萨这样级别的神仙不让孙悟空真的杀死这黄袍怪,而且黄袍怪的前同事们,也出面劝说孙悟空不要打死他。我当然不相信是天上的神仙官官相护,天上绝对不会有这种徇私舞弊的事情,千百年来,唯一假公济私的勾当,还只有孙悟空在蟠桃园时候的监守自盗。

  那么天上的众星君劝阻孙悟空,很有可能是因为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他们在看到了奎木狼星君从水里钻出来,和被孙悟空揪打的过程,以他们作为神仙的互相了解和默契,感觉到了里面肯定不是一般神仙堕落这么简单的事情。

  还有,就连那玉皇大帝,知晓了奎木狼星这十三天下界做妖怪、杀人吃人,仍然给予了他很轻的处罚。要知道,后面那天竺国的凤仙郡人,因为不爱惜粮食等,就造下了如山的大罪业来,遭受很大的报应惩罚。这黄袍怪干了那么多坏事,怎么处罚就这么显得轻微了?

  还记得不?前面小说中写到唐三藏误走妖邪,说到这黄袍怪很有灵性。并且,小说中也明确说到,这黄袍怪知道自己的前身,知道自己是神仙下来的,并且还保留了极强的武功神通,而且还练出来了真宝贝:内丹。

  那么,熟悉藏传佛教的朋友可能已经很清楚,我在说什么了。是呀,天上的事情,真是无法用我们这种凡俗人心来揣测的。

  话说回来,这一大关难,明明是说唐三藏的关难,可是你看整个这个过程中,他除了变成一只老虎被一顿好揍之外,几乎什么都没干,这关就算过去了……

  整个过程中,都是他的徒弟们在拼死拼活。唐三藏就是等着最后的好结果。那么,这算怎么回事?小说中写的明白。行者接水在手,念动真言,望那虎劈头一口喷上,退了妖术,解了虎气。长老现了原身,定性睁睛,才认得是行者。一把搀住道:“悟空!你从那里来也?”沙僧侍立左右,把那请行者,降妖精,救公主,解虎气,并回朝上项事,备陈了一遍。三藏谢之不尽,道:“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

  哦!一向高傲虚荣的三藏,终于一扫高傲虚荣,坦诚认可孙悟空的功劳了。从此以后,他真正的有师父的样子了、可以说他是个真修之人了。之前,孝悌之道,引导百花羞从歧途走回,让沙和尚、白龙马、猪八戒、孙悟空正确对待魔难。而偏偏唐三藏不懂孝悌的实践、不爱惜尊重徒弟。现在,他理顺了这关关系,上下贯通,可以踏上真修的路途了。

  “君回宝殿定江山,僧去雷音参佛祖。”这层天地的君、女儿失而复得,这修行人、神通和真见失而复得。可以说,能不能真正修行的考验,这才算及格。

  (第三十一回 完)

  第三十二回(1) 海棠表示思乡不思进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自宝象国救了公主,承君臣送出城西,说不尽沿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却又值三春景候。那时节:
  轻风吹柳绿如丝,佳景最堪题。时催鸟语,暖烘花发,遍地芳菲。
  海棠庭院来双燕,正是赏春时。红尘紫陌,绮罗弦管,斗草传卮。

  修行真是不容易啊,一旦误入歧途,就如同石沉大海一样、或泥牛入海一样,就在海里面痴缠不已。啊,悟空回了,公主救了,魔难没了。明明是三藏三喜临门,怎么我这么乌鸦嘴说这么不中听的话儿?

  是呀,尤其是本回这一首开篇的诗儿,花红柳绿、笙歌鸟语的,一派阳光气象。对了,各位,是不是对这样一首诗,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呢?是的,自从第二十三回以来,没有这种诗情画意小清新的日子已经很久很久了。对了,这说明,三藏的修行,已经停滞很久很久了。今朝才得以改观。

  “时催鸟语,暖烘花发,遍地芳菲。”讲的是什么?窃以为,是阳气重回大地,熏蒸着万物生发、让天地复苏,三藏那脑袋里错了位的筋,被咔啪一声给扭转过来,他的小宇宙中的筋脉就跟大宇宙衔接起来,这一层的天地重新生发了。

  大家肯定会记得,只要是描述到沿途的各国,西游记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一律把一个城郭就成为某某国。就连唐太宗的国家都不能例外,他不称唐朝,他被称作长安国、陕西大国长安城。我相信,对于这种国度的称谓,大家可能觉得是作者随便写的,或者是作者是为了表现是脱离现实的小说有意为之的荒诞手法。

  宝象国,既不是国家、也没有大象、甚至连宝贝也没有。它只是一座城池,被一个昏聩、善良、糊涂的君主统治的城池。可是这个城池,唐三藏经历了它之后,真的开始脱离了俗象、开始走向宝相庄严的修行人形像了。毕竟,他内心最为顽固的可怕的人心被根除了。而从四圣试禅心的深秋时节开始,到黄袍怪事件结束为止,他们中间经历的五庄观、白骨精、黄袍怪,的确是在秋末、冬天时节发生的。

  那么,走出宝象国的唐三藏师徒,经历的这一个春天,就有着重大的意义,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待,都是一个转折点。“轻风吹柳绿如丝,佳景最堪题。时催鸟语,暖烘花发,遍地芳菲。”这首诗前一半写的是盎然的春意、自然景观。“海棠庭院来双燕,正是赏春时。红尘紫陌,绮罗弦管,斗草传卮。”很显然,这首诗后一半描写的是被春天气息感染的人们、怀着舒畅的心情游玩的情景。

  终于,我看到,三藏的小宇宙开始有了人气、他世界的众生们、也开始有了生命的春光和暖意。哎,真是不容易呀,这修了十生十世的人儿,他的世界原来一直是冰天雪地的、在冰封状态。这让我想起了,刚刚下线的《白雪公主与魔镜魔镜》,对不起,差点把魔镜敲成了墨镜,嘿嘿,你懂的。

  《白雪公主与魔镜魔镜》电影,就描写到当喜欢招魔的王后霸占了王国之后,白雪公主他们的国家就从四季如春变成了冰封雪掩的国家。直到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破除了王后的魔法,他们的国家才再度回到了春天。多么美丽的再创作呀,内涵上完全超越了原著,实在是难得。

  呀!您发现没有,这首诗里,不但寓意了唐三藏的修行境界与心境,还隐藏了另外一个事情,那些关于西行路上国度的信息。

  “红尘紫陌,绮罗弦管,斗草传卮。” 绮罗就是绫罗绸缎的衣服了,弦管就是乐队的野外露天演奏了,斗草主要是女士们爱玩的游戏了,传卮多半是男士们在饮酒传杯。红尘紫陌呢,就是三界内人世间的京郊野外了呀。

  哎,不对呀,这他们一行人走了很久,离开宝象国很久了呀。“自宝象国救了公主,承君臣送出城西,说不尽沿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却又值三春景候。”显然这里的京郊不是宝象国的京郊。但是,显然,这里也不是他们西行路上要拜访的国家。也就是说,他们一行路上,会路过一些国家,却跟他们的修行没有关系,或者说,没有直接的关系。

  哎!这不是又不对了,我不是刚才还得意洋洋的说,这是三藏的修行境界中对应的事情,这是他的天地里发生的事情。怎么又跟他没有直接关系了?比我聪明的朋友,显然,这是发挥您聪明才智的良机,猜一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说不定,真的是我的思维逻辑出现漏洞了呢。

  西游记中,有不少饶有兴味的内容,从来没有人细细的研究过。我希望从我们朋友们开始,一起来琢磨琢磨。比如,西游记中的每一首诗,都跟修行有关系。甚至是描述到的每一个妖怪的诗,也无一例外的有着修行上的内涵。要知道,作者的每一段笔墨,都不是白费的。

  本人才疏学浅,很多东西不懂,并且时间精力也着实有限。西游记里面的人物身份、衣着、言谈、风俗、等等,都值得深研。我相信中国有高人,能逐一解读这些跟唐三藏修行息息相关的丰富内容。还有比如小说中提到的花押、斗草传卮等等。并且,窃以为,如果您看出来了西游记中人物言谈跟修行的那种对应、那种演变,完全可以看出来红楼梦里面的道道了。红楼梦跟西游记一样,里面有一根“大筋”、有一根“龙脉”。每个人物每个言行所在的层面上下交错、演化轮回、推动着故事的前进,上界力量、在必要的时候介入,控制着全局。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人心在变化,所以:师徒们正行赏间,又见一山挡路。唐僧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你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甚么虎狼!”

  第三十二回(2) 怕什么来什么

  作为唐三藏修行取经,走路时间一长、遇不到妖怪,他就疲惫了,他就心里总是想着要休闲,疲疲塌塌的想放弃修行。当大家伙儿遇到妖怪了、他被妖怪抓了,然后他又吓傻了,哆哆嗦嗦的想放弃修行。这就是他的常人心在作怪。你看他,一碰见高山峻岭,他就马上想到了虎豹狼虫,心里就慌慌张张的。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由于他意志并非一直清醒,并且是在枯燥疲累的修行路途上,往往是在乏味和难熬的痛苦煎熬下,主动放弃自己的结果。放弃自我的结果是什么?恐怕跟我们所有人都一样,在这种细索的折磨下,很快的,我们的身心中就建立了一套自我放弃、自我折磨的模式框架。建立起来了一套完整的恐惧记忆的链条。

  这个链条一旦建立起来,只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兴旺茂盛,缠绕着你的生命,控制这你思想的感受、身体的反应,并且让你越来越认为、它就是你。

  三藏就是这样,所以,你孙悟空怎么跟他说心经,说修炼上的话儿,也不管用。要说道理,他比你孙悟空都明白,可是,可怜的是,你让他通过一两次魔难、考验就能去掉这一套链条系统,是断然不可能的。

  你看三藏怎么应对悟空的提醒。他说:“我
  当年奉旨出长安,只忆西来拜佛颜。
  舍利国中金像彩,浮屠塔里玉毫斑。
  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到山。
  逐逐烟波重迭迭,几时能彀此身闲?”

  最后他来了一个反问句:哥哥我什么时候才能让这个疲累的身体清闲下来呀?看见了吧,他是有点累的怕了,他是开始因为身体的疲累、觉得取经的事情应该靠后站站了。这就是前面他遇到的六贼之一:身本忧。

  三藏话里的问题,马上被孙悟空揪住了空当,行者闻说,笑呵呵道:“师要身闲,有何难事?”是呀,如果你想要身闲,咱们马上就可以做到,撂下挑子、放弃修行就马上实现了。如果你不想放弃修行,那么想想吧,将来你修成之后,万缘都罢,诸法皆空,造成你所有痛苦的,说到底都是因缘、因缘就是业力,在英文中,因缘、业力、因果,都是一个词儿:Karma。修成之后,善缘恶缘全部消失,那时候、自然而然的什么痛苦都没有了,而且是永远的都不会再有了。

  三藏一听,心里不悦,可是也不像以前那样马上就火冒三丈,刚刚吃过跟悟空对着干的苦、知道悟空是对的。可是同时,三藏他真的做不到悟空期待的那样、马上就舍掉了这些人心的执著,所以,长老闻言,只得乐以忘忧。什么叫“乐以忘忧”?就是转移注意力,用表面的快乐、来掩盖内心的忧愁。

  孙悟空也发现了,三藏对心经的理解很有问题、理解不了。所以就自己编了一个浅显易懂的顺口溜“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似乎跟神秀说的偈子有点像?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不是不如慧能的档次高吗?弘忍认为神秀未见本性,未付衣法给神秀,而是传给了慧能。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说的是修行过程中的状态,慧能说的是圆满之后的状态。一个一般人,你绝对不可能进入慧能那种状态、也绝对不能理解他说的最终含义的。现在的唐三藏、也是出于修行的过程中。

  但是可怜的三藏,修行过程中的修心,他现在也相当的困难。孙悟空说的“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他现在还完全不能理解、没概念呢。苦中之苦是什么?想必各位也不太清楚。那么什么是人上人呢?是当官发财吗?是名动江湖吗?还是可以随便欺负人?

  人上人指的是更高境界的人,跟财大气粗拳头硬腰杆壮没有关系。三藏目前需要修的这一层境界,是“山高蔽日遮星斗,时逢妖兽与苍狼。草径迷漫难进马,……”人心繁盛、荒草芜棵的。所以就出现了一个神变化出来的樵夫来,在这里表演伐树砍柴给他看,示意他修心。

  这个老樵夫,真不是盖的,就冲着唐三藏吼了一嗓子,但见那话语如同凌厉的钢斧一样、飞向了三藏心里面恐惧的枯柴:“那西进的长老!暂停片时。我有一言奉告:此山有一伙毒魔狠怪,专吃你东来西去的人哩。”


  第三十二回(3) 颠倒的梦想要先颠倒过来

  老樵夫一句话,真真的戳中了唐三藏的麻骨,就完全跟条件反射一样,当即让他长老闻言,魂飞魄散,战兢兢坐不稳雕鞍。

  我就说吧,这时候三藏执著一上来,他的身体就基本上不属于他自己的了。而这神仙变化的樵夫,也真是心狠,就直直的上来就戳他身上的机关,让那恐惧的链条马上就兴奋的运作起来。

  三藏的恐惧表现,让他自己魂飞魄散,让读者们觉得好气好笑,让修行人看起来心里别有一番滋味,而神仙们怎么看呢?神仙们根本就不把他的恐惧当回事。恐惧只是一个表现,就像生病的表现一样,里面有病因,让三藏体味到自己恐惧背后有原因才是目的呢。

  当然,三藏没有这样好的悟性。他首先是想到自己神通广大的徒弟们给自己撑腰。这时候你看他,又是完全跟条件反射一样的快速——急回头,忙呼徒弟道:“你听那樵夫报道‘此山有毒魔狠怪。’谁敢去细问他一问?”

  看来,三藏真的是完全给吓住了,你看他说话的用词,他问徒弟们“谁敢”,说明他自己是真的不敢的。他不敢面对的是谁呢?是一个不是妖魔鬼怪、甚至也不是坏人的老樵夫。人家就一句话,人家话的内容,就让他如此恐惧。并且,让他如此恐惧、甚至不敢去做的事情,居然只是“细问”一下具体内容。

  我相信,诸位跟三藏有过类似的经历,猛然间,被人说中了心里最害怕的事情,然后,连人家的脸都不敢看一眼了,心里直是恨不得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没有出现过这个人、人家没有说出过那句话。

  这种事情,到底是为什么呢?作为一般人、是讨债的前缘来了,作为修行人、也是讨债的前缘来了。三藏为什么会恐惧?就是他面对的债主、前来讨债、要他还账了。什么时候欠下的债?不清楚。但是不管我们清楚不清楚,有一点我们清楚,那就是,现在人家就要跟他结帐了。

  或许有朋友会说,还账有什么痛苦可怕的嘛!还就是了,大老爷们的,借的起还不起?当然是了,还账当然不能说可怕、让人恐惧。日常生活中,什么人我们看见他还账的时候不肯认账、拒绝还账、甚至还埋怨催债人霸他的财产?如果看见这样的人,你一定会觉得,这人怎么一点担当都没有……

  可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数烦恼、麻烦、烦心等等,说到底,还真的都是债主在催债呢。这时候,估计我们就不会那么淡定、那么坦然了,估计我们都是跟三藏一样、先是慌张、再是找靠山、最后躲不过了还不放过老天、把老天拿来埋怨一顿。

  其实,前面我倒是真不用这么絮叨的说这么一大通,因为,我们尊敬的悟空,早就说穿了一切,一切都是因为前缘。要想终结这所有的痛苦、烦恼、恐惧、挂碍,就得修成正果,因为修行过程就是了解这一切恩怨之缘的。修成了之后“万缘都罢,诸法皆空。”等到你修成了,想要不幸福都难,修成了“那时节,自然而然,却不是身闲也?”

  修行的修心、是个精细活,很精微的。三藏还不能这么精细的掌握,说句不好听的,他现在的修行技术、在我看来还是相当的傻大黑粗。“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这两句话,其实是个修心的技术,要去掉心上的挂碍、这些挂碍就是心上的污垢、耳边的灰尘。如果去掉?就是扫除、洗净,这些东西扫去了、洗掉了,自然就无恐怖了、没有了颠倒梦想。

  为何?因为你、我、他所有人的所有的恐怖、颠倒梦想、爱欲情仇、名利情,就是这些污垢、灰尘、挂碍给我们制造的、它们给制造的!

  然后,孙悟空主动出场了,虽然他这时候还没看出来这老樵夫就是天神日值功曹所化,但是他却跟这老樵夫,一问一答,详细讲解了如何修心。孙悟空奉命出场,拽开步,径上山来,对樵子叫声“大哥”,道个问讯。

  咦!之前一向高傲的孙悟空,这次见到了常人表现的老樵夫、居然没有张口喊人家老儿、也没有自抬五百年的身价,而是礼貌的称呼人家大哥咧。这是为何?

  应该说,一方面是悟空的修行心性也在进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之前老樵夫的出场,很有气概。小说如此写道:长老勒马观山,正在难行之处。只见那绿莎坡上,仁立着一个樵夫。你道他怎生打扮:

  头戴一顶老蓝毡笠,身穿一领毛皂袖衣。老蓝毡笠,遮烟盖日果稀奇;毛皂衲衣,乐以忘忧真罕见。手持钢斧快磨明,刀伐干柴收束紧。
  担头春色,幽然四序融融;身外闲情,常是三星淡淡。
  到老只于随分过,有何荣辱暂关山?

  这老樵夫,显然,不只是三藏一个人瞧见了,他们师徒全都瞧见了。先说三藏瞧见樵夫的时候,心里正在想什么呢?他正在心里犯嘀咕“草径迷漫难进马,怎得雷音见佛王?”

  而瞧见老樵夫的时候,他一转念,又在想什么呢?他心里的想法,在这首诗里面有交代了,他从樵夫的身上,看到了他觉得罕见的“乐以忘忧”,看到了“四序融融”,还看到了“身外闲情”,甚至是,老樵夫的淡泊气魄,马上深深的感染了他、让他从烦躁犹豫中清净下来,促使他悠然的联想起来、豁达起来“到老只于随分过,有何荣辱暂关山。”

  “常是三星淡淡”,三星是什么星,会如此黯淡?哈哈,这个淡淡不是黯淡的意思,是淡泊、淡然、清淡的意思。那么这个三星、是什么星?不是前面的福禄寿三星,是指的心宿三星,是主心的星。用在这里,是指一个人的心。

  面对老樵夫、不是三藏一个人感到了那种高贵的淡泊情绪,他们师徒四人都感觉到了。所以,这种高贵情绪是如此的明晰、气场强大,就让孙悟空也肃然端庄了些。

  从老樵夫不张口就传递出来的信息,你就知道,往下,他要跟孙悟空一起教三藏什么道理了。

  第三十二回(4) 解

  “遮烟盖日果稀奇”,这是屏蔽外扰的心理姿态。“乐以忘忧真罕见”,这是从执著中自拔的手段。“手持钢斧快磨明,刀伐干柴收束紧。”多么直观明了的比喻呀,关于修心、关于去执著。如果能做到快斧断干柴、果断去掉那些没有的属于死去的却又长在你身上的执著,那么,自然就会走向“身外闲情,常是三星淡淡。到老只于随分过,有何荣辱暂关山?”

  是呀,我知道,您做不到、或者说经常做不到,可能正在为此苦恼呢。因为,如果想做到这一步,肯定要认识什么是你身心上的干柴,还要有决心去砍掉这些干柴。不但要有砍伐自己干柴的决心,还有有斧子慧剑。不但要有斧,还要能把你的钢斧快磨明。

  心中的明斧,可不是你的狠心,狠心是凶狠,是干柴枯枝。真正的明斧用的大意,应作如是挥————就是下面悟空和伽蓝护法的猿樵问对。不得不先说,跟您想象中的果敢和坚决、相去甚远。

  樵夫答礼道:“长老啊,你们有何缘故来此?”
  行者道:“不瞒大哥说,我们是东土差来西天取经的。那马上是我的师父,他有些胆小。适蒙见教,说有甚么毒魔狠怪,故此我来奉问一声:那魔是几年之魔,怪是几年之怪?还是个把势,还是个雏儿行?烦大哥老实说说,我好着山神、土地递解他起身。”

  面对相貌狰狞的孙悟空,老樵夫毫无惧色。樵夫所问的是,长老,你有何缘故来此。老樵夫所说的缘故,缘是前缘、前世之缘,故是后故、今生之故。孙悟空的回答,没有回答前缘,只回答了今生之故,悟空他坦诚的说出来到达此地的原因“我们是东土差来西天取经的。”并且,孙悟空还一点不遮家丑的自曝其短“那马上是我的师父,他有些胆小。”

  悟空为何要向老樵夫提及自己的师父呢?显然,一种最大的可能是,之前老樵夫是冲着唐三藏师父吼话的。为何我这么判断?乃是因为,从小说中可以看出来,唐三藏一直是衣冠周整的和尚打扮,并且光着脑壳,一看就是个和尚。再者,老樵夫站在岩石上看,只有唐三藏骑在马上,一眼就看到的,应该就是他。

  悟空提及三藏,等于是解决老樵夫眼里的疑虑,为何冲着唐三藏喊话,三藏却调转马头躲起来,然后跳出来一只毛绒绒的猴子跟自己问询。

  然后孙悟空接着询问关于魔怪的详情,就引出一番看上去啰嗦无趣,实际上是修行要害的事情来。修行中的人、面对前途,有几个懂得去问询魔难的来由、魔怪的来历的?很少。并且,神仙变化成俗人、或演化出俗事、或利用俗人俗事,来点化修行人注意魔怪的时候,有几个人会察觉是点化、会当回事的?很少。

  修行人,如果看不见魔怪、看不见神仙的情况下,如唐三藏,遇到魔难的时候,就胆怯退缩。如果看不见又不退缩,那一刻就是孙悟空。为何?难道如果真的不退缩了就会跟孙悟空一样忽然天眼大开了?不会的,肯定不会的。

  但是,修行人,每一个修行人,很多时候,在关难来临之前、特别是一些重大关难来临之前,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式的点化。有时候,是忽然有一个人给你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但是这个人自己在说什么他自己却浑然不觉。有时候,是忽然周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时候,干脆是,忽然你就一闪念、有一个警醒的意念出现在你的思想中,那一刻、你平静、理智,很清晰的知道,这不是干扰、也不是杂念。

  那一刻,就看你修行人会不会灵了。如果你灵的话,就会像孙悟空这样,无执念无恐怖忧愁的静静的去探寻那魔难背后东西,究竟是何方来历、根源何处、能力如何。这个不是好奇心能驱使你探究明白的,知道去探究这背后根源的修行人,是因为他具备了一种修正天地筋脉的能力……

  这跟一般神仙的那种开天辟地、支配下界运作还不同。他们是从上往下的修正。而孙悟空这种能力,是从下界修上来,然后修正他所未达高境界的能力。他这种修正,不是根据自己喜好、或自己的下界经验,大刀阔斧的改革。是什么呢?

  是什么,往下继续看就知道了。

  樵子闻言,仰天大笑道:“你原来是个风和尚。”
  行者道:“我不风啊,我是老实话。”

  老樵夫听他这么说,来了精神,就忽然灵机一动,要激将激将孙悟空,套出些新鲜有趣的修行人的经验来。然后这一激,孙悟空就毫不犹豫的中招了。

  樵子道:“你说是老实,便怎敢说把他递解起身?”
  行者道:“你这等长他那威风,胡言乱语的拦路报信,莫不是与他有亲?不亲必邻,不邻必友。”

  由于急于想知道孙悟空的答案,于是老樵夫就有些操之过急,急翘翘的问孙悟空如何一个递解之法。然而这一急,话里面露出点破绽,马上给孙悟空抓住。由于妖魔实在是厉害,他心里非常清楚,所以就顺理成章的用了一个“怎敢”。孙悟空一听马上就觉得不对头,怎么面前这人,怎么会这么认可吃人成性的妖魔?!肯定有问题,于是马上就质疑樵夫。

  孙悟空的反应,实在是一等一的机警,他马上意识到,面前这让跟妖魔可能有渊源,闹不好,可能也是一个妖魔呢,所以就咄咄逼人的质问起来人家。我知道,非常多的修行人,面对一个常人,基本上是分不清这人嘴巴里说出来的话,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利用常人的大脑和嘴巴。所以就觉得,孙悟空这种机警,实在是万里挑一都难的。

  樵子笑道:“你这个风泼和尚,忒没道理。我倒是好意,特来报与你们。教你们走路时,早晚间防备,你倒转赖在我身上。且莫说我不晓得妖魔出处;就晓得啊,你敢把他怎么的递解?解往何处?”
  行者道:“若是天魔,解与玉帝;若是土魔,解与土府。西方的归佛,东方的归圣。北方的解与真武,南方的解与火德。是蛟精解与海主,是鬼祟解与阎王。各有地头方向。我老孙到处里人熟,发一张批文,把他连夜解着飞跑。”

  神仙就是神仙,脑筋也是一等一的灵光。人家老樵夫毫无惧色、一点也不慌张,几乎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把孙悟空的飞刀给转了方向,掉头飞向了孙悟空,并且,在刀头上涂了些刺激性的兴奋剂:“你敢把他怎么的递解?解往何处?”现在,不是孙悟空向他问询,而是改成他他向孙悟空问询了。

  然后孙悟空的回答,尽显修行的深厚功底。他可以尽查妖魔的来历出身,可以解释掉妖魔回归它的本源,天上地下、四方与海里阴间。孙悟空这个递解妖魔的本领,等于说他可以从根源上调理妖魔、让其各归其位、各归其主。

  你可能不太清楚我说的事情,跟修行什么关系、跟具体修行中的日常琐碎繁事有什么直接关联。

  第三十二回(5) 符咒

  孙悟空说的递解,是押解的解,但是,同时就是解开死结的解。各归其位,就是揭开死结。死结是什么结?乃是怨恨仇、爱欲痴所营造的,前生前世的言行招来的。

  很多人没有孙悟空这样的火眼金睛,看不到妖魔。但是每个人应该都有点心眼吧,一点灵根尚存,可以学习这个世界的构造理论,可以掌握世界上下轮转运行的大规律,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掌握自身人身正常运作的规律。其实,知道了什么是正常的,就应该知道什么是不正常的了。知道了不正常的,就自然可以达致百邪难侵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掌握了真实的知识、文化、道德伦理,你真的甚至可以不知道妖魔的存在和运作、不需要。

  但是有的修行人有了孙悟空这样的火眼金睛,往往也不容易对妖魔能如此犀利的分析,这样的人、往往是唐三藏式的修行心态,要么一揽子肯定、要么一棍子打死。

  孙悟空所说八方妖魔,乃是人在不同生世不同境界所招惹的,现在他如果要修行了返回去,就不得不在每一阶层都把这些自己亲手打下的死结、恩怨,一个一个的了解。通过西游记中描写到的众多魔难,就可以想见,唐三藏以前曾经干过多少的浑球事。

  但是,也不总是都是以前自己造下的恶,有时候,是为了担当更多的责任。究竟是哪种情况就看你要修成到哪个地步了。就像猪八戒,很多魔难,就是为了去他的愚痴。而沙和尚,一路上基本上属于默默无闻,因为他本来就不想承担更大的责任,一路主要是出苦力吃苦、消掉自己伤生所造下的大恶。可是孙悟空和唐三藏就不同了,他们要掌握如何为别人承担责任,所以就显得非常难、也很痛苦。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作为修行人,一般是根本分不清的、如果让你分清,那你不可能修了。

  孙悟空面对伽蓝神说话,实际上,旁边还起码有三双耳朵应该听,那就是唐三藏他们三个。而孙悟空如此要害的修炼诀窍,猪八戒压根儿就没进耳朵、沙和尚不清楚啥反应,唐三藏呢,我估计,他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听热闹呢,这时候的他,还真的无法懂。

  那樵子止不住呵呵冷笑道:“你这个疯泼和尚,想是在方上云游,学了些书符咒水的法术,只可驱邪缚鬼,还不曾撞见这等狠毒的怪哩。”
  行者道:“怎见他狠毒?”

  伽蓝神听闻孙悟空如是讲解,居然呵呵冷笑起来,你道是为何?因为孙悟空所说的递解之道,跟他们将要面对的妖魔,并不沾边。那魔怪,不是天魔、不是土魔,也不是孙悟空所熟络的哪一种。

  然后人家就开始打击孙悟空的信心了。就说他上面的法儿都是小道小术,就是书符咒水的低档法术、也就是弄些招邪招鬼、驱邪缚鬼的勾当,糊弄糊弄无神论者、有鬼论者也就罢了。

  说真的,如果说糊弄人,那些低档法术也的确能玩的跟孙悟空一样的样子,尽管不起多少作用,尽管孙悟空不会屑于玩这么低档的把戏。孙悟空要施展符咒的话,比那些低档道士和尚不知道厉害了多少倍。孙悟空一听人家这内行话就楞住了,知道眼前这个樵夫、并不是一般的凡俗人、起码是个正人君子、内行。

  符咒之术,现在人们基本上无法得知原貌了。日常说话中,往往大量运用,也不知道。符咒术也是一种祷术,这种祷术就是通灵术,也就是说,全部都是跟其他时空中的生灵沟通的、用来请求他们、或用来役使他们。关于役使下界神鬼低灵,西游记中描写到很多,但是关于被召唤来的生灵奴役的事情,就完全没有描写了。

  因为过去的人,几乎不会召唤下界灵体来奴役自己的。

  可是我说了,现在的人们,并不知道有符咒之术、或者不相信、或者当作荒诞的玩笑而已。所以很多符咒已经通过思想观念的变形、进入日常生活,只是所有熟练运用的人、竟然不知道自己在施咒。

  其实,骂人就是一种咒术演变过来的,就是一种恶咒术。很早的古代,全世界的人都不懂骂人,因为当时有恶咒这种咒术,所有人都知道,恶咒轻易不能施用。

  为什么叫恶咒?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召唤恶灵、施恶于自己仇恨之人,另一方面,则是这种咒术乃是一种杀敌800,自伤2000的自我残害,两败俱伤为结局,为了解决自己的仇恨问题。傻子往往不知道这其中的要害。你看西游记中,喜欢骂人的其实是唐三藏、猪八戒。孙悟空和沙和尚就不骂人,就连那些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妖怪、都不喜欢骂人。

  咒术通灵有两种,一种是画符,这个需要训练有素的修行人,屈原就是干这个的,但是他显然是日久年深的入了歧途。另一种就是拿自己作符、自己的身体。这两种如果用于作恶、如果又是普通人,后果比较严重。

  孙悟空的咒术不属于上述情况,他不是下界的生灵,他的咒术,是祈求菩萨界、佛界等上界神灵的加持的。也就是说,咒术有不同境界。最低下的就是人世间的这种符咒方术。

  中国人现在真的很奇怪,一方面信奉无神无鬼之论,一方面又天天不停歇的用咒术召唤鬼怪来做交易。

  实在是,我辈人等想不通的分裂。

  樵子道:“此山径过有六百里远近,名唤平顶山。山中有一洞,名唤莲花洞。洞里有两个魔头,他画影图形,要捉和尚;抄名访姓,要吃唐僧。你若别处来的还好,但犯了一个‘唐’字儿,莫想去得,去得!”
  行者道:“我们正是唐朝来的。”

  老樵夫眼见孙悟空发散的思绪被收回到正题,就抓紧机会向他提供了前面妖魔的有关信息。前面的妖魔,正是冲着他们来的,这两个大魔怪,气势汹汹、旗帜鲜明、正是要革他们的命。


作者:挪威龙王 提交日期:2012-07-10 05:42

  第三十二回(6) 念

  修行不但是个精细活,还是一个极端“消耗”心智的智力活动。这种“消耗”,不是说能休息休息就能获得补充的、顿顿吃鹿茸人参也补不上来的。我见到有朋友描述得很准确,想要在思想中触及那种飘渺的思绪和灵机的时候,几乎感到自己都消耗空了、思想就像透支了一样。

  所以修行,就是让这种虚弱的精神,一点点的强大起来、后来能轻易的将那种思绪和灵机给清晰的捕捉到、并且一目了然、并且还能表达、最终能三两句话就描述出来。当然,描述出来别人也不一定知道你说什么,可能跟别人无关、因而永远无法明白。

  在这个让自己从不知道自己虚弱,到感受到虚弱,到强健起来的过程,可能漫长、可能短暂,不管是长是短的这个工程中,必然的一点是,似乎有无数的思绪飘飞过来、进入你的脑海和身体,让你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充斥内心、身体上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滋味。

  老实说,经常的,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脑袋里自言自语、脑袋里自我争执?脑袋里自我否定?肯的有的了。在你的思想中,似乎总有一个又一个的你、他们之间可能互不相干、互相矛盾、互相敌视、互相吹捧,也有的情况是,出现一个你、对你严加指责、对你唉声叹气、对你不离不弃……

  小说中孙悟空跟老樵夫的这一问一答,如果说唐三藏是身体,那么,这些就是唐三藏脑海中飞速飘动的思绪……一个本念、一个杂念、一个正念、一个指引的声音,唐三藏、在这剧烈的风浪中、如同飘摇难定的一页小舟、几乎随时都会被风浪给吞噬。

  且回到小说,单表我们的孙悟空大神。

  且说孙悟空,一听说真的有厉害的妖魔,马上做好了洗耳恭听状,没想到樵夫说出来的狠毒的妖魔,似乎也只是个懂绘画、会写字的文化人,他马上就泄气了。于是就开始嬉闹起来。

  樵子道:“他正要吃你们哩。”
  行者道:“造化!造化!但不知他怎的样吃哩?”

  你就说吧,神仙前来点化提醒修行人,又必须让他有所警醒,又禁止告诉他究竟、更何况关于魔难的来龙去脉。这个时候,能悟不能悟,能悟多少,就全凭你自己前期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修行基础了。孙悟空自然是混不吝,可是那是他自己基础过硬呀,可不是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他们。

  樵子道:“你要他怎的吃?”
  行者道:“若是先吃头,还好耍子;若是先吃脚,就难为了。”

  樵子道:“先吃头怎么说?先吃脚怎么说?”
  行者道:“你还不曾经着哩。若是先吃头,一口将他咬下,我已死了,凭他怎么煎炒熬煮,我也不知疼痛;若是先吃脚,他啃了孤拐,嚼了腿亭,吃到腰截骨,我还急忙不死,却不是零零碎碎受苦?此所以难为也。”

  樵子道:“和尚,他那里有这许多工夫,只是把你拿住,捆在笼里,囫囵蒸吃了!”
  行者笑道:“这个更好!更好!疼倒不忍疼,只是受些闷气罢了。”

  眼看对话被孙悟空越扯越离题,老樵夫就赶紧收回来,抓紧时间讲正事。

  樵子道:“和尚不要调嘴。那妖怪随身有五件宝贝,神通极大极广。就是擎天的玉柱,架海的金梁,若保得唐朝和尚去,也须要发发昏是。”
  行者道:“发几个昏么?”

  樵子道:“要发三四个昏是。”
  行者道:“不打紧,不打紧。我们一年,常发七八百个昏儿,这三四个昏儿易得发;发发儿就过去了。”

  没想到孙悟空依然不当回事,又开始耍贫嘴。眼见得,这护法神的提醒,泡汤了。果不其然,你看那一身是胆的孙悟空,真的不把魔难放在心上。好大圣,全然无惧,一心只是要保唐僧,捽脱樵夫,拽步而转。径至山坡马头前道:“师父,没甚大事。有便有个把妖精儿,只是这里人胆小,放他在心上。有我哩,怕他怎的?走路!走路!”

  感情他这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以他自己的心性境界,来要求唐三藏了。这唐三藏可吃不消这么严峻形势下的恐怖考验,他心里是一片茫然。再一次又是“只得放怀随行。”

  第一次,在孙悟空的劝说之下,他放下心里对前程的困惑,就是勉为其难的“只得乐以忘忧。”这第二次,孙悟空在这么重大的严峻形势下,依然满不在乎的要他把恐怖忧愁放下,他又是强而为之的“只得放怀随行”了。

  怎么着,您是不是感觉有点不对头了?是的!

  你看那日值功曹,眼见得前面这一番点化要白费了。于是就急了,马上就凭空消失,用自己的异常消失,来引起他们的异常关注,目的是显露真相、换个地方跟孙悟空私聊。

  日值功曹以神的面目直言那两个妖怪“果然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孙悟空这才算信了,因为护法神绝对不会开玩笑的。并且日值功曹具体指导孙悟空如何保护唐三藏才合适“你腾那乖巧,运动神机。”因为护法神的严肃告诫,孙悟空的顽皮之心就大为收敛、把人家的忠告切切在心的牢记。

  因为护法神说的情况、的确严重,所以孙悟空哥哥他,终于明白了一个真正严峻的现实,主要还不是妖魔的狠毒,而的的确确是唐三藏师父他的“不济事”,心性上还差一大截、如果这魔难猛然降临,他会崩溃的,还必须、不能让他知道魔难如何凶险、继续让他蒙在鼓里比较好。

  护法神明确暗示孙悟空,一要“腾那乖巧”,二要“运动神机”。因为尚未遇到妖魔、还没有尝到妖魔手段的苦头,孙悟空现在还悟不透为何要他“腾那乖巧”。那么,人家要求他要“运动神机”又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这时候,你我还不明白这护法神是什么意思,但是,我保证,孙悟空是真的明白了。那么,他明白了什么呀?先提示您一点,这个“运动神机”,其实我们一直在谈论……

  第三十二回(7) 拘禁之术

  关于孙悟空如何运动神机,聪明的同学可能猜到了,孙悟空运动发达的脑筋、用变化多端的神通、戏耍了傻奸傻奸的猪八戒、把一头贼奸溜滑的老猪,给耍得心惊胆颤……。不好意思,其实不是,孙悟空运动神机,并不体现在这里。

  经过跟唐三藏多次的磨合,孙悟空就学乖了,知道很多修行中的真相,不能告诉他这个什么也看不见、也搞不明白的师父。小陈他别看是当师父的,他的修行方式还真奇怪、什么都看不见、只会些空洞的理论,倒是善心蛮大的、大得很泛滥、很弥漫,经常就泛滥得洪水滔天、弥漫得乌烟瘴气的。跟这样的修行人讲太直白的实质的根本性的东西,会让人家精神错乱的。

  然后孙悟空就计上心来、开始耍心机、勾兑几滴眼泪、利用唐三藏的怕心、挤兑唐三藏护短的心、成功的把猪八戒从那瘪瘪的牙膏筒中给挤了出来。

  为了给猪八戒锻炼的机会、卖弄一下聪明,倒不算错,因为如果你真的一直叫唐三藏护着猪八戒,不让他有机会出来干活,那恐怕老猪到了西天都见不到佛祖了。

  但是老孙他一运动起来心机,这自我膨胀的小心思,也就跟着同步运动起来。你看他怎么计较:“且等我照顾八戒一照顾,先着他出头与那怪打一仗看。若是打得过他,就算他一功;若是没手段,被怪拿去,等老孙再会救他不迟。却好显我本事出名。”

  看见了没,老孙他的计划看上去其实还是蛮有分寸的。如实转告护法神的警告的话,唐三藏吃不消,说不定当时就涕泪俱下,然后就骨软筋麻的不能行动了,麻烦。不跟他说吧,他现在这么冒冒失失的表现,闹不好就被妖魔给捉走了,更麻烦。怎么办?咦,那还用说,有一头肥猪在,暂且充当一下问路石:猪头搞定了妖怪、一切搞掂;猪头被妖怪搞定,救他便了、反正是老猪好歹也算个神仙、容易救。咱们问一句足智多谋的孙悟空:万一老猪出事了你救不出来、咋办……很不幸,老孙还没等想到老猪的安危的时候,另一个念头就急急的插队进来了“却好显我本事出名。”

  这个插队夹塞儿的念头,可就影响了后续的故事发展。暂且不提。人家虽然老有尾巴一样的小缺点,但是看人得看优点嘛,咱们先看看他的优点,你看他,为了把事情搞定,如何的筹划:“正自家计较,以心问心道:‘只恐八戒躲懒便不肯出头。师父又有些护短。等老孙羁勒他羁勒。’”

  看见没,我们的孙大圣,现在遇到事情,知道自己跟自己商量商量了,不再脑袋一热、热血一上头,想干啥就干啥了。是的,他也逐渐的懂得如何去根据别人的状况,寻找更加量身定做的方案。

  这里面,老孙说出来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关于唐三藏跟猪八戒的关系,这个关系,一直是影响整个修行团队的因素。准确的说,是猪八戒的小缺点跟唐三藏的关系。唐三藏看到猪八戒的优点:憨直,因此也牵连到猪八戒那懒惰、人心凡重的缺点被一概笑纳了。

  所以老孙说他护短,老孙不说他护着老猪,说他是“护短”,护谁的短?表面上看他护着是猪八戒的短,其实,他是护着自己的短。他跟猪八戒、有着一样的缺点,只是猪八戒的表现不如他隐蔽、当然三藏的缺点也远不如猪八戒的强烈明显。可是,每当猪八戒遭到孙悟空言语挤兑的时候,三藏总是挺身而出,袒护猪八戒。

  是的,从人的层面上讲,的确是,护住了猪八戒、也就护住了自己,护住了自己的什么呢?护住了自己的执著不被冲击、不受损伤。这不是围魏救赵、曲线救国之术嘛。看似正义有担当、其实背后有小算盘。

  当然,对于三藏这种内心深处的小九九,孙悟空一直都看得清楚,只是,他一直都无可奈何,就只能等着老猪和老陈他们哥儿俩一起在互相呵护、惺惺相惜中、慢慢的蒸发掉这些顽固的东西。

  但是老孙的脑筋毕竟是很灵光的,他深刻掌握老猪老陈这哥儿俩的执著弱点,知道如何寻找突破点。于是,他就采用了一个一石二鸟的策略。

  先是把自己弄得哭哭啼啼的模样,就吓瘫了猪八戒、吓慌了唐三藏。然后再用部份真相话、表明前途难行,又让唐三藏惊慌中只有听他老孙的吩咐。然后,再把这临时借来的兵符令箭、来调遣他原本无法指挥动弹的猪八戒。

  这调遣猪八戒,也端的不是件容易事。怎么办?给猪八戒做选择题!这个选择题高明,只有两个选项,选择空间很小。并且其中一个选项是“看师父”,这个选项设置得、简直就是牛角尖儿一样的困难、让老猪这肥硕的身材压根儿就不想往里钻。

  如果这时候老猪问,可以不做么……。这时候,老孙有令箭在手,就可以严肃的说:你看看,跑题了吧!

  其实这时候,老猪脑筋已经反应不过来这么多了。这本来就是老孙挖的一个坑儿,给老猪量体裁衣设计的。第一个照看师父的选项,是利用了猪八戒的懒惰之心、阻止他选择这第一个选项的,目的当然是第二个选项。为什么我说这时候老猪脑筋反应不过来、想不起来再添个选项、或者说不做题呢?因为呀,老孙早就利用了他的怕心、塞住了他这根歪脑筋。

  如果你从猪八戒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反应很机灵、算盘很精明、而且一切都很自然,浑然不觉是老孙设了一个心的迷局、把自己拘禁在了一条自己原本根本就不想走的路上。当然,孙悟空给他设定的路是干正经事,让他咬着牙去走向他原本不能达到的境界。

  如果把这种局面、换算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各位尊敬的朋友,你看看会有什么样的发现?静静的回想回想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各种各样的选择,回想一下,都是什么念头阻止了你往一个方向走、又是什么念头促使了你走向另一个方向?

  第三十二回(8) 行者走险

  人家修行,是往山上攀登,老猪修行,是向泥巴里钻研。促使他像个真的猪猡一样钻研泥土的,基本上就是他一贯的那种小精明、小智慧。他这种小精明小智慧,不得不说,如果放在目前的中国,依然是中上层人士的成功指南。

  在世俗中,他这种思想,其实也真的是让他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因为,他的这种精明,的确就是钻研泥巴的精明,拱拱泥巴、搅一搅混水,往那凉快的、湿软的烂泥里面一躺,作为一头猪来说,哎呦呦,实在是美好人生。

  如果从我们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来说,猪八戒,反应还真快捷呢。孙悟空计谋用小眼泪儿来引诱师父和师弟们。你看他猪八戒,刚刚一瞧见孙悟空在那里揉弄眼泪,他可是第一个引起警觉的,并且,他瞬间就分析完成了孙悟空的状况,马上就合计好了应对策略。

  他瞬间就完成的对孙悟空的分析是什么:“你不看见孙行者那里哭将来了?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如今戴了个愁帽,泪汪汪的哭来,必是那山险峻,妖怪凶狠。似我们这样软弱的人儿,怎么去得?”

  他马上就合计好的应对策略是什么:“沙和尚,歇下担子,拿出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你往流沙河还做妖怪,老猪往高老庄上盼盼浑家。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大家散火。”看看,老猪考虑还挺周全,一下子把所有人的去路都给安排好了:沙僧做妖怪去,老猪做女婿去,至于师父么,做棺材瓤子去。

  而且孙悟空一说起来让他干点事情,他马上又开始盘算起来,觉得选择题的选项一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难堪了。难堪在何处呢?原来是要他化斋,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杀他。八戒怎么否定这一项的呢:“假若教我去乡下化斋,他这西方路上,不识我是取经的和尚,只道是那山里走出来的一个半壮不壮的健猪,伙上许多人,叉钯扫帚,把老猪围倒,拿家去宰了,腌着过年,这个却不就遭瘟了?”。

  你看他,作为一个弟子、作为一个修行人、作为一个半拉子神仙,他居然觉得自己化斋去凶多吉少,埋怨那些乡巴佬不识货、会把化斋的他宰了当斋吃!原来他不但看不起野蛮的乡野村夫、还害怕他们呢。

  并且,老猪他主要问题在哪里呢?因为他是修行人,但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他总是一厢情愿的在那里自我设套、由着自己的执著牵着自己的鼻子在那里幻想,而且,总是不想好事、想坏事。表面上,他是很自尊、自爱,实际上,他这是在贬低自己、把自己看得越来越低。

  常人爱惜自己的羽毛、触碰不得自己的利益、关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对于修行来说,就好比是不肯破壳而出的蝴蝶一样,出不来,就憋死在壳里了。那,常人不是也在壳里面吗?怎么就没有像你说的憋死,活得好好的?你这是吓唬谁呀!

  哥哥姐姐唉……要真的是活得好好的,干嘛要修行啊!

  然后做出了自己满意的选择之后,呆子哥就雄赳赳气昂昂的巡山去了。三藏师父依依不舍的含泪挥手送走了自己憨厚老实的猪呆子徒弟。一回头,才发现孙悟空那嘻嘻冷笑的面孔。于是长老他马上就忍不住火从心头起来、骂孙行者良心大大的坏了:“你这个泼猴!兄弟们全无爱怜之意、常怀嫉妒之心。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甚么巡山,却又在这里笑他!”。

  喂!唐三藏怎么突然就发作了?因为,因为这死猴子表面上是在挤兑猪八戒,唐三藏看在眼里听在耳中、闹心在心头啊。他总是觉得,孙悟空是在含沙射影的挤兑自己呢。正在强忍又强忍中,突然,这孙悟空嘻嘻冷笑的乖模样,成了点燃油桶的火星。

  孙悟空你想利用执著来破执著是吗?这执著也不是傻子、比被执著控制的人可警惕性高多了。行者不是菩萨、有那般高深法力、能溶解一切怨仇,他这可是在走险。然后这执著就控制着三藏,恶语就冲口而出:全无爱恋呀、常怀妒嫉呀、獐智巧言呀、令色怪话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都知道,这些,本来是唐三藏和猪八戒自己内心深藏的执著。

  没想到,孙悟空这次不发怒了、也不躲避问题了,但是他说了一句完全出乎唐三藏意料的原因来:“不是笑他。我这笑中有味。你看猪八戒这一去,决不巡山,也不敢见妖怪,不知往那里去躲闪半会,捏一个谎来,哄我们也。”

  说实话,三藏老实、可是另一方面,他并不是老实、当然也不是狡诈阴险,是什么呢?他很呆,他的思想不灵活、缺乏灵气,跟猪八戒有得一拼。老实和呆,看上去几乎表现是一样的,但是,必须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品性。很多人呆,就往往用老实来装扮自己,或者,用自己老实的一面,来掩盖自己的呆。

  孙悟空回答的考较,打破了三藏的思维惯式,而且,也真的是深深的符合猪八戒的本性,因为、他自己内心深处也深藏着这种想偶尔弄虚作假的念头。于是他就百般疑惑中反问:“你怎么就晓得他?”

  没想到孙悟空的回答,又是完全从修行上出发的,并不是为了坑害老猪:“我估出他是这等。不信,等我跟他去看看,听他一听:一则帮副他手段降妖,二来看他可有个诚心拜佛。”

  三藏一听,当即卡壳,为何?这时候,他还在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嘴边上吐沫星子还没有干的当儿,行者的话,让他忽然想到了,自己也是个修行人、自己刚刚浑然忘记了修行、忘记了诚心拜佛的事情。

  所以三藏,当时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嘎巴嘎巴嘴儿,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儿。没话可说了呗。但是他临末了还不忘警告孙悟空一句:“你却莫去捉弄他。”于是,孙悟空走险成功。

  然后,众所周知,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下面是,咱喜欢的、津津乐道的修行的乐事、要登场了。

  第三十二回(9) 老猪和你我 反正都很像

  且说孙悟空变了一个轻巧的不得了的叫做蟭蟟虫儿的小昆虫,这个蟭蟟虫,怎么都搜不到来历,据说是传说中的物种。可是小说中的诗歌,又明明白白的说,这是当时世界上已知的最小昆虫,“昆虫之类惟他小”。

  网上搜索,世界上最小的昆虫是一种“膜翅目缨小蜂科Mymaridae的一种卵蜂Alaptus magnonimus Annandale,体长仅0.21毫米,其重量也极其轻微,只有0.005毫克。”这么细小,眼睛分辨都有点吃力。不过,的确也正好符合“一身浑不见,千眼莫能寻。”而且从网上图片能看到,这种昆虫也确实“翅薄”、“腰尖细小如针”。

  Alaptus magnonimus Annandale,搜索了一下英文,才发现也只有这么可怜的一点点介绍,中文介绍就是全部照搬了英文。蟭蟟虫是不是这种卵蜂,不敢下断言。但这表明,世界上最小的昆虫,自古以来就是最少人关注的。但是你不关注他,他可关注你,你关注他很吃力,他关注你很轻松。你看这孙蟭蟟,嘤的一翅飞将去,赶上八戒,钉在他耳朵后面鬃根底下。

  老猪对别人吧,当面客气的不得了、背后就喜欢戳人家脊梁骨。象恭滔天、阳奉阴违、内心跟言行严重错位。你知道,这不是他第一次干这种缺口德的事了。因为吧,小心眼多的人、心胸小的人、并且又非常热爱面子的人,最容易有这种阳奉阴违的举动发生。孙悟空跟猪八戒一起工作这么久、再加上老猪每天遮掩不住的小算盘,别说孙悟空看他洞若观火,就连那个只跟他老猪打过一次架、没说几句话的黄袍怪,就一眼就把他给看透了。

  孙悟空找到、声讨黄袍怪背后骂自己的罪责。黄袍怪一头雾水的问:“我何尝骂你?”行者道:“是猪八戒说的。”那黄袍怪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就向孙悟空揭发:“你不要信他,那个猪八戒,尖着嘴,有些会学老婆舌头,你怎听他?”看见没,黄袍怪看猪八戒,还挺准的。

  就算黄袍怪不跟孙悟空揭露老猪的长舌头,孙悟空自己心里也门儿清的。在花果山,猪八戒第一次被孙悟空赶跑,孙悟空就预想到这猪头会背后嚼舌头,就派猴子们去偷偷跟随。现在这猪头又是被孙悟空赶去跑路,猪八戒会背后说什么坏话,估计猪八戒自己还没开始想的时候,孙悟空就猜到会发生什么了。

  类似孙悟空和黄袍怪的这种能力,一般人可能也有,跟人打交道多了、又不傻不笨的话,自然就有这种一看就知道人想什么的能力、甚至你的性格、阅历,都在身上脸上挂着一样、让别人一望可知。

  但是,一般人的这种人世间阅历沧桑所积累的经验,再往深里去,就跟孙悟空这种能力比不得了。一般人,顶多也就是猪八戒这种水平。我们看看,猪八戒的水平如何?

  猪八戒,走的时候还意气风发、一副赚了盆满钵满的得意像。走着走着,他肚子里的小算盘就噼里啪啦的拨弄起来了,这才走了七八里路、还没拨弄几下,他就肚子里满肚子的气了。于是越想越生气、越生气越想,然后忽地就赌气把钉耙掼在地上,吊转头来,望着唐僧,指手画脚的骂道:“你罢软的老和尚,捉掐的弼马温,面弱的沙和尚!他都在那里自在,捉弄我老猪来跄路!大家取经,都要望成正果,偏是教我来巡甚么山!哈!哈!哈!晓得有妖怪,躲着些儿走。还不彀一半,却教我去寻他,这等晦气哩!我往那里睡觉去,睡一觉回去,含含糊糊的答应他,只说是巡了山,就了其帐也。”

  我们先忽略老猪的俗心私念好不好?我们先提一下老猪的修行意愿、尊重他作为一个修行人的身份。老猪觉得,大家一起取经,大家都是指望着要成正果、要一劳永逸的解脱困苦、要细水长流的过永远幸福的日子,既然是这样,那么,大家应该专心的一起去取经才是正经事。那么,为啥让我一个人来做巡山这种跟修行毫没关系的事情呢?!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为啥猪八戒会觉得巡山不算修行、不算取经走路呢?原因一反过来推,就很容易找到了,他觉得,修行就是修行、其他的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是跟修行不沾边的,去西天就是去西天,半路去扶老婆婆过马路这种行为、都是属于无关的杂事。猪八戒这种思想,就等于说,我一旦修行了,就是其他事情都应该抛开、什么都不干。当然了、吃喝睡不能抛、执著杂念不能抛、自己觉得高兴的事儿、也不能抛。

  再说猪八戒的俗心私念。猪八戒还妒嫉,他觉得、大家都是修行人、大家都是平等的,凭什么我苦哈哈的干活,你们哥儿仨在那儿吹风乘凉哩!当然了,生命都是平等的。但是猪八戒理解的平等,就是有饭我多吃、有难大家摊,他思考的其实是共产主义的那种绝对平均的分赃逻辑。妒嫉的必然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偷窃了啦!果不其然,猪八戒马上就开始偷窃公干时间、用来睡觉了。

  巡山打听妖怪,多么紧要的关头啊。他居然由于懒惰、由于妒嫉心,躺草窝窝里睡大觉了。还记得不?就跟上次打黄袍怪的时候,他忽然就开溜睡觉、如出一辙。

  猪八戒偷懒,觉得很舒服,并且还想当然的、认为孙悟空那只该死的弼马温、肯定没自己现在这么舒坦。猪八戒特色的想当然、让整部小说充满了欢乐,但是从修行上来说,却简直是害惨了他老猪。为什么?因为他的想当然,是一种在可笑人心作用下的往下走……

  因为他,基本上从来都不肯面对自己的人心思想,不修心。往往是事情逼着他、卡着他脖子的时候他才会有时候动动脑筋、反思反思。并且,他还真的不知道,一旦走上修行路途,这每日遇到的任何事情、每日过脑的任何念头、每日身上的任何一种滋味,都直接跟修行有关联。

  老猪为何修不上去?跟他内省的意识有关系。他内省的意识,其实应该是一种观象能力。以我的经验看,内省就是一种观象,向内观象跟向外观象、并无分别。如果一个人懂得返观内照、就自然应该懂得观象。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修行,如果是真的,那他不可能不懂得返观内照。如果一个修行人,一方面懂得返观内照、一方面又不懂观象,这个这个,就很分裂了。

  所以,再往下,就是修行人视为至宝的修行技术之分析与呈现了……

  第三十二回(10) 真象与假象 反正都很像

  真正的反思,就是观象,所以,孔子修订的学问中《诗经》、《春秋》、《周易》就是这样的实例和理论、关于如何省察天地、与天地的结构。后世的华人之所以能普遍掌握反思内观的方法,是因为他们还留下了另一种更为通俗的、普遍可行的东西,那就是论语、大学、礼记等更世俗的文化。

  这些文化,无非用各种方式促使你内敛、推行一种收敛凝神的理念。内敛、凝神的人、心绪静下来、便减少种种杂念,而根基好的人、那么在这种状态中,很容易的就会意识到,这时候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因为深刻浸透在传统文化中的人,他有一套从世俗到天地宇宙的整体结构概念,所以就很容易的分辨一个思绪、一个现象的所在层面,以及它是否是符合从上到下的结构的。他们有一套有很深内涵的参照体系。易经还涉及到宇宙运作、变动的规律,让这套参照体系在人们的思想中,也活了起来。

  假如,有人通过其他途径,也知悉了这套体系与运作规律,那么他就算一天都没有读过传统文化的学说,他也会看起来极其精通传统文化的样子,并且这种看上去像、也是骨子里的像。

  孙悟空这样的家伙,乃是天生就的、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全然看到这种体系结构的大神仙。那么就造成了他,不学也懂。但是天生懂的、因为水谷之气给淹没了,后来又修行,重新懂得、结果又重新掌握了一部分。

  他的灵性就是那些他没有被埋没的、没有忘记的部分。猪八戒的呆性,就是那些后天的水谷呀、贪婪懒惰呀等等。

  内省、返观内照的技术,实在是一项跟智商、学识、阅历一丁点关系都没有的技能。以前见识过偏远农村出来的修行人,他们除了认识些字、能读书修行外,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是看上去土得掉渣的人,他们甚至觉得自己不懂修行、修的很差。但是跟他们聊起来才知道,他们具备超一流的观象能力,听得我、面上无表情、心里却惊怵万分,心里面直向他们作揖、肃然起敬!

  之所以前面做了那么多铺垫的话,因为这种能力和技术,历史上,还真的没有人专门探究,从来都是不传之秘、或者是想说也很难说清楚。你看孔子他老人家,不也是述而不作嘛,一来是不允许直说、二来是很金贵的说出来心疼得慌、三来是说了反而让人更加不清楚了。

  真正的反思,就是观象。反过来,真正的观象就是反思。

  你是怎么反思的,就是怎么观象的。为了能表达的清楚点,咱们先以猪八戒的角度来看,来个角色代入。

  好,咱躺下来了,在一弯凉快的红草窝窝里,哎呦,这个舒坦呀,简直是又找到了在天上做神仙时候的快乐幸福感了哩。身体的享受、带来精神上的幸福感。精神幸福感往往还需要精神上的衬托,以显得更加幸福。那当然是找那只死猴子来垫背做衬托最爽的了,于是就解气的骂了一句快活嘴的话:“快活!就是那弼马温,也不得像我这般自在!”

  然后这眼皮就沉甸甸的关上了,然后这嘴巴就呼噜呼噜的张开了。然后,突然就嘴巴上一疼!咱慌忙爬起来,下意识的觉得,应该是妖怪了!嘴巴这么痛,应该是被妖怪给戳了一枪!一看身边没人,那应该是妖怪跑掉了。

  咦!怎么四周远处妖怪也没有妖怪的影子?一抬头,看见个啄木鸟在脑袋上方得瑟呢!啊呦我老猪明白了。这个死人头!我想明白了啦,一定是这只该死的鸟儿戳了我一嘴,一定它没把我当然、也没把我当猪,一定是因为我这嘴巴黑乎乎长乎乎的、被它当作一段长窟窿的木头了,一定它认为里面长虫子了来找虫儿吃,所以,一定是这个原因。

  既然一定是这个原因,那就不用想其它办法啦,想着把这段长虫子的黑木头揣怀里、继续睡就O了。揣起来了猪嘴巴、可就勾起来了猪脖子。刚刚躺下要睡,这耳根子梆叽一声,又被这死鸟给狠狠的戳了一下。气死我啦!

  为哈这么死戳我老猪啊?……哦!一定是因为这里是它的窝窝、一定是一只正在生蛋孵小鸟的母啄木鸟!一定是怕我占了它家的窝窝。唉……实在是呆不下去了。算了算了,不跟它计较,走路的干活。

  小说中,也全然是以老猪的视角来写这一段内容的。是的,这么些,作为一个读者,会自然的从老猪的角度来观察这一出怪异遭遇。但是小说同时就交代了孙悟空的变化、也就是另一个层面的、背后层面的运作。这是两个层面的同时推进。

  如果从内省的角度,一个人面对这种不顺心的烦恼事情,你该如何的内省?

  躺在偏僻无人的小角落、嘴巴说些过嘴瘾话平衡一下自己,这有什么错吗?很普通的事情啦,几乎很多人每天都这样的啦。

  然后遇到一只莫名其妙的鸟、啄了自己一口,你除了心生恼怒、除了恨不能把那只鸟捉住吃掉,恐怕你也不会去深思。

  可是对于修行人、或者就说那些懂得反思的人、时时注意保持善心的人,遇到这种机会,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想法了。

  首先这种人是不大会背后这么咒人的。如果在不注意时候背后偷了懒、咒了人,然后忽然就遇到这种吃苦头的事情,会立刻警觉、会马上联想到自己刚刚的坏行与恶言、认为是现世报。这就是反省、正确的反省,所依据的现象、依据的理论加起来,就是正确的反省、返观内照。

  观象不止是要依据眼前的,还要依据“头上的”、也就是深层的。老猪呢,它依据的理论不是修行人的理论、它推理的观念也是世俗的观念,而且他的推理,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依据联想、也就是想当然,他把这些想当然的东西当作客观现实去看待了,这就是最要命的。

  从啄木鸟啄了他一下,他思考的方向没有向内、没有去从自己作为链条的终点、去反溯求源,他思考的方向是向外,从啄木鸟的习性上去看这个事情,而且还联想丰富的想到了嘴巴是“黑朽枯烂的树、内中生了虫,寻虫儿吃的,将我啄了这一下也。”

  假如这只鸟,不是孙悟空变的,真的是把人家的猪鼻子当成了朽木、找虫吃,是不是,老猪的这种推理就是正确的了?如果换成一般人,会不会就没问题了?

  其实也不是。做为任何人,围绕他所发生的事情,都会有着同样深远的因素在支配。这种因素的深远,不允许人去深究,却不等于没有。只是一般不允许人知道。不允许并非禁止你知道,如果你真的有心探究,也会逐渐发现他的存在、并且能发现越来越深层的因素,真的就像层层传递的齿轮一样,在支配这个世界、支配着你我。

  要说猪八戒的脑筋、在这时候也不可谓不灵活。第一次被鸟戳了嘴,他发现是自己的嘴巴惹了麻烦,尽管他是从嘴巴的形状上意识到的、而不是从嘴巴里说过什么话儿意识到的。第二次被鸟啄耳根、实在是呆不下去了,他马上就换了一个角度思考,认为是自己占了鸟的窝窝,却没有想到,他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去跑路打听妖怪,而不是躺在这里睡大觉。

  这只鸟、戳他嘴巴、是因为他说错了话;赶他走、是因为他不应偷懒睡觉应该起身修行。如果这只鸟不是孙悟空变的、是一只真鸟,那么,也一定是有神灵在指挥着这只鸟、在督促修行人。

  这只鸟的奇怪行为,就是象。奇怪的事情背后,一定有着支配的因素在企图影响你!并且这因素、是活生生的生灵。

  但是这次,是真的假象,应如是观象与悟道。那么,假的真象下、又如何悟道呢?

  第三十二回(11) 真假莫辩的时候怎么办

  了解内观技术后,想必有朋友就想尝试一下。或许有朋友会觉得、精神上有点吃不消。是啊,这是一种极端消耗性的心智活动,需要充沛的能量、强大的意志力做支撑的。传统文明中的凝神、静心,就是为走向这一步做铺垫的。

  刚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翼翼的、谨小慎微的。这是自然的。往前再走下去,那么必然需要对物质的分层结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因为这是分辨现象、乱象所在层面、所在脉路也就是来龙去脉的关键。

  并不是所有的怪象或乱象都跟你有关,有些是跟你擦肩而过、却永远不会有交叉点的。有些呢,就是几乎是让你察觉不到的细微现象,却来势凶猛的。

  所有这些,从人世间的层面上来讲,会没有任何成形的规律。有可能是同样的现象、背后却是不同层面、不同属性的因素。有可能细微的变动后面隐藏着可怕的东西,也有可能汹涌而来的恐怖后面什么都没有。

  空谈理论不一定有帮助,这种事情,必须亲自尝尝其中的滋味,有了感受之后,并且往往是经历了很多次的自我欺骗、自我愚弄之后,才能渐渐的清楚起来。所以嘛,猪八戒往下第二次的反应,就非常值得大家观摩观摩了。

  且说猪八戒,被孙悟空点破了真象,吓得七荤八素、盔歪甲斜。并且同时那个骂骂咧咧的唐三藏,也惊讶于自己一向欣赏偏爱的猪头、会瞪着眼睛对自己说瞎话。但是呢,说实话,唐三藏内心还是蛮不肯认输的、老猪呢心里面也有点不服气。为了唐三藏的面子、咱们且略过他护短的事儿。跟着猪八戒继续上路。

  这一次,老猪是万般不情愿、又万般的不敢偷懒了,走投无路之下、继续上路。既然有了前面被孙猴子耍弄的教训,这时候的八戒,警惕性就老高了。但是,他又马上就偏离了修行人的路数,开始疑心生暗鬼,步步只疑是行者变化了跟住他,不管是看到了什么,都怀疑是孙悟空变化来盯梢自己的。

  于是,看见一只路过打酱油的老虎,他也追着人家不放,举着钉钯道:“师兄来听说谎的?这遭不编了。”

  又走处,那山风来得甚猛,呼的一声,把颗枯木刮倒,滚至面前,他又跌脚捶胸的道:“哥啊!这是怎的起!一行说不敢编谎罢了,又变什么树来打人!”

  又走向前,只见一个白颈老鸦,当头喳喳的连叫几声,他又道:“哥哥,不羞!不羞!我说不编就不编了,只管又变着老鸦怎的?你来听么?”

  还别只笑话老猪他的自惊自怪、乱疑乱猜。公平的说,老猪开始有进步了。从世俗人的角度看他,是够可笑的。但是从修行的角度上,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但是老猪现在的确挺可笑的啊,自己吓唬自己。

  人家终于开始注意周遭的变化了,这就是大进步。只是仍然还没有用修行人的理论来指导他的心念和思考,这个仍然没有进步。并且就是用前面的教训来生搬硬套,的确不符合修行人的身份。

  是的,从世俗人走向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这样子跌跌撞撞中、开始学会悟道、掌握反思与观象。不会观象、谈何反思啊?反思都是有依据的、并且需要的是严格的符合修行之法的依据。这些依据是如何获取的?就是通过身边那些看似自然发生的、各种各样不同的现象。

  尤其重要的是,要像心经中描述的那样,能无有恐怖忧愁的、用静静的思虑去观察这些现象。通过静静的观察、来分辨真假、分辨与自身有哪方面的联系。这种事情,说起来就只能有这么三言两语,因为世事纷纭、千变万化、繁杂得无法言说,这个世界太庞杂了、原因超出人类的智慧,就算全人类的智慧汇集起来,你也不能超越这世界纷繁万事的表象。

  可是,知道吗?猪八戒遇到的这些异象:猛虎跑过、烈风枯树、老鸦当头叫,正是那些看不见的神、在想办法启悟他。前面是孙悟空变化了考验于他、并且还当面点破迷局。现在是,换了考官、换了考题。

  这次,是实实在在的老虎、如假包换的枯木、千真万确的老鸦,不再是变幻出来的了。老虎呼啸而过,示意有凶险。枯木滚落面前,示意前途难行。老鸦当头叫,示意有恶气笼罩。这些异象,对于一个有经验的修行人来说,本来是警告他应该警惕的。八戒虽然疑虑,却不知道该如何悟、当然就更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于是他就撞上了妖怪。

  猛虎、枯木、老鸦,都跟猪八戒无怨无仇,它们对猪八戒的惊吓,并不是它们本身的本意,这个意象、就是假的真象。可是假的真象背后,你换了一层去看,却又是发现有真象浮现了。这一层真正的真象、不在世间的层面,他存在于世象的后面,他在通过运作世间表象、在跟你沟通。

  来到山前,当唐三藏感到惊恐的时候,并非是他灵敏、能觉察到妖氛,而是……唉,他跟妖魔之间有着莫可名状的感应。而当在护法神提醒了孙悟空之后,孙悟空警觉到了异常,就觉得理应派遣猪八戒去历练历练、试探一下妖魔,而从时间上来判断,应该恰恰是妖魔派出三十一人小分队的时候。

  孙悟空出于先天本能的、已经在跟妖魔开始斗法了。只是妖魔派出了精锐二大王、孙悟空派出了二弟大笨蛋。八戒不济、护法神们都清楚、更高的神仙也清楚,就在孙悟空教了他观象的初步知识之后、试图赶紧点醒他,无奈八戒不济,这没有遇到妖魔的时候,胜负已定了。

  朋友们,观象是一个值得学习学习的技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兴趣就留意留意,慢慢积累点心得、顺天而行。但是万不可像修行人那样时时事事的去凝神思虑,这种高强度的精神活动是真正修行人的事情,就是真正的修行人、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入门的。何况,一念稍歪,便入歧途。

  还是跟着人家唐三藏师徒继续观摩更靠谱。

  第三十三回(1)惺惺相吸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有时候,你不得不惊叹于,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个本来跟你风牛马不想干的东西,跟你会产生一些个莫名其妙的关联,不管你是不是喜欢、这些东西总是口香糖一样的粘着你不放。

  你看这三藏、八戒他们,就是这样子,跟妖怪就有着暗通款曲的嫌疑。

  作为团队老大哥,唐三藏刚一到达人家平顶山的地界,就开始出现恐慌、惊惧,并且还屡屡的忍不住的对孙悟空爆粗口。

  而那边厢的妖怪老大哥,就在三藏他们刚刚到达的时候,就忽然脑袋一热、热得直冒虚汗,就哭着喊着要求他家二大王出兵巡山。你看看,他们早不巡、晚不巡的,偏偏要在唐三藏路过的这一天、并且是这两个时辰巡山。

  谁不晓得他们哥儿俩的厉害呀,恐怕附近几百里的居民都给他们吃了精光了、并且附近几百里的妖怪都被他们革了小命,因为门可罗雀、都半个月都没有巡山了。

  金角大王这个老妖怪,精神相当分裂。一方面,是他积极撺掇老二去捉唐三藏来吃,并且为了保证二大王银角能顺利出街,他一方面用道听途说的“吃了唐三藏的肉可以延寿长生”的小道消息来诱惑老二,一方面还拿出来背着老二偷偷绘制的提前准备好的唐三藏师徒的画像来、变相逼老二没有任何借口不出门干活。对老二,他是利益的肥肉前面诱、不认识唐三藏的借口被搞掉用画像从后面推。

  同时呢,他自己却一直躲着,老二捉来了猪八戒、他说吃不得,应该捉的是唐僧。唐僧捉来了,他又说吃不得,搞不掂孙悟空万万不行。等到听说老二把孙悟空也制服,他这才舒展开一直紧锁的眉头,虚假的笑容、这才绽放出真正开心的笑意。

  谁都知道了,这哥儿俩的具体来历啦,是太上老君手下的人跑下来了。可是问题就在这里,通过金角大王怂恿金角二王出力干活的对话上,可以得知,这俩人,不是同时下界的。似乎应该是,老二首先下界的、并且糊里糊涂的就下来了、什么也不懂。而这个老大呢,就出来的晚,并且下界做妖怪之前,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打听到了唐三藏的八卦新闻、还很有心计的摸清楚了唐三藏师徒的样貌。甚至,老大他还成功的向老二隐瞒了这么多年、关于唐三藏肉肉的机密。

  似乎是,这么多年,老大从来就没跟老二提起过。并且,给人的感觉是,老二对老大言听计从、老大干什么则未必老二知道。也就是说,老二银角是老大手里的一根棍子。

  对了,我就是猜测,当年他们哥儿俩下界,是这样一个过程:老大有心下界捉唐僧吃,可是自己一个人孤掌难鸣、本领也不一定够、一个人干不成。但是他知道老二虽然傻不啦叽的可是有本事、是个好干部。于是就老大编了点故事、就让老二相信了、并且就糊里糊涂的提前下来。下来前,估计就是老二偷窃了老君的宝贝、是在老大的指挥下干的。

  然后老大就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下界的。直到有一天,就是今天,老二的魔性也磨练成了、更强大了,唐三藏也撞到家门口了。老大跟唐三藏之间,就出现了那种莫名的心灵感应。双方、谁都感觉到对方的接近了。

  唐僧软弱、老大阴险,两个大佬并不直接对撼,都是指示手下的莽夫干活。可是孙悟空不傻也不莽、孙悟空受到警告知道有麻烦,就派出了猪八戒前去试探。于是就出现了前面老二对老二的遭遇战。

  这个金角大王很文艺,他的文艺表现在很有美术天份,从它懂绘画这点上就可以看出来。并且,从小妖们对照它的绘画作品,就准确捉到了猪八戒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来、人家画的还蛮逼真。从猪八戒看到自家哥们儿几个影像的吃惊程度上,可以看出来、人家画得相当的传神。当然,我们的老大唐僧同样也很文艺,理论一套一套的。所以,他们两个人心有灵犀。

  二号领袖银角大王呢,则跟猪头也有得一拼。别看这个银角是首长,憨厚起来其实跟老猪一样。捉拿老猪的时候,他看见自己举起的刀被一杆耙子给压住了,于是就好奇的研究起来这耙子来,研究得失神发呆,最后竟然哑然失笑道:“你会使这钯,一定是在人家园圃中筑地,把他这钯偷将来也。”你瞧瞧,这土得掉渣的妖王,跟老猪真是神似。

  银角他跟老猪的相似性和感应,还不止这一件事情呢。等到他捉了老猪回家,老大说搞来这猪头没用,八戒就顺杆儿爬的奢望人家把自己放了。于是这二魔王就吼道:“哥哥,不要放他;虽然没用,也是唐僧一起的,叫做猪八戒。把他且浸在后边净水池中,浸退了毛衣,使盐腌着,晒干了,等天阴下酒。”

  咦,你说说,这话儿,虽然说得老猪毛骨悚然,可是谁又能说,不是说到老猪心坎儿上去啦?要知道,把他老猪宰了盐腌着、晒干了,可是之前老猪自己构思的呀!来,咱们来回忆一下老猪自己怎么说的:“……他这西方路上,不识我是取经的和尚,只道是那山里走出来的一个半壮不壮的健猪,伙上许多人,叉钯扫帚,把老猪围倒,拿家去宰了,腌着过年,……”

  这个是猪八戒自己求来的。之前他为了不化斋、自己给自己编造的悲惨故事,结果呢,就莫名其妙的成真了。

  唐三藏用存在的人心,袒护猪八戒的人心,滋养了猪八戒,反过来给自己撑腰,加强自己的人心。然后呢,他们俩的人心、邪念,又反过来给妖魔打了气、让妖魔很有胆气的来给他们找麻烦。前来找麻烦的妖魔,又让他们俩更加的害怕、失去修行人的正念。

  第三十三回(2) 人心痴缠 难上加难

  之前,为了能让猪八戒做一次探路的先锋,孙悟空生平第一遭、把自己眼睛给揉挤出来了几滴眼泪。到最后,没成想,到了后面、妖怪奸诈凶险、抓住三藏的致命弱点、也抓死了猴哥要强的个性。结果呢,本来是为了玩玩猪八戒,结果把师父给玩丢了。妖怪把他给为难得真的哭了起来!

  修行的路途,乍一看平淡无奇、鸡毛蒜皮,仔细一瞧、深深的一想,总是这样的奇妙,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因果和巧合。

  猪八戒呢,总想通过耍小聪明、来达到逃避过关的目的,结果不但给大家贡献了很多笑料,还每每都是不如愿、到头来还总是坑了他自己。猪八戒遭遇二大王的情节,总让我联想到香港老电影2004版《鬼马狂想曲》一个情节:吝啬鬼刘青云在跟黑老大吴镇宇打麻将时候作弊。

  而且吧,这老猪要说起来是会飞的、有法宝的,可是那么厉害的法宝九齿钉耙、也打不过妖怪。他跟妖怪打不过的时候,他逃跑也不想着快点飞得了,还气喘吁吁的、拖着鼻涕深一脚浅一脚的跑,结果被捉了。可见,他武器再厉害、本尊不行的时候也毫无用处。神通呢,本尊想不起来用的时候,神通甚至连个摆设都算不上了。

  但是老实说,猪八戒被妖怪捉住,这个结果还真的在孙悟空的预料之外,因为根据他对猪八戒的研究:“此山若是有怪,他半步难行,一定虚张声势,跑将回来报我”。是呀,老猪的确是遇到三起灵异事件、并且明显是阻他路途的,可是老猪却由于疑心又是孙悟空捣鬼、全部忽略了。

  八戒被捉,妖怪跟这唐三藏之间的感应也更加强烈,这时候坐在那里的唐三藏,耳热眼跳,身体不安。如果咱们的三藏师父,稍稍有那么一丁点悟性、或者就说他悟性不够、稍稍有一点记性的话,他理当警觉,起码能从这似曾相识的焦躁不安、回想起来前些日子跟黄袍怪遭遇的起因来。

  于是一步错、步步错。三藏脑筋混乱了、悟空的推理有缺陷了,然后就直勾勾的冲着妖魔的窝窝出发了。

  而妖魔这边呢,这大魔王也够喜欢动脑筋的,猪八戒就摆在眼前他也懒得张口审问一下唐僧他们到哪里了,就直接根据推理判断唐僧就在自家地盘上了、他使唤他老弟去捉唐僧:“兄弟,你既拿了八戒,断乎就有唐僧,再去巡巡山来,切莫放过他去。”

  在捉唐僧的过程中,是老二大王银角出了大力气、大智谋的。这个妖怪的智谋、甚至一时间还盖住了孙悟空呢。可是这个妖怪、同时又给人相当缺心眼的感觉,你看他看见猪八戒的耙子都很稀罕的样子,一方面土,一方面怎么也不符合他是从天上下界来的身份。

  为什么说不符合他来源的什么?因为按道理讲,他理应跟老大金角大王一样、认识猪八戒!并且应该他们哥儿俩都认识孙悟空、沙悟净的。可是从小说细节描述中完全可以断定,他真的不认识、不记得他们了。莫非是老大哥金角大王故意的把他的脑袋给洗掉了相关的记忆?可是老大没有这个能力呀!

  老大魔王也只是记得他们师徒四人的样貌,对他们四人的历史和过去,一样是浑浑噩噩。

  再按道理说,如此脑筋有智力障碍的生灵,神通法力是断然不会高起来的了。可是这两兄弟依然是神通广大。

  你说这老二缺心眼吧,他在看到三藏的时候、眼力惊人,在谋夺孙悟空的事情上、智慧超群。

  他眼里惊人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个就是能看到人的善恶。他带着五十名小妖出来,正走处,只见祥云缥缈,瑞气盘旋。二魔道:“唐僧来了。”众妖道:“唐僧在那里?”二魔道:“好人头上祥云照顶,恶人头上黑气冲天。

  第二个就是他不但能看到人的善恶,还能看到人心里面善中的杂质、空隙也就是死窍。他如此品评三藏:“我看见那唐僧,只可善图,不可恶取。若要倚势拿他,闻也不得一闻。只可以善去感他,赚得他心与我心相合,却就善中取计,可以图之。”

  银角这一番话,在修行人如果真看懂的话,估计一样会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了。善可不是你自家自诩的,是纯度极高的、纯到没有杂质才行。任何杂质,都是死关、都是招揽妖魔的磁石。而且,就在妖魔看到孙悟空的神通给吓得半死、都要准备放弃的时候,三藏的死关被妖魔看到、让妖魔充满了革命斗志和杀人信心。

  三藏的伪善已经招揽来了妖魔,眼看就要堕入自己构筑的魔窟,咱们就不要再取笑他了。咱们来分析一下妖怪谎言中的漏洞。他的漏洞,比三藏还大,但是三藏已经被伪善笼罩了本性看不到了。而孙悟空不但眼睛能看出来他是妖魔、光从他的话语里也能听出来他妖里妖气。

  妖怪这样撒谎:“因前日山南里施主家,邀道众禳星,散福来晚,我师徒二人,一路而行。行至深衢,忽遇着一只斑斓猛虎,将我徒弟衔去。贫道战兢兢亡命走,一跤跌在乱石坡上,伤了腿足,不知回路。今日大有天缘,得遇师父,万望师父大发慈悲,救我一命。若得到观中,就是典身卖命,一定重谢深恩。”

  漏洞在哪里呢?一,会施法禳灾的修道人,断然不会被虎伤的,除非不是修道人。二,修行人不可能说“典身卖命”这么市井泼皮的话。

  那怪还说:“师父啊,我被那猛虎唬怕了,见这晦气色脸的师父,愈加惊怕,不敢要他驮。”奇了怪了,这怕心如此严重、连人也害怕、还愈加惊怕,别说是修行人、就一个被人家救起的常人,也不会这么不懂救命恩重、怕心如此。

  但是这番我们看起来是漏洞的话,却深深的俘获了唐僧的心,为啥?人家那甜言蜜语的求救软化,击中了他喜欢表现自己善心的小面子。他当即就说了一句修行人绝对不该说的赌咒的话:“我不救你啊,就不是出家之辈。”

  孙悟空明白他性格,是“外好里枒槎”,怎么说?就是说对外人好,对自己人狠。怎么会这样?当然是图面子活儿啊!

  于是,他对外人的伪善、对孙悟空的恶毒,被妖怪用来形成三座巨大的“山”、死死的压住了孙悟空。孙悟空的武功、神通,这一刻,就这样被唐僧这个自己人给废了。

  发现没?妖怪本来很傻的,在魔难中,妖怪之所以显得精明狡诈、实在是因为你自己跟人家勾勾搭搭、求人家来折磨你的。

作者:挪威龙王 提交日期:2012-07-20 00:27

  第三十三回(3) 攻弱不攻强

  好人头上祥云照顶,恶人头上黑气冲天。这个事儿恐怕现在没几个人会信以为真的,尽管这是一个连有点档次的妖怪都看得见的区别。

  但是作为修行人,光有祥云照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去掉所有内心深藏的恶气与邪念。你肯不去?那么就等着妖怪来登门拜访吧。

  这些黑业恶气邪念之类的东西,对正念是有排斥的,它不但压制着唐三藏的本尊、尽情的利用唐三藏的漏洞控制着唐三藏认敌作友,还摆弄着唐三藏亲近猪八戒、仇视孙悟空。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并且这些邪气的东西,跟妖怪是有感应的。二魔道:“唐僧来了。”众妖道:“唐僧在那里?”……众怪都不看见,二魔用手指道:“那不是?”那三藏就在马上打了一个寒噤;又一指,又打个寒噤。一连指了三指,他就一连打了三个寒噤。

  诸位想必记得,在五庄观里面,道士抽打孙悟空喷血用柳树根变的假身,孙悟空就打了个寒噤,把孙悟空吓坏了。孙悟空晓得,道士们其实厉害,能抽打到他的真身,如果真就让道士们抽打下去,恐怕比把孙悟空再次关进八卦炉都可怕。莫非这妖魔,指一指就能伤到唐三藏的真身了?

  妖魔没有伤害到唐僧,是唐僧身上携带的恶念与黑气,与妖魔有了感应,开始发作。这些东西一发作,唐僧的人的这一个层面的他,就打寒噤、似乎是非常害怕的感觉。这些黑气恶念,差不多是当唐僧一接近人家妖魔的地域、就开始活跃起来的,并且是接近妖魔、就越兴奋。

  唐僧的这些邪念恶气,因为是跟他善良慈悲的一面混杂在一起的,孙悟空不敢擅动。为什么会混杂在一起?这个问题得问唐僧他本人。为什么把一些跟善良慈悲毫无关系的东西、比如糊涂懦弱面子外强中干等等揉搓到善良里面去呢?

  由于孙悟空不能把他善心里面掺杂的脏东西给筛出来,于是这些东西就由于嫉恨,变成了妖魔可以调遣的大山,一时把孙悟空给死死的压住了。由于轻易的就压住了孙悟空,这妖魔还以为自己本领高哩,于是就跑到老哥面前吹大牛,二魔笑道:“哥啊,你也忒会抬举人。若依你夸奖他,天上少有,地上全无;自我观之,也只如此,没甚手段。”

  注意到一个奇怪的事情没有?后面孙悟空被护法神们召唤山神土地、给放了出来之后,他听说这妖怪居然可以差遣山神土地,让孙悟空大为不满。行者道:“好土地!好山神!你倒不怕老孙,却怕妖怪!”土地道:“那魔神通广大,法术高强,念动真言咒语,拘唤我等在他洞里,一日一个轮流当值哩!”

  行者听见“当值”二字,却也心惊。仰面朝天,高声大叫道:“苍天!苍天!自那混沌初分,天开地辟,花果山生了我,我也曾遍访明师,传授长生秘诀。想我那随风变化,伏虎降龙,大闹天宫,名称大圣。更不曾把山神、土地欺心使唤。今日这个妖魔无状,怎敢把山神、土地唤为奴仆,替他轮流当值?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

  听见孙大圣在那里苍天啊大地啊的喊不公平的时候,五方揭谛神众默默的表示不予理睬。他们知道妖魔的本领和法宝、晓得妖魔的来历、并且知道妖魔的用途。心里想,孙大圣啊,这么奇怪的事情摆在你面前,理应知道这后面有故事嘛。

  还有一个更奇怪的事情,这妖魔居然似乎能把须弥山、峨眉山、泰山给搬来压住孙大圣,你说这个事情有多么的奇怪呀。须弥山是神山不在人世间、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有菩萨在坐镇、泰山也有道家的老板在那里管着呢。一个小小的妖魔,居然真的能把这些大山搬过来,是不是有点过于离奇荒诞了呢?

  当然不是银角大王手段高,肯定也不是孙悟空人情面子大到这种地步。并且这些地方的山神,除非他们自个儿愿意、或者他们的老板们都同意了或者默许了,不然就凭金角银角这两个俗身未脱的妖怪,念什么咒都不管用的啦!

  那么是这些佛、菩萨、神,点头默许要借故压一压孙悟空的霸气、灭一灭他的威风了?当然更不是的啦,人家这些神仙都看好孙悟空的,在他们眼里孙悟空有一颗金子的心、有一对银子的肺,高贵着呢。

  对了,很可能您已经想到了,这都是因为唐僧的面子,是他巨大的面皮、巨大的思想业力邪念、与他修行求名、求功德的心掺在一起,这些神仙们早就准备好了三座大山、让孙悟空知道帮助唐三藏有多难,让唐三藏知道自己的不纯给徒弟们和自己带来多大的磨难。孙悟空机灵的很,大山一压,他马上就意识到了这是三藏的灾愆,当即就哭诉起唐僧来:“你死该当,只难为沙僧、八戒与那小龙化马一场!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孙悟空正在埋怨老天的时候,土地和山神便知趣的前来报料了。那大圣正感叹间,又见山凹里霞光焰焰而来。行者道:“山神、土地,你既在这洞中当值,那放光的是甚物件?”土地道:“那是妖魔的宝贝放光,想是有妖精拿宝贝来降你。”之前护法神告诫过孙悟空那妖怪有宝贝需要提防,现在土地神又重述了一遍,可见这些宝贝很厉害。

  行者道:“这个却好耍子儿啊!我且问你,他这洞中有甚人与他相往?”土地道:“他爱的是烧丹炼药,喜的是全真道人。”显然,土地神又爆料一个更关键的信息给孙悟空了。点透了这妖怪的喜好,当然啊,土地神就是暗示孙悟空如何搞到这两个即将过来的宝贝了。

  孙悟空聪明啊,马上醒悟:“怪道他变个老道士,把我师父骗去了。”于是他也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老道士。

  孙道士故意绊倒了精细鬼、伶俐虫两个小妖怪,他俩爬起来一看孙道士,居然又无意识的送上了自家的漏洞空子:“惫懒!惫懒!若不是我大王敬重你这行人,就和比较起来。”

  孙悟空何等机灵,一见空子马上就钻。行者陪笑道:“比较甚么?道人见道人,都是一家人。”

  看见没,妖魔侵略人、都是钻漏洞,而修行人破妖魔、更是看漏洞!

  第三十三回(4) 有时候人不如妖怪

  老大的羊脂玉净瓶、他本人的紫金红葫芦,这么金贵的两个宝贝,银角大王却放心的交予两个小妖拿着去捉孙悟空。可见,跟唐三藏比起来,妖魔都懂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呢。在这一点上,咱还是挺欣赏这两个妖魔呢,对自己人就是相信、并且宽容。

  大家都知道,后面精细鬼、伶俐虫这两个傻老哥,被真正的精细鬼伶俐虫悟空哥哥给骗了,并且被孙悟空骗得很惨,不但两件宝贝都被悟空搞走、最后甚至连一根猴毛儿都没捞到。按道理说,这两个毫无人性的妖怪,为了求生,应该逃之夭夭才对吧?可是偏不,它们俩经过一番心理挣扎,居然老老实实的回去汇报被骗经历了。为什么?

  因为它俩对托付它俩宝贝的二大王,还是抱有信心的。伶俐虫道:“我们走了罢。”精细鬼道:“往那里走么?”伶俐虫道:”不管那里走罢。若回去说没宝贝,断然是送命了。”精细鬼道:“不要走,还回去。二大王平日看你甚好,我推一句儿在你身上。他若肯将就,留得性命;说不过,就打死,还在此间。莫弄得两头不着。去来!去来!”

  它俩商量着把责任推在伶俐虫身上。可是见了他们的二大王之后,这两个小妖怪,却没有做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二老魔即停杯道:“你们来了?”小妖道:“来了。”又问:“拿着孙行者否?”小妖叩头,不敢声言。老魔又问,又不敢应,只是叩头。问之再三,小妖俯伏在地,一五一十的交代了受骗经过。

  甚至这妖怪还蛮知道找自己的不足,居然找到了自己的“妄想之心”。小妖向大王求饶,那金角大王听说,暴躁如雷,但并没有痛骂两个小妖怪大笨蛋。而那儿妖魔呢,心平气和的劝说老大息怒,并且还放过了精细鬼、伶俐虫两个刚刚犯下大错的小妖。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妖怪一家子非常团结呀!和睦相处、互相信任、构建的实在是和谐社会。其实,不光平时和谐相处,他们的和谐还真的体现在生死关头。

  在第三十五回书中,孙悟空消灭了二大王之后挑战金角大王,那金角大王和一干小妖们,真的是个个舍生忘死的齐了心的要跟孙大圣干仗。“那三百馀精,一齐拥上,把行者围在核心……那小妖都有手段,越打越上,一似绵絮缠身,搂腰扯腿,莫肯退后。” 不但人家一窝子的妖怪很有义气,他们亲戚之间也是抱团抱的厉害,九尾狐狸精那一窝、狐狸舅那一窝,他们都是拼了命的维护自己的妖怪团伙的。

  反过来你看看唐三藏的团队,却是互相拆台的。唐僧疏离孙悟空、猪八戒不知死活的拆孙悟空的台。并且老猪还背后骂他们另外三个人“你罢软的老和尚,捉掐的弼马温,面弱的沙和尚!”

  精细鬼、伶俐虫,两个小妖名字到很讨口彩,可惜它们的精明伶俐,不过是世俗人的精明伶俐。这是俗人的精明伶俐是什么呢?就是它俩这样的,喜欢给自己找借口、喜欢贪便宜。你看它们怎么给自己找借口?行者将金箍棒伸开,那妖不曾防备,绊着脚,扑的一跌。爬起来,才看见行者,口里嚷道:“惫懒!惫懒!若不是我大王敬重你这行人,就和比较起来。”

  它俩被拌了一跤、可是一看是个道士,想发火又不好发,于是忍住没发火,这火忍住没法,可是心却需要平衡,于是就顺嘴从嘴巴上的高风亮节捞回了平衡,啊,我之所以不跟你一般见识,实在是因为我们大王敬重你们这些做道士的。

  说句不好听的,就这一句话就泄了密了,给了孙悟空看到了它们的空子,然后孙悟空滋溜就钻入了它俩心理防线里面去。于是老孙就很顺利的把两个宝贝搞到手了。

  可是你说这老孙,他本来是要骗妖怪的。但是两个傻乎乎的小妖怪,把他当作正牌的蓬莱山老神仙给无限敬仰的模样,让老孙也飘飘然了起来。

  行者道:“我当真不是。我是蓬莱山来的。”那妖一听就神往不已,悠然道:“蓬莱山是海岛神仙境界……”行者道:“我不是神仙,谁是神仙?”那妖却回嗔作喜,生怕不能入老神仙的法眼,上前道:“老神仙,老神仙!我等肉眼凡胎,不能识认,言语冲撞,莫怪,莫怪。”行者愈加的顺杆儿爬,行者道:“我不怪你。常言道‘仙体不踏凡地’,你怎知之?我今日到你山上,要度一个成仙了道的好人。那个肯跟我去?”哇!今天真有福气啊,出门被神仙给绊倒!一听神仙要度好人得道,这俩家伙马上什么都顾不上了。精细鬼道:“师父,我跟你去。”伶俐虫道:“师父,我跟你去。”

  说实话,看到两个小妖如此虔诚的求道之心,我都觉得有点惆怅。你看这不得人身、禁止得道的妖怪,对求道修道都热衷如此,而现在有人身、可轻易的人们,却对修道斥为愚昧迷信、骗人的鬼把戏。

  一时间,小妖淳朴的恭维和仰慕,让孙悟空有点飘飘然,于是就开始脸皮大起来,脑袋乎乎的就跟哄小孩一样、跟两个小妖玩起了一惊一诈的装天的把戏。这一玩一闹,把两个小妖怪给哄得骨软筋麻、佩服得死去活来。同时呢,孙悟空也过足了瘾。可是这一过瘾,就花去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么长时间,纯粹用来玩了。

  还记得吧?最早的时候,护法神警告孙悟空要“运动神机”。孙悟空什么时候运动神机了?孙悟空早就运动神机了。什么时候呢?是在唐三藏被妖怪值得打了三个寒噤之后。

  行者道:“……莫怕!莫怕!等老孙把棒打一路与你压压惊。”好行者,理开棒,在马前丢几个解数,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尽按那六韬三略,使起神通。那长老在马上观之,真个是寰中少有,世上全无。

  剖开路一直前行,险些儿不唬倒那怪物。他在山顶上看见,魂飞魄丧。忽失声道:“几年间闻说孙行者,今日才知话不虚传果是真。”

  按一般人的见解,孙悟空拿一根棍子,往上戳戳三下、往下戳戳三下,往左歪歪五下、往右歪歪五下的,连点风声劲力都听不到,估计连只苍蝇都赶不走,怎么能让妖怪吓得魂不附体呀?

  孙悟空耍的棍法,就是在催动他的神机运作。妖怪看就看了,为何会感到魂飞魄丧?因为孙悟空耍的并不是武术套路那种棍法。他是用他的神珍在作法。六韬三略不是棍术、是兵法。什么兵法?贯通天地、人体的筋脉,汰旧创新的法。他用的是神通。
  (第三十三回 完)

  第三十四回(1) 不想不知道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话说孙悟空骗了小妖宝贝后,这眼睛一眨,孙老神仙人没影子了,眼睛再一眨,换来的宝贝也没影子了。两个妖怪就很郁闷很憋屈,伶俐虫道:“哥啊,神仙也会打诳语。他说换了宝贝,度我等成仙,怎么不辞就去了?”

  原来,这小妖跟随它们大王多时,听了很多很多神仙的故事、了解了很多很多修道成仙的道理。这一群妖怪,整天跟着大王打坐立功、炼龙虎、配雌雄、修金丹大道,耳濡目染的,闹得满洞的妖怪们都热衷修道、热衷成神成仙了。根据他们大王的说法,这天上的神仙呀,不说假话不打诳语,言而有信,善良慈悲,……

  正是因为急于长生成仙,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才对唐僧肉感兴趣的。也就是说,人家吃人不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也不是为了土豆烧人肉的共产主义理想,人家是为了成仙哩。说起来最终目标,跟唐僧他们没有区别,只不过它们要成仙的这手段、这途径,相当残忍、背离了修行。

  但是孙悟空把两个宝贝搞到手之后,两个宝贝就默不做声的给孙悟空露了一手。怎么说?当两个妖怪垂头丧气的要回家,孙悟空就变作一个苍蝇跟着它们。你道他既变了苍蝇,那宝贝却放在何处?如丢在路上,藏在草里,被人看见拿去,却不是劳而无功?他还带在身上。带在身上啊,苍蝇不过豆粒大小,如何容得?原来他那宝贝,与他金箍棒相同;叫做如意佛宝,随身变化,可以大,可以小,故身上亦可容得。

  哎呦呦,这时候的孙悟空,忽然就没了脑筋一样的。这么如意变化的宝贝,必定是超级大神仙的法器呀!猴哥居然没有动脑子琢磨一下。变只苍蝇就走了,却不晓得宝贝已经在向他亮名片。于是,在宝贝看来,既然你孙大圣这么两眼朝天架子大,哼,那就找机会给你点颜色看看。所以后面就发生了孙悟空屡次被这大宝贝给戏弄的事儿。

  修行中有好多事情,乍一看自然而然,细一想让人大呼意外。咱们就单说这让人意外的事儿。

  说意外的事之前,先理顺一下前后的故事梗概。银角大王压住了孙悟空,就差精细鬼、伶俐虫拿葫芦和瓶子去装孙悟空来,结果是孙悟空早早逃出生天,并且骗了宝贝到手。银角知道了、觉得孙悟空跑了合情合理、骗东西无义无礼,但是觉得孙悟空重要性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把狐狸老娘请来共享唐僧的肉肉、孝顺第一。

  不晓得孙悟空就在身边听着呢。然后巴山虎、倚海龙被孙武空搞死,并且变作妖怪、舍身拜了狐狸精,骗了狐狸精出来,把金角银角的狐狸娘给宰了,并把另一个宝贝幌金绳也搞到手。孙悟空变作九尾狐狸来到莲花洞,本来想打趣猪八戒,没想到猪八戒不知死活的戳穿了猴哥的把戏。孙悟空无奈跑掉了,两个妖魔气不过狐狸娘被杀,孙悟空想用幌金绳捉妖,却被银角大王用幌金绳给捉了。

  孙行者变化逃脱,自称者行孙再次叫阵,然后假名认证有效,被妖怪装进了紫金红葫芦。孙悟空凭着身深厚的功力逃脱,还把葫芦搞到手,又自称行者孙闹事,结果用真葫芦化掉了老实头的银角魔王。金角大王上来打、吃败,又搬来老娘部属、娘舅等来打,结果全军覆没。

  然后蹊跷事出现了。其实,蹊跷事早就出现了。

  你发现没?这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并不是脑袋上长角的家伙。它俩的老娘是只狐狸,娘舅是只小白脸的狐狸,那么,这哥儿俩断然也是两只小白脸狐狸。它们是狐狸蹊跷吗?不蹊跷呀。

  那蹊跷的是什么?蹊跷的是它们的年龄。记得当初金角拿出一幅画儿、语重心长的跟银角说什么来着?金角道:“你不晓得。我当年出天界,尝闻得人言:唐僧乃金蝉长老临凡,……我记得他的模样,曾将他师徒画了一个影,图了一个形,你可拿去。”

  这段话怎么跟年龄有关系了?哎呀,关系大着呢。

  金角下界的时候,他在天上还是神仙、能看到唐僧师徒四人的样貌。说明,他下界应该是唐僧他们过流沙河之后的事情。因为直到流沙河这里,他们的四人团队才完全建设成。过了流沙河,秋天到达五庄观、秋天灭了白骨精、走出宝象国,这才刚刚的阳春三月。也就是说,从流沙河到这里,充其量,这才半年光景的模样。

  别说它们投胎做妖怪属于速成,真正的狐狸崽儿,这半年也长不大呀。

  还有,这妖怪的五件宝贝,都是太上老君的法器。这俩妖怪再强大,也是俗世的兽身、这修炼出来的人形还没成熟,一、没有那个境界怎么可能运用得了宝贝?二、别的神仙的法器它们妖怪怎么可能运用得了?

  太上老君变作一个盲眼的老先生向孙悟空讨宝贝,为什么孙悟空看出来他真面目之后,他急速的消失飞上天了?

  太上老君说这两个妖怪是观音菩萨特意借走的童子。但是为何金角银角却说是自己想下界的?并且小说中还有诗为证,说他们的确是“只因错念离天阙,致使忘形落此山。”

  拜托各位朋友,用心细细的想想呗……

  第三十四回(2) 教训是深刻的、反省是必须的

  孙悟空这一次为了救唐三藏他们一伙,跟妖魔反反复复的折腾,不怕失败、不怕被捉,通过锲而不舍的坚韧的折腾,在走进绝路之后、死里逃生,最终把五个宝贝搞到了手,还搞掂了妖魔。

  你看看,孙悟空做事情,不知道什么是气馁,也不知道什么是绝望,没有缝隙就制造缝隙,小缝隙就死死咬住给翘成大裂口。这叫什么?这就叫腾那乖巧嘛。

  对了,您肯定想到了,这不是之前护法神给孙悟空的打关提示嘛。护法神这么说:“那怪果然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只看你腾那乖巧,运动神机,仔细保你师父;假若怠慢了些儿,西天路莫想去得。”

  孙悟空听懂了神仙的话,于是就反败为胜了。为了唐僧,孙悟空不但“使碎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还为他而受尽了屈辱,连那老妖婆也磕头跪拜了。这个事情,可真的比什么屈辱都大,对孙悟空来说,这是他完全想不到的。他怎么能想到会有一天要给妖怪磕头呢。

  对于他来说,修行太简单了,遇见妖魔就打、遇见好人就救,打不过妖魔就死、救不了好人就拉倒。没想到为了他的这个整天只会清谈痛骂的师父,被逼到了不得不给妖怪磕头的境地上。

  孙悟空图的是舍己救人的长远之计,然而那猪八戒、却是个目光短浅之辈,他的目光短浅到,只图一时的面子有光。孙悟空变化了老妖婆,深入魔窟去救他们,这猪八戒因为孙悟空一句调笑话,惹恼了他老猪的小性子。为了争一口气、为了他做猪的尊严、为了平衡这满心的不服气、为了表明自己比这死猴子高一等,老猪就悍然的揭穿了孙悟空,让妖魔赶走了要救他们的孙悟空,让他救人的计划泡汤,让孙悟空变孙落空。啊,我看你还吃不吃我的猪耳朵!

  猪八戒为了面子,可以不顾师父和师弟的死活。被幌金绳绑缚在妖洞的孙悟空,施展神通变化脱身,猪八戒看见了,故意揭发。八戒在梁上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拴的是假货,吊的是正身!”当然猪头的揭发反映出孙悟空变化神通的一个问题,在修行过程中孙悟空只有一次完美的无漏的变化,那就是跟菩萨在一起,在菩萨的加持下变成仙丹的那次。

  并且,他不会像孙悟空那样积极努力、改变命运,却会死到临头了、还可以淡定的努力去争取能死得舒服点。旁一小妖道:“大王,猪八戒不好蒸。”八戒道:“阿弥陀佛!是那位哥哥积阴德的?果是不好蒸。”又有一个妖道:“将他皮剥了,就好蒸。”八戒慌了道:“好蒸!好蒸!皮骨虽然粗糙,汤滚就烂。[朩圈]户![朩圈]户!”

  妖怪为什么要吃猪八戒?乃是因为烦他嘴巴太臭、尽说风凉话。那老魔闻言,心中大怒道:“只说猪八戒老实,原来甚不老实!他倒作笑话儿打觑我!”

  猪八戒的这一切,唐三藏都看在眼里……毕竟,这一次真正遭受魔难的主角,是唐三藏,我们来看看,如果从唐三藏的视角来看整个这场魔难,会是如何一种情形。

  对猪八戒的啰嗦和无厘头,恐怕三藏第一反应是心烦、觉得猪头真讨厌。恐怕三藏再反应一下,就是他自己开始羞愧了。为什么他应该羞愧呀?因为,他一直钟爱的、欣赏的、袒护的这个猪头,原来是个目光短浅、不知死活的家伙。

  估计第三个念头,唐僧就会想到,自己在出事之前,对待有远见的孙悟空那骂骂咧咧的态度,跟这猪头的不知死活、目光短浅简直是如出一辙。

  所以,在他看来。刚骂完孙悟空,这妖怪露出原形了,还没来得及哆嗦几下,徒弟沙和尚战败被捉了,自己也被妖魔顺手牵羊又牵马的给掳走了。当被妖魔拽着脖子拎小鸡崽一样、拖地把一样的贴着地面飞驰的时候,三藏对妖怪的爱心、应该差不多几下就给磨干净了。估计这时候,他才会反思,才会想起来当初的白骨精、才会想起来前面的黄袍怪。

  到被妖怪捉到洞里之后,看见人家妖怪把水淋淋的猪八戒吊起来,三藏才意识到,自己的团队已经全军覆没。可是这么悲惨的局面,是自己的善心招来的。善心怎么会招来魔难呢?……我的善心,是不是真正的善?

  然后唐三藏就看见孙悟空车轱辘一样的来回飞奔,一次又一次,试图营救他们。并且在这过程中,还尽情饱享了猪八戒的捣乱。你就想想吧,这鲜明的对比之下,对比猪八戒和孙悟空,对比孙悟空和自己,对比自己之前和现在,在如此刺激的对比下,唐三藏内心会有多么的汹涌澎湃,冲击太强烈了。

  甚至自己跟妖怪比起来,都差得远,你看人家妖怪,人家的魔窟里,充满了对修仙的憧憬、充满了修道的气氛、人家妖怪们和睦相处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个个的苦炼人身的功果气息。

  所以,这个魔难过程的自始至终,唐三藏终于闭上了他的尊口,修行呀,不是耍嘴皮、也不是高谈阔论,是步步生死。

  因此,三藏差不多一直到最后,才张开嘴巴。孙悟空跟八戒在莲花洞外跟妖怪们大战的时候,却说那三藏坐在莲花洞里,听得喊声振地,便叫:“沙和尚,你出去看你师兄胜负何如。”

  经过这一魔难,三藏终于明白修行修行,必须有行,没有实际的行动、不在实际的魔难中走出来,没用。

  下一回,咱们再研究研究菩萨的设置、妖魔的问题。
  (第三十四回 完)

  第三十五回 什么心是什么道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这一回题目叫外道施威欺正性,何谓外道呀?佛教的朋友会想,一切佛教之外的都是外道。道教的朋友也一样会认为,其他的宗教等均为外道。可是,从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小说抑扬哪一家的倾向。

  首先,小说中的佛教神仙、道教神仙、其他神仙,都是各自承认其他神仙的、也是甚为尊重的,他们之间跟我们之间不一样,他们没有互相觉得对方的法门是外道。

  可能有人认为,那是不是这里说的外道就是魔道呢?对呀,这个魔道即外道,魔道外在哪里了?魔道偏离了慈悲、善念,说句大白话,作为一个修行人,执著于自身在人世间的任何名利情,都属于偏离正道的外道。

  一旦偏离正道,就马上就进入魔道了。魔才喜欢你那些人心执念呢,魔就是靠着你这些人心执念、附体在你的思想和身体中,幸福快乐的吸食着你的精气神、被你给养的肥肥白白的呀。你的面子很大很光鲜,那不就是一个肥肥白白的附体魔吗?你的脾气很大很火爆,那同样是一个身强体壮的附体猛兽,你为了达到一个私念目的而表现得平静、却咄咄逼人的姿态,不是一条附体的大蟒是什么……

  这山叫平顶山,山上住着两个没有犄角的平顶的、却叫金角银角从大王。这山中有莲花洞,里面端坐着唐三藏虚伪的善念构成的一个邪元婴。金角银角,是唐三藏急需去掉的魔相,它们之间的兄弟情谊,恰如三藏和猪八戒那样,互相袒护、彼此结盟,一起给孙悟空制造压力。

  小说写到:
  本性圆明道自通,翻身跳出网罗中。
  修成变化非容易,炼就长生岂俗同?
  清浊几番随运转,辟开数劫任西东。
  消遥万亿年无计,一点神光永注空。

  并且作者评价说,此诗暗合孙大圣的道妙。

  本性圆明道自通,这句话是全诗的核心要义,也是孙悟空从魔难的绝境中翻身的写照。当孙悟空被压在三座大山之下,他们整个团队全军覆没,这时候,已经是进入绝境了。作为一个修行人,就是在利益呀、政治呀、性命呀的恐吓和压迫下,必须对要不要放弃修行做出选择了。

  孙悟空真犯愁呀,为的不是自己,为的是其他人。他当时被魔施法压在山根之下,遇苦思三藏,逢灾念圣僧。厉声叫道:“师父啊!想当时你到两界山,揭了压帖,老孙脱了大难,秉教沙门;感菩萨赐与法旨,我和你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乍想到了此处,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压了。可怜!可怜!你死该当,只难为沙僧、八戒与那小龙化马一场!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同住是指一起西行,同修说的是真实的状况并非师徒,同缘是说孙悟空把唐三藏的全部恩怨之结也结在了自己这里,同相指的就是他没有人体用的是三藏的人体,同见当然是说必须一起修到终点的灵山。同知呢,说实话,起码到现在,三藏还根本做不到和行者同知。

  并且,孙悟空很清楚,唐三藏是好面子、爱钩钓名誉,人为名高名丧人。树大招风风撼树,是说的是三藏主动招魔的。当然了,他们爱面子的人,自然就喜欢招摇、喜欢摆显、喜欢漏风。

  你看看,这些毛病,别说孙悟空一清二楚,就连你我都能看得到。那说到观音菩萨,她肯定是更清楚了。可是这些,是修行人的死关呀,必须要让唐三藏去掉。怎么办?那就得安排猛烈的魔难考验,来让唐三藏亲眼看到自己的这恶念邪念、推压到这个空间层面、会是多么可怕的东西。

  但是这一次魔难这么大,孙悟空被压在山下的时候,为何就想不起来求救菩萨了呢……并且他不有三根救命毫毛么。可是孙悟空就是不向菩萨求援,因为之前护法神说的话,话里有话。之前护法神告诫孙悟空通关秘要是“腾那乖巧、运动神机”,话外之意,修行人会明白,这一关,你要自己奋斗、不要想着求救上师。因为这是考场、这题目对你们的难度如何这是上师心中完全有数的。

  那么孙悟空心中有数、韧性十足。并且,你看那机会,只要孙悟空有志气继续修下去,那绝境中也出现裂缝,没路的地方也出现一条道路。当孙悟空信心膨胀的时候,妖魔总是显得痴痴呆呆的、或者精神不正常了的样子,孙悟空在他们眼皮底下变化腾挪他们也视而不见的样子,孙悟空的变化腾挪未必就显得高明,连猪八戒这蠢货都能察觉到的,那么厉害的妖魔全然木偶泥胎一样的浑然不觉、傻呵呵的。

  当然,这是菩萨在遥远的地方、掌控全局,路途开不开、路途宽不宽,一直在随着孙悟空的决心在变化,对了,还有三藏的决心。其实,孙悟空锲而不舍的无形动力,最关键的还来自唐三藏。

  太上老君对孙悟空揭底牌说:“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太上老君说的绝对是实质,可是两个妖魔在前面的自述,却跟老君说的实情并不符合,而且这两个妖狐狸还有狐狸爹狐狸娘狐狸舅的,看上去不是“托化”呀……

  其实呢,太上老君说托化就是托化。他跟菩萨所谓的托化,跟我们想象的托化不一样。对于菩萨来说,一念之下、瞬时之内就托化出来整个狐狸家族了,两个童子不知不觉一转眼就成了妖怪、还有他们的狐狸亲属。这两个妖怪、这一大帮妖怪还有各种各样的记忆、回忆、能力神通,一切一切,全部是菩萨一念中给他们演化出来的。

  这是神的法力,不是我们说得法力。

  并且,那“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还真的就是太上老君亲自加持的。并且,那三座什么须弥山、峨眉山、泰山全是幻化的、只有山神是真的。对了,妖魔哪能仆役山神啊?!那是因为妖魔的真实根源是天神,并非下界妖魔。

  那为何前面还有诗说到这两个妖魔是当初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因为错念而堕落人世间了?是呀,他们有了执念,就需要安排痛苦的事情让他们磨去执念,你从两个妖怪的角度看,他们孜孜以求的成仙,为了成仙不就是要吃个唐僧嘛,结果被孙悟空折腾得死去活来,多痛苦。

  可是菩萨为何向太上老君借?那还不是因为孙大圣当年的光辉浑球往事。偷吃人家仙丹,踢掉人家的炉砖,作为丹房童子,你想人家会对孙大圣有多大的气恼嘛!他们的气恼,随着看到孙悟空被唐三藏救出来,还取经去了,还要成正果了,渐渐的气恼变成了妒嫉……哼,要是能给他们闹点阻力就好了,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们。是啊,一切都是有前缘的。

  于是他们的这心念就被菩萨看到了,找太上老君协商方案,太上老君开始觉得借人可以,这借宝贝就有点过份了,你把我干活的工具都借走了,我这里就得停工了。所以菩萨跑了三趟,第一趟借人、第二趟借宝贝老君不太欢迎,第三趟双方敲定方案。

  正是因为不舍宝贝,所以你看这孙悟空他们刚克服魔难,没想到太上老君早就躲在路边等候自家宝贝多时了……
  (第三十五回 完)

  第三十六回(1) 他们被考验给考爆了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傍门见月明)

  话说这太上老君急翘翘索回五件宝贝,再生出死翘翘的两个徒弟,就没事儿人一样昂然飘渺而去。他们走到是走得干净利索,拖走了每一片云彩、留下了一头雾水的唐三藏师徒,嘎巴嘴儿、眨巴眼儿,反应不过来。

  他老人家走了,孙悟空他们还在气哼哼的呢。孙大圣他们气啥呀?他气得是:把自己给折腾得七荤八素的妖怪,居然是尊敬的菩萨大人亲自安插的。唐三藏和老猪气得是:把自己给吓得仪态尽失、脸面扫地的魔障,居然是老师布置的有惊无险的演戏考题。

  由于三藏和老猪脸面都没了,所以也就无话可说;特别是三藏,一方面是教训深刻、一方面是惊叹于自己心里最隐秘的小九九菩萨却明察秋毫,于是也就死心塌地再不做二想。这孙大圣就不同了,他实在是理解不了太上老君的大实话,关于菩萨设置此难的目的:“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菩萨的考验真是酌量加码,老孙这次本来过关就千辛万苦,可是却被太上老君最后一句话,象一根稻草一样,轻轻的就压爆了他的容量……老孙闻言,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掯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若不是老官儿亲来,我决不与他;既是你这等说,拿去罢。”

  本来,老孙还满心怀对老李的不满,这跟冷酷无情的菩萨一比较,老君反而显得和蔼可亲起来,所以早就打定主意不还的宝贝也就马上归还了人家。老君的目的就是取回宝贝,人家达到目的当然就马上走人。但是孙悟空说的话里面,反映出几个问题来……

  咱只说其中一个,其余的希望诸位慢慢的品尝。你看他怎么抱怨菩萨:“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这句话,您一下如何?我是看出来一个事情,给孙悟空他们安排修行的这个观世音菩萨,修成之前应是南北朝时期妙姓庄王的女儿妙善,人家妙善是一生不嫁、一世修成至尊至善的观世音大菩萨之果。从孙悟空的这句话中,可以反推出来,这个观世音菩萨不是那些其他人修成的观世音菩萨。

  孙悟空可以洞察菩萨的前世,却不能知晓菩萨的境界,所以就从他的层面上去推测揣测菩萨的用意,结果自然是驴唇不对马嘴。

  前面咱们还说过,唐三藏整个过程中少言寡语,这个可不代表他内心没有多少想法。相反,他的内心在整个过程中,随着孙悟空的进进出出,心情一直在跌宕起伏,并且影响了孙悟空的行动成功与否。这里面就有一个极其高端的益智问题在里面,那就是,请各位有兴趣、对自己的修行有信心、或者对自己的脑筋有信心的朋友,从孙悟空在整个过程中的降妖和被妖降等过程,反向推测一下唐三藏那时节在经历什么样子的内心挣扎……

  这是个真正考验人精神集中程度和推理能力的事儿,望各路高人,从这里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定要不吝赐教。下面即将来临的乌鸡国关难之多层面与复杂精巧,会愈加具有挑战性。

  这一回的题目中有一句“心猿正处诸缘伏”,意思当然是自从经历平顶山魔难,摇摇摆摆中、唐三藏终于摆正了孙悟空应有的位置,因此那些魔难背后的前缘前因,也就都解决了、平息了。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当然我这么一问,您当然就马上觉得可能不是这样了。那到底是怎样呢?那我们看看呗。

  师徒们行罢多时,前又一山阻路。三藏在那马上高叫:“徒弟啊,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行者道:“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三藏道:“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记得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秋残冬至,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

  唉……说老实话,这都四五年了,三藏还是每次看到高山峻岭都胆颤心惊的模样,让人都不想置评了。就单从次数上算,你也应该习惯到麻木了吧?

  其实他非但没有麻木、也没有迟钝,每次都象第一次惊见险恶高山的样子。孙行者倒是有耐心开导他别用低俗的人心来看修行的问题,行者道:“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

  行者话都说明白到这份儿上来了,没用。这三藏一看山上到处是山魅狐狸、老虎獐[犭巴]的,照例是战战兢兢、凄凄惨惨。就凭三藏这战战兢兢模样,不懂脑筋就可以想到,以后的关难还会源源不断的让他战战兢兢的。胆子越是怯懦,就越是会有更气势汹汹的搅屎棍蹦出来拦住你。可是从三藏目前的水平来看,这看上去可是个悖论: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搞不懂。

  修行总是这样,怕什么来什么,越是在心里害怕呢,就越发的恐怖。而且,修行还是求什么来什么……我一说求什么来什么,可能马上就有人会说,哈,我就求马上修成。结果呢……可能很快就会遇到挫折、让你碰一鼻子灰。咦?不是我说求什么来什么吗?为啥求坏的,来坏的;求好的,还是来坏的呢?

  这个这个……这个问题嘛,咱们还是老规矩,当作一个思考题,就当给大家一份开胃的小菜呗。

  这个乌鸡国之难,依然是多层面的。这一次跟上一次平顶山莲花洞之难不同的是,更加复杂、更加的多层面了。

  第三十六回(2) 傍门是什么?

  话说那唐三藏,哆哆嗦嗦的走进了这座寒气森森的大山,没有撞见妖魔鬼怪,却是意外的碰上了一座寺庙。这豺狼遍地走的景象,按道理,怎么也得有个把妖怪什么的,才对得起如此让三藏毛骨悚然的场景。

  并且,小说作者在细细的渲染了恐怖环境之后,还来了一句概括总结的话:应非佛祖修行处,尽是飞禽走兽场。这句话,颇有点讽刺那敕建宝林寺中凡俗僧众的味道。西游记这一回内容,完全没有降妖伏魔的有趣故事,却尽是市井泼皮的欢乐勾斗。主体是宝林寺的上下僧众、主角却是我们敬爱的三藏师父。

  为何小说如此不厌其烦的、用一回的内容,展示三藏俗不可耐的一面?这跟三藏他自己的渊源有关系。

  这敕建宝林寺是个什么地方?乃是那落水国王下令所建。这国王为什么要下令建设一个寺庙?乃是因为他向佛好道。虽然贵为国王,可是却一心向佛。虽然他一心向佛,却又不像萧衍那样拎不清尘世和修佛的关系,他一方面兢兢业业的治理国家、把一个小小的乌鸡国打理得国泰民安,事业有成;一方面又在业余勤谨修心,修炼有成。

  但是,但是,就这么一个成就罗汉的优质潜力股,却因为最后一个爱慕面子虚荣的嗔怒之心、起了害人之念、伤害那按道理世俗人决不可伤害的修行人。这么毒念缠身的人,哪能圆满成罗汉呀!

  可是这害人之后,他非但成不了金身罗汉,还欠下滔天罪业,成了孤魂野鬼。金身无有、人身也丢。这不就是天堂地狱一念间的写照嘛。

  他是怎么成为孤魂野鬼的?乃是这被他侵害的文殊菩萨、派遣坐骑青毛狮子化作法力高强的道人,以超常的法术手段强化了他的迷痴、迷惑了他的心智,让他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王道、丧失了本尊,等于是他自己把自己让位于妖魔做主尊。而他自己、则堕入井底成为一个不伦不类的孤魂。

  这,是不是跟这个敕建宝林寺中的现状很神似?一群整天不知道修行为何物、比凡俗人等还俗气的僧众,岂止是六神无主,简直是行尸走肉。更可悲的是,这一向很注重自己尊严的唐三藏,还没进这宝林寺,就开始失神失态,跟孙悟空干起仗来、破口大骂。

  还有更可悲的,这三藏嫌弃孙悟空哥儿三个不堪重用,“嘴脸丑陋,言语粗疏,性刚气傲”,这样的话,你们三个要是进去了,肯定借不到住宿。结果呢,这三藏就被那六神无主的俗僧给三言两语的就吃了个钉子、气了个半死、闹了个凶心陡起。

  恼怒不堪之中,他才想起来用孙悟空那鄙俗的“嘴脸丑陋,言语粗疏,性刚气傲”来给自己撑腰:“和尚,你不留我们宿便罢了,怎么又说这等惫懒话,教我们在前道廊下去蹲?此话不与行者说还好,若说了,那猴子进来,一顿铁棒,把孤拐都打断你的!”

  人的尊严是怎么丧失的?就是在自己神不守舍、争名夺利中丧失的。不是别人抢去的,是你早就失舍了,别人的言语冲撞只不过是让你的失舍给暴露出来罢了。

  碰了大钉子的唐三藏,折回来之后还碍于面子不愿让徒弟们认为自己没脊骨,遮遮掩掩的说:“徒弟,他这里不方便。”

  三藏为什么一到这寺庙,就心神错乱、仪态尽失呢?这宝林寺貌似真是个怪地方啊。

  下一回的回目有一句“悟空神化引婴儿”,读者们都知道,这个婴儿指的是那乌鸡国的王子,正品王子。可是王子为何叫婴儿?

  这是对应唐三藏的修行之真身。那落水国王,就是他的本尊意识。乌鸡国的现状,正好映射着他的修行现状。他本是自己国度的真王,他本是金蝉子、是如来座前的金身罗汉。由于心神失舍而堕入凡尘。那水淋淋的国王,不正是他自己的形像么?

  可是,您是否隐隐中总觉得,前尘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了,那就是他之前的那南柯一梦。迷梦中,状元、盗贼、侵夺、落水、江流儿、出家、报复……

  那南柯一梦中,他没能过去那一关,您还记得我说过么?那么,现在是什么状况?现在是,这一关重新幻化安排、再次重演了!

  正因为依然是跳不出的迷梦,三藏他这高僧,一踏入旧日迷途、依然是浑浑噩噩中就着了道了。

  这一关的解释,比较耗费思量。我想,恐怕,为了安排这一关,菩萨她们更费思量。

  这一回题目中有一句:“劈破傍门见月明”。三藏目前正处在这门后、已经徜徉徘徊了十生十世。什么是傍门?偏离善心慈悲宽容的,就是旁门。一方面,三藏的修行已经日久年深、根基壮大,一方面却完全不能主宰自己的真身,任凭俗心私念主宰自己,再发展下去肯定要完蛋的。现在他面临的,就是生死抉择。

  眼看三藏师父就真的要成棺材填料了,孙悟空他们三个徒弟就借着当空明月,各自讲解自己对三藏的修炼的作用。他们这一点破,三藏也恍然大悟,自己的面皮人心架子自尊,原来是自我孤立、自我放逐、自我毁弃。

  志心功果即西天,什么采药炼丹、水火相掺、全凭一真念驱动。这就是三藏终于搞明白了的道理。正是理明一窍通千窍,说破无生即是仙。

  在这之前,三藏对修行总是不得要领。在这宝林寺,当他面对一对金刚塑像,你看他怎么说。三藏见了,点头长叹道:“我那东土,若有人也将泥胎塑这等大菩萨,烧香供养啊,我弟子也不往西天去矣。”

  可是对这泥胎塑像,孙悟空是什么态度?他执着铁棒,径到大雄宝殿上,指着那三尊佛像道:“你本是泥塑金装假像,内里岂无感应?我老孙保领大唐圣僧往西天拜佛求取真经,今晚特来此处投宿,趁早与我报名!假若不留我等,就一顿棍打碎金身,教你还现本相泥土!”

  您想必对比出问题来了吧?这三藏,把拜泥胎这种肤浅表面的礼貌举动,当作真修行啊!以幻为真。

  楼头初鼓人烟静,野浦渔舟火灭时。三藏心中狂野昌盛的炽念,终于开始平息下去。而您心头的燥热轻狂的烦恼,会不会也停止蔓延?


  第三十六回(3) 走出俗世天地

  三藏在刚刚走进人家寺院之后,见到泥胎的四大金刚、观音菩萨。并且一抬头,看到了墙上的浮雕作品,那壁上都是良工巧匠装塑的那些虾、鱼、蟹、鳖,出头露尾,跳海水波潮耍子。生动之态、跃然而出。三藏看得感慨不已,连连点头,忍不住抒发起来他的情怀来:“可怜啊!鳞甲众生都拜佛,为人何不肯修行!”

  是呀,虽然人们觉得自己聪明、自己了不起,可是,满世界的生灵,再没有比人类还愚痴的了,生活在梦游中、并且不知道寻找永恒的自我。那些鱼鳖虾蟹,都比人类明白,并且我们从西游记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只要是有了一点灵气的动物生物什么的,都热巴巴的模仿人类修行去了。但是没用呀,它们没有人类的这个身体,不能获得究竟解脱、修成正果。

  三藏也有人身,也有修行的愿望,也勤勉于修行。但是依然是屡屡的误入歧途,为什么?修行的事儿,主要还是修心,心里面不正,脑筋歪歪,修什么法门都没用。

  你没看这唐三藏,一看是座寺庙,就好象回到了他家一样,马上觉得这里面的和尚应该都是亲人一样了,马上觉得三个丑八怪徒弟给自己丢脸了。结果呢,人家根本就不把他当回事,人家虽然脑袋是光的、也出家了、也会念经,可是人家脑袋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可多了,比他唐三藏还多。闹得这唐师父,进去的时候兴冲冲的、出来的时候泪汪汪的。

  于是乎,三藏这才明白过来,自己的善其实是大面蛋。然后他就自然而然的把倚靠的指望放给了孙悟空,虽然他嘴巴上没要求孙悟空去耍横,但是言行中却默默的怂恿着悟空。于是悟空就自然的冲上去、三两下就把一群和尚给收拾得妥妥贴贴的了。等到孙悟空押着众僧,出山门下跪下。那僧官磕头高叫道:“唐老爷,请方丈里坐。”八戒一看,就说话两头贬损,一头嘲弄师父不济事,一头挖苦孙悟空耍流氓。

  八戒这一嘲讽,三藏当即就恼了,呵斥八戒“不晓理”,并且生平第一次给孙悟空的暴力撑腰“常言道鬼也怕恶人哩。”唐三藏说的话,有进步、有退步。

  进步是什么?他开始明白善里面应有刚强的成份、武力的成份。退步是什么?他竟然认为刚强、武力也是一种恶,并且还满足于“恶”给自己带来的利益享受。

  悟空的武力,实在是被他给误解了。悟空耍横,实乃是冲着这群和尚的恶俗、还有三藏的恶俗。他们这种恶俗,你给他们讲道理是没用的,他们早就被獐智巧言给蒙蔽了心窍。只有用钉子、用这种类似棒喝的方式,才能让他们警醒警醒。他们的怕心严重,孙悟空就利用了他们的怕心,拿捏的分寸到位,既让他们有所惊怵,又没有吓到三魂出窍、瘫作一滩。

  其实,如果三藏稍微放下点面皮,他本来是有机会跟这群和尚和谐沟通、达成住宿协议的。怎么说呢?

  三藏跟人家争嘴的时候,他话里都问到了人家不留他的原由。原来在多年之前,也来过几拨游方僧,既然住下来了,就索性住到底,赖着不走,吃喝拿要,仗着同是佛门修行人的身份、撒泼耍赖。

  那位僧官恼怒中吼出来这一番渊源,正是他三藏反思自我的好机会,也是跟人家讲清楚真正佛门规矩、化解开自己深藏的依赖之心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他放弃了。抹着小眼泪、忍气吞声的急急的找孙悟空他们去了!为啥三藏一听人家这没头没脑的训斥就这么着急的扭头就走掉了?哎呀,他老人家的小心思,你还不明白吗?人家那愣头愣脑的话,戳中了他!

  他不堪面对对方的奚落才是实情,他想找三个徒弟出头给自己出气才是实情。

  这说明什么?说明三藏在他的修行中,三藏不会问因由,不懂深究探寻根源。不问因由、不探根源,那么你怎么可能真正的返观内照呢?!

  这一回中的诸多对话,都蛮有趣味的,限于篇幅不多分析,以免浪费大家时间。大家尽可以细嚼慢咽的品咂品咂。

  满寺的和尚,都被孙悟空给撞钟打鼓的给张罗出来,站得整整齐齐的摆班出门迎接。可是这群和尚的衣服,却并非一般寺院中那种统一着装风格。。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偏衫;无的穿着个一口钟直裰;十分穷的,没有长衣服,就把腰裙接起两条披在身上。这表明宝林寺中的和尚,贫富分化比较明显。哎呀,都是佛弟子,都是一样的苦修苦行,怎么还有贫富之分了?

  这些僧人已经全然是常人心态,这里都快成一个常人小社会了。常人小社会自然就是有贫有富的了。可是小说,描写这些干什么?一来这说明了这些僧人已经背离了修行,一来却是映照了他唐三藏师父的内心,在三藏的内心中,修行人的确是分三六九等的!在他的心目中,自己跟三个徒弟不是一个档次的,三个徒弟在他眼里还是有好恶区别的呢。咱们不是一开始就说过,三藏是个分别心很严重的。

  有位朋友很有水平,就看出来孙悟空让唐三藏读蒙尘牌匾的寓意。之前还有一位朋友疑问到,地狱中的名册,为何会写着“孙悟空”的名字?之前还有一位朋友,点出了本回开头唐三藏吟诵的那首中药名拼成的诗的寓意。看到这些朋友的留言,鄙人都好高兴的,就高兴看到这样有思想有水平的疑问或分析!这样的朋友,有空之余,不妨经常留言探讨西游记。

  孙悟空的名字是后来菩提祖师取的,地狱名册为何会写着他“孙悟空”的名字?这可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名字、人,那种对应关系,可不是咱们世俗中人所以为的,多想想肯定能知道为什么。

  三藏的分别心,导致自己的修行骨肉分离、五脏失序,到得夜里明月皎洁、玉宇深沉之际,孙悟空他们看到唐三藏对修行的认识有了本质的变化之后,就给他讲解了五行相和、师徒互助的道理。这番道理,对应着本回开头孙悟空他们师兄弟三个的对话。

  行者闻言,呵呵笑道:“早哩!早哩!还不曾出大门哩!”八戒道:“哥哥不要扯谎。人间就有这般大门?”行者道:“兄弟,我们还在堂屋里转哩!”沙僧笑道:“师兄,少说大话吓我。那里就有这般大堂屋,却也没处买这般大过梁啊。”行者道:“兄弟,若依老孙看时,把这青天为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天地犹如一敞厅!”

  唐三藏躲在俗世的观念的小屋中,念着不能成就的经。孙悟空劝他不要念这非大乘经典了,他还是觉得舍不下的要温习温习。他念的什么经?乃是《梁皇水忏》,《孔雀真经》。

  孔雀经内容其实是一个寓言故事,说北方有一个国度,供奉外族人引种来的乌鸦,然后这里就乌鸦遮天蔽日的、乌烟瘴气的。后来有人又引进来了孔雀,人们跟乌鸦一对比,才发现乌鸦简直是一坨屎,于是乌鸦就从宠物变成了垃圾,最终消失了。乌鸦就是比喻的旁门左道各种世俗学说和观念,这些的世俗观念对修行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三藏他这时候,就是满脑子的世俗观念、贪嗔痴,自念却难自知。《梁皇水忏》,当然是劝善之文,但是根本就不是经,一个百姓念念当然很好,你一个修行人念他何用啊?

  所以孙悟空非常不理解三藏的愚痴,行者道:“师父差了。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小时的经文,那本不熟?却又领了唐王旨意,上西天见佛,求取大乘真典。如今功未完成,佛未得见,经未曾取,你念的是那卷经儿?”

  修行呀,真是坎坷多,这三藏,明白一个道理,又糊涂了;再明白一个道理,忽然又糊涂了……

  (第三十六回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仁孝忠义的孙悟空
猪八戒的武力值并不低,但为何取经路上遇到困难就总是要求散伙呢
唐僧为什么多次赶走孙悟空?*
五个失误的地方
唐三藏西天取经,实际上是一次「减重」旅行
紧箍咒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