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定价的艺术,品牌的讲究

童子:先生,这几天,星巴克咖啡搞营销太成功了,央视通过批评它的咖啡定价太高,为它做了一次免费广告。一般情况下,央视批评哪个公司,哪个公司的产品销量都会大跌,比如上次批评iPhone的售后服务,不知道这次对星巴克有什么影响。不过,我们的消费者好像并不认为央视的批评在理,虽然星巴克定价高,但消费者仍然愿意去,这就是星巴克的高明之处,别人管不着。

先生:即使星巴克的咖啡在中国卖价最高,也不存在不公平,商人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能卖高价钱,为什么不卖呢?比如,我们的联想电脑,在中国定价5000元,如果在外国能够定价8000元依然有人买,难道联想会拒绝定高价吗?不过,那些运用经济学的常识来激烈批评央视的人也应该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星巴克而不去咖啡价格偏低的其他咖啡厅?为什么中国人疯狂购买成本不到1000元而卖价却是5000元的iPhone?为什么中国人吃几十元一份的哈根达斯冰淇淋?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几万元的LV包包?

童子:那些人会说,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中国现在缺的正是大品牌的公司。如果中国有几个类似苹果、Google、松下等等的大公司,中华民族才算真正强大。

先生:我们需要分清两种品牌,一种品牌可以让我们看到优秀的品质,不管是产品的品质还是服务的品质,比如松下的产品,这些品牌产品的价格并不虚高;另一种品牌的产品品质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可是价格却高得惊人,比如哈根达斯冰淇淋,没有几个人能说出它与普通冰淇淋相比究竟好在哪里,总之,这种品牌给人的感觉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童子:我们的不少消费者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以至于iPhone成了街机。在不少人的眼里,似乎发达国家的东西,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即使它是中国工厂代工的。这种略微崇洋媚外的购物激情,有错吗?

先生:中国素质教育的失败与商家广告宣传的成功让非理性购物成为了可能。日本素质教育比较成功,但日本人购买奢侈品也很疯狂,不过,他们的奢侈品崇拜并没有让日本人变得太物质、太唯利是图、太崇洋媚外,相反,他们仍然为日本文化感到骄傲,地震海啸时永远是那么淡定从容,对西方的民主自由始终保持某种警惕。总之,日本人还是坚持原则的,他们没有被物质淹没,奢侈品只是事业成功的附带品,不过我们中的不少人是为了奢侈品去做事业去工作,这就本末倒置了。

童子:欧美发达国家的人们对奢侈品就没有那么疯狂,不知道是他们曾经疯狂过了而慢慢归于平淡的,还是从来就没有疯狂过。我希望中国人迷恋奢侈品的现象只是暂时的,疯狂过了,慢慢就归于理性了。

先生:希望如此。如果大部分国人都迷恋商品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而失去了原则,真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即使哪一天中国有了自己的星巴克、LV与哈根达斯,我们也不要得意忘形,一旦经济不景气,首先卖不出去的就是这些价格过高的商品,于是卖这些商品的公司赚不到钱,政府的税收也会大减,这于国于民都不是好事。但是,即使经济不景气,我们也许不会买哈根达斯,但仍然会去买松下电器。品质优秀、价格适中的商品,任何时候都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童子:您的意思是,仅仅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虚假概念卖高价商品的公司是靠不住的,靠优秀品质卖适度偏高价格的商品的公司,才是中流砥柱。

先生:两种品牌必须区分开来,如果大力推广奢侈品的品牌,那些夸张的广告会让消费者误以为人生价值就在于奢侈,奢侈品带来的经济繁荣也是虚假的繁荣,不会创造多少就业机会,而且一旦经济不景气,它只会让经济更加恶化。靠优秀品质制胜的公司却能够常年不倒,国家也不那么容易衰败。央视批评星巴克,的确有问题,但因此批评央视的人,也应该仔细想想,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品牌?中国人钟情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商品,是不是走入了某种误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奢侈品在中国卖得比外国贵?
鸡毛蒜皮之定价
奢侈品皮带品牌排行榜
星巴克变得不酷了?
社交与投资
法国巴黎银行调查报告:保持品牌高端形象与定价策略之间的平衡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