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典故里的中国: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

作者:邢哲夫

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今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不朽”,笔者以为是各省题目中最好的。笔者不打算写一篇高考作文,只是想分享几个历史上关于“不朽”的故事,延续一下这个话题。

  最著名的“不朽”故事,恐怕要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的“叔孙豹论三不朽”了。一次,鲁国的叔孙豹到晋国访问。晋国范宣子招待他。范宣子故意问他“古人有一句‘死而不朽’,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叔孙豹没有回答。于是范宣子举了一大堆历朝历代世袭贵族的例子,最后举了自己家族范氏为例,目的只在夸耀自己的高贵出身。叔孙豹回答道:“您说的这些只是世袭贵族而已,不是不朽。我听说,最高级的不朽乃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这才是不朽。您举的那些世袭贵族的例子,只不过是延续爵位和俸禄而已,世间到处都有,并不算什么不朽。”范宣子无以应对。“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已成为一句著名的格言,也成为了世世代代有志之士的人生坐标。清末诗人陈三立、相声演员马三立,他们的名字“三立”,或许也是来自这个典故。

  《左传》里还有一个关于“不朽”的故事。晋楚交战,楚国俘虏了晋国的大臣知罃。将要放知罃回国时,楚王问知罃:“你怨恨本王俘虏你吗?”知罃说:“是我本事不强,才被您俘虏。我怎么敢怨您?”楚王又问:“那您感激我放您回去吗?”知罃说:“我们两国互相释放俘虏,以达成和平。从私人的角度看,我并不是受益者。又有什么好感激的?”楚王又问:“即便如此,我放你回去,你如何报答我?”知罃说:“假如您放我回去,我们国家的君主因为我被俘而处死我,那么我将死而不朽。如果您将我移交给您的大臣首,而他又把我送回晋国,让晋国依法杀了我,那么我依然死而不朽。假如我的国君不杀我,那么我将继续作为一个晋国的臣子与贵国战斗,直到献出自己生命。这就是我能报答您的。”楚王感叹道:“晋国有了这样的臣子,我们是难以与之争霸的。”于是放了知罃。

  知罃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他的一切态度都是以自己的国家晋国的利益为转移的。他并不因为自身的利益而感激或者怨恨楚王,同样也不会以一己自私而怨恨晋王。不管是因为自己被俘受辱而被晋王杀死,还是在战场上被楚国杀死,这都是自己走向不朽的道路。为国而死,死得其所,这就是知罃心中的不朽。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羊流人。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当然,对不朽的追求必然也伴随着对衰朽的恐惧。比如西晋的大将羊祜,一次登上了湖北襄阳的岘山,对手下的人叹息道:“自从有了宇宙之后,就有了这座山。但是历来像我和你一样登上这座山的人多了去了,却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无闻。这真是让人痛心啊。假如我死了,魂魄也要登上这座山,和这座山一同不朽。”羊祜一生的战功,终究也敌不过这种深深的虚无感。这种悲观情绪或许也影响了他的继任者杜预。杜预虽然灭掉了东吴,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还是害怕后人不记得自己,于是为自己立了两块碑,碑上刻了自己的功绩,一块碑沉在襄阳的汉水之下,另一块碑立在襄阳的岘山之上。这样,即便天翻地覆,沧海桑田,这两块碑至少总有一块会被人看见。

  中国式不朽,和西方的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式的不朽比起来,更偏重德性而不是功业。所以,叔孙豹、知罃对不朽的认识,比起羊祜、杜预来要更能代表中国的品格。羊祜、杜预的焦虑,或许源于他们内心深处还没有“立德”的自信(比如杜预的父亲被晋朝杀掉,但杜预却做了晋朝的臣子,为杀父仇人效力,实在是有违孝道)。美籍犹太裔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一书里区分了“不朽”与“永恒”,在她看来,政治家追求的是不朽,哲学家追求的是永恒,不朽是功业上的,永恒是精神上的。阿伦特或许没有注意到中国式的不朽,同样是精神上的,中国式不朽其实也是永恒。

  追求不朽,本质上是对人的有限性的克服,以及对无限的追求。当然,人不可能完全克服自身的有限,包括能力的有限,生命的有限,但人可以在对有限不断的克服和超越中,不断地接近无限。

  来源:作者授权新浪历史刊发,原标题《说说不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题新鲜出炉!
羊皮名相——百里奚
曲沃——中国成语典故之乡
一句话通吃高考作文
掌握了这70个典故,2019高考作文典故不愁了!(收藏版)
2017江苏省高考数学真题详细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