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续书为什么后人写不成功?


半壁红楼俨如清朝时的半壁江山,在历史的风雨飘摇进程中,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仰望的,还是红楼残缺的内容。很多人谈到红楼的前八十回,都不禁惋惜后四十回未知的结局,以至于留下那么多的未解之谜。至于红楼残缺的原因,至今人们仍在争议。据说台湾已有人声明家有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但根据祖先密授,不能向世人公示。这种说法更是秘中之谜,不知这位台湾同胞是不是真的手里有后半部红楼呢?还是确实祖先有秘授?此事不可解,也难以得知内情。

然而,不管怎样争议,红楼后半部分的续写工程,仍在一代代人的手中前仆后继地进行着。据说刘心武老师续写的后二十八回已引起很大的争议。总而言之,为红楼续书的作者不少,而最终能够尘埃落定者,却寥若晨星。我想,之所以后人续写红楼不能够成功,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跟当代社会的文化环境有关。

首先说,当代中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而中国古代却是一个重文化的国度。中国古代几乎是一个文化人的世界,不仅人人诵读八股文,而且始终以儒家学说取仕治国。国学积淀雄厚,造就了一代代文人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理念的精粹。中国古代讲究武能安邦,文治天下。正是这种文治思想,在和平年代里造就了一代代文化功底深厚的文人。

中国古代有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明清的小说。曹雪芹就是清朝初期一位著名的文人。作为现代人,脱缰于古文基础,进而走进一个接近于口语的白话文时代,在缺少古代文化环境熏陶的基础上,突然间想为曹雪芹续写红楼,试想这中间的差异有多大啊!历史有多远,差别就有多大。晚清灭亡一百年,而清朝恰巧统治了中国三百多年。从曹雪芹的时代数到今天,大约也得三百多年了吧!何况这期间经历过了太多革新思潮呢!

新旧更替不用说,时代的转折和文化的趋向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以今人的文笔去参照古人的文笔,恐怕珠联璧合也只能成为史上的一个奇迹吧!

当然现在作家也有不少写古代小说的,眼下大行其道的是穿越剧,其次就是古戏今演的杂剧,至于那种古色古香的味道,恐怕现代人的风格早就迥然不同了吧!

其次就是古人和今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曹雪芹生活的时代,还颇具秦砖汉瓦的味道,而当今社会里的混凝土结构则遍地皆是。生活环境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作者和书中的人物融合的力度不够,不论作者怎么用功,红楼恐怕也难以破镜重圆了!

最后,作为一名小说作者,我个人认为,人们大可不必追究高鄂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虽然续书大量章节不能尽如人意,但是《红楼梦》作为一部小说,故事内容必然要有起呈转合,如果整体象人们推测的那样,全部陷入悲剧,必然会令读者有不适的感觉。《红楼梦》流行的初期就有读者读到黛玉葬花而伤痛欲绝,倘若整部书既有贾家大厦将倾、兔死狗烹的结局,同时又延续到潦倒不起的地步,这如何又能让读者领受其中的震撼和挫伤呢?小说不同于现实,众所周知,红楼作者的曹氏家族,由于遭到抄家,以至于连后代都没有留下,这的确是非常可叹和可悲的。然而,红楼不是作者的自叙传,小说不是直接现实的写照,不然就它就成了报告文学。

因此,站在艺术的角度上来讲,高鄂让贾家复兴,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首先说,《红楼梦》通过贾家的被抄和贾府子弟的落魄,已经达到了警示世人的目的,作为小说的作者,不能总是把读者带入自己悲剧的叹惋里,而是在叹惋之后,给心灵留下一些慰藉。小说毕竟是一种精神补品,具有娱乐功能,陶冶性情等等。小说不能一味地空口说教,也不能一味地抗拒强权,而是在演说故事,解析笔下的艺术。因此,让贾家复兴,也代表读者的愿望,当然也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作者有义务让读者梦想成真,以期达到创作的境界和怡情的高度。而事实上,故事里的贾家即使复兴,也不无法达到前期的兴旺了。竟历经浩劫,元气大伤,新科状元的贾兰又有多少力量去荫护这个大家氏族呢?恐怕是只能留给读者一片感叹和愁肠,最大限度地安慰一下读书人的心情吧!

曹雪芹的书一直在使用曲笔,宝玉、黛玉虽然都有一定的判逆心,但是他们并没有向强权社会发出多么激烈的宣战,甚至他们的言辞还赶不上探春激烈。他们的反抗是有一定的软弱性和屈服性的,尤其是林黛玉的还泪说,具有很大程度的自抑效果,这也是他们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吧!宝玉的软弱更不用说,连晴雯之死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雪芹虽然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是并没有明确针对整个社会发出呼吁,林黛玉在后来的成长中,也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人们不必求同存异,要求高鄂的续书,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毕竟是不同的人叙写,也难免出现一些差参。

另外,中国从封建社会到今天的社会转型,从解放到开放,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翻封建社会,使很多人厌憎那个历史时期,甚至借用《红楼梦》高度反封,事实上,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曹雪芹,不过借《红楼梦》发出一种悲鸣,他的意识并不一定能够达到彻底清醒的地步。他对当时那个社会的意识是混沌的,觉悟不清的。《红楼梦》即便是有作者的后四十回存在,也不一定象人们想象得那般完美。毕竟作者也很难走出自己的剧痛情结啊!极悲的也是极痛的,当精神沉入凄惨的伤痛维谷,这不仅对作者是一种创重,同时也会给读者带来精神的创伤。因此,著书不能只从个人出发,也不能只看一时的感受。著书是一种长期的效应,重要的是面对读者,而不是作者自己。因此,高鄂的续书,也有他存在的一定的合理性。

如果片面地认为高鄂的书违反了曹雪芹原意的话,那么我相信,即便是将来有再多的人去冲击红楼后四十回的续写,恐怕也难以成就圆满的结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在之前......(下)
沉痛悼念红楼“探佚学”专家梁归智先生
鲁迅之《红楼梦》的“评价”
「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一:“红学”诸派之争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二论《吴氏红楼》之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