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毕业生作品选登:杨建虎



杨建虎,山西定襄人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

专业方向:书画比较研究

导师:邱振中教授

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三晋古风犹有存焉——杨建虎的书与印》

(节选)

在杨建虎的作品里,基本看不见时风的影响。他的书风印风,与他为人处世类似:独守书斋,固守底线。

杨建虎主要的用力处,在书法与篆刻。书篆虽为二事,却总是血脉相通。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者对古文字的着迷,这一方面是学术兴趣所在,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的审美理想所在——怀古,不仅仅是作为图式的回归,更重要的是内在理路的对接。

很大程度上,杨建虎对当代书印的批评、以及对自身的期待,在于入古的程度深浅。入古,在特定的时期,不是保守的退却,却往往具有向前的动机。

在杨建虎看来,当代的书法整体写的不够深入传统,往往激情有余,隽永不足,能够细读、耐品的作品比较少。此外,书家多修养不够,承古不力之余,开疆辟土的眼力与能量亦多欠缺。而篆刻整体趋于美术倾向,“做”的成分比较多,侧重于变现强烈的感官刺激,或者表现一种“工笔”式的精雕细琢,侧重于一种工匠的技术追求。

陈亦刚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大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行草罗大经《山静日长》46×138cm

宣纸  2018


隶书杨建虎《祥上乐陶 · 序》69×276cm

宣纸  2018(可售)


小楷节录庄子《天运》25×70cm

宣纸  2017


隶书《何必 · 纵然》十五言联  197×25cm×2

宣纸  2017


行草曾觌《水调歌头 · 书怀》26×60cm

宣纸  2017

         

书法误区在于耻于谈“技”。技近乎道,技道本不可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杨建虎又像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一次次的在技法的实验室里,调配与实践着古老的配方。

对于“技”的古典式追求,也体现在杨建虎对于“做印”的谨慎态度上。时风流行各种凸显视觉效果的做印法,然而他对于“刻”非常强调,认为好的篆刻作品一定是极为注重篆刻所特有的变现力——“刻法”,把“篆”与“刻”调整到一个恰好的状态。寓感怆于涵养,蓄技法于天然。无论是表达传统蕴藉的感受、现代视觉的图式,还是绘画的借鉴,都不能离开篆刻的本体表达语言——“刻”。杨建虎所认定的篆刻之路,既不是工匠式的花式炫技,也不是狂而失于野的过激表达。

陈亦刚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大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闲章》1.2×1.2cm

寿山石  2017


《佛像印》1.6×1.8cm

寿山石  2017



《金石寿》3.8×3.8cm

陶瓷  2016


《杨建虎印》2.5×2.7cm

陶瓷  2016


《非关文字》3×3cm

陶瓷  20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顾 | 高考2018年部分艺术院校书法考题
河北美术学院十八人书法提名展成都高清作品1—念依草堂转载专刊
2021·520丨南艺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毕业作品专辑
曹宝麟、刘彦湖、刘正成、陈忠康等名家精品0元起|书法|刘彦湖|刘正成|曹宝麟|篆刻|陈忠康
静远室荐读 |【杨小诗】书法作品赏析
沉乐平篆刻西安绿,二十四诗品,原石高清印面印文附说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