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板辐射供冷/暖的简化动态模型及其应用
收录时间:2006-12-22 06:52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王子介,夏学鹰  阅读:1486次 评论:0 条 我要评论
关注此文 打印预览 转发邮件 Ctrl+D本地收藏 错误报告 复制网址
栏目最新
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的部分设计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结构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思考
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施工关键问题
软土地区深基坑设计与变形分析技术
通信铁塔基础选型与设计初探
山西大学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和构思
铝厂设计的人性化体现
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再认识
饭店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方法
储配站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站最新
施工项目精益成本控制与研究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探讨
搜索引擎优化中的链接优化技术研究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对策探讨
企业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文本分类中词语权重计算的改进
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网站推广探讨
搜索引擎的经营及赢利模式
软件企业中的员工管理方法与对策
内容提示:简介 本文给出了低温地板辐射供冷暖的简化动态模型,作为模型使用的实例,研究分析了地板供冷时管间距对各项温度的影响。对于地板供冷系统来说,当供、回水温度一定时,各个温度参数随着时间的逐渐增大其数值解也呈现增大趋势。在给定的被覆层厚度下,地板表面温度值比混凝土填层上表面温度值约高1℃左右。管表面温度值介于供、回水温度(13℃~15℃)之间,随着时间的变化,其波动值较小,曲线呈平缓升高的走向。地板供冷
延伸阅读:供冷 回水 地板 模型 温度
简介: 本文给出了低温地板辐射供冷/暖的简化动态模型,作为模型使用的实例,研究分析了地板供冷时管间距对各项温度的影响。对于地板供冷系统来说,当供、回水温度一定时,各个温度参数随着时间的逐渐增大其数值解也呈现增大趋势。在给定的被覆层厚度下,地板表面温度值比混凝土填层上表面温度值约高1℃左右。管表面温度值介于供、回水温度(13℃~15℃)之间,随着时间的变化,其波动值较小,曲线呈平缓升高的走向。地板供冷系统的各温度参数与管间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增大管间距,各温度参数都趋于减小。地板表面温度值和混凝土填层上表面温度值减小的幅度相差不大。管间距的变化对室内空气温度值的影响非常明显。由于地板供冷本身供冷能力较低,因此,减小盘管间距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辐射供暖 地板采暖 地板供冷
1 引言
低温地板辐射供暖已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获得了大面积应用,其舒适、节能、便于分户计量等优点日益被设计人员和用户所认识。部分地区已制定地方法规,这对于指导工程设计、施工起到了良好作用。辐射供冷的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但目前国内对于辐射供暖/冷的理论研究有所不足,以致现有资料给出的数据不尽完整、准确。我们在长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动态模型,并且在自行搭建的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用经验证后的模型进行了有关计算,获得了一些数据以供参考。
2 基本模型
    图1为地板辐射供暖模拟网络图。图中,
、 
分别为面层、垫层和保温层厚度;
— 房间空气温度;
— 与地面进行辐射换热的各表面温度的加权平均值, ℃, 
 ,式中,F2至F6分别为东南西北墙和顶板的面积,m2 ; 
为与Fi相对应的表面温度,℃,在室内空气流速较小情况下,可认为等于室内平均辐射温度MRT;
ts — 地面温度,℃;
th — 混凝土填层上表面温度,℃;
tst — 采暖(供冷)管表面温度,℃;
tfp— 管中热(冷)水平均温度,℃,
分别为进出水温度,℃;
tbo — 保温层底(楼板顶部)平均温度,℃,当该模型针对底层时,即为苯板下的地面温度;
tw — 室外空气温度,℃;
Ro为室内外空气传热热阻; ko’为吊顶与室内空气间传热系数,可近似认为ko’=α1 ;
为房间空气传热热阻;
=
,
为地面与房间其余表面之间的辐射热阻;
为地面面层材料热阻;面层材料可以是混凝土,地板砖,木地板,塑料,地毯等;
为混凝土填层热阻;
为保温层热阻;
为管壁导热热阻。
— 地面面层热容,
℃,
分别为定压,密度和容积;
— 混凝土填层热容,
℃。
忽略房间内其余表面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由图1中点1的热平衡关系可得:
(1)
式中,
为地板表面与其余各房间的辐射换热量
(2)
式中,
为玻耳兹曼常数,
分别为地板表面热力学温度K和表面发射率;
分别为其余各表面热力学温度的加权平均值K和表面发射率;
是地板对其他表面的整体角系数;
为地板表面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
(3)
式中,
为地板表面与空气间的对流换热系数,
为混凝土填层表面与地面层内的导热系数,
(4)
将(3).(4)式代入(1),注意到
,各项同除以
可得
 (5)
或写作
 (
)
式中,
由点(2)热平衡式可得:
 (6)
或写作:
 (6’)
式中,c2=cp2ρ2δ2;
分别为混凝土填层的导热系数和厚度
由点(3)(埋管处)的热平衡式可得:
 (7)    式中,
分别为保温层的的导热系数和厚度;
分别为塑料管(PEX)壁的导热系数和壁厚;
,分别为塑料管(PEX)的比热、密度和厚度;
3 管径和埋管密度(管间距)的影响    当需要研究管径和埋管密度(管间距)的影响时,热水(冷水)带给地板的总热量(冷量)可用下式算得:
 (8)
式中,Fg1为每m2地板面积时的管表面积,Fgu=πd L, m2 ,L为单位面积管长度,其值可以根据管间距从表2中查得。这样,在假设地板温度均匀分布前提下,每m2地板面积的热量(冷量)可用下式算得:
 (9)
忽略地板(或楼板)直接向室外的热损失,可得到向下的传热量:
 (10)
在模拟计算中,可以固定室内温度来计算所需要的进水温度和水量,也可以固定进水参数,计算在一定室外气温下可以达到的室内温度,此时应增加相应的方程:
(11)
式中,
,分别为空气的比热、密度和容积;
ko为室内外空气间传热系数,W/m2 ℃,
α1,α2 分别为围护结构内、外侧的对流换热系数,W/m2 ℃,Rd.pj为围护结构平均热阻,
,式中,下标d,wi,w 分别表示门、窗、墙
ko’为吊顶与室内空气间传热系数,可近似认为ko’=α1 ,W/m2
4 考虑室外温度和内墙表面温度对辐射和对流传热的影响    在研究室内温度恒定情况下地板供冷/热的情况时,可以假定内墙温度恒定为某一温度(即在图1 所示网络图中,不考虑tha节点以上部分),可以简化模型和程序。实际上,室外温度变化影响到内墙温度,内墙温度又影响到室内空气温度和地面与内墙表面的辐射换热量,是非常复杂的物理现象,要对此作出准确的动态模拟实非易事。但采用网络模拟的方法,假定各扇墙的温度均匀分布,可以把传热简化为一维问题,这对于工程问题,是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的。注意到在本实验小室中,未计及太阳辐射问题,则可得到下述两个方程:
 (12)
 (13)
式中,tw为室外空气温度,℃; tbw 为外墙外表面温度,℃; λb为外墙导热系数,δb 为墙厚度,m 。
5 实验验证及部分计算结果    计算得到的结果在我们建在济南和南京的实验室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详见参考文献[3]、[4],此处不再赘述。
我们使用美国TRNSYS和欧洲ESACAP软件进行模拟计算,限于篇幅,以下仅给出与工程设计联系较密切的部分计算结果,供参考。
作为模型应用的实例,将管间距的变化对各项温度参数变化的影响做了分析。 首先假定一个参照状态,在此状态下,通过调节程序中管子间距的大小数值,解出一系列所求参数,以期能得到管间距对于地板供冷系统的影响。 计算分析所选取的参照状态为:
(1)物性参数:
水泥沙浆: 
=1800kg/m3 c=1050J/kg.K 
=0.93W/m.℃
混凝土: 
=2300 kg/m3 c=920 J/kg.K 
=1.51W/m.℃
24砖墙双面抹灰: 
=2.08W/m.℃ R=0.492m2℃/W
PEX 塑料管: 
=940kg/m3 
=0.41W/m.℃
聚苯乙烯泡沫: 
=30kg/m3 c=1.38J/kg.K 
=0.042W/m.℃
(2)边界条件:
水泥沙浆层厚度: 
=0.02m; 混凝土层厚度: 
=0.06m
聚苯乙烯泡沫层厚度:
=0.02m 
=v0/F1=0.450m
墙体厚度: 
=0.260m
房间各个面层的面积:F1=F6=78m2 F2=F4=29.25 m2 F3=F5=54.00 m2
供水温度te=13.00℃ 回水温度to=15.00℃
室外温度tw=35℃ 管子直径D=20mm
水流量Mw=0.113Kg/s
在上述物性参数和边界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列于图2~图5。可以看出,对于地板供冷系统来说,当给回水温度一定时,各个温度参数随着时间的逐渐增大其数值解也呈现增大趋势。在上述给定的被覆层厚度下,地板表面温度值(TS)比混凝土填层上表面温度值(TH)约高1℃左右。管表面温度值(TST)值介于供回水温度(13℃~15℃)之间,随着时间的变化,其波动值较小,曲线呈平缓升高的走向。地板供冷系统的各温度参数与管间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增大管间距,各温度参数都趋于减小。地板表面温度值(TS)和混凝土填层上表面温度值(TH)减小的幅度相差不大。管间距的变化对室内空气温度值(THA)的影响非常明显。 由于地板供冷本身供冷能力较低,因此,减小盘管间距显得尤为重要。
图2 地板表面温度随管间距的变化 图3 混凝土填层上表面温度随管间距的变化
图4 供水管表面温度随管间距的变化 图5 室温随管间距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子介.地板供暖及其发展动向. 暖通空调,1999(6):35-38
[2] 王子介,夏学鹰等.地板辐射供冷可行性研究分析.暖通空调,2002(6):56-58
[3] 夏学鹰.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的实验研究与动态模拟.山东建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王子介, 戎卫国,2001
[4] 李先中. 置换通风-辐射供冷系统的特性及其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刘传聚,王子介 2002 - 引自《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12/8765.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地板供冷研究和认识的新进展
户式地源热泵设计的几个问题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设计常见问题探析
关于地板供暖住宅室内热湿环境及居住者舒适性的实测调查--采暖期前后的比较
实木地板与复合地板的七大争议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施工说明
木材涨价成本压力促使地板市场洗牌
T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CCG注浆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再谈项目管理核心要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LED散热解决方案
【论坛】五棵松体育馆地板辐射采暖与供热空调设计
1175 地冷空调概要设计参数估算-埋管层当量温度
联络通道冻结施工近隧道端土体温度场分布及管片保温措施优化
混凝土施工引起的开裂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