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闽南习俗:拜床母、拜鸟母、拜契兄公】——闽南地区的床神崇拜习俗
母就是床神,在漳州也叫做“鸟母”,有的人身上有青紫色胎记,漳州的老人家就会说:“鸟母做记”。据说,睡梦中的婴儿,有时微笑、有时皱眉,是床母在教导着婴儿,而婴儿的胎记就是床母怕认错小Baby时所留下的记号呢!

多神崇拜的社会,树有树神,床也有床神。民间信仰的床神是女性,所以叫做「床母」,以七月七日为「床母生」,要祭祀婴儿神「床母」,她是儿童的保护神,通常有小孩的家庭,在孩子十六岁以前都要拜床母。

床母的由来,据说说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个书生叫郭华,去参加秀才的考试。路过苏州,住在旅馆中,晚上出去买扇子时,竟和卖扇子的姑娘一见钟情,当夜两人便成了夫妻。不料郭华竟暴毙于床上。卖扇的姑娘很可怜郭华的惨死,又怕被亲戚邻居知道,就把他的尸体埋在自己床下。后来这个卖扇的姑娘竟怀孕了,十个月以后产下一子。为了安抚郭华的灵魂,她经常地用酒菜在床上焚香祭拜。有人问她为什么这样作。她说是拜床母可使孩子长得快,从此便有人认真的仿效她拜床母。也有人认为卖扇的姑娘拜的是情夫(即台湾话的「契兄」),所以拜床母就是拜「契兄公」。
    据说这个「以讹传讹」的床母生日就在七夕。台湾将十六岁以前的孩子称为「花园内」,均受床母的保护。所以在这天,这些少男少女,都要从下午六点起,在自己的寝室供祭床母,供品要有鸡酒油饭,并烧床母衣(木刻衣服图案之金纸),以拜谢床母保护幼儿。

「床母」在夜晚照顾着新生至十六岁这阶段的小孩子们,人们在每逢初一、十五或年节都要拜床母,以示感恩,而孩子满十六岁那天则要再谢谢床母十六年的辛劳。据说,睡梦中的婴儿,有时微笑、有时皱眉,是床母在教导着婴儿,而婴儿的胎记就是床母怕认错小Baby时所留下的记号呢!

俗信以为母亲生产婴儿的床上有床母,床母是新生儿的守护神,是保护养育小孩长大的。产后做三朝、六天、十二天及满月,以后每节日或祖先崇拜祭礼时都要「拜床母」,直到婴儿十六岁成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夕各地习俗你们知道多少
床母
第1570篇红山诸文化的“鹿”与北方民族鹿崇拜习俗
「老闽南」古风七夕
满族开奶习俗
最新整理最全搬家讲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