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泉州优秀近现代建筑
(2009-11-03 14:29:03)

泉州优秀近现代建筑

   编者按:福建省首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近日公布,泉州有17处一级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上榜。根据泉州市城乡规划局的划分标准,泉州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是指1840~1950年之间,泉州传统营建体系转型时期建设的,在建筑类型、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工艺等方面,体现新旧交融及“中西合璧”的特征,呈现泉州历史地理文化因素独特的风貌。

  优秀近现代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动载体,是城市传统特色风貌的具体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文化资源。

  走近优秀建筑,触摸城市历史。早报特别推出系列报道,关注泉州这17处首批上榜省级保护名录的优秀近现代建筑,从一砖一瓦中窥探这个城市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段岁月……

中山路骑楼:浓缩泉州百年城事

   □早报记者潘登文/图

   中山路骑楼建筑群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泉州有识之士提议“旧城改造”,以打破明、清时期以来泉州古城长期闭塞的落后局面。1924年,由南洋华侨投资改造成骑楼街道的南北大街全线贯通,其建筑形式明显受到南洋的影响。为了永久纪念孙中山先生,当时全国各城市的主要街道统一命名为“中山路”,泉州这条纵贯南北的千年古街遂改称“中山路”。

  长达2公里多的中山路骑楼建筑,建成80多年来,至今依然保持着其建筑魅力和独特风貌,也成为泉州城市建设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历史见证,骑楼的命运正是这个城市历史发展的缩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山路骑楼的兴建,不但让中山路及其他旧城区的街、巷立面焕然一新,还带动了整个泉州地区对骑楼建筑的模仿建造,这些融合了南洋风格和闽南特色的洋房,至今仍可让人看到当时华侨们回乡兴业的热潮。

  新中国成立直至文革时期,中山路骑楼基本得以保存;文革之后,中山路上的人们开始翻修破旧的骑楼,整条路的骑楼风格得到了很好的维护,有的还适当加入了当时的现代元素。

  中山路骑楼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盛行着家庭式的店铺经营方式,即楼上或里间住家,沿街店面经营生意,街市的繁华让骑楼内外的泉州人都感受到整个古城重新焕发出的旺盛生命力。这种店面大多为单开间,少数为两开间,三开间和三开间以上的极少见,后来的“九间”就是以其经营规模庞大而远近闻名。

  骑楼不论昼夜晴雨都方便行人逛街的特点,加之地处城市轴线,使得中山路当仁不让地成为泉州最具人气的商业街。发展到现在,骑楼里的生意早已变换了千百个行业,店面的主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绝大多数都是租赁经营。

  1998年,泉州市政府决定整治这条历史老街,以保护为主、修旧如旧、继承特色、保持完整风貌、沿袭历史文脉为原则,对中山路进行“洗脸镶牙”式的整治。整治的范围北起钟楼,南至顺济桥,全长约2.5公里。这一次的整治,使泉州中山路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这是我省建筑物首次获此殊荣,也是一次成功的整治先例。

  近几年历经了火灾和骑楼天花板坍塌事故的中山路骑楼,从今年7月开始,破旧的天花板也开始“换脸”,仅涂门街至南门路段的骑楼天花板就缺失1050块,需重新翻修的骑楼天花板约900平方米。

  走在今日已成步行街的中山路上,看那些残留在骑楼外墙上的繁体字店名,正如它们经历过的年代一样,已成为一段段历史,湮灭在风尘往事中,但有意思的是,它们的斑驳正映衬着今日的繁华。

黄宗汉故居:名门豪宅的遗迹

   ■地点:中山路镇抚巷内北侧■特点:保存完好的私家园林

   □早报记者潘登文/图

  黄宗汉故居位于中山路镇抚巷内北侧,坐北朝南,清代建筑,有两座三间,三大进及东西护厝、书房、花园等建筑,前有院墙围护石埕,布局严谨精巧、富丽堂皇,是清代泉州仕宦世家聚族而居的宅第典型,也算得上是泉州城里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私家园林之一。

  这所故居之所以熠熠生辉,除了其建筑本身的价值,当然更因为其主人黄宗汉家族的显赫声名。黄宗汉为泉州人,清道光十五年进士,咸丰四年出任浙江巡抚,后拔擢为四川总督,英法联军陈兵广州时,黄宗汉又调任两广总督,属出身福建具有影响力的官员,但后因主战遭排挤被慈禧太后革职,隐居泉州。

  据说,当年黄氏的产业遍布于泉州古城多处地方,如今我们有幸能到镇抚巷探访的,只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如今的古厝大门和庭院已显得逼仄,若不是门口醒目的“大司马”和“黄宗汉故居”石匾,很容易让人将院门与附近其他古厝等同忽略。

  进得内来,有一个门厅,抬头便是“探花”、“进士”的牌匾悬于墙顶,分别铭刻着清代刑部主事黄贻楫和清代两广总督黄宗汉的功成名就。越过天井,正堂的大门上,“读书”、“积德”两副祖训鲜红耀眼,屋内字画悬壁,风格古朴。

  庭院内的花园占地不大,假山及小池安置在天井的东南角,因此处地下水充沛而从未干涸,微缩的假山、石栏、石笋、石拱桥分布出一番意境。四周还留有当年的石香炉、石莲台、石桌、石凳,可惜壁上门前曾有不少文人雅士的题字已毁于动荡年月,不过遍地的花花草草依然香溢四季。

  黄氏古宅数十年来一直吸引着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与港澳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以及古建筑、文物、园艺、戏剧等单位的专家、教授慕名前来参观、考察,尤其对黄氏保护完好的园林古物赞不绝口。

  秋日的午后,你可以在这里追忆那些龟裂的地砖,可以细抚那雕花的窗棂,斑驳的老墙,悠然的画境……遥想当年此处,花草枯荣而薪火相传,似乎斯人已去,又似乎终究不曾远离。

八角楼:中西合璧独具一格

   □早报记者赖小玲朱淇齐文/图

  谈起泉州西街510号的八角楼,西街周围的市民耳熟能详。该处被入选为“全省第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之一,有关部门将为它划定建筑范围保护线:北面30米,南面至究史巷,东面至泉州房屋管理所,南面至西街道路红线。

  走进清幽静谧的小巷,记者发现八角楼院子的门一般都敞开着,这是一座经历73年沧桑岁月的建筑。走进院子,里面的布置令人有些诧异,外面和里面完全两种风格,这座八角楼的前大门是典型的西式风格,但里面依旧是遵循泉州古大厝的格局来建造的。

  该处不仅继承了传统装饰技艺,而且熟练地运用了外来的装饰工艺,建筑轮廓错落有致。“我们的建筑是中西合璧。”住在洋楼里的汤大伯说道。

  汤大伯是八角楼建造者的侄子。八角楼的建造者名为汤文景,年轻时和汤大伯的父亲等三个兄弟到印尼做生意。成为华侨后的汤文景返乡后,想为家乡建设做点贡献,就在这里盖起了八角楼,面积达到300平方米。

  本来汤文景还要在其北面再盖一幢,但终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未能完成,后来汤文景回忆起觉得很可惜。现在这处洋楼的院子也新建了一些建筑,投入钱财、精力非常多。这里主建筑用的“清水砖”,是请人到泉州七城门的各个瓦窑去精挑细选的。

  八角楼,顾名思义因其主体建筑是八面而得名。当时算是整条街最气派的洋楼,以致旁边的小巷都被称为“洋楼巷”。

  现在八角楼大部分已经被遮掩在繁枝茂叶里,我们只能看到正门有两个瘦高的荷兰风格的柱子将其撑起,但丝毫没有失去它的独特风格。可惜的是,楼房外部的一些装饰物后来遭到破坏,大楼门前本来有个大铁门,但后来被拿去炼铁。

  大门门肩上镌刻着“勋卿世第”四个大字,意味明清时代汤家多出为官之人才。这是汤文景老先生请当年泉州有名的书法家曾锦仲老先生所题,边联是请当年同一时代的书法家陈仲锦所题的“依圣里傍义城宏兹峻宇,背清源面紫帽选而中山”。虽然历经近一个世纪,但是字迹仍清晰可见,没有丝毫破损。最有特色的当属荷兰风格的窗:窗罩的安全铁网不是直接焊接,而是先在铁柱钻洞,然后再用烧红的铆钉钉上去,把铁柱衔接起来,据说这是仿当时铁画家汤天池的风格。

  拾级而上进入楼内,八角楼的内部结构跟泉州普通的古大厝没两样,楼梯、灯饰、墙壁都是闽南风格。记者顺着扶梯走上天台,楼顶有一个石砌的亭子巍然立在中央,柱沿是仿竹子的式样雕琢而成的,整体看起来成六角的形状,故名曰六角亭,在当时是用来观景纳凉用的。

  八角楼主房檐上刻着两只狮子和一只老鹰的浮雕,后来遭到破坏,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汤老伯的描述中和残留的痕迹中,想象着这些雕塑的精美。

  八角楼经过这么多年风雨,外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大树浓荫中若隐若现的,较其他建筑物,还能体现出它那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现在的年轻一代都搬离这里,现居住于此的基本上都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都希望这些有浓烈文化特色的建筑物永远地保存下去。 

历经沧桑的"安礼逊图书馆"

   □早报记者赖小玲朱淇齐

   安礼逊图书馆位于培元中学内,高24.8米,有5层,面积1246平方米,是泉州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27年,培元中学校友为了纪念培元创办人安礼逊,建了安礼逊图书馆。

  安礼逊先生是一名传教士,应邀来到泉州筹办教会学校。当时的培元中学主要靠教会资金办学,安礼逊多次奔走于各国筹建学校。

  安礼逊图书馆中西结合的造型十分独特,解放前,除了东西塔以外,它在泉州的民用建筑物中属最高的建筑。图书馆正门前矗立着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屋外的墙壁大门都是西式教堂风格,屋顶上用的是古老的琉璃瓦,古香古色。整体建筑都是用水泥浇灌成的,墙壁上没有用上一块砖,十分坚固,校内工作人员经常把它比作碉堡式的建筑。从1927年建立以来,主建筑都还牢固如初。

  图书馆内的门和窗都仿当时英国伦敦教堂里的建筑风格。校内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学子刚来都要受到这礼堂的洗礼,也是这安礼逊图书馆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现如今这图书馆已经改成培元中学的“校史馆”。

陈光纯故居:菲律宾风格的华侨住宅

   □早报记者赖小玲朱淇齐文/图

   陈光纯故居位于中山中路345号,是当时菲律宾华侨陈光纯出资建造的,为泉州最老的洋楼之一。

   走进一条小巷,里面是一个幽静的小院子,院内有一口古井,周围有几处古老的建筑物,格外相似,盛开的鲜花给这古院增添了不少新鲜的色彩。其中有一幢中西结合式的以红色清水砖构筑的洋楼映入眼帘,它整体呈“同”字形,前端大门呈半圆拱柱造型,很有特色,是近代早期洋楼典型的代表。楼体两旁都栽植了树木。入夏时分,楼顶上是纳凉的好地方;故居楼高两层,装饰很少,看起来较为实用。墙上和屋檐旁的青苔,见证了住宅存在的岁月。

   陈光纯的玄孙——陈顶汉老先生,现已七十几岁。陈家在这栋楼里,前后住了好几代人。这栋楼有16个房间,每个房间有二十几平方米,地板上的每块砖都是从菲律宾运载过来的,至今看起来仍结实美观。门窗、灯饰也都是模仿菲律宾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当时的一种文化渊源。

   走进楼内,有些暗,但是可以看出这幢楼已经修补过很多次了。这里的扶梯都是木质结构的,典型的菲律宾风格。走上二楼,走廊为木地板,上面铺着一层砖,但是目前已经全部改成水泥地板了,比较结实;天花板上的雕刻很精致,雕花吊灯窗较引人注目。阳台上用青草色陶瓷柱做围栏,与红色砖体房相互映衬,更具特色。

   自从这栋洋房建成后,一直住着陈光纯的后代,只是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新居,现已陆续搬走。上世纪70年代末,陈顶汉老伯从福医大附属第二医院退休,单位有房子,但他喜欢跟老伴独守在老宅。或许因这地方有太多令他们留恋的东西。只要屋内有什么东西损坏了,老伯都及时进行修葺。

   站在二楼阳台,斜对面有一幢风格相似的建筑,那是陈顶汉老伯的五叔结婚时,由陈光纯出资修建的,如今已无人居住。以前,陈顶汉听长辈介绍,他太爷爷(即陈光纯)是菲律宾的一名华侨。事业有成之后,他回到家乡,购店置业,“中山中路的店铺、以前通政巷的很多房子都是他买的,或租或卖或自住,而且他还十分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

钟楼:背后有段鲜为人知的事

   □早报记者石勇文/图

   世界各地不少城市都有钟楼,伦敦的古老大笨钟、香港尖沙咀的钟楼、上海外滩的海关钟楼……不少城市的钟楼都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见证着一段段的城市历史。在泉州,也有这么一座钟楼,它就是位于泉州中山路与东、西街交叉口,俗称“泉州钟楼”。

   泉州钟楼是1935年建成的标准钟楼,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欧洲风格,是古城泉州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近代泉州城市重要的交通建筑之一。钟楼位于市区中心,与千年古刹开元寺近在咫尺,与东西塔遥遥相望,威远楼、钟楼、东西塔,构成了独特的意境,每一天从钟楼身旁走过的行人不计其数。

   钟楼上的时钟因为时间走得准,被“老泉州”称为“标准钟”。以前,手表不是很普及,许多市民路过钟楼时都会习惯性地抬头看看时间;戴着手表的市民,也会不由自主的驻足对对时间。附近的老人们说,这里的时钟,曾经是泉州惟一的公用时钟。现在,钟楼的时钟已由机械钟换上石英钟,还装上了节能灯,夜幕下的钟楼璀璨夺目,引人注目。

   据了解,泉州钟楼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相传1934年,国民党驻军某部旅长沈发藻欲娶一小姨太,晋江县长张斯吝得知后,找来一名黄姓护士。黄护士坚决不从,被逼无奈最后自杀,此事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公愤,黎明高中师生为维护正义,联合泉州妇女会及培元中学、培英女中等校师生上街游行示威。张斯吝为缓和事态,与学生代表进行谈判,被迫答应建一座钟楼谢罪。

   1935年,十余米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形状像亭又像楼的钟楼落成。钟楼上部安有四面圆形、用玻璃罩着的时钟和一个风向标,中部像一楼阁,四面开窗,底层置一圆形基台,台上四柱支撑。整座建筑物结构简洁,线条明朗,没有气势雄伟,也没有雕梁画栋,更没有金碧辉煌,十分普通。虽然如此,正因为普通,钟楼在高楼林立的喧闹市区里反而显得特别突出,远远望去,宛若一名少女临街而立。

   钟楼保护范围线是沿东街方向80米,沿西街方向80米,沿中山路南北方向各80米。保护措施规定,不得改变建筑原有的外貌、结构体系和内部重要装饰等。

洲紫新筑:亦中亦洋的华侨故宅

   早报记者潘登文/图

   走在泉州西街上,“西街116号”这个门牌所在的一扇小门,很少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细心者才会发现小铁门上的一方石匾,上刻“洲紫新筑”。

   “洲紫新筑”原为粘姓府第,1912年菲律宾华侨宋文圃购买改建,1915年完工。据了解,作为旅菲爱国华侨的宋文圃,曾任培实、培英、培元、西隅等中小学校校董职务,在泉州置有多处产业,1951年起,宋家陆续无偿捐赠给政府使用的产业有原武警支部、幼师及其附属幼儿园等用地。

   由宋文圃在粘氏旧厝原址上改建的“洲紫新筑”,临街大厝为三开间双护厝,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有大小房间40间。厝外有石埕百余平方米,是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风格。临街大门上的“洲紫新筑”,系勾勒赵孟遗墨而刻。正屋大门匾书“花萼相辉”,东扇门书“题杏”,西扇门书“赋梅”。大门两侧开两小门,东门书“凤毛”,西门书“麟趾”。站在大门前侧头便见开元寺东塔,而大门上的一副对联则道出了“洲紫”的个中含义:“洲水一源流芳荔圃,紫云双塔辉映棣华”。整座大厝雕梁画栋,内外随处可见有瓷雕、木雕、砖雕等,即便大多破损也依然可见其精美之至。

   古大厝后为双层洋楼,三房二厅二角间,外观为西式洋楼,内部结构为中式古厝,一楼正门上清晰可见“1915”字样。建楼时木料全部从菲律宾运来,原拟建钢筋水泥楼,因战乱不能运入,改为砖木结构。与前面的古大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栋洋楼历经九十余载岁月沧桑,后期因无人居住而年久失修,现已为危房。

惠世医院主楼:三层红砖楼 百年老医院

   □早报记者胡彦明文/图

   你可能不知道,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面简称二院)已有百年历史,它的前身是创建于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的泉州惠世医院。

   在二院住院部的后面有一栋三层砖木结构的红砖楼就是当时保存下来的。据初步考证,该楼建于1917年,由当时的第二任院长满约翰到菲律宾募款。据了解,惠世医院是传教士在泉州行医传教开设的第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医院。当时就在这座楼里举办西医讲习班,把西方医术、西药以及近代的医疗管理制度、方法、医疗教育传入,促进福建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西医和护士人才。

   1881年,英国医生颜大辟初来泉州,配合传教进行施医。在泉州南街新花山(今南街礼拜堂)设立施医布道处,向听众讲布“福音”,免费为听众看病治病,并赠送药品,借以发展教徒,并建立惠世医院,设病床30张。当时分内外两科,开始用显微镜进行血、痰、尿、粪检查病源微生物,为福建省最早医院之一。颜大辟医术相当高明,有些病用西医治疗比中医更见效。医院规模日益扩大,为培养助手,光绪九年(1883年)在该院举办西医讲习班,招收一批有中学水平的青年,向他们传授西医。1917年满约翰代理院长时,由于医院和教学不够使用,就从菲律宾募捐了善款建了该楼。解放时该医院发展到120多张床位,成为泉州地区最大的医院,该楼一直使用到1979年才被列入危房停止使用。

   记者从泉州市文物局获悉,现存的这栋惠世医院主楼不仅在医学上具有文物价值,而且这栋三层的砖木结构红砖楼,既具有闽南建筑特征,还带有许多欧化的痕迹。比如该建筑的屋顶、百叶窗、圆砖柱,还有大楼正面半月形的回廊,大楼外部二层楼面上“惠世医院”等标志性装饰都很有特色。整栋楼的墙体以砖头为主,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是比较流行的。难能可贵的是大楼地板的水泥铺砖大部分至今还未损坏。据文管部门的意见,惠世医院是泉州第一家在泉传播西医的医院,泉州历史上的西医院大部分都已不存在了,有的被拆除,有的被改作他用,在市区仅有这栋楼保存了下来,应该加以修复。半月形的回廊三层红砖楼建于1917年屋顶上长出小树,见证沧桑岁月。

珠巷内的叶氏华侨洋楼 菲律宾运回建造水泥

   □早报记者潘登文/图

   对于不熟悉西街老城区的人来说,螺珠巷是一个不太容易找到的地方,这其实是一截连接在帽巷南端的小巷。只要你站在两条巷子连接的地方,就能很容易地看到两排灰色高大的叶氏华侨洋楼了。

   这两排洋楼共有三幢,看似孪生,前一后二排列,各自占地约300多平方米,均为两层,楼上楼下各四房二厅,为钢筋水泥结构。左后楼的主人叶国宣今年已经72岁了,他说,这些洋楼是他的父亲叶学赋兄妹几人在70多年前从海外汇钱给他的祖母买地建起的。

   叶氏本是南安金淘人家,叶学赋的叔父在17岁时到了南洋谋生,随后带动兄弟几人先后到印尼发展,到叶学赋这一辈到达印尼时,叶氏家族的茶叶生意已经做得顺风顺水了。1934年,叶学赋和其哥哥叶盖均从印尼寄回一笔钱回来,委托母亲在泉州城买地置业。叶母通过律师介绍看中螺珠巷的地块后,叶学赋的堂兄叶燕听和堂姐叶起两家也分别决定在其房前、房右一同买地建房,而介绍他们买地的傅姓律师也将叶燕听家右侧的地块买下,在三幢洋楼旁建起一所同样风格的平房。

   洋楼是请惠安的一位师傅主持建造的,高大方正的骑楼依然牢固,其独特的建筑样式也与同时代其他华侨别墅洋楼鲜有雷同。是借鉴了当时印尼民居的样式,还是惠安师傅设计的杰作?在洋楼里生活了60余年的叶国宣并不清楚,“只记得洋灰、水泥是从菲律宾运回来的”。

陈碧峰故居:泉州师院创办时借用开学

   □早报记者王柏峰文/图

   在丰泽北峰有一座气势辉煌、建筑精美而又带有南洋风格的闽南大厝,虽历经几十年风雨,但仍处处显示出交错重叠的历史痕迹。

   大厝建于1935年,二进五开间,悬山式屋顶,燕尾形屋脊,东西两侧各有护厝一组,西护厝带有阁楼,共54间,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富丽堂皇,为闽南民间建筑中少有。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厝的主人是一代侨商陈碧峰。

   这座房子饱经历史沧桑。抗日名将曾在此驻足,土匪、地痞多次侵扰,泉州师范学院也在此创办,可谓人文历史丰富。

   据悉,陈碧峰早年在缅甸仰光靠吃苦耐劳,积累起资金经商。产业做大后,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均有生意。发达以后,陈碧峰打算建房子。起先选址鼓浪屿,但遭到母亲的反对。第二次,他选择了后城,结果也遭到否决。直到第三次选址,陈母才答应下来,真应了“好事多磨”这句俗话。

   大厝从1932年开建,历时三年才建成。由于整座房子错落有致,结构严谨,备受人们的喜爱,建成之后很快就成为很多名人到泉州后的驻足憩息之地。据说,在上世纪30年代末,蔡廷锴将军率军路过泉州时,陈碧峰在家里接待了这位抗日名将。临走时,蔡廷锴将军和一见如故的陈碧峰在大厝前合影留念。可惜,时至今日,这张珍贵的照片已找不到了。

   1952年,陈碧峰故居曾作为泉州师范的校址。泉州师范创办时,校舍还没盖好,学校就借用了这座宅子,在这里招生、上课和住宿,当时学生有两三百个。陈家除了小部分自住,就腾出大部分房舍给了学校。深宅大院转眼间就成了学校。一年多后校舍建成,学校才搬出这里。

蒋氏民居:古厝里的小洋楼

   □早报记者胡彦明文/图

   江南树兜蒋氏华侨家族民居群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厝建筑,但是走到后院才发现特色在此。一座两层楼的洋房展现在眼前,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中西两派建筑风格的巧妙结合。

   81岁的蒋奶奶介绍说,在100多年前太公那代还很穷,靠种地为生。爷爷蒋报企和几个兄弟蒋报察、蒋以麟、蒋报丑坐船下南洋,从跑船做水手,一点一滴慢慢积累,后来开始做农产品生意。生意越做越大,家族去南洋的人越来越多,村里1/3的人都去了,现在大部分定居在菲律宾、印尼等地。5岁左右随父母回到泉州老家时,爷爷已经把这房子改好了。大约是1926年开始盖了两年的时间,以前前面和两侧足有30间都被亲戚住满了。后来家人又陆续到菲律宾,蒋奶奶也是这几年想家了才回来的。

   专家说鲤城区江南树兜蒋氏华侨家族民居群,是较大型的传统华侨民居群落,该建筑群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闽南建筑与西洋建筑相结合,而且做工细腻,所用木材多数来自南洋的硬木,才能保存近百年还未损坏。后院的西方洋楼式建筑,体现了华侨的一个传统,低调不张扬,精细中不乏创新。

杨阿苗故居:闽南典型建筑

   □早报记者胡彦明文/图

   杨阿苗故居位于鲤城区江南镇亭店村,就在紫帽山脚下,建于清光绪年间,之所以成为近现代建筑,主要在于,建筑富丽堂皇并富有浓厚的闽南民居建筑特色。

   杨阿苗,名嘉种,菲律宾华侨,宅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进五开间,悬山式屋顶,东西两侧各有护厝一组,共计33间房间。屋前大石埕围以三面砖墙,主体建筑前辟一大庭院,两侧的东西梢间与东西厢房之间又各自形成两个直向小巧的庭院,俗称“五梅花天井”。

   房屋内外的墙上、檐下、壁间、柱头和门窗装饰着十分精美的木雕、砖雕、漆雕、灰雕和辉绿岩、花岗岩石雕。采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细琢大量的珍禽异兽、花鸟游鱼、山水人物、三国故事、博古图案,厅堂壁垛摹刻唐颜真卿、宋苏轼、明张瑞图、清吴鲁等古代书画家的书法艺术作品。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阿苗故居不仅以富丽堂皇的建筑雕刻出名,建筑细节中的雕刻、彩绘等也属于闽南建筑中的精品。

王宫奇园:有密室的古宅

   □早报记者胡彦明文/图

   江南王宫村38号王宫奇园,这栋年代久远的三层楼房,精巧的细节随处可见,高大庄严的罗马柱和花样繁复的铜制门把都似乎在述说着老宅当年的繁荣。它是泉州市区最早、影响广泛的私人信局王顺兴信局的所在地,见证了100多年前闽南侨民创业的兴衰沉浮。

   奇园的每一扇门板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级台阶上都留有历史的痕迹,从一楼到二楼的楼梯尽头处有厚重的木板门阻隔,设计巧妙的机关也是层出不穷,在二楼的百叶窗下也暗藏杀机,长枪通过这些枪眼可以瞄准外面的敌人,不难想像当年这里戒备森严的景象。

   在三楼,老吴把记者带入一间普通的房间,打开靠墙的一个老旧的衣橱,然后踏入了衣橱。打开衣橱隔板之后,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秘道隐蔽阴暗、倾斜的阶梯笔直往上。通道尽头就是奇园主体建筑中隐而不现的第四楼,看似只有装饰作用的梯形屋顶,其中的空间竟被主人物尽其用地设计成密室。奇园中的密室被辟成面积相近的4个小间,总面积大约有十余平方米。

   1851年清朝末年,泉州新门外浮桥王宫村19岁的王世碑登上了南下吕宋的大船。公元1898年,王世碑向当时的清政府登记,在家乡泉州开设了王顺兴信局,专营面向海外华侨的邮信和汇兑业务。王世碑的儿子王为奇是王顺兴信局的第二代经营者,1928年春天,王世碑的儿子王为奇聘请英国建筑师,兴建了西式风格,重在防御并带有密室和暗道的奇园。奇园里的密室暗道就是当时存放银元的地方,据说高峰期,年流通货币达一亿元。

李妙森故居:象头神的风采

   □早报记者颜瑛瑛/文潘登/图

   泉州古城城南片区,有一条青龙巷。青龙巷在宋代即已初具规模,迄今有上千年的历史,古语说“金青龙、银聚宝”,“青龙”指青龙巷,“聚宝”指聚宝街,足以证明青龙巷曾有的繁华富庶。

   以青龙巷古民居群为中心的城南保护片区在1993年被列为《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分区规划》中的“三片一线”之一。古民居群规划范围南起港仔墘,北至横街,东起斗门头,西至青龙巷与聚宝街之间的中间地段,是泉州市区一条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街区之一。

   事实上,原本整条青龙巷都是古民居,遗憾的是经过岁月蹉跎,这些古民居不是被翻新就是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现在完好保存的,只剩下散落的几座。

   青龙巷有典型的清代闽南传统的院落式民居,也有本世纪初从东南亚归国的华侨兴建的中西合璧式洋楼,旅居菲律宾的华侨李妙森的故居,便是其中的一户。精致的红色外墙砖雕和天花板倒莲花雕饰,独特的西式窗棂,使得这座建筑别具特色。

   李妙森故居位于青龙巷“龙头”地段,传统的砖雕配上南洋的特色瓷砖,西式建筑的柱子配上闽南建筑的外墙,屋内有四根起支撑作用的柱子,则同时兼有排水功能,构思十分巧妙。最有特色,要数那些进口瓷砖上印着印度教色彩的“象头人身”图案,至今鲜艳如新。这是印度神教中的象头神。据说东海镇石头街也有一户人家有此瓷画。

   瓷画象头神的形象,都是象头人身,大耳长鼻,头上束宝箍,脑门上有瑞花,眉心中有吉祥痣,嘴角伸出两支长牙(一支在战斗中折断),项挂珠串,弯曲的长鼻卷着一样什么东西;肩部生有四手,手腕戴珠镯,上两手执绳索和不知名的法器,下右手捧着一件卵形物,下左手空掌;身上斜披红色帔巾,坐在长方形的须弥座上,右腿屈起,左腿垂下,赤裸双脚,都束珠环;背靠椭圆形光屏,光屏边缘的焰火是黑色的,边缘的中间是一只牛头;须弥座右边地上匍匐着一只黑老鼠,它是象头神的好朋友。

附:象头神的传说

   印度教是世界七大宗教之一,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前后。元朝时印度教随着海上交通的频繁也传来泉州。

   象头神是印度教神话中毁灭之神湿婆的儿子。神话中,湿婆的妻子雪山神女乌玛因喝了溅到恒河里的一滴水,生下一个儿子,被土星之主沙尼的险恶眼睛看了一眼,孩子的头就从脖子上掉了下来,湿婆和乌玛悲痛欲绝。在创造之神大梵天的指示下,他们派了仆人难丁去找一个面朝北方的活物的头颅。难丁找到了天帝因陀罗坐骑伊罗婆陀大象,它正好面朝北站着。

   难丁战胜了天帝,把大象的头砍了下来带回来。湿婆就把大象的头安在儿子的脖子上,竟然复活了,名字叫加纳沙,意即群王,负责管理一群爱捣乱的小神。智慧女神送给加纳沙笔和墨水,使他成为学识之神,同时也是商人和旅行者的保护神。大地女神则送给他一只老鼠,作为他的坐骑,但是老鼠太小,无法负载加纳沙,它就跳到加纳沙的背上,两个成了好朋友。因为加纳沙把人和象的智慧结合在一起,心地善良,神通广大,奖善罚恶,在战斗中勇敢坚定,人们都尊他为象头神。许多地方都建起了象头神庙。印度民族主义运动激进派领袖蒂拉克,曾利用对象头神的祭祀,掀起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斗争,使象头神成为民族神的象征。

   这样富有文化色彩的建筑能够得到进一步保护,也是泉州历史上多元文化并存的最好见证之一。

江南斗南陈氏华侨家族民居群 普通民居创辉煌

   □早报记者胡彦明文/图

   江南斗南陈氏华侨家族民居群,可以说是一个较大型的传统华侨民居聚落。它之所以会被评为优秀近现代建筑,主要是因为有关这座建筑的一个很伟大的故事。

   上个世纪初,江南树兜村作为泉州南门外一个重要的村落,曾自发组织“民团”等武装力量,对抗土匪和民军等。1903年左右,远在海外的陈乌生家族已经在印尼站稳了脚跟。华侨陈正宗先生花费了300块大洋,在老家江南斗南村,兴建了占地5亩的宅院,经过5年的建设全面竣工,搬来居住的不是陈正宗先生,而是村里的穷亲戚和一些孤寡老人。后来听说了国内的革命情况后,陈正宗先生又把闲置的房间借给民兵武装使用。上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南洋十分混乱,泉州治安稍为安定,陈正宗先生举家搬回老家居住。整个院落37间,陈正宗先生一家12口人就挤4间护厝里,没有驱赶一个人离开。解放前,陈正宗先生一家又回到了南洋,房产全部让给当地民兵使用。解放后的陈正宗先生听说解放军暂时没有营地,又把老宅借给解放军居住,最高峰时住了3000多人。

   陈正宗先生,是陈乌生家族在民国时期热心公益和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曾在印尼奋斗几十年,1933年回国,在家乡极负盛名,常济困扶危,调节宗族矛盾,不时从海外汇款,用于购地、兴建学校,还出资支持抗日游击队和地下党的活动等。在泉州六中,有他捐建的“正宗楼”。(优秀近现代建筑系列报道至此全部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实用的泉州旅行攻略,带你走遍泉州大街小巷!
初探 | 泉州中山路片区——保护与整治城市设计(篇一)
初到海南,感受浓浓的友情与华侨文化
30多年前的福建省泉州,带你找回美好的青春回忆
椰风绿浪伴我行之琼岛2018- 凝固的时光1
80年代泉州老照片:中山路,西街,骑楼,中菜场,钟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