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道路的三个阶段
    假如,我们按照一般的艺术规律来看待正书类书法,这一块展现的土地显得很贫瘠,字体大实用性、传阅性、记录性等等,使得人们的心态顺着一条整殇的道路来使得正书类字体趋向平正、和谐。在平面的空间划分上,以人的视觉效果为基础,以日常生活中严谨的书写态度为刺激,使得正书类字体发展到严明的极端。以正书类字体作为发挥情趣的功能也因此走进了死胡同。
    然而,这又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因为作为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讲,脱离开文字的功能,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将失去根本,将无从谈论。汉字的基础功能就是传阅和读识,如果脱离了文字的特性,则好比音乐脱离了音程的限制、舞蹈失去了骨骼的束缚、诗词失去了音律的依赖、雕塑失去了客观的形体……评价的标准被打破了,艺术也就不存在了,哪儿还有什么好与坏?美与丑?书法,书法家1}5 f8 a0 E9 `
    我们学习书法,适当掌握了正书的“正”,则有利于我们在学习
行草中体会艺术表达的其他因素,包括很多方面:行笔、线条、个性特征。就在这三个因素中又有着千差万别的分解因素:如向背、映带;生拙、浮华;古朴、俗媚;轻灵、萧散;安定、狂乱;正直、倾斜;……这些差异体现在静和动的对比上。动者,发于心也。因此方有情感的流动。而动的对立面是静,正者,静也。寓动于静、寓静于动,至静至动、知静知动,皆书法之灵妙处也。中国书法家论坛/K" I" d2 t+ z; a( |+ B0 j* M
    若不以正书为入门之径,安知静动之变哉?书法,书法家8q& S! @$ y$ X. K* d; b' M7 {2 W
    知道了法度,才能知道法度之外的变化。如修身立本,方可知世态、世情、世俗、世理。或有出入者亦不至于落于丑怪之流。书法,书法家.V3 u$ c0 P7 Z) g
    至此,书法的第一个阶段——技能,大约已经修得也。
    若技能以得,于正书、行草,法度亦有所得。然循规蹈矩、衣冠楚楚、不得自然、唯恐失去前人法度、谨小慎微、不敢擅越雷池半步。所挥运之笔,仅存手中,仅此而已。书法,书法家&M% C! r* B8 d8 f! F# E
    历史著名书家,皆有自立面目,何有雷同?现今习书者,无不“深明大意”,于是乎遍临诸贴,精心刻画,为展览、为参赛,极力标新立异,以求众人瞩目。数字之纸,试写无遍,以熟练之手法,顺千古之法度,苦心经营,别开生面,哗众取宠。此等现象好似求财而不择手段、贪欲而藐视亲情。诚买椟还珠、舍本求末也。纵然显赫一时,倨耐情趣皆亡也。
   然今人作书,千方百计在笔墨中求异变,真是煞费苦心,用心良苦。若知道,即使再独到的色彩,时间捱久,,或者千篇一律,也是单调、空洞、乏味。
    这是书法的第二个层次——艺能,“艺”乃技艺之“艺”、工艺之“艺”,虽说精工细雕,却没有艺术的写心性。这样的书法家不如说是是图形的设计家,而不是真正的书法大家。5h, ~3 {7 y- u9 a; L" m3 s5 P7 d
    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乃性能也。充分发挥书法所包括的全部上层因素:文字与性情。文字者,辞藻也、文笔也、真情也、实意也……于字里行间,表达胸怀,昂或借助于其他的文献、诗词,或托物言志,抒发情怀,都是来表达真实的自我的付诸笔墨,情与境高度合一,酣畅淋漓,不滞胸襟。性者,情之源,触景生情是因本性决定。或恶或善,即便于同一境事中,感受可能迥然不同。文词的表达能力固然是一方面,然而笔墨的表现能力,则如歌词于音乐、朗读于语气、勾描于色彩、言论于思维……使得作品更加有说服力、感动性,以文载情、情形合一,使人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欣赏者与作者之间高度的同感的内心共振。书法,书法家6[7 \* x3 ?& A6 P( D
    在性与情的辨正关系上,性是本,情是变、性为静,情为动、性乃源,情乃流。在作品展示中,也是以这些观点来欣赏作者的书法表现能力。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以对线条的变化能力来帮助欣赏者体会笔墨中表现的书写时的心情状态。从此处来看,行草在情感的表现能力上相对与正书类字体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因为行草的书写速度更接近于语言表达速度,而根据语言的内容,在口语的表达上,语气有轻重、缓急、长短、抑扬、顿挫、干涩圆润……音乐之所以成为世界语言,也是因为它采用了世界各地人们都能接受、理解的情感因素,而线条的表现能力,决不亚于音符!书法,书法家.}4 E, b& T8 `; a
    正书类因书写速度缓慢,不利于表现情感,又因过于平正,点画之间,容不得半点含糊,书写者正襟危坐,一丝不苟,行草中对情感的表现能力在此处荡然无存。书写者谨小慎微地书写状态,还可以表现什么?书法,书法家-?! Q" k' A$ n1 x- {4 P
    诚然,正书类无法表现情感,然,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正书类书写者,其笔墨必然要先为自己所接受,自己既是书写者,也是第一个观赏者,他的作品必须先符合他自己的审美标准,他不是以自己的情感来进入书写状态,他在书写与审查时,完全用的是自己的性格。因为在线条的藏露(深沉与张扬)、粗细(丰韵与骨鲠)、长短(驰骋与收敛)、抑扬(克制与放纵)、顿挫(坚毅与果断)、向背(亲和与矛盾)、揖让(礼节与客套)……之间它们存在的辨正关系,无形之中印证了作者对世界、对人生、对世俗等等的事物观点,在每一个历史书家的墨迹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品性,而他们的书写状态也正是以自己的人生观、辨证观、哲理观、善恶观等来指导自己在书写时候的线条的表现力的。正书类的作品展现的,就是“书如其人”、也是“书为心画”。中国书法家论坛#z; _/ @$ c$ F1 ~1 i3 I
    因此,在书法评论中,怎能顾此失彼地看待行草与正书的区别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道路的三个阶段 技能、艺能及性能
千年不“老”的文化——书法名家邱零作品鉴赏
学问深时意气平——梁文斌书法写意情怀
沈志昂|《新时代·新经典》2020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
李少青|众妙之缘-2024全国百位书画家名人录
齐树亭——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