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了一篇书法基础知识选录

因为我学行书,(给草书打底子),就摘录了一些:

章 草,草书是指文字书写的简捷草率,因此,从广义上来说,无论哪种字体都有它的草体。我们在大量出土的汉朝的竹、木简中可以看到许多书写简化而草率的隶书,这就是草隶。东汉三国时期出现了为学习草隶而编成的习字范本《急就章》。汉章帝非常喜欢当时书法家杜度写的这种草书,并准许他用草隶写奏章,后来,人们就称这种经过规范化的隶草为“章草”。可以说,章草是对隶书的简约。

今 草,所谓“今草”,是相对“章草”而言的。它是保持了章草的结构简约的特点,而在用笔上加重了钩连与圆转,使字书写起来流畅连绵。如果章草是隶书的草写简写,那么今草就是楷书的草写简写。较著名的帖如:王羲之的《十七帖》、孙过庭的《书谱》等;今草中还有“大草”、“狂草”,如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等。

行 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产生于后汉,最早以行书著名的书法家是后汉的刘德升。行书是楷书的简便写法,既不像楷书那样拘谨,又不像草书那样难识,因此显得流美而平易,最为群众所喜用乐见。行书是流传最广、应用最多的一种书体。其中较工整兼有楷意的叫“行楷”;较草而兼有草意的叫“行草”。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有名的行书帖。

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

学习书法、练习毛笔字,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执笔,因为执笔的方法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灵活自如地运笔把字写好。关于执笔法,历来有很多说法,什么单钩法、双钩法、凤眼法、回腕法、拨镫法、五字诀、八字诀等等,这么多的“法”,看起来挺玄妙的,真是有点使人摸不着头脑,无从学起。其实,执笔法并不神秘,也不复杂。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句话是说,执笔很简单,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灵活自然,便于书写就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执笔呢?

①以拇指和食指将笔拿起,即用拇指、食指的第一指节相对捏住笔杆;

②中指并于食指的下面,注意也要用第一指节;(因为手的第一指节感觉最灵敏,最灵活,应用也最多。)

③以无名指的甲内相连处顶住笔杆的内侧;

④小指跟在无名指后面,起辅助作用。
执笔要注意做到“指实掌虚”。即在执笔时手指接触笔要实,手掌要虚,像握着一个小鸡蛋似的,这样可以使笔在手中捻、转、提、按,运用自如。特别要注意的是手腕一定要放松,切不可紧张僵死。因为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运动灵活,使通身之力不受阻碍地运于毫端,施于纸上。至于手腕与手掌的位置关系,要看写字的大小不同而相应变化。写小字(1cm左右),腕部较低,运笔时多用指;写中字(3cm左右)或大字(6cm左右腕部相应提高,并要自然放松,运笔时指、腕并用。更大的字(10cm以上),最好站着书写,腕部相应的还要再提高些,肩与肘不要紧张。否则,笔就容易抖。关于执笔的高低。执笔高,运笔范围大,容易灵活,但不容易稳;执笔低,运笔范围小,容易稳,但不灵活。我们认为,除了写特小的字以外,还是采用高执笔法为好。一般执于笔杆的二分之一处或稍偏上点,这样笔灵活,范围大,既可以写楷书,也便于写行、草、篆、隶等其它书体。关于执笔的松紧。执笔要以灵活自然,便于书写为好。因此,执笔既不要太紧,也不可太松,紧容易僵,不灵活;松没有力量,所以最好是松紧适度,才能挥洒自如。

关于写字的姿势,这不仅与写好字有密切的关系,对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学习书法,就要注意用最好的姿势来写字,养成良好的习惯。写毛笔字有两种姿势。一种是“坐势”,一种是“立势”。在书写的时候,字小(10cm),篇幅小,宜用“坐势”;字大(10cm以上),篇幅大,则采用“立势”为宜。“坐势”书写要做到:身直,头正,臂开,足安。

身直 是指在写字的时候,要坐端正,不要曲背,更不能趴在桌上,胸部要离桌沿一拳左右。

头正 是指在写字的时候,头部要端正,微向前倾,眼睛要离纸面约一尺左右。

臂开 是指在写字的时候,两臂自然撑开,以便左右挥洒,书写自如。

足安 是指在写字的时候,两脚平放在地面,要求自然踏稳,使身子稳定。

“坐势”书写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写字姿势校正夹”,以便更快地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立势”书写方法:在“坐势”的基础上,站立书写,除了以上四点要求以外,还要悬臂书写,可以在桌子上写,也可以在地上写。无论是“坐势”还是“立势”,在书写的时候都要使全身各个部位感到自然、得力;不应有任何紧张、僵硬以至别扭的感觉。这样才能在书写时得心应手,心、眼、手一致。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有人总喜欢讲写字的时候,笔杆要对这鼻子尖,其实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书写方法,因为笔杆对鼻尖有时会挡住视线,影响书字。总之,从执笔方法到书写姿势,要以灵活自然为标准,五指齐力,指实掌虚,便于书写就行了。一切违背自然,对身体无益的盲目要求都是不足取的。同学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细心体会,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写一手好字打下基础。
笔、墨、砚的使用常识

前面我们讲了文房四宝的一些常识,现在再给同学们介绍一点使用它们写字时的常识。关于发笔、掭笔与洗(涮)笔发笔 新笔笔毫上面有胶,笔呈圆锥形状,而且是硬的,不能直接蘸墨书写。因此,要用清水浸泡笔毫,把笔毫发开,使笔毫柔软、蓄墨才能书写。在发笔的时候,注意把笔放在水里泡的时间不要太久,因为泡的时间久了,容易使竹杆裂开,所以,在发笔时,可以用手轻轻捏着笔毫,使笔毫快点发开,以便书写。掭笔发开毛笔以后,要蘸墨书写。为了使笔毫顺拢,保持圆锥形,就要不时地掭笔。一般在砚池边或砚台盖上,顺锋平掭,同时手指要捻转笔杆,使笔锋顺拢,切不可无方向甚至是逆锋乱掭。洗笔洗笔也叫涮笔。每次书写完毕,要用清水把笔上的余墨涮掉,然后用废的(用过的)毛边纸或宣纸把笔毫上的水吸掉,再把笔吊在笔架上或放在笔帘里,以便下次书写时再用。
运笔方法

运笔方法就是执笔书写时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如藏露、提按、转折、方圆、入行收等。前面我们讲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以及有关笔墨砚的一些常识,都是为这一环节服务或是做准备的。因为“姿势”、“执笔”都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毛笔在纸上书写,所以本节所要讲的运笔方法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同学会问:前面铅笔字、钢笔字就没有讲运笔方法,而只讲了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为什么毛笔字就偏要强调运笔的方法呢?这是因为毛笔的笔头是用动物的毛做成的,呈圆锥形,而且是软的,在书写时,能够出现粗细、轻重、方圆、藏露等许许多多的变化,可以说毛笔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能力,这是铅笔、钢笔等其它硬笔所不及的,所以毛笔书法的艺术性特别高。正是由于毛笔是软的,不易掌握,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学好运笔的方法,才能写出各种形态的点画(划),用这些各种各样的点画,进行组合才能写出各种体势的字来。古人说:“聚墨成点,引点为画,积点画以成字,积字以成章”。我们学习运笔方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写好每一基本点画。

入笔、行笔、收笔

入笔也叫起笔。写每一点画的开始,笔一接触到纸就是入笔。它基本上有两种方法:露锋叫顺入法;藏锋叫逆入法。

行笔,入笔以后,收笔之前,笔在纸上运行就叫行笔。在行笔的过程中,可以提,可以按。如果提,写出的笔画就细,如果按,写出的笔画就粗。在笔画拐弯的时候,又有转与折的区别,用转的方法,可以写出圆的笔画,用折的方法,可以写出方的笔画。所以人们常说“转以成圆,折以成方,”如收笔也叫止笔,每一点画结束时要收笔。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逐渐提笔送出,一种是提按回锋,还有一种叫驻笔,即在一笔写完的时候,不提也不按只是停住以后把笔拿起,没有明显的提按动作,好像在空中收笔似的。这种笔法往往和下一笔衔接时使用。

藏锋与露锋

藏锋也叫裹锋。在点画的入笔或收笔的地方,把笔锋裹藏在笔画之中,使写出的点画不露锋芒,给人以含蓄的感觉。古人云“藏锋以包其气”,就是说,用藏锋写出的点画,不露锋芒,把气力都包含在点画之内,显得含蓄饱满、厚重。如露锋,在点画的入笔或收笔的地方,笔锋外露,给人以流畅的感觉。古人云“露锋以纵其神”。就是说,用露锋写出的点画,神情外露,点画之间有互相呼应,承上启下的连贯感,显得生动活泼。如中锋与侧锋中锋也叫正锋。笔在纸上运行过程中,笔锋在点画的中路行走。如图所示以中锋行笔,墨水顺着笔锋流到纸面,比较顺畅均匀,因此这样的点画都比较润泽,是我们行笔时所用的主要方法。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有的笔使的时间长了,笔锋不聚拢了,笔锋是散的,行笔时是笔毫平铺在纸上笔锋不是中路,这样写出的笔道与走中路的效果上基本一样,所以也叫中锋。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凡是笔锋方向与行笔方向相反,就可以称做中锋或正锋。侧锋也有人称做偏锋,是指笔锋偏在点画的一侧,而不是在点画的中路行走,我们就叫它侧锋。在书写的过程中,中锋与侧锋是相间使用的,但在初学阶段,尤其是写楷书,应多用中锋,侧锋不宜多用。

提与按

“提”就是提笔,是指在行笔的过程中,要使笔画变细,用手腕和手指联合动作把笔杆向上提起,笔继续不停地在纸上运行,笔画就会变细,一画之内的提笔,一般情况是笔不离开纸面。“按”就是按笔,也可叫顿笔,是指在运笔过程中要使笔画变粗,用手腕和手指联合动作,把笔向下按,从而获得粗壮的笔画。另外,按笔常常和提笔分不开,例如收笔时,要提顿回锋,转折笔法中的折,也要运用提按,使笔锋转变方向后再行笔。总之,提与按两种笔法是紧密连在一起使用的,往往是先提再按,才能写出理想的笔画来。

转与折

“转”也可以叫转锋,是书写圆的点画的运笔方法。所以人们常说“转以成圆。”写时笔没有明显的停顿,而是在行笔的过程中,逐渐使笔锋转变方向,从而写出圆润的点画来。例如:“折”也可以叫折锋,是书写方的点画的运笔方法。所以人们常说“折以成方”。写时笔要运用提按的方法,往往是先提再按,使笔锋在停顿中改变笔锋方向,折出方的形状,然后或收笔或继续行笔。例如:综上所述,运笔方法是不能脱离基本点画的,它是书写各种形态点画时所运用的方法。为了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还是请大家结合各种点画在字中的运用来看运笔的方法吧。

关于“读帖”、“摹帖”、“临帖”

怎样写好毛笔字,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写字的姿势、执笔的方法、运笔的方法和楷书结构的一般规律,做到了这些以后,同学们就应该开始临摹碑帖。临摹碑帖是传统的学书方法。通常可分为“读帖”、“摹帖”和“临帖”。

读帖,这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开阔眼界,提高对字的鉴赏能力:二是为临帖做准备。就这一点而言,读帖也可以叫做“意临”。先说说开阔眼界,提高对字的鉴赏力吧。这是要求学书者广泛地阅读各种碑帖、墨迹,古代的、现代的、各种风格的书法作品都要看。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开阔眼界,从中汲取书法“营养”,体味它们的笔法、结字、章法以至通篇风格、气韵,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通过阅读大量的碑帖,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与欣赏水平。俗话说:不怕“眼高手低”,就怕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再说说“意临”。这是指在临习某一帖时,对该帖的每一字的观察。

唐朝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曾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是要求学书者对于字帖观察要精,临写的字要与帖上的字相似。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地“读帖”。首先要看帖上的字每一笔画的运笔方法,譬如一横,入笔是藏是露,行笔是提是按,收笔又是怎么收的,每一笔的写法都看清楚了,再看笔画与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怎样,也就是看字的间架结构。譬如“京”字,上边的点和横“—”怎样安排,下边的“口”、“小”与上边的的距离如何,哪一笔对着哪一笔,都要看准、记住,然后再下笔,才能写出与帖上的字相似的字来。可以说这种“读帖”方法是把帖上的字临到学书者的“意识”里去了,所以也叫“意临”,是学书非常重要的方法。同学们千万不可忽视“读帖”的作用。

摹帖,人们常说的描红模子、写影格,还有前面介绍笔法时讲的双钩填墨,都属于摹。所谓“摹”就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它是学习书法的人掌握间架结构的好方法。宋朝著名书法家姜夔曾说:“临书易夫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姜夔这里所说的“笔意”就是指运笔的方法,“位置”就是指点画之间的位置关系——间架结构。既然摹书容易获得“位置”,临书容易获得“笔意”,那么我们在学书的过程中,就要又摹又临,两种方法并用,既得“位置”又得“笔意”,不是可以更快地进步吗?因此我们要临摹相结合,临什么帖就摹什么帖,摹什么帖就临什么帖。

摹帖的方法是:先用半透明的拷贝纸盖在帖的上边,然后用毛笔蘸墨,在拷贝纸后透出的字上直接摹写,写出与帖上完全一样的字来。注意一定要使用拷贝纸或其它类似的纸,因为这种纸既透明、容易看清帖上的字,写时纸又不太滑,而且还不透墨,不会损坏字帖。其它的纸,如玻璃纸,虽然比拷贝纸透明,但太光滑,不好书写:薄的宣纸、毛边纸也能透出帖上的字,但模糊不清,纸还透墨,会把字帖损坏,所以,摹帖最好用拷贝纸。

临帖,就是看着字帖上的字,按照它的笔法与结构把字写到纸上。可以写与帖上一样大小的字,也可以放大或缩小。临帖要求把字写得跟帖上的字越像越好,这样可以不断提高学书者的观察、分析及书写的能力。要想临好帖,首先要读好帖,而且要跟摹帖相结合,这些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就不再重复了。下面介绍两种主要的临帖方法。一是选临,选临也可称分临。就是选择帖中某一类型的字,如問、開、關、聞等为主;心、思、息、恩、慈、慧等,都有个心字,这样临,是集中精力解决一种类型或一种笔画为主的字。再就是选择帖的某一部分、某一章节或选择帖中自己认为较好的字或是自己认为需要临习的字(往往是自己感觉难写的字)。这种选择,有时是因为某帖的拓本“石花”(是指由于时间长,石碑经风吹、雨打、日晒以后,碑面残损致使碑拓“花”了,有些字看不清楚)太多,就要选择较清楚的字临写。二是通临。通临是从头到尾将一部帖全都临下来,以至连格式都要与字帖完全一样,这样可以学习该帖的全貌。如章法布局、字与字之间的疏密和大小的变化、行与行之间的关系等,从而获得这部帖的气韵、精神。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最好是选临与通临相结合。在决定要临习某一部帖时,首先要通临一遍,在这遍通临中,要求对帖有一大概的了解,并要找出难点和选临的部分,然后进行选临,经过选临,把一些难写的字解决。局部写好了,然后解决整体感的问题。这样,通临——选临——通临,最后学得某帖、某体的精华。临帖时,为了切实、准确地掌握碑帖字的每一点画的位置关系,可以采用九宫格或米字格来临写。如图方法是:用一块玻璃片或透明的纸,按照碑帖上字的大小,在上面画一个正方格,然后将方格分成“九宫”或画“米”字,放在帖上所要临写的字上,看准这个字的点画在格中的位置,然后再在打好九宫格或米字格的纸上书写,从而写出准确的与帖字相似的字。

以上所讲的读帖、摹帖、临帖,获得某体书法的精华,有人称为“入帖”。入了帖,还要“出帖”。一是要继续学习新的碑帖,二是可以通过书写作品,使所学的东西得到巩固,甚至发挥,逐渐向更高的标准迈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楷书的起笔与收笔
【国培基础知识】什么是用笔?用笔之法包括哪些?
记住它,你就是专家了!
运笔方法简述
楷书笔法问答
古诗词毛笔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