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针疗法(三三进针手法)


刘刚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广州,510095)

目的:介绍“三三”进针手法的内容。方法:将“三三”进针手法按照进针过程分成三个步骤,详尽阐述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对该手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结果:“三三”进针手法临床操作规范可行。结论:“三三”进针手法体现了针灸手法注重针感和变化的良好结合,对于提高临床疗效、丰富针灸手法内涵、弘扬针灸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针灸;手法;三三进针手法;

 

针刺手法作为传统针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针灸技能。针刺手法作为针灸学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蕴含了从古至今广大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古人对针刺手法十分重视,如《针灸易学》云“不知难不在穴,在手法耳。明于穴而手法不明,终身不医一疾。”《神灸经论》也认为:“用针之要,先重手法,手法不调,不可以言针灸。”近期对于针刺手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认为,针刺手法机理缺乏规律性、系统性的研究结论[1]。对针灸手法的规范性研究认为,目前针刺补泻手法操作缺乏统一性[2],主要原因在于临床操作规范不明确。既往的针刺手法研究多集中于捻转、提插、补泻手法,但究其本源是一种行针手法,单就进针手法而言,则缺少详细的论述。本文所论述的“三三”进针手法是一种进针方法,操作中注重针感和变化的良好结合,对于提高临床疗效、丰富针灸手法内涵有重要的意义。

刘刚,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先后师从我国青年针灸专家孙忠人教授及我国著名针灸专家、岭南针灸学派代表人物靳瑞教授,深得“靳三针”疗法真传。作者根据靳瑞教授诊病捻转进针特点,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三三”进针手法,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卫生、少痛、针感强、手势靓等优点。临床操作证实,“三三”进针手法能够增强针感,提高临床疗效,体现针灸学手法精华,现将“三三”进针手法总结如下。

“三三”进针手法是一种单手进针方法,此方法将进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配合相应的操作要领,单个穴位的进针时间在3秒钟左右。

一、持针要点:

“三三”进针法属于单手进针方法。手持针柄的下1/2处,拇指、食指在上夹持针柄,用于发力、捻转和行针;中指在下,接近针根的位置,主要负责调控进针方向,辅助进针。此法持针有便于发力和捻转操作的特点,符合无菌操作原则,利于手法的进一步发挥。

    二、进针的三个步骤

步骤要诀:刺、捻、行。

进针特点:无痛进针、突出针感、自然连续、动作优美。

1、第一步骤:刺。

针灸产生痛觉的第一个环节是针刺通过皮肤的过程。快则疼痛不明显或不痛,慢则疼痛明显,剧烈,难以忍受。“刺”的目的是达到快速无痛的进针,减少疼痛。

    操作:快速刺破皮肤,使针尖进入皮下(未进入肌肉组织)。操作过程占全部过程的1/6,约0.5秒。

    年轻人、女性、皮肤弹性好、质地细腻的患者,可以通过“刺”,使针尖直接进入皮下。老年人,皮肤干瘪、弹性差、质地坚韧粗糙、皮下有节结的患者,“刺”,不能直接刺入皮肤时,就应使用“压”的方法。“压”法进针指力需要持续保持,不能松懈,松懈后再发力就会产生痛。如果还不能进入皮肤,可以配合小幅度捻转,自然过渡到第二个步骤“捻”。

    2、第二步骤:捻。

针灸治疗强调“气至而有效”,针刺人体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感觉。针刺在肌肉组织里是酸、重、胀的感觉,刺中神经是麻和放电感,产生疼痛是由于刺中了血管或末梢神经。“捻”的目的是加强针感,促进得“气”,气至而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操作:针尖进入皮下(刺),或者在透皮的末段(压),就可以实施捻操作了。向下进针,同时配合捻转,进针和捻转速度要均匀一致,不可过快过慢。进针到达需要的深度后,停止进针和捻转的操作。操作过程占全部过程的2/3,约2秒。进针过程中,力量不可以松懈,手指不可以离开针柄,精神集中,细细体会,强调“治神”。

3、第三步骤:行。

“行”是指行针,施以大幅度的捻转手法。目的是加强针感,巩固得“气”,催“气”远行,振奋经气,畅达经脉,提高临床疗效,是“三三”进针手法的最后一个环节。

操作:进针达到需要深度后,停止捻转。将中指离开针柄,与其余四指呈握空拳状,用拇指指腹和食指挠侧缘挟持针柄。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挟持针柄做单向旋转,达到食指中节指骨的舒适位置后稍作停顿,食指带动中、环、小指做迅速伸掌动作,利用拇指指腹和食指挠侧缘挟持针柄做单向旋转。手掌接近平伸时,手指离开挟持的针柄,此时打开虎口,伸展五指,压低手腕,并保持片刻。整体动作连贯似“凤凰展翅”或“大鹏扶摇”。此过程占全部进针过程的1/6,约0.5秒,要求持针松紧适度,动作优美自然。

“三三”进针手法是笔者临床应用多年的针刺手法心得,对于增强针感,提高临床疗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当今针灸临床治疗多采用电针,而忽视手法和针感,笔者临床采用“三三”进针手法,强调重视针感的获得,使患者在进针过程中就获得了良好的“得气”感觉,减少了留针过程中为了促进得气而反复提插捻转的次数。同时“三三”进针手法强调指力的练习,只有较强的指力才能保证“刺”的环节顺利进针,正确应用“三三”进针手法“刺”和“压”的环节可以较好的避免针刺过程中的疼痛。虽然进针分为三个阶段,但是强调整体连贯,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于形式,配合“凤凰展翅”或“大鹏扶摇”的手势,充分体现了手法的精华,给旁观者以美的享受,弘扬针灸文化。

 

参考文献

[1]陈雷,郭义,席强,等.针刺手法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6):55-7.

[2]刘堂义,剻乐,杨华元,等.针刺手法操作规范化研究[J].中国针灸,2008,28(5):356-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接灸手法操作
黄鼎坚针刺手法经验
偏瘫怎么办?针灸疗效好,选穴、针刺手法很重要
针刺手法技巧
《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取效的讨论
针灸跟师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