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阳病篇归类总结
太阳病篇归类总结
一.规律特征,辩证要点

1.   脉浮(缓),头项强痛,恶寒(发热)

2.       体痛,关节痛,恶寒或有汗或无汗

3.       肺系疾患

4.       皮肤疾患(风疹,荨麻疹,水肿),关节疾患等反映在体表部位的疾患


二.太阳病机理

“邪正交争”于骨肉(体表),机体代谢机能调动全身正气(气血精液精)向上,向外达于体表部位,于是体表部位充血津液,越是往上冲的越厉害,欲通过发汗驱除邪气,正胜邪则能汗出。若汗出不畅,或无汗则表现为体表部位充血津液,水湿停于体表,表现为:脉浮,头向强痛,热量(阳气)随气血津液到达体表,从而加剧了与外界的温度差,故恶寒。所以“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亦可用恶寒的程度来推断表证的多少。又因肺主皮毛,当邪气和毒素不能随汗排尽时,则可遇阻影响肺(肺失宣降),从而出现肺系症状如鼻塞流涕。当正气达于体表时,里气则不足,而出现轻度的胃肠道功能失调症状如便溏纳差等,当机体正气不能将邪气化为汗液时,则停留在体表部位成立水湿,最易停留于关节部位,表现为风湿痹痛可停于皮毛奏里(皮肤)生成皮肤疾患。汗出不彻为太阳中风,无汗为太阳伤寒。

简而言之,太阳病是机体欲出汗而汗不出或汗出不彻。


三.治则治法


汗法



解肌发汗:桂枝汤证类----太阳中风证



解表发汗:麻黄汤类证----太阳伤寒证


 

四.原文注解(总论)

(一)提纲(1,2,3)

1,              太阳中风,

2,              太阳伤寒

3,              太阳病的病机及临床特征

   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病机,

区别: 有汗与无汗

当邪正交争与骨肉时,机体代谢机能亢进,调动全身正气抗邪与体表,欲以汗解,当汗出不彻时,因正气化之为汗,已有津液略伤,表现为发热,汗出,鼻鸣干呕,恶风脉濡缓,略有体痛。无汗时,正气(津液)充盈体表,血管扩张,表现为体痛无汗等。

 

(二),传与不传(4,5,8) 通过时间,症候(状),脉象来诊断

(三),太阳病与温病风温的鉴别(6)

(四),表证的阴阳分法,亦可谓阴阳的总纲(争议)(7,11)

(五)太阳病欲解时(9,10),天干地支

(六)误治坏病(16)

(七)汗血同源(4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邪相争话伤寒(110~139)
正邪相争话伤寒(一个实习医生的作品)
太阳病的实质
《左手伤寒右手温病》之太阳病实质
经方的太阳病,理解起来很简单
伤寒论学习答疑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