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把蜂蜜涂到脸上,第二天起床惊呆了!

养生宝典、疾病查询、健康指导、有病不求人


在线道医私人微信号:80050030


蜂蜜就只能用来泡水喝?当然不是了!蜂蜜还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用途呢!


护理篇


蜂蜜面膜



蜂蜜一直都是美容养颜的圣品,比起商场里卖的面膜,实惠又有效!



用一个鸡蛋,留下蛋清。加入两勺蜂蜜,再搅拌均匀。



睡前用面膜刷涂抹于脸部,慢慢按摩。15 分钟后,把脸洗干净,再抹上面霜。这样做不仅能够美白,还能去除皱纹!


护发



蜂蜜可以恢复头发亮泽,防止分叉,用它来制作发膜也是很简单的事。



只需要 1 杯水 1 勺蜂蜜 2 勺醋混制而成。



洗完头发后,将蜂蜜发膜涂抹在头皮和发丝上,过 5 分钟后洗掉。就会发现头发又滑又亮。


饮食篇


凉拌黄瓜



用调味料做出来的凉拌黄瓜,大家一定都吃腻了。但是用蜂蜜去拌黄瓜你一定没吃过。



黄瓜洗净去皮,然后把黄瓜切成条。



摆到盘中再淋上蜂蜜。清甜味美的蜂蜜拌黄瓜就好了!



这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凉拌其他果蔬上。


蜂蜜萝卜水



蜂蜜和白萝卜二者组合,是治疗咳嗽的绝佳良方。蜂蜜也能有不一样的喝法!



取一个白萝卜洗干净,切成条,放入容器中。



再加入适量的蜂蜜。放置一天就能够生成汁水。


生活篇


抗菌消炎



当身上出现比较小的伤口,或者是轻微的烫伤时,马上在伤口处涂抹蜂蜜,隔绝空气中的细菌,帮助伤口恢复。 


分解酒精



喝酒之后,吃一口蜂蜜,能加速酒精分解,缓解酒后的头痛症状。


来源:生活最美妙(微信号:wonderful_picture)




























潮阳市石洞玉龙宫,位于该市的东山北侧。在茂密的树荫下,有一巨石直下覆盖而成的天然洞府,洞门口塑有“日晶光天下”、“月朋朗照乾坤”的联对,横匾为“一洞天”,宫的正面联对为“玉成石室初开混纯”、“龙聚洞天始奠乾坤”,横匾书曰:“玉龙宫”。整个宫观状似“醒狮戏球”。宫的前面是一座小型水库,每逢风和日丽,湖光山色,争相辉映,景色十分秀丽迷人,每当晨起,习武练功者和游人络续不绝,随着道教经乐《白鹤飞》的音乐声,响彻整个晨空,更加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石洞玉龙宫始建于清末,有邑人每于夜晚常见此地出现毫光,遂寻觅到此,见一巨石,去土成洞,因巨石覆盖,号称“石洞”,洞内供奉“鸿钧老祖”及“玉皇上帝”,故名为“玉龙宫”。



因历经战乱,后又年久失修,断瓦残垣,一片破败的景象。



改革开放给道教带来了生机,1991年在党的正确宗教政策指引下,在石洞的北侧首先兴建起“三清宝殿”一座,占地五亩,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和南、北斗星君等神像。在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于1994年9月经上级批准,宫观正式对外开放,并正式挂牌为“中国道教石洞玉龙宫”,并任郑崇德道长为住持。



随着国运的昌盛,群众的支持,1995年又着手对原“大罗宝殿”重新改扩建,经过二年时间的艰辛努力,巨大的“玉龙宫”及其配套的建筑群体,赫然出现在东山北麓,只要你一上山,宽阔的水泥路面及巍峨的山门“蓬莱仙境”出现在你的眼前,再走几十米就是“石洞玉龙宫”,宫的大墙石壁镌刻着由我国道教协会会长题写的“道尊德贵”四个镏金大字,每字宽1.8米,高2.2米,门口的对联、石雕蟠龙柱都贴金并配上彩色,整个门面显得庄重辉煌,宫的对面有二座琉璃瓦盖顶的“南北极”亭,亭阁中间是一座假山,塑造“七鹤”归洞的姿态,呈现吉祥如意,生机勃勃。



玉龙宫的主体由三进大厅加两边厝包组成,一跨进宫门,就见前厅的福楣上挂着“唯道独尊”馏金字牌匾,二进厅前安放“王灵官”青石像生,厅上也挂着水磨漆底金字牌匾,上书“道常无为”,后厅是拜亭,上面挂着由我国“中华一指”书法家张国钧题写的“大罗宝殿”四个金沙大字,供诵经作祈祥道场科仪专用,拜亭两廊的神殿供奉“八仙”祖师。



拜亭的后面就是“石洞”,洞内紫气缭绕,所有神像取用整块汉白玉石雕成,雕艺精致,栩栩如生,“老祖”神像高2.2米,重四吨,两旁站立“太阳”、“太阴”星君,石洞前站立两位“仙童”,这些神像安放在用青石雕刻的巨型神龛内,龛的外围是用青石雕刻成十二生相的弧形栏杆,沿着栏杆拾级而上,是个洞内之洞,洞的顶端供奉“玉皇上帝”,玉皇面前站立着“文官、武将”的玉石像生,各个洞内墙壁全用花岗岩石板材砌成,洞内的拜床、祭床、案床也都是做工精细的青石雕,整个洞内造型独特,游人无不叹为观止,宫的两边厝包,一边供奉“雷声普化”天尊,一边供奉“太乙救苦”天尊,显得庄严肃静。



从宫内洞的北侧耳门又是一洞天,供奉“三官大帝”,从耳门再往上是“二洞”,供奉“骊山老母”,二洞再往上还有五个洞,石洞是这里的首洞,据传说,这里总共有七洞,名为“七鹤归洞”,每洞只要住上一位修炼的道士,将会得道乘鹤成仙。



石洞玉龙宫得天独厚,依山傍水,交通十分方便,占地3.5万平方米,盖建面积为4450平方米,是目前整个粤东地区道教规模最大的宫观之一,中央及省、地市领导也常到此处视察指导工作,博得他们重视和好评。



但石洞玉龙宫住持郑崇德道长并没有松一口气,他计划在洞的南侧再建造一大殿,占地约五亩,供奉“瑶池金母”及“六十太岁”,并配上钟鼓楼,真正把这里建成人间的“蓬莱仙境”,成为人们游览的风景好去处。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逐渐趋同,是形成稳固的民族统一体的重要条件。中国之所以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各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进行文化交流并形成统一的文化体系是分不开的。宗教的传播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白族学者张桥贵的博士论文《道教与中国少数民族关系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采用历史文献分析与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道教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少数民族多方面的影响,以及少数民族在道教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对道教的补充和促进,探讨了两者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历史原因、条件、途径、历程和意义,揭示了道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道教与中国少数民族之间发生错综复杂的联系,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认为,道教是在直接继承传统巫教、民间信仰,并大量吸取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成分的基础上,由道家学术演变、综合而成。张道陵通过改造西南少数民族的“鬼教”,在其中注入“道”的精华,从而创立了道教。由于道教在许多方面与少数民族的宗教相类似,因而能够顺利地在少数民族中传播和发展。此外,道教关于道法面前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观和团结少数民族的主张,也为少数民族信奉道教创造了条件。而少数民族放弃或改进与自己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原始宗教或传统巫教,改信更为完善和文化形态相对较高的道教,也是顺应了宗教自身的运动变化的规律。



作者通过历史考察,认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即已传入云南、广西、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当中,并从云南传入印度多民族聚居的迦摩缕波,与当地宗教融合为密教后,于唐代又传回西藏、云南、内蒙、青海、四川和甘肃等地的少数民族当中,这些少数民族通过密教又间接地接受了某些道教文化的因素。



少数民族对道教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作者认为,西晋氐羌内迁起义促进了蜀地道教的发展,北魏拓跋氏支持了道教改革,金元女真族人中还产生了几位颇有影响的高道,元代蒙古贵族对道教人士的重用推动了道教的兴盛。作者还特别指出,近现代,道教在中原内陆已失势,而在边疆民族地区则表现为有所发展的态势。一些少数民族传统宗教道教化,一些少数民族中产生了由道教与当地土著宗教融合而成的道教流变形式,一些少数民族虔诚地信奉道教。



作者对道教在少数民族中传播和发展的意义作了评价,认为少数民族信奉文化形态相对较高的道教,有助于推动自身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并在信仰的层面上缩小了各民族相互之间思想观念的差异,培养了共同性和认同感,逐渐消除族界意识和防范心理,促进思想文化乃至民族实体的融合,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该书说明了道教不仅仅是汉民族的宗教,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揭示了宗教文化交流在中华民族自我意识(认同感)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能加深我们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批判民族分裂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该书也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作者在考察道教的创立的过程中,只论述了五斗米道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北方的太平道,没有探讨道教与海滨民族之间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潮阳到道教迹地代表玉龙宫里探道踪
汕头市潮阳区石洞玉龙宫
贵州|醉在这片土地
南召县民族宗教情况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人口民族
[组图] 小石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