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期儒家人性论的两种模式及其影响

  四、两种人性论模式的影响

  《中庸》、孟子所代表的早期儒家人性论的两种模式,实际上反映了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中庸》认为人性、物性有着普遍性,人性、物性的区别并不在于其所含之“性”的不同,而在于其能否自觉地实现其“性”。孟子则认为人有着与其他事物不同的特性,这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这种思想在早期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五行之秀气”等以人类为万物中心的观念下,并没有显现出什么问题。因此,汉唐儒家所持的人性论基本上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如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扬雄的性善恶混说、李翱的性善情恶说等都是如此。

  但随着佛教、道教思想发展的深入,孟子的这种人性论模式逐渐暴露出其不足。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其一开始宣扬的理论也是就人来讲的。人人皆有佛性,与儒家讲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在理论上有着相似之处。然随着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深入,“自中唐之后,佛性思想就出现一种由众生有性到万物有性方面发展的倾向。”(17)明确提出这种思想的是天台宗的湛然。湛然提出了“无情有性”思想。在他看来,世界万物都是真如的表现,佛性只是真如的另一种称呼,因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皆有佛性。他说:“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金刚錍》)、“佛性既具空等三义,即三谛,是则一切诸法无非三谛,无非佛性。”(《大涅槃经疏》)这种思想后来为禅宗所继承,禅宗所说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都是这个意思。

  从中国思想传统来看,除了《中庸》等儒家著作外,道家也有这种人性、物性相通的思想。在道家看来,世界万物皆是“道”的产物,其落实到每个事物之中便成为每个事物的特性,即“德”。《庄子·天地》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无”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其落实到万物之中就是“德”。这种“德”又是每个事物存在的法则,即“性”。后来的道教也继承了道家这种思想,到了唐代也提出了“一切万物,皆有道性”的思想,如潘师正说:“一切有形,皆含道性”(《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上),孟安排说:“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道教义枢》卷八),等等。

  可以看出,到了唐代,佛教、道教都提出了世界万物皆有佛性或道性的理论,他们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讲的都是人性、物性的普遍性问题。这种思想对于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比佛教、道教的人性、物性普遍性思想,孟子的人性、物性相异的思想在当时就显得不足了。因为仅仅强调人性特殊性的一面,那么如何把人的这种特殊性推广到其他万物中就成问题了。同时,这与儒家所实现的“天下一家,万物一体”的最高理想也是相抵牾的。这也就成了宋明理学家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庸》和《易传》成了宋明理学家建构其人性论思想体系的重要资源。

  周敦颐是最先构建人性、物性统一性的理学家。周敦颐认为世界万物皆由“太极”这个本体生成,“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18)既然人与万物皆由“太极”生成,那么二者在“性”上也应该有其同一性。正如朱熹注曰:“盖人物之生,莫不有太极之道焉。”“太极”又被称作“诚”,“'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也。”(19)可以看出,这是以《中庸》之“诚”来解释《易传》的“性命”思想。

  周敦颐对于人性、物性关系的论述并不明显。张载、二程对于此问题则有明确地认识,如张载说: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20)

  张载认为,世界万物皆由“太虚”生成,人性、物性也都源于此。“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21)正是出自同一本源,因此,张载也讲《中庸》的“尽人物之性”:“尽其性,能尽人物之性。”(22)二程也认为人性、物性有着同一性,如:

  告子云“生之谓性”则可。凡天地所生之物,须是谓之性。皆谓之性则可,于中却须分别牛之性、马之性。是他便只道一般,如释氏说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如此则不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者,天降于下,万物流形,各正性命者,是所谓性也。循其性而不失,是所谓道也。此亦通人物而言。循性者,马则为马之性,又不做牛底性;牛则为牛之性,又不为马底性。此所谓率性也。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同流,天几时分别出是人是物?(23)

  二程并不反对告子“生之谓性”和佛教“蠢动含灵,皆有佛性”的说法。他们认为告子和佛教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人性、物性同一性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人性、物性差异性的一面。用“理一分殊”的说法来讲,就是他们只看到了“理一”,没有看到“分殊”。可以看出,二程在这里也用了《中庸》“天命之谓性”的说法。

  张载、二程虽然意识到了人性、物性同一性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此问题的复杂性,也没有涉及《中庸》、孟子两种人性论模式不同的问题。这一问题到了朱熹那里才有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朱熹对于“四书”都作了系统的注解。朱熹注解“四书”并非还原它们的本义,而是要把他的“理”本论思想注入到“四书”中。“四书”本身并非一个完整的整体,在很多思想方面存在着差异。上面所说的《中庸》与孟子对于人性、物性关系看法的不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也就成了朱熹在注解《中庸》和《孟子》的时候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完成在前,《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完成在后。在《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下朱熹注曰:

  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以为性,同得天地之气以为形;其不同者,独人于其闻得形气之正,而能有以全其性,为少异耳。虽曰少异,然人物之所以分,实在于此。(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学文研】“道尽高,言尽醇”——写在教育家张载诞辰1000周年
荀子思想概述
儒学论“人”
推介||丁为祥:张载对道家思想的吸收、消化及其影响(一)
宋代二程“生之谓性”说的价值义涵
荀子:影响秦之后一千年的思想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