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与王安石的晚年相见
苏轼是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正式步入朝廷任职,开始他漫长而又坎坷的仕途的。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与王安石在改革思想、方法、措施等方面存在分歧,逐渐走向其对立面。而王安石对苏轼也开始打压起来。

  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到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长达八年间,苏轼被一贬再贬,不仅从朝廷下放到地方,而且所处环境也愈来愈差,相继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对此,苏轼心中自然不服,写下多篇诗文,讥讽新法,终于酿成大祸。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湖州被捕,罪名是“愚弄朝廷”、“大逆不道”,关押御史台,险遭极刑。后经多方营救,从轻发落,被贬往黄州任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刚离开黄州贬所来到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会晤了已经退居江宁八年的王安石。早在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即归隐江宁,住在钟山附近的半山园,过起一种闲云野鹤、不问世事的隐居生活来。听说苏轼要来看自己,王安石先是一惊,继而马上披蓑衣、戴斗笠、骑瘦驴,风尘仆仆地从近百里外的住地赶到渡口去会见苏轼。“历尽劫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此时的苏轼与王安石,一个是经历了多年磨难的旧党中坚,另一个是业已退出政坛的新党首领,虽然各自都还坚持着各自的政治立场,但毕竟已远离了政治漩涡,彼此间的敌意已大为减退,剩下的更多的是文人间的惺惺相惜。

  见面后,苏轼与王安石这两位北宋最为著名的文人,在江边煮酒和诗、通宵达旦。苏轼说他有话想说。王安石以为苏轼要重提旧怨,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见状,苏轼哈哈一笑,说他要说的是有关天下的大事,王安石这才定下神来倾听。于是苏轼陈述自己对当前朝廷接连用兵和屡兴大狱等措施表示不满,认为“大兵大狱”是汉、唐灭亡的前兆,并劝王安石出面阻止。王安石说那都是吕惠卿主政的结果,自己已不在位,不便干预。苏轼又说:“‘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这只是事君的常礼,而皇上待你以非常之礼,你岂能以常礼来报答皇上?”王安石顿时激动起来,厉声说:“我一定要说!”但他很快又叮嘱苏轼不可泄漏此话,原来王安石对吕惠卿的倾轧仍心有余悸。

  翌日,王安石又特意安排车马,将苏轼一家接到自己家中歇宿。两人同游山水,一连畅谈了好几天。期间,二人多次作诗唱和,苏轼游蒋山的诗中有“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二句,王安石大为赞赏,当即和之,并叹息说:“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王安石甚至劝苏轼卜宅钟山,与他结邻而居、安度晚年。

  苏轼终于要渡江北上了,王安石亲送他至渡口。于是我们便看到这样感人的一幕:两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王安石送走苏轼后,对人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苏轼与王安石晚年的这次相见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内涵。置身官场遵循的是权力逻辑,故,人的情感常常被压抑、遮蔽,乃至异化。出于政治的实用需要,人往往变得言不由衷、身不由己,惟有到了“无官一身轻”的时候方能以真面目示人。想想,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暮年一晤非容易,应作生离死别看”。两年后,王安石病逝,孤独、愁苦地离开了这个曾让他和苏轼同样留恋且苦闷的婆娑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遭到变法派王安石一党的打压,却因“乌台诗案”迫害入狱
【高考热素材】苏轼没什么可写了?别忘了还有他和王安石的相爱相杀哪!
东坡、半山两风流 ...作者:青青
苏东坡 苏轼的资料 苏轼简介
苏东坡 X 王安石:相爱相杀的一对“冤家”
北宋大文豪苏轼,因为一句什么话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