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朝鲜战争中的情报战线

安全

研究

第398期

国家安全  全民有责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回望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其不意的出现在北朝鲜边境地区,发起强烈攻势,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在与敌人正面厮杀的背后,还有另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情报战!

    小编根据目前所公开的、为数不多的资料,对那场战争中所涉及的一些情报工作的记载进行了整理和汇总,由于资料有限,因此,当前我们所能知道的也并非完全精准,谨以此纪念情报战线上的将士们!

    现代战争中,除了正面开展军事行动外,谁占领了情报战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在朝鲜战场上,美国动用了包括中央情报局、国防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国家侦察局等在内、几乎所有的美国情报机构和情报资源,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情报部门和情报人员,也都参与了朝鲜战争的情报搜集。

    而中国,除了志愿军的军队侦察单位,当时唯一能够提供情报支援的,可能也只剩下由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情报部门了。新中国刚刚成立,李克农作为情报战线上的专家,更是身兼数职,被任命为中共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中央情报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中国情报部门,通过对传统情报手段炉火纯青的运用,支撑起了朝鲜战争期间的情报工作。

周恩来领导下的情报工作



    全国解放前夕,邹大鹏调到中央,协助李克农充分利用沿海和沿边地区的有利条件,建立了各地情报机构,全面推动了国外情报工作的开展。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情报工作得到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组成机构中,排在第三位的就是负责对外情报工作的情报总署,由开创此项工作的邹大鹏担任署长,直接对周恩来同志负责。

    朝鲜战争开始后,中国情报部门密切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积极搜集有关情况,并整理印发了一批资料,如政务院情报总署集中编印了《南朝鲜人物介绍》《美国在远东军情》《美帝目前军力》《美国侵略朝鲜的经过》等情报资料,对于各级军政机关了解朝鲜战争局势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同时,对在朝美军的番号、驻地、部署等都获得过重要情报。

    朝鲜战争刚一开始,中国情报部门第一时间就向汉城派出了情报人员,王以纶、丁升烈(后任上海市国安局局长)等组成先遣情报小组。在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仁川后,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武官王大纲不顾危险,随朝鲜进攻部队前往汉城,与几位提前进入的中国情报人员秘密会面。为了情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王以纶让其侄子每天骑摩托车来往于仁川至汉城之间,汇报“仁川的敌情”,着重了解美军及南朝鲜特务在仁川的侦察活动情况。

    解放军入朝作战前夕,即将赴柏林大使馆工作的柴成文,被突然改派前往朝鲜,任驻朝鲜大使馆政务参赞、临时代办。除柴成文外,一同前往朝鲜的还有参赞倪蔚庭、薛宗华,一秘张恒业,武官朱光,副武官王大纲、刘向文,另有4名电台工作人员。出发前周恩来特别交待,大使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保持两党两军之间的联系,多方面了解战争情况,并及时向中央报告战场情况的变化。柴成文小组到达平壤后,积极开拓渠道,搜集掌握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南朝鲜军队的各种情报。同时,还通过抗日战争时期中朝两国互有参加抗日队伍的人员的有利条件,了解到朝鲜人民军及朝鲜民众的各种情况,并整理印发了关于朝鲜兵要地志和风土人情方面的小册子。

    朝鲜战争爆发后,周恩来还根据其领导下的情报部门所获情报,向苏联驻华大使罗申通报了中国对朝鲜战局的估计:美国可能向朝鲜增兵,在南方一些港口登陆,并沿铁路线北进。建议人民军加速南进,占领这些港口,尤其是应在仁川地区组织强大的防御,保卫汉城,并防止美军陆战队在此登陆。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李相朝访问中国期间,中国也将这一判断进行了告知,但并未引起朝鲜方面的重视。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亲自指挥,美军在仁川实施登陆作战,随后将朝鲜军队前后方的联系切断,朝鲜战局发生了逆转,朝鲜人民军从凌厉的攻势陡然转为被动的守势和退却。 

    此外,周恩来领导下的情报部门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分析情报,其中收集分析美英报刊对朝鲜战争的报道就是其中之一。时至今天,对朝鲜战争中的情报事务,有大量相关资料仍未解密,因此,当前我们所能知道的,也并非完全精准。

中国志愿军的情报工作



    相对于战场情报而言,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军事情报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情报获取方式主要依靠部队侦察、无线电监听、派遣人员搜集、审问俘虏等方式获取。与美军的科技手段相比,志愿军却把这些传统手段运用的炉火纯青。

    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央军委未雨绸缪,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志愿军入朝后,侦察兵们冒着枪林弹雨、跋山涉水、忍饥挨饿、潜入敌后,有时还需穿着朝鲜老百姓服装或敌军服装作掩护,一次次机智勇敢地完成了任务,为各级指挥员准确地提供了地形、地势和敌军装备、布防、动向等情报。

    俘虏口供也是志愿军战场情报的重要来源,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俘虏了近两万余名敌方人员,由于我军宽待俘虏,实行人道主义政策,俘虏一般都能如实提供知道的情报,志愿军获得了大量包括敌方人员编制、武器装备、行动计划等大量有价值的战场情报。

    在获取战场情报方面,当时,获取敌方密码、破译敌方电报,是搜集军事情报的关键。朝鲜战争中,我军情报人员在打扫战场、搜集敌军文件资料时,将寻找敌方密码本作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朝鲜战争中,美军各部队装备的报话机十分普遍,通话时主要使用作战密语。但紧急情况时,他们便毫无顾忌地用明语直接喊话。而当时,我军使用的报话机也多为从国民党缴获的美制报话机。志愿军还从国内调来一大批懂英语的干部,派往各个部队负责24小时侦听敌方通话。他们根据敌方报话台的频率、呼号、口音、代号和破绽,掌握了一部分敌方密语,有效地分析敌方军事计划与实施行动,为我军战斗、战役的胜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志愿军还大量地使用了电子欺骗战术,在志愿军秘密入朝的同时,原本在东北的电台依然在大量工作。而在此后,志愿军还会经常更换各军的电台代码,使得美军对于志愿军的规模和位置发生误判。志愿军进入朝鲜以后,多次改换编号以迷惑敌人,使美军认为志愿军只是从解放军中抽调部分部队组成,对于志愿军规模的判断也大大失真、失准、失常。

    麦克阿瑟甚至向杜鲁门保证:“朝鲜战局是赢定了,中国共产党人不会进攻”,根据各种情报,美国国防部忙碌在五角大楼的主要官员也认为“苏联和中国出兵干涉的时机已过”。实际上,几十万志愿军已经跨过鸭绿江,在朝鲜的崇山峻岭中秘密奔赴前线,迷惑敌人的情报工作与大军的行动配合得天衣无缝。

朝鲜停战谈判背后的情报专家



    朝鲜停战谈判,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同世界头号强国美国面对面的外交斗争。这对于志愿军谈判代表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经验,这就需要有高人控盘。朝鲜停战谈判中,中朝方面的谈判代表是邓华和南日。但实际上,他们身后,还有一位不露面的中共情报专家,他就是“龙潭三杰”之一的李克农。在确定我方谈判代表人选时,毛主席更是亲自点名:让李克农去。前方打仗有彭老总,吵架派李克农去吃不了亏哟!
    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被任命为中共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中央情报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在长达两年的谈判中,李克农运用他丰富的斗争经验,一次又一次挫败美方的伎俩。

    每次谈判前,李克农都要和谈判班子一起熟悉文件,商讨对策,模拟实习。言教辅以身教,大家渐渐入门。当谈判进入实质性讨论“建立军事分界线”这个环节时,很快就僵住了。

    1951年8月10日,第20次大会,中朝代表发言完毕,美方首席代表乔埃却率其部下拒不作答,会场出现了长时间的沉寂。负责联络的柴成文悄悄离开会场,请示李克农:“僵住了,怎么办?”在情报战线战斗了几十年的李克农早已摸清了敌人的心理,只写了三个字:“坐下去!”代表们茅塞顿开,这是毅力的对峙,特殊方式的战斗,这次会谈共沉默了132分钟,创造了谈判史上空前的奇闻。

    随着谈判的进行,我方既有针锋相对,又有灵活机智,这使美方代表越来越相信,在中朝代表中有一位巨大的“隐形人物”在背后策划和指挥着这一切。而这个人,才是他们要与之较量、却又难以战胜的真正对手。

    旷日持久的谈判让志愿军代表们越来越成熟老练,军事上的不断失利,让美方代表也越来越老实了。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后,更是铁了心要停战,但李承晚却百般阻挠,谈判中,美军代表“无意中”透露出这个情报。这一情报很快就从谈判桌上被传回,志愿军迅速发动了以歼灭李伪军为主的“金城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李承晚的气焰。

    李承晚见战场上捞不到便宜,又准备暗杀双方谈判代表来挑起事端。情报工作出身的李克农,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情报,他立即对签字仪式进行了重新部署,一是不允许任何李承晚的谈判人员(包括记者)进入到签字现场,二是双方司令官均不到签字现场,由首席代表签字即生效,然后向各自的司令官送签并互换文本。此举挫败了李承晚的暗杀阴谋,使得停战协议于1953年7月27日顺利签署。

    艰苦的朝鲜停战谈判,终于在我志愿军的军事打击配合下,落下帷幕。这次谈判,历时2年零19天,两易会址,五次中断,开大会58次,小会733次。李克农以高超的斗争艺术和斗争策略,一次次粉碎敌人的阴谋,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的决定,为中朝人民赢得了胜利的成果。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


觉得本文不错   记得转发点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3年,乔冠华对李克农出言不逊,李克农说:眼中无人,要吃大亏
1955年,赖传珠找主席审阅上将名单,毛主席看后:我给你添一个人
出兵朝鲜前的中美情报战,中国完胜
5名美国谈判高手现身朝鲜,毛主席亲点一人坐镇:他吵架从没输过
抗美援朝65周年:18万中国志愿军血染朝鲜
1955年评军衔,毛主席发现名单中少一人:没有他,我和恩来早没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