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书法的请注意,落款绝对可写“丁酉年”!


文/杨中涛


▲杨中涛四尺对开横幅大字:观海听涛。正是这幅上了墙的涂鸦,友人向我提问,我才知道有人说,书法落款的干支后面不能加“年”字,这其实是很可笑的说法。


问:杨老师,我将你寄来的字装裱好(见上图),并拍了图片发在朋友圈,你的这幅作品落款是“丙申年秋月”,我的一位朋友看了之后表示:“书法作品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落款的,不能在天干地支后面加‘年’字,这个近年网上讨论得比较多。”请问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辣么书法作品落款时,究竟能不能在天干地支后面加上“年”字?(中涛注:这是友人提出的真实问题,而非模拟提问。且此前还有多名学员也提及此问题。再注:此问题提于去年。今年是丁酉年了,因此将标题稍微改动一下。)

答:你的问题收到,你发来的文章链接也收到。我将文章点开看了一下。这篇名为《学书法的请注意,落款不要写“丙申年”!》的文章,不太清楚原文作者是谁,有人说最初是来自某个公众号。粗粗看了一下这篇文章,发现其论点和论据都是站不住脚的,谈及的问题也是表面现象,可谓“皮相之论”,因此这篇文章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然而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我到网上稍微一查,发现这篇论点和论据根本站不住脚、似是而非的文章,却被转发得满天飞。观点错误的文章,被转发无数次之后,似乎也变成了真理。因此个人觉得,对于诸如此类似是而非的看法,我们一定不能盲目听信,而是要去多读书,多增长见识才行。

估计一些书法初学者,在看了那篇文章后,恰恰自己以前又曾经在落款中写了诸如“丙申年”之类的内容,其心情恐怕会像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偶的天啊,完了完了,俺还真这么写过,加“年”了,肯定要被人笑话俺没文化了!这可咋办?在此安慰一下曾被那篇文章“唬住”了的朋友:请一万个放心,你这么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不加“年”没问题,而加了“年”字,同样也没问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落款绝对可以写“丙申年”!

落款绝对可以写“丙申年”!

落款绝对可以写“丙申年”!

在古汉语中,“年”和“岁”为同义词,在很多场合都可以互换。其实今天这个原则也大致适用,只不过“年”字更常用一些,口语化一些,“岁”则更多用于正式文体当中。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多种,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天干地支纪年法,而这个天干地支搭配,也不仅仅用来纪年,还可以用来表示月、日、时(辰)。年、月、日、时四项时间标准各占两个字,加起一共是八个字,如果我们将其用于某人的出生时间,这就是我们所说某人的“生辰八字”。




▲杨中涛四尺对开横幅大字:观海听涛。给出整体及局部。正是这幅上了墙的涂鸦,友人向我提问,我才知道有人说,书法落款的干支后面不能加“年”字,这其实是很可笑的说法。


中国的天干地支纪年法起源很早,相当于自然纪年法。到了汉武帝时期,又开始首创年号。于是年号纪年法(相当于人文纪年法)又流行开来,一直到中国封建王朝结束为止。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一些割据政权统治者也会给自己取年号,有的年号被史书承认,有的则不被承认。自汉代到清朝,如果是比较正式的文体在记录时间时,通常会这样写:“XX(年号)N年,岁次(干支)”。比如说《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二者其实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等于是重复叙述了一下。


还有一点,年号纪年法,因新皇帝即位并不一定会在每年正月。而同一任皇帝经常想改年号了,就更改了,也不一定非要在每年正月初一进行。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并不是绝对“重合”,辣么年号纪年与干支纪年放在一起说,等于是给某个时间值来个双保险,“定位”更准确,如同我们的现在的手机使用双摄像头一样,从而使对焦更快更准确。虽然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但道理是一样的。


久而久之,将统治者年号放在前面,将天干地支年放在后面,便形成一种惯例,且“年”多用于年号纪年这个位置上,“岁”则多被用于天干地支纪年的表述当中。但如果二者不并列的情况下,则天干地支纪年,既可写“岁次XX”、“岁在XX”,也可写成“XX年”或“XX岁”。

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出大量“XX年”(天干地支年)的例子。可以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今天就随便举几个: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契约文书汇录:

1、辛酉年十一月一日立契。吕……

2、癸未年四月十五日平康乡百姓沈延庆贷緤契稿……

3、龙兴寺乙亥年三月五日立契。敦煌乡邓讷儿钵……

……


实话实说,这样的例子简直是太多了。如果你不厌烦的话,我可以从历史文献中给你找出成千上万条这样的例子来。当然我也知道,有人就马上就会说了:你少给我扯这个!咱们今天说的是书法落款中天干地支后面不能加“年”的问题,你说的那些文献没有说服力!那……好吧,从理论上讲,我们只要举出历代书法作品落款中的一个——仅仅一个就够了——反面例子,即加了“年”的例子,那就足以证明那篇文章的结论是错误的。

我们前面讲过,年、岁为同义词,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互换。我们不但能够举出“XX年”的例子,还能举出大量“XX岁”的例子。“XX岁”的例子,效果也等同于“XX年”。而且俺们绝对是有图有真相!


有人可能会问了,为何“岁次XX”会更流行呢?这与中国语言的句式也有很大关系:中国古代,一直是骈体文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行文上,希望句子断句后的字数以偶数为佳。“XX年”或“XX岁”是三个字,奇数。而“岁次XX”是四个字,偶数,更符合要求。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说“XX年”或“XX岁”的用法就不对了。

多说无益。我们不妨就来看看古代书法家的落款中,是否存在着“XX年”或“XX岁”的情况。下面这些图,都是我随便翻了一下我正使用的字帖,然后用单反相机将相应字帖落款处局部拍了下来。查找加拍照,共用时约半小时左右。如果我再多花些时间,再多查阅些资料,肯定还能够找到更多例子。图片中加“年”或“岁”的地方我已用高亮颜色标出。


▲图一:伊秉绶隶书作品落款:嘉庆乙亥年秋七月既望……


▲图二:邓石如隶书作品落款:丙寅年秋日……


▲图三:伊秉绶隶书作品落款:嘉庆癸亥岁……


▲图四:(明)解缙草书作品落款:永乐庚子岁夏五月……



▲图五:赵孟頫行书跋记落款:庚申岁四月一日……


上面的这些图,数量也不少了,已经足以说明问题。最后我再将我的主要意思梳理一下:

1、在古汉语中,“年”和“岁”为同义词,在很多场合都可以互换。绝大多数情况下,“XX岁”等同于“XX年”。所以“XX岁”落款的例子,其反驳作用,等同于“XX年”的效果。

2、汉代至清代,在正规场合,同时为了使文字断句字数为偶数,形成了“年号N年,岁次(干支)XX”的统一格式,但并不意味着天干地支型的“XX年”或“XX岁”的表达格式就不能用。


3、如果我们落款为“岁次丁酉年”,这个是错误的。错在哪儿呢?因为“岁”与“年”是同义词,“岁次丁酉年”,岁与年同时出现,重复了,等于是个病句。


4、“岁次丁酉”的意思是:年份处于“丁酉”这个年限当中。次者,位于也,停留也。还有人撰文说,岁次的“次”说法不对,并将“次”解释为“差”的意思。说这种观点的人,连“次”的古汉语意思都没搞明白,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如果在同一位置不写年号纪年的情况下,则天干地支型的“岁次XX”最为正规,其实也就是句式调整了一下而已,将“岁”放到了最前面。而“XX加月及日”,其实相当于省掉了“年”或“岁”,同时也是为了让断句字数量为偶数,比如说“丙申秋月”为四字,“丙申年秋月”为五字,更多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丙申秋月”,但这并不说“丙申年秋月”就不能用。因为“丙申秋月”,实际就是“丙申年秋月”的简写而已,就这么简单!噢耶!


杨中涛
公元2016年岁次丙申巧月廿六草于京华

2017年11月19日简单修订并增补




书法专业学生课程安排及出路(第41次微课教案提纲)
文/杨中涛


欧阳询《虞恭公碑》。如果你确实喜欢欧体楷书呢,不要整天只盯着一个《九成宫醴泉铭》,将欧阳询的其他楷书碑刻也都临一遍。再临他的行书。然后再去临隋代碑刻、魏碑等等,这样你就自然明白欧体的取法来源了。


第一时间段:上周作业点评及杂务通知

一、上周作业点评

二、杂务通知


第二时间段 微课正式内容

书法专业学生课程安排及出路

第一节:书法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

第二节:书法专业学生的临帖安排

第三节:书法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出路

本次课后作业

一、文字作业

二、临帖作业

附件:需要提前准备的字帖

欧阳询之《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虞恭公碑》、《史事帖》

2017年11月19日


学书感言


初学毛笔,因为喜爱欧字,便临摹了欧体楷书兰亭序,当时写得很生硬,不灵动。后跟杨老师在书法自学从帖里临摹过二遍定武兰亭序,才知字的柔丝映带,才明白行书的上一笔是下一笔的起笔,下一笔为上一笔的收笔,每个笔画之间都有内在联系,表现出字的“机灵劲”。多临帖,临帖多,在碑帖中,向古人学习笔法、字法和章法。

——学员@平乐吴泰强








▲学员临帖作业选。

杨中涛,杨中涛书法讲堂主讲人
原名杨秀付,原籍湖南省凤凰县
1988年入北师大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
1992年考入首都师大中文系书法专业
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
为欧阳先生所招收第二届书法硕士


新浪微博:@杨中涛书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干地支落款,后面不能加“年”字!看看古人怎么写!
书法作品今天落款日期写什么? 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怎么落款
落款写成'丙申年',难道是错误的?
不少书法落款都错了!
落款处的规矩,不知道就没文化了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418日期表示法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