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学生一辈子负责
--北京四中校长 邱济隆
教材变薄了,书包变轻了,补课减少了……教育改革的一项战略性宏大工程--中小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并开始了切实的行动。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学生是负责一阵子,还是负责一辈子。"全国优秀校长、北京第四中校长邱济隆在谈到这一变化时精辟地概括道:"不能仅仅为了考试的一阵子,而耽误了学生的一辈子。"
这切中了当前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要害,是他治校治学的立足点、出发点,也是北京四中被学生、家长评为"心目中最好学?的主要原因。
不要认为只有看书才是学习
北京四中电视台的台长、编辑、记者、摄像、主持人都由学生担任。同学们干得有声有色。可是,有位家长担心孩子干业余记者耽误功课,找到学校提意见。
邱济隆劝他,不要认为只有看书者是学习,整天捧着书本者是好学生。我们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学好功课和提高素质不仅两不误,而且互相促进。当时,这位家长还将信将疑。等到他的孩子考讲了清华大学,他才完全信服了。
"一辈子与一阵子并不矛盾。"邱济隆说,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也低不了。他认为,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为学生的一辈子负责,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决不能考什么就讲什么、学什么,不考的就不讲、不学。中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个基础要尽可能打得宽、打得深、打得牢。
现今,上上下下都在渴望着尽快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而其关键一环就在学校,在教师。从事了一辈子基础教育的邱济隆呼吁,广大普教工作者应该自觉立足于为学生的一辈子负责,为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克服急功近利的憋病,以更科学、更艺术的教学,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不要好心办坏事
学校和老师的职能是教书育人。育人是一种责任,而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水平上不去,必然育不好人。
实施素质教育,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自身素质不高的老师肯定教不出出类拨萃的学生。现实中,就有不少老师只会严格甚至机械地照本宣科,简单甚至粗暴地强灌硬压。还有一些老师终日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却好心办着坏事:拖时、加课、增大作业量,学生吃尽苦头却学不到最有用的,最终在重压下成为书呆子、病秧子。不少学生因此厌学甚至逃学。
对此,邱济隆痛心疾首。他奉劝那些进行"填鸭式"教学的老师:千万不要扑灭学生的学习热情。须知,学校教学只是一个很短的过程,而学习是终生的。此时扑灭了他们的热情,今后很长的时间内不会主动去学习,甚至见书就头疼。这就会毁了学生的一辈子。
多年来,邱济隆在四中再三强调:现在是一个讲效率的社会。用的时间是少,教学效果好,才是上乘。而靠加班加点,那不是真本事。对学生,不要仅仅以书来衡量爱不爱学习,否则会把学生训练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呆子。就说看书,也要尽量让学生广读博览。如果一个学生高中毕业只读过教科书,那太可悲了。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可是,当前仍有不少学校和教师认为,增加一些德育课、体育课、劳技课就行了。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更是一个可怕的误区:如此下去,不仅收效甚微,而且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邱济隆认为,要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对学校教育主渠道--文化课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课堂教学"三重三轻"现象害死人
邱济隆总结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指出,当前对素质教育影响最大的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重三轻"现象,即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
--不少老师把"知识点"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认定缺一点就不扎实不严密,因而不遗余力地灌输,而忽视、轻能力和培养。其实,仅靠课堂教学,仅靠记忆,所获知识毕竟有限。学校教育更重要的应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事半功倍地获取知识?学好本领,建设祖国"这句口号中所说的本领,主要是指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
--在传授知识时,一些老师让学生死背概念、公理、定义,却不讲解概念、公理、定义产生的过程。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不能以深刻理解所学内容,也就吃不透记不牢,而且失去了掌握思维方法的机会,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教与学,一直被认为是认知领域的活动。这不错,但不全面。因为教与学的主体是人,而人有情感、重情感。老师讲课时无精打彩,不就不可能兴致勃勃。学生如果满肚子不高兴,听课就不可能聚精会神。因此,优秀的老师除了以渊博的知识解疑释惑,还应以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并且善于发现和调整学生的情感变化,使其智商与情商统一,达到良好的认知状态。
好学校不仅仅是因为升学率
你心目中最好的中学是哪所?首都一家媒体几年前在学生和家长中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北京四中得票最高。良好的社会声誉,不仅因为连续多年百分之百的高考升学率,更因为邱济隆为学生一辈子负责的办学思想和重视素质教育的做法。
早从1986年,这所已有90多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将原有的必修课单一模式,改变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必修课严格按照国家教委要求的课时安排,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从不多加一节课,也从不牺牲一个节假日。同时,着眼于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开拓视野,提高素养,扩大选修课和活动课的空间。每年级开设的选修课都有15门左右,连交谊舞都赫然写进了课程表。活动课除安排班团体活动外,还组织学科小组、文艺社团及运动队等,突出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此外,每年都在正常课时内安排两周时间,组织高一学生参加军训,组织高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活动课,四中都要求千方百计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各学科充分发掘其中的审美因素,如语文中文学的美、语言的美,数学、物理中的科学的美、图形的美。老师授课时不仅努力将内容形象化,还要体现表达艺术,显示语言书写美。至于书法、绘画、声乐、文学、京剧、摄影等选修和活动课,更是丰富多彩,既培养了学生的一技之长,又训练了他们的形象思维。
他们特别注重劳技课,开设了计算机操作、英文打字、物理试验技术、化学试验技术、花卉栽培、显微制片、植物组织培养等,同时在课外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服务、校园打扫卫生、家务劳动等,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去年夏天,学校还组织学生到西城区劳技中心学习汽车驾驶等现代技能。
"人人达标"、"人人会游泳",是四中对全校学生的要求。花园式校园内,不仅有漂亮的教学楼、科学实验楼,还有够相当档次的体育馆、运动场,一年四季不断开展各种比赛。学校先后成立了篮球队、游泳队、乒乓球队、田径队,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北京市教育局确定为男篮高水平运动队试点校。
好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好
北京四中的做法,在外人眼里是如此"不务正业",精力是如此不集中,可是学生获益匪浅,人人得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近十几年来,北京四中的毕业生高分又高能,能文又能武,深受高校和社会欢迎。
1997年夏以北京文科前十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的王重,在校时担任班长,参加运动队,并先后获得校演讲比赛一等奖,还和同学们夺得市中学桥牌比赛冠军、中学生唱节高中组二等奖,当然学习也门门优秀,毕业前夕入了党。
"这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邱济隆语气中充满自豪。
这年秋天,97届新生开学典礼上,王重等20名优秀毕业生被请回母校,请上主席台,一一亮相。他们用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事迹,为开始高中阶段新一轮冲刺的校友们上了第一课。
"我们就是要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邱济隆说,青少年追星是挡不住的,关键是要引导。与其让他们盲目地追歌星、影星,不如引导他们"追"身边的学生明星,让新生一入学就明白,在四中什么最光荣、怎样才是好学生。
彻底解放学生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中小学生减负减压,已呼吁了多年,研讨了多年,也试验了多年。变化是可观的,可喜的。如,自1997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北京市对中小学课程大动刀斧,调整了9个学科709个知识点,其中删去不讲的有201个,降低教学要求和层次、只学不考的339个,必学改为选学的有169个。教材由厚变薄,自是很大的减轻。
在这方面,北京四中同样先行一步: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开始自编教材,以求更切合现实和学生的需要。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并大力倡导。尽管方方面面一致称赞有加,可是四中没有止步,改革不断在深化:从去年开始,在高二试行文理不分班,逐步改变只为应试的模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更全面、厚实的基础。目前,学校正在制定实行学分制的细则,完善对学生个体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而不再仅仅以考分定优劣的方案,同时积极探索改革招生的办法,以求更彻底地解放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和原因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换个角度看教育
学习规范办学行为的心得体会
教师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初探 - 数学论文 - 小学教师论坛 教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