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川行

汶川、北川、映秀、青川,由于四川大地震,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牵挂。宁波民革党员章养,作为宁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援建青川项目的负责人,在施工第一线担负起幼儿园、学校、卫生院等十多个援建工程的施工管理,章养所在的民革企业总支,发动党员捐资近二万元,购得钢琴等学习文娱用品,捐赠给由章养负责施工的乔庄镇中心幼儿园,以表示对章养工作的支持。王建康主委决定前往青川慰问章养同志,并出席捐赠仪式,我有幸陪同前往。   

   

崇山峻岭中的青川县

我们早上7时从成都出发,中午11时多才到达我们浙江省对口援建的青川县。原来听到四川的地名中有这么多的“川”字,感觉的是用字的单调,来到青川,感受到“川”字是用得那么的贴切:“川”中三条线的本来意思是两岸之间一流水。我们在奔向青川的山路上,只见两边陡峭山体为岸,中间一水而泻,除此之外,就是在峭壁中挖出的一条曲折公路,公路的不少处只是在山体中挖一个凹槽,头顶那凸出的岩石,给人以泰山压顶之感。山谷间略微平坦的地方分布着几户村落。可以想见,只要一场暴雨,温柔的山水将成为汹涌的激流;如果地震发生山体滑坡,生活在山谷里的村民难有逃生可能。

这次地震青川县的死亡人数为4692人,失踪人口为120多人,90%以上的农房成为了危房。

青川县位于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的交界处,县域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令人遗憾的是,如此大面积的青川县很难找得到几块平地。其县政府的所在地乔庄镇,由于地下有三条地震断裂带,安全区域的建设用地只有1.1平方公里,这些安全区域几乎全都建成了安置灾民的临时板房,青川的灾后重建,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迁移这些临时板房,不少家庭在地震发生至今不到一年半时间里,他们赖以栖身的临时板房已迁移了7次,可见灾区人民生活之不易。

青川,从生态植被看,是山青水秀之地,从发展经济看,是穷山恶水之所!

 真诚援建中的宁波人

浙江省援建青川县,我们宁波市对口支援青川县的乔庄镇、黄坪乡、瓦砾乡、茶坝乡等四个乡镇。其中乔庄镇就是青川县城,今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复在乔庄镇上重建青川县城的总体规划,投资10亿元共19个项目的县城重建任务自然落在了我们宁波,并要求在两年之内完成。

灾后援建的困难出乎我们的想象。一是频繁的余震。灾后余震近四分之一发生在青川,至今已达近万次,既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心境,又影响工程的进程和安全;二是恶劣的运输条件。宁波对口援建的茶坝乡,红砖运输经常要三次驳运才能到点,一场暴雨,连生活用品都得肩扛人挑;三是配套不足。黄坪乡、瓦砾乡和茶坝乡的施工用电,都是靠宁波运来的发电机保障的,由于建材供应不足,原来每块0.33元的红砖最高价曾达1元多;四是政策处理。可以重建的安全区域成为了安置灾民的场所后,重建之前的板房迁移、征地拆迁等工作,事关群众利益,千头万绪,都是急不得的事情。我们宁波的建设者们克服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至今,三个乡的援建工程进展有序,最艰难的县城重建中的19个项目已有14个开工,3个即将开工。宁波建设集团援建项目负责人章养表示,援建工程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他们的目标是获得四川省施工工程的最高质量奖——天府杯。

听宁波援建指挥部史济权指挥长介绍,我们宁波市除了优质完成三个乡及一个县城的设施重建外,还着力做好“三个帮护”,一是民生帮护,紧紧围绕民生优先这个原则,加快农房重建示范村等自选补助类项目的开工和建设,加快桥梁、道路、供水等民生工程建设;二是产业帮护,立足青川资源特色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宁波优势,积极推进产业重建工作。帮助青川一镇三乡恢复发展生猪、土鸡、茶叶、食用菌和医药等产业;三是结对帮护,选择、动员宁波基础较好的幼儿园、学校和街道与青川的幼儿园、学校、村,相互结对,帮护灾区全面发展。

市政协副主席王建康在考察援建现场、听取援建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的汇报后连说三个没想到:没有想到援建的条件是这么艰苦,没有想到援建的内涵有这么丰富,没有想到援建的任务是这么艰巨。王建康高度赞扬宁波在青川灾区的援建工作,表示应大力挖掘和弘扬以忠诚、开拓、务实、团结、奉献为特点的援建精神,这是宁波爱心城市的新拓展。

血浓于水中的兄弟情

由于对地震灾区的关注,我听到过抗震救灾中不少激动人心的故事,也听到过一些“穷山恶水出刁民”传说,青川之行,使我多了一份理解与宽容。

地震之前的2007年,青川县的财政收入为2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仅2000余元。据了解,当地政府确定援建住宅的定价为每平方1500元,即使如此,对年收入仅2000余元的农民来说,仍然是天价。处于贫困之中的农民对金钱的追求,相当于让我们三天不吃处于极度饥饿后见到美食,可能会比平常多一份迫切。在进入青川的盘山公路上,不时可看到路边崩塌的山体和滚落的石块,出入于这样的道路,与其说安全系数有多高,还不如说自己的命有多大。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那么渺小,有些人因此甘心认命,得过且过。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的青川人是“有手有脚有条命,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当然,宁波援建指挥部在对灾区开展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的同时,提出了精神家园重建的课题,确实是从实际出发富有针对性的抓根本之举。

在青川陪同我们考察的是一位四川本地人张先生,他得知我曾经做过老师,就个别向我讨教:如何才能学会“慈普”?可怜的我从没有听说过“慈普”的概念。原来“慈普”是指50来岁的宁波、慈溪人讲的普通话,张先生正为听不懂这些“慈普”怕影响工作而苦恼。我虽不能教他如何学“慈普”,但从四川人学“慈普”的现象中,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表明我们宁波、慈溪人的开拓精神,即使过不了语言关也照样闯荡世界;二是表明宁波人在灾区人民心中的地位。宁波人在灾后重建中的点点滴滴他们都看在眼里,只有想方设法来适应宁波人,才能表达支持和尊敬之情。 

 自右至左,章养、成建波、本文作者。

在青川的枣树村,有一幅标语做得很特别,是用小石子嵌在水泥墙体上而成,大概为了表达海枯石烂情不变的永恒吧。其内容是“吃饭牢记共产党,喝水不忘宁波兄”,可见青川老弟对宁波兄的感激之情。同样表达感激之情的,还有陪同我们的青川县政协主席,他说,浙江人民的援建,至少将使青川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前60年!

 我们在青川只如蜻蜓点水的逗留一个晚上,却能感受到宁波与灾区人民血浓于水的兄弟之情。

原载《绿叶》2009年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年!绍兴与汶川地震灾区的不了情,听亲历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组图:地震最初袭来的一瞬间
山野:青川印象|散文
幸福就是这个模样
珍贵照片:5.12地震初袭青川瞬间记录(组图)
灾后民居重建:人类抗震智慧凝聚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