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营养】蔬菜烹调方法的营养大比拼

无论在哪个国家,蔬菜的健康价值,特别是绿叶蔬菜的好处,无论怎样说都是不过分的。多吃蔬菜能够帮助人们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多种癌症,甚至对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症的预防也都有好处。蔬菜能帮助人们得到足够的维生素C、叶酸、胡萝卜素、钾、镁、钙、膳食纤维和多种多酚类抗氧化成分,以及一些特殊的保健成分。这些对延缓衰老和预防疾病都至关重要。但是,在我国的饮食习惯中,大部分蔬菜都是要经过烹调的,而不是以沙拉的形式直接生吃。一旦经过烹调,蔬菜中的营养和保健成分难免会发生改变。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蔬菜烹调之后就会变得一钱不值、失去所有的健康作用。其实大部分营养素还是会保留下来的、因为营养素并不都是怕热的,也不都易溶于水。

盘点一下,各种营养素和保健成分都是什么脾气?谁最娇气?最怕什么?

  • 那些又怕热、又怕氧气、又易溶于水的,首推维生素C。然后是叶酸和花青素。这类营养素无论蒸、煮、炒都会有明显损失,焯水出会大量流失,就更不要说油炸了。一般情况下,维生素C在炒菜后的损失量约在30%~50%,焯煮在50%~80%。

  • 那些不是特别怕热,但易溶于水的,有维生素B2、维生素B6、十字花科里的硫苷类抗癌物质,以及多数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如果不算焯水的话,维生素B2的保存率能超过80%。

  • 那些不易溶于水,但比较怕热油和氧气的,有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维生素E、维生素K、w-3脂肪酸等。它们一点都不怕煮,因为不会溶进水里,100℃也无所谓。但是它们害怕在油炒的情况下接触氧气。油煎油炸之后再炖煮一段时间,是最糟糕的了。

  • 那些完全不怕热,但会溶在水里丢失的,有钾元素,以及部分镁元素。

  • 那些既不怕热、不怕氧化,也不会溶入水中的,有膳食纤维和钙。

所以,蔬菜的最佳烹调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要看食材的质地怎样,还要看它的关键营养素是什么。对保护维生素C效果好的方法,不一定对保护胡萝卜素效果好;有利于多吃维生素的方法,也不一定有利于多吃膳食纤维。

不过,不能只考虑营养素,还要考虑安全性,能不能吃得下去大量蔬菜,好不好消化吸收,是否裹挟了大量的油脂。即便营养素没有损失热量一下子高了10倍,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比如很多家庭做的炒青菜,就有这样的问题。菜本身的热量还不到40千卡,放进去的油超过了400千卡。最后菜吃进去了,油也吃进去了,毫无健康饮食可言。

烹调经验不多的人,恐怕很难完全弄清各种蔬菜烹调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这里就来简单评点一下,按照是否便于大量吃菜、是否有利于营养素保存、是否少油低热量、是否能保证食品安全以及是否制作方便及味道鲜美等指标,分别对蔬菜的烹调方法进行评分(每一项按0~9分打分)。

炒:

先烧热油,炝锅,然后加入蔬菜翻炒,蔬菜熟了立刻盛出。优点是各种蔬菜都可以使用,炒后蔬菜体积大幅度缩小,能帮助一天吃够500克蔬菜,营养素损失率相对较低。缺点是有油烟污染问题,需要较多的油才能达到较好的口感,对控油防止长胖不利。如果烹调时没有控制好油温,那么油脂过热会产生致癌物。(为什么孕妇前三个月很讨厌油烟?因为身体本能地知道烹调油烟和过热食物是对早期胎儿健康有害的)。评分:便于大量吃菜8分,营养素保存率6分,少油低热量5分,安全性8分,美味程度9分,方便程度5分。

炖:

先烧热油,炝锅,然后加入蔬菜,翻炒后再加少量水,盖锅盖把蔬菜焖熟。优点是蔬菜比较进味,质地柔软,体积缩小,适合大量吃蔬菜。缺点是只能用于烹调耐煮的土豆、胡萝卜、萝卜、豆角、冬瓜等,营养素损失率偏高,有油烟污染的问题,用油量也偏多。评分:便于大量吃菜9分,营养素保存率5分,少油低热量6分,安全性9分,美味程度8分,方便程度7分。

蒸:

蔬菜直接上蒸锅蒸,或者用米粉、玉米粉、面粉、黄豆粉先拌一下再蒸。蒸的时间按不同蔬菜的质地,从3分钟到30分钟不等。优点是没有油烟,营养素损失最少,烹调后体积缩小,适合大量吃蔬菜,非常少油,只要在调味汁中加一点香油或芝麻酱就可以了。唯一的麻烦是需要熟悉各种蔬菜蒸制的最佳时间,比如绿叶菜,3-5分钟就要取出,绝对不能久蒸。评分:便于大量吃菜9分,营养素保存率8分,少油低热量9分,安全性9分,美味程度7分,方便程度7分。

无油焯煮:

蔬菜直接放入沸水中,按照蔬菜的质地、数量和火力大小,半分钟到两三分钟后捞出,摊在盘子里晾凉,然后用自己喜欢的调味汁拌着吃。无论是蒜泥香油、芝麻酱汁,还是腐乳汁或辣椒酱,均可。优点是没有油烟,蔬菜体积缩小,适合大量食用,可以做到非常少油,也能去掉一半以上的有机磷农药和草酸。缺点是一半以上的可溶性营养物质会溶解到水里,包括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2、钾、类黄酮、硫苷类抗癌物质等。此外,蔬菜熟后颜色较暗,如果菜叶比较老,焯后吃起来比较塞牙。评分:便于大量吃菜9分,营养素保存率6分,少油低热量9分,安全性9分,美味程度5分,方便程度8分。

白灼:

白灼和焯煮类似,但餐馆的做法是在水里先加入少量油和盐,以便让菜显得油亮美观,颜色碧绿悦目。它和焯煮的共同点是,要把菜从水里捞出来,不喝焯菜的水。区别是要起油锅,烧热油、鼓油和生抽等,然后一起淋在焯过的菜上,比如白灼芥蓝、白灼菜心等。白灼法的营养素损失率和焯煮法一样,可溶性营养物质损失大,而不溶性营养素保留率高。至于吃进去多少油,要看最后浇上的调味汁中放了多少油。经常看到餐馆里的白灼菜心泡在了明晃晃的油里……评分:便于大量吃菜9分,营养素保存率6分,少油低热量7分,安全性9分,美味程度9分,方便程度7分。

油煮(包括用各种肉汤、鸡汤煮):

油煮菜的做法是少量水沸腾后加入少量油脂(也可直接用肉汤、鸡汤),像炒菜一样把绿叶菜放进去翻匀,然后焖1分钟,再打开后加调味品即可连汤带菜食用。煮菜时最后放盐可减少营养素损失;煮菜水一点都不要扔掉,汤全喝掉,所以溶在汤里的营养素不会浪费,只有少量的加热损失。只要控制煮菜时间不过长,营养素损失率则会低于焯煮法。此外,白灼的汁要另起锅烧热后再浇上去,油煮菜却不需要这一步,能够做到无油烟烹调。和无油焯煮法相比,油煮菜放了少量油,或使用肉汤、鸡汤。使蔬菜口感滋润,颜色明亮,牙齿不那么给力的老人和孩子都容易接受。和油炒菜相比,这种方法完全不产生致癌物,也能省油。因为只需放一小勺油就可以煮一大锅菜,而一小勺油无法炒出一盘好吃的菜。评分:便于大量吃菜9分,营养素保存率8分,少油低热量9分,安全性9分,美味程度8分,方便程度8分。

生吃:

蔬菜洗净,直接加自己喜欢的调味料或沙拉酱拌食。这种吃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而且营养素和保健成分完全没有损失;缺点是蔬菜体积得不到缩小,一天吃500克蔬菜的目标难以实现。从用油量来说,生拌实际上用油量比较多,少量的蔬菜就要用很多沙拉酱(脂肪含量为40%~80%不等)或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等来拌食(不信可以试试。把半个紫甘蓝切成细丝放入大盆里,加沙拉酱、看看要多少才够!)。此外,和上述各种加热方法相比,生吃的安全性最低,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险较大,部分敏越人群可能会感觉肠胃不适。评分:便于大量吃菜4分,营养素保存率9分,少油低热量9分,安全性4分,美味程度5分,方便程度9分。从胃肠武装到大脑让你的健康力MA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烫青菜”“炒青菜”哪个更健康? 如何保留青菜更多的营养素
蔬菜生吃最健康?才不是呢
蔬菜怎么炒更营养?用什么油?放不放水?
范志红
八大烹调法如何保营养?
饮食的合理加工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