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90开国元帅徐向前去世,儿子提出3条要求,中央:不能全部同意

1990年9月,开国元帅徐向前病重。

在弥留之际他用尽最后的力气,跟儿子说了三件事。

并告诉儿子,在他死后,替他转达给党中央。

9月21日,徐向前元帅在北京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儿子遵从父亲的遗愿,向中央提出了3个请求。

中央很快给予批示,不能全部同意,只能满足最后一条。

那么,徐向前元帅在去世前到底跟儿子交代了什么遗愿?

党中央又为何只同意了最后一条?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布衣元帅”徐向前。

1901年, 山西五台山永安村的一户乡绅家,出生了一个男婴。

父亲为他取名徐向前,谁都没想到,这个男婴将来竟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

徐向前的父亲是个开明又注重教育的人。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到了私塾读书。

而徐向前也十分热爱学习,四书五经样样精通。

可是在徐向前十岁那年,家里发生了变故。

不仅被迫退学,就连日常温饱都成了问题。

为了生存,他只好四处找工作。

最后在一家书店里打工,这样既能补贴家用,还能免费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在书店工作的那段时间,徐向前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尤其是有关先进思想的,这也是让他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那时太原创办了一所师范学校。

积攒了一些积蓄后的徐向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考试,没想到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这所师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经常会邀请社会各界名流到学校分享先进思想。

徐向前和其他同学一样,听了讲师们的演讲,内心都充满了抱负,希望将来也能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徐向前便回到家乡小学任教。

可因为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反封建思想,被学校直接辞退了。

没了工作后的徐向前直接加入了孙中山卫队,参加了北伐战争。

后来黄埔军校成立,他成了第一期学员。

可以说,黄埔军校的这段学习时光,给徐向前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黄埔军校期间,他接受了完整的军事训练。

从理论到实践,军事的各方面领域都有涉及,也为日后的革命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黄埔军校的校长是蒋介石。

而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只要是黄埔军校里表现非常优秀的学员,他都会找其单独谈话。

一旦被他看中,就会受到重用。

在众多学员中,徐向前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蒋介石自然也是找过他谈话。

但当时的徐向前 一脸书生气,完全不符合蒋介石心中对将帅之才的要求。

所以徐向前也并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

或许多年后,蒋介石也曾为自己的看走眼而感到 一丝后悔吧,毕竟这样一位带兵打仗的优秀将领,就这样被自己忽略了。

后来,国民党和共产党关系破裂,徐向前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自此开启了不平凡的人生!

徐向前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无论是指挥能力还是作战技巧都非常强。

加入红军队伍后,他带领着战士多次打破国民党的围剿,一场又一场胜利,也让他的名气在军中越来越响亮。

徐向前二十九岁时,已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了。

在各种战斗中,徐帅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创造出了自己的一套打法和战术。

凭借这套战术,曾多次创下以少胜多的战斗记录。

在鄂豫皖根据地发起的游击战中,徐帅带领着八百战士对战四千余敌人。

此战打得虽然艰辛,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并一举歼灭了敌军三千余人。

之后,敌军发动十五个师的兵力对我军进行攻击,徐帅以3万对二十万,再次取得胜利。

在解放山西战役中,徐帅运用坑道战战术和爆破战战术。

顶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将地道挖到了城门下,直接炸开了敌人的防御工事,取得了临汾战役的胜利。

徐帅还多次运用调虎离山的战术,将阎锡山的主力部队诈骗了出来,然后将其一网打尽。

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歼敌十万余人,最终也是拿下了阎锡山的老巢,取得山西的解放。

在战场上,徐向前是个勇猛无敌,杀伐果断,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帅。

但在生活中他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你能想象得出,一个拿着枪骑马打仗的将军,竟然会穿针引线织毛衣。

不仅如此,各种针线活徐帅都不在话下。

在队伍里,只要士兵和自己的衣服有破损,都是他负责缝补的。

你知道徐帅为什么会被称为布衣元帅吗?

这都是因为他勤俭节约,两袖清风。

徐帅曾为自己织过一件毛衣背心,他穿了整整三十年。

而他身边常常出现的已经破烂不堪的木箱子,跟着他南征北战二十余年。

徐帅奉命带领军事代表团前往苏联进行访问,当时大家都以为谈判会很快就结束。

所以去的时候,每个人穿的都是夏季的军装,也并没有带冬季的衣服。

可谁知,在苏联的谈判进展地非常缓慢,足足谈了4个月之多。

而且莫斯科的天气和中国不一样,刚到九月份就下起了鹅毛大雪,进入了寒冬。

徐帅和众人当时身上还穿着夏季的军装,根本没有办法适应这里的气候。

本来部队里有人建议,每人做一套冬衣,但这个提议直接被徐帅拒绝了。

徐帅总会说,国家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而且国家正处于建设的关键时刻,我们能不给国家添麻烦,就不添麻烦。

于是,徐帅让代表团的每个人给家人写信寄棉衣,最后通过大使馆的同志捎到了莫斯科。

徐帅对待工作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对待子女要求也十分严格。

他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们,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徐帅的二女儿徐鲁溪,是我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她主持参与的项目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的特等奖。

也正是因为对国家有特别贡献,单位给她调整了住房。

当徐帅知道后,立即叫来女儿,教育了一番。

最后得知,这是单位正常调整住房时,没有特殊照顾之后,徐帅这才放下心来。

徐帅对待子女如此,对待亲人也是一样,从不徇私情。

当年太原解放后,太原军管会成立,徐向前担任了主任一职,这个消息很快传回徐帅老家。

亲朋好友第一时间便赶到太原,想找徐帅讨个一官半职。

徐帅面对亲戚们提出的要求,总会耐心地劝说。

有一些人理解徐帅的为人和共产党的规矩。

但有一些人却不能明白,说徐帅当了共产党的司令,变得六亲不认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待他,徐帅依旧秉承初心,坚守规矩。

1990年6月,徐帅的肺病突然恶化,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他也自知自己时日无多。

叫来儿子,颤颤巍巍地说道,我死后有3个要求。

不要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要开追悼会,把我的骨灰撒到我战斗过的地方去。

还特意嘱咐儿子,要永远跟着党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元帅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九岁。

徐帅去世后,儿子徐小岩第一时间向中央转达了父亲的3个遗愿。

党中央领导人经过协商后,拒绝了前两项,只同意了最后一条。

徐帅虽然不想国家为他的身后事大费周章,但不送徐帅最后一程,全国的人民都不能答应。

在中央的安排下,为徐帅举办了一场简朴的送别会,来参加的人都是他昔日亲密的战友。

而徐帅的遗体也没有被葬进八宝山公墓,而是按照徐帅的遗愿。

将他的骨灰撒到太行山,大巴山,大别山,河西走廊等他战斗过的地方。

徐帅的骨灰盒以及遗像,被安放在了他的故乡,五台县烈士陵园,供后人缅怀,祭奠。

在战争时期,徐向前为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评为十大元帅之一。

但他却一直觉得受之有愧,甚至为此向毛主席多次提出降低授衔。

这样的人,让后人为之动容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大元帅中,哪几位出身于黄埔军校?
陈赓与徐向前初次搭档,起初嫌他太沉闷,打仗后立马对他另眼相看
1990年,徐向前逝世前曾提出三条要求,中央:不能全部同意
【每天老照片】-1万-7126十大元帅中,哪两位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教官?又有哪两是该校的学生-
徐向前元帅一家的全家福
为什么有人说:徐向前是最被低估的元帅?如图所示,他30岁就担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