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花夕拾 | 台湾,祖国的宝岛

 台湾—祖国的宝岛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大陆架东南缘的海上,中间隔着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遥遥相望,距大陆的平潭岛只有68海里(约为125.9千米)。台湾是祖国(大陆)的东南门户、海上屏障,又是从日本及琉球到菲律宾、印尼、马来半岛等一连串岛屿(第一岛链)的中枢,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航运往来必经之地,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和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在内,总面积约为3.6万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浙江省面积的三分之一)。如今,台湾省亦实际控制福建沿海的金门、马祖诸岛及乌丘屿(福建莆田下辖岛屿,与湄洲岛相隔仅18海里)等离岛,简称“台”,省会台北。

宝岛台湾,气候温和(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丰沛,土地肥沃。因此,富饶的台湾,盛产大米、甘蔗(蔗糖年产量居世界前列)、茶叶和樟脑等。此外,还有丰富的煤、石油、金、银、铜、硫等矿藏和水力资源,工业和服务业发达,特别是半导体制造业(台积电)傲视全球。

/ 台湾历来是中国神圣领土/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曾派遣卫温等将领出兵夷洲(今台湾)。隋大业六年(610年),中国大陆的汉族人民开始移居被称为“流求”的台湾和澎湖地区。14世纪,元朝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于江浙行省的晋江),经略台湾(琉求)和澎湖(彭湖屿)。

明承元制,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时称小琉球,后又称“大员”,系对高山族“台窝湾”社的社名的闽南语音译)注意,一说唐朝时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岭南节度使管辖。12世纪,南宋政府规定澎湖属晋江县。

17世纪(明末清初),先后有日本海寇(倭寇)、荷兰及西班牙等侵略者染指台湾。因此,台湾(省)在外文语系中多称“福尔摩沙”——源自拉丁语Formosa(意为美丽的。由于该词系西方殖民者“冠名”,今中文语境中已经不用)。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台湾之称包括今台南市一带)。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又根据国防的需要和地方行政的发展,把台湾府改建为台湾省。1945年,中国政府收复因《马关条约》而割让的台澎诸岛。

其中,二战及战后收复过程如下: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其间签署(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该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之内。

1945年8月,日本被迫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舰上,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其投降书第一条明文规定:日本接受《波兹坦公告》中的各条款。10月25日,陈仪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宣布“台湾光复”。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4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所在地)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结束。1949年(9月末)10月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此,台湾省的主权自然“让渡”给了新中国。

注意,台湾省与琉球(王国)关系密切。历史上,琉球及琉球群岛皆为中国所有。隋唐时,谐音写作“琉求”。宋元时期(1264年),改作“瑠球”。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派遣使臣出使琉球,其中的诏书称其为琉球。因此,“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的系列群岛改作“琉球”,并沿用至今。

台湾是中国岛屿的地质证明 /

台湾地处欧亚(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受板块的挤压碰撞作用,导致台湾地质构造复杂。其中,欧亚板块的南海洋壳(由于板块运动,原本是陆壳性质的南海扩张,南部形成洋壳)沿马尼拉海沟(中国黄岩岛以东的海沟,深度可达5400米,是中国南海与菲律宾的天然分界线)向东俯冲到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菱形小板块,因在菲律宾以东海面故名。一说属于太平洋板块,但学术争议较大之下,而菲律宾海板块沿琉球海沟(在琉球群岛东侧,自日本九州岛到中国台湾岛,长度约1000千米最大深度7505米)向北西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台湾岛则处于马尼拉和琉球两个不同方向俯冲体系的转换位置。

台湾岛,自东向西可分为六个单元:海岸山脉、台东纵谷(延伸方向与地质构造走向近乎一致的河谷,有向斜谷、背斜谷等。与之相反的称为“横谷”)、台湾山脉(含中央山脉和雪山山脉)、西部低缓山地带、(西)海岸平原。一般来说,台东纵谷被认定为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地缝合线,即两大板块的分界线。

太鲁阁(意为“伟大的山脉”)位于台湾岛东部,地跨花莲、台中和南投三县,这片山脉出露的岩石多由沉积岩和火山岩变质而成,名曰“大南澳杂岩”。太鲁阁大峡谷是由河流下切侵蚀白色大理岩形成的陡峭峡谷。此外,由于菲律宾海板块仍以每年8厘米的速率向欧亚板块运动,台湾造山带隆升速率较快,多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台湾的海岸线曲折漫长(岬湾相间)的北部基岩海岸(地质条件稳定,是建造优良海港的基础),海蚀作用(海浪冲到基岩海岸时形成的破坏力很强大的击岸浪,对海岸的强烈破坏)强烈,再加上气候炎热多雨,夏秋季节台风侵袭,使之剥蚀量巨大,如野柳地质公园(台湾岛北部海岸)以怪石嶙峋的海蚀地貌闻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岩石就是“女王头”。

高雄地处隆升的增生楔(俯冲的大洋板块被上部大陆板块刮削下来的物质碎片,与原深海沉积物堆积到海沟的向陆侧而成。楔,音同歇;楔子指上粗下锐的木竹片,插进榫缝中使接榫固定或堵塞缝隙)区域,由于地层特征(泥岩地貌,外力侵蚀严重,地质疏松)、可燃性气体(即天然气——甲烷)丰富、断层(断裂)通道发育而形成了泥火山,这种地貌是在海洋中勘探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标志。

注意,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来,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和彼此分离两种基本关系。因此,板块的边界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俯冲(或汇聚)边界,常见于两个板块汇聚、消减的地方,即消亡边界;其中又可以分为岛弧海沟型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多形成海沟、岛弧及海岸山脉,诸如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边界)和地缝合线型边界(两个大陆板块汇聚,褶皱形成巨大山脉,诸如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边界)两种。

二是扩张(或增生)边界,即生长边界,诸如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边界。

三是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此类边界是由前两类边界的活动导致板块间的其他部分作剪切向水平错动而形成,仅见于大洋地壳中,高中地理(考纲)不作要求。

以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及青藏高原为例。欧亚(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系,其中青藏高原属于欧亚板块,而喜马拉雅山(系)则属于印度洋板块,喜马拉雅山以北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才是两个大陆板块的分界处,即所谓的“地缝合线”。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

经翻阅古今史书典籍,我们可知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作为中国固有领土的源头是元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元代的行政管辖只到澎湖列岛,而对台湾岛的存在,元明两代大多都与琉球(王国)混淆,或是根本就作为一体,列为外国,未真正有效治理(特别是明初,朱元璋的《皇明祖训》明确规定,大小琉球均为“不征之国”,对“小琉球国”注曰“不通往来,不曾朝贡”)。

元代时,仅在百年时间内,就曾数次派遣使者出使琉求,但均无果,乃至最终没分清台湾与琉球的关系。到了明代,受倭寇侵扰沿海的影响,国家实行海禁,把澎湖(时称彭湖屿)的百姓内迁,导致其政权甚至都没有在澎湖列岛扎根。实际上,真正纳入中国版图且(设“郡县”)有效管理的是清朝(缘起明末清初的郑成功收台与占据)

台湾的殖民化称谓,或为福摩萨,或为福尔摩沙,这都是西方殖民者(主要为葡萄牙、荷兰等国)在大航海时代(16世纪左右)给台湾命名的,都不是正规名称,也不该在任何场合使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中,台湾总人口2300万,其中汉族人口占比在90%以上,大多是明清及民国时期移民进入台湾。他们与当地居民一起辛勤劳动,共同开发,形成了一个以闽、粤汉人为主的垦拓地区。他们同大陆人民一起赓续中华血脉,传承着中华民族宗教、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深厚底蕴。此外,海峡两岸同胞,更是同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侵略和压迫,进行着长期的英勇斗争,直到全中国的完全解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晨菲律宾吕宋岛发生7级地震,地震已造成多人伤亡,菲律宾地震对我国未来地震活动有何影响?
台湾花莲县频发地震,岛内专家发出预警:可能触发8级以上大地震
日本火山终于喷发:鹿儿岛樱岛火山,烟柱3400米,影响有多大?
地球海沟及其基本特征(2)
世界地理第14篇:太平洋17大海沟和岛弧
第三节 地壳的板块碰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