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苦瓜和尚画竹,铮铮风骨03

石涛 疏竹幽兰 立轴

石涛 悟谈图

石涛 月下梅竹石涛 竹石图

石涛 悟谈图

石涛 月下梅竹石涛 竹石图

石涛 《高呼与可图》卷 局部

《高呼与可图》卷,清,石涛绘,纸本,墨笔,纵40.2厘米。横518厘米。

正如本幅自题七言绝句:“老夫能使笔头憨,写竹犹如对客谈。十丈鱼罾 七寸管,搅翻风雨出莆龛。”钤“何可一日无此君”、“老涛”、“眼中出入吾老矣”、“痴绝”、“清湘老人”、“膏盲子济”印六方。卷首隶书自题“高呼与可”四字。

卷后录《东坡题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记的是北宋画竹名家文同苏轼诗画交酬的一段轶事。文同出守洋州时,一次寄诗苏轼,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苏轼笑称:“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文同无言以对,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苏轼却又机辩地答诗:“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空庭影许长。”文同击节叹服,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图》相赠,并说:“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一时传为艺坛佳话。元丰二年(1079年)文同辞世,苏轼悲痛失声,写下这篇《题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怀念二人“亲厚无间”的感情。石涛于卷首自题“高呼与可”四字,一方面是表达敢于"血战古人"的艺术自信,更是藉此抒发自己难觅知己,悠然怀古的无限感慨。
此卷竹树纯以水墨写成,老竿新篁,或疏或密,纵横恣意,各尽其态。画家利用长卷的广度延展,在不经意中营造出一种起伏跌宕的流动性和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充分发挥了水与墨遣兴寄情的艺术效能。卷中山石以大笔侧锋扫出,落墨即是竹叶,不见复笔,干湿浓淡,笔墨纷披,于无法中有法。画面逸宕飞动,充满撼人的血性与真情,使观者似闻风雨之声。实践了画家“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艺术主张。
1996年秋,故宫博物院以重金将这幅珍品从北京嘉德拍卖公司购回入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涛《高呼与可图卷》
艺术大片:伟大啊,这根笑了千年的竹子
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
清代石涛《西园雅集图》:古人雅集多情趣
院刊预读︱谈晟广 【美】方闻:从全州到宣城——石涛早年行迹与创作探微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