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篇“红薯”引发的热议
编辑:小宁
编者:退休大校王炳臣的《我的红薯情结》,引起众多读者的留言热议:回忆那个年代的艰辛,赞美红薯对国人充饥和健康的贡献,也不乏对作者品德和文笔的赞美。现摘录部分留言,供读者欣赏。
疫情封控宅家,静心拜读炳臣战友撰写的《我的红薯情结》,深感战友、老乡、司令员退休后仍在勤耕奋笔疾书,文笔流暢,祥实,充满朴实的军人情怀。读罢此文,勾起了我们对过往生活成长的回忆。江淮平原,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易人居住,适易生息养老,养育成就人才的地方。计划经济年代,我们阜阳人生活的主食就是红薯,土语称红芋,南方人称地瓜。我当时踏入军营时,浙江兵送阜阳兵美称“地瓜蛋"。就是因为我们吃红芋长大,整天是红芋茶,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我们这里的六十年代之前的人,可以说是以红芋为主食长大的,我们的成长得益于红芋的营养,我们的体格有红芋奠基。就是因为有红芋,才使我们长大成人;就是因为有红芋,我们才被祖国挑选为一名军人;就是因为有红芋,江淮大地才走出无数的优秀儿郎、英雄儿女、知名人物。《我的红薯情结》作者王炳臣,即为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同年入伍的战友、兄弟,我们骄傲!并为王炳臣点赞!
我自幼熟悉“红薯”。那时我生长在解放军部队。父亲因赴朝作战,母亲在三兵团留守处任职,我便“入托”,每日饮食都有红薯,至今还依稀记得托儿所里南方入伍的女保育员的长腔,“吃番芋糕了……”
大跃进年代,我随集体转业、定点支援“安徽西伯利亚”的父母来到阜阳。不久适逢三年自然灾害,正在长个儿的我们兄弟难挨“食不果腹”之苦,父亲便用转业费到乡下买了一板车红薯回来。那白瓤红薯清香诱人,沁人心脾。切成小块煮成杂粮稀饭,香甜可口,一“饱”为快!从此红薯伴随我们安然度过了“六零年”。
六八年我作为“知青”返原籍浙南乡村插队,被推举为“公社贫宣队队长”。在参加驻村宣传的同时,我自觉地投入了南方高强度、高精度的农业劳动。南方寸土寸金,良田种稻,边角贫瘠薄田都种红薯。
红薯有红瓤、白瓤两种,皆细切成絲,晒干称之“番芋絲”,实为佐“米饭”之佳肴:大米和“番芋絲”同锅按个人喜好按比例蒸好,把“番芋絲”软糯成糊搅拌在米饭中,香糯入口,好一个难得美食!至今仍是我“食谱”中的主食。
两年的知青生活,使我不仅熟悉了中国农村、农业和南方高水平农耕文化,而且使我从一个少年学子在“佳肴”的滋润下成长为一个身体壮硕的大汉!
1970年底,我以“特种兵”体格应征入伍。在高考恢复首年考入大学,继而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双学士班深造。
上世纪80年代末我被组织选派到基层挂职区委书记。时值大灾之年,我踏冰卧雪到农户调研,发现农民饥寒交迫,全家老老少少盖着被子蜷坐在一张床上,仅有几筐窖藏的红薯。我心如刀割,第二天从家中送给他们我仅有的50斤大米,希望他们在红薯的“佐助”下渡过灾荒,迎接春天。
当晚我向上级拟写救灾报告。我耳闻目睹农民阶层的生活现状,尤其在“60年”宁愿忍饥挨饿不动“皇粮”的仁厚忠勇的“大爱”之心,真乃“一年四季赐众生,祖孙三代承恩情”的“红薯精神”!我热泪盈眶地写道:“中国农民是当今世界最伟大、最勤劳、最默默奉献、最不求回报的最伟大的公民!”
“位卑未敢忘忧国”。我在完成救灾任务后,骑着单车对所属几个沿河乡的河流、水利综合情况进行了调研,写出了:“良田一麦一稻+经济作物;旱田红薯+玉米”的年种植调研报告上报,引起了上级机关的重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颖上、阜南及沿河诸地“稻改”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
往事如烟,弹指一挥间。但红薯的“恩施众人,仁厚务实”的精神却挥之不去!前日我这个迁居北京的退休之人在北海后海散步,熙熙攘攘的桥两边,北京各类“名吃”举世闻名,星罗棋布,但那大树下的飘香的熟悉的味道却吸引了我的味蕾。我信步寻去,啊!竟是久违的烤红薯:被炉火烤焦的紫色外皮,内裹着橘黄色的瓤,异香扑鼻。我急不可耐地买块“大个头”,一口咬去,软糯香甜。我醉了,这是追思之念,这是故土之情!看北海涛声依旧,观白塔熠熠生辉,我不禁想起古人的《咏地瓜》一诗:
咏地瓜
蔓延垄亩绿峥嵘
根入泥中系众生
百卉邀功争宠閙
薯君务实不求名
一篇充满乡土味、洋溢乡愁的好文章。我们这一代人,是从艰难困苦中生长起来的,是红薯把我们养大,所以对红薯有着深深的感情,这是时代的烙印,是刻在我们心上的记忆。红薯的品格,也是我们的品格。谢谢你的佳作。受你的启发,我以一首打油诗抒发一下情感:红  薯
红薯透甜香,
生来臥土冈。
贫寒无所惧,
旱涝更坚强。
盛世寻常物,
荒年救命粮。
如今犹宝贵,
三降体安康。
(三降: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
首长近期佳作颇丰,长期的积累和思考,似乎让创作进入了丰产期、收获期。
细读首长的文章,有三个特点越来越明显:文字细腻、情感朴实、小中见大。
以写军事著作、战斗文书见长的老首长,他的散文、随笔的文字居然如此细腻,足见其文字运用越来越娴熟;每一篇文章都朴实无华,《亲爱的妈妈,儿子永远怀念您》让人泪目;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会是首长文章中的主角。从一只红薯到一只鸡腿、再到一个农民工。无不小中见大。
愿首长在创作的路上越走越辉煌!
深深的红薯情,洋溢出浓浓的乡愁味。
老首长从童年时代充饥的主食,写到了当今社会餐桌上的珍品菜肴;从沁人肺腑的芳香,写到了栽种过程的艰辛;从纯朴的红薯情写到了拳拳感恩心。
这其中有传奇的人生轨迹,有伟大时代的变迁历程,更有难舍的思乡、感恩情怀,可谓,红薯百味人生!
时光流逝,几十年悄然过去,红薯记忆感同身受,终生难忘。有人说,红薯是我们沧桑的恩人,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红薯恩养了我们,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老首长的这篇红薯情结,让我蓦然明白:没有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伟大的时代,红薯还会是那个果腹“救命粮”,永远变不成今天“保健品”。我想,这也是老首长撰写此文的初衷吧!
红薯,由保命到保健,还是那个红薯,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情结。首长小中见大,体现的是家国情怀,不忘初心,不忘党恩。自1988年新兵进教导队骨干培训结识首长以来,由战士到干部,由排长到团长,到现在,三十余年,始终在首长的关爱中成长。在首长关心过的成百上千个官兵中,我可以算是得恩惠最大,受教益最多的一个。首长和阿姨的高贵品质、简朴家风我是感触良深。关于家:首长和阿姨是一对传统夫妻,先结婚后恋爱,感情愈老愈坚。首长不问家事,夙夜在公,心无旁骛;阿姨不问政事,相夫教子,勤俭持家。首长的家里永远琴瑟和鸣,温馨和谐,在首长家我们就象在自己家,很自然不拘束,几十年来我一直称阿姨为婶子,把阿姨当亲人。阿姨也一直把我和几个驾驶员当自己的小孩一样关心爱护。关于朴:首长家世贫寒、少年清苦,按说钱对于一个曾因为贫穷在生死线上挣扎过的人来说,会有刻骨铭心的意义。但我在首长身边工作的这些年,从未见首长身上装过一分钱。我曾调侃过首长,说您像主席一样身上不装钱,从来不花钱,也不认识钱。外出训练打靶,陪首长进过集镇、问过小摊、买过烤红薯,见识过首长的红薯情结。首长从当作训科长、到参谋长、到旅长、到司令、到师长,家一直住在旅里的一栋旧楼房里。那间小厨房里,有张小方桌,几个小板凳,我曾在首长家蹭过无数次饭。家常便饭、稀饭馒头,经过阿姨的巧手,我们吃得是那么的香甜,令人回味。关于人:首长识人,以德为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军校毕业不到一年被首长选调到作训科当内勤参谋。文化底子薄、天资又不够,每每为首长准备材料内心惶恐,但也很踏实,因为再烂的文章经过首长修改,都能成精品。首长总是虚怀若谷,每每在修改文稿时都会问我:你这一大段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当我三两句话说出本意时,他说,那就把这几句话写上不就得了?首长总是举重若轻,一语中的,说的话总能直抵人的心灵。他总是说,写文章并没有那么复杂,你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最准确的意思就是好文章。首长当领导后,先后用过3个驾驶员,个个优秀,既能干又重情义。第二个驾驶员小梁,起先是首长的公务员,第一个驾驶员小孙提干后,首长就让公务员直接当驾驶员,而那时小梁还不会开车,只会往前开不会倒车。但首长不在乎,也敢坐。事实证明小梁是值得首长信赖的,跟随首长多年,风风雨雨,保证了首长的行车安全,还成了首长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37炮三连排长郑勇武,浙江浦江人,95年被首长选定为旅参加军区纪念郭兴福教学法35周年四会教练员比武的教练员,那时的郑勇武军校刚毕业,论资历论形象论能力在全旅都不是最突出的,更要命的是普通话还不够标准,但首长慧眼识珠,经过首长精心打磨和其自身努力,最终在比武中取得防空兵专业第一名,被评为军区优秀四会教练员,荣立二等功,可以说这次经历也影响了郑勇武的一生。首长就是这么一个心底无私、心中无我、心怀大义的人;就是这么一个内心质朴、生活简朴、情感纯朴的人;就是这么一个工作睿智、生活弱智、处事理智的人;就是这么一个有脾气、有骨气、有正气的人。首长和阿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做人的楷模。
老领导观察生活细腻用心,人生感悟深刻感人,将一向不起眼的“红薯”,写得如此出神入化,引起众人关注。
我与作者同在一个连队,后在团机关他又是我的直接领导。知道他出生在皖北农村,但不知道他的童年是这样艰辛。
作者热爱生活,熟悉生活。对一个农作物红薯描写得如此细腻透彻,尤其对栽培、种植、管理、保存说得头头是道,堪比一位农业科学专家。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注重提炼概括的功力。用文字的力量教育人感染人,实为一篇难得一见的好文,是对年轻人进行教育的优秀教材。
文章也勾起了同辈人对那一段生活的回忆和感慨。我出生在苏北邳县(现为县级市邳州)。自然灾害时我3岁,据比我大2岁的姐姐回忆,那时家里没吃的,树上叶子被掠光了,树皮也被剥光了,我饿得哇哇大哭,父亲没有办法,就想到了食堂李师傅,求他给找点吃的。他左翻右找,找到半个干馒头。
父亲千恩万谢把这个不到2两的小馒头拿到家却犯了难。一个小馒头两个孩子如何分,父亲就揭一些皮给我姐姐,剩下的都给我吃了。直到姐姐60多岁时还跟我说父亲偏心、重男轻女,只给了她一点馒头皮。
我说,你还吃到了皮,父亲和妈妈连馒头碴也没吃上。说着我们五、六十岁的姐弟俩又流下了辛酸的泪水,同时伴有揪心的痛。
那段生活的艰辛,既是对人生的体验,也是对人生的最深感悟,以至后来在军队在地方都知道“生存靠拼”的道理,不能虚度光阴。这是我们那代人难得的人生一课。
现在我们的子孙享有:一想就有,伸手就来的、物质充裕、精神丰富的美好生活,还怨天忧人,不知满足。我们要以作者的回忆教育后代,珍惜生命,享受生活,不能躺在父辈打下的基础上享乐。要奋发努力,继承前辈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为创造新的生活奋斗不息!
告诉子孙们,世纪伟业,光明的前程靠他们创造,更加幸福的未来靠他们实现!
我是老领导这篇短文的第一读者,阅读他的文章,能读出他的人品,印证了“文如其人”的名言。
阅读此文,能客观地了解了当年皖北地区人民的生活风貌,沧海桑田。
阅读此文,也勾起了我对红薯(我们当地称番薯)的回忆。
在我们浙东四明山区,虽然自给自足,番薯不是主食,是副食之一。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番薯遍播四明山区每个山村的房前屋后,每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人们用番薯干煲粥充饥。番薯收获时节,烧番薯汤食用,用于调节余缺。制作番薯粉丝,烹饪三鲜汤,吊番薯高度白酒,招待客人,丰富山乡家庭生活等等。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这里森林大面积恢复覆盖,野生动物特别是野猪不断增多,番薯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们老年人,为寄托乡愁,只能到超市才能购得番薯。
为此,特赋诗一首:
七律·咏番薯南海波涛浮百舟,
番邦红薯换丝绸。
青青翠叶擎苍宇,
紫紫朱藤绕地球。
日月精华沉淀粉,
星辰浩气聚田畴。
饥荒年代天怜物,
五谷仓空亦勿愁。注:番薯,又称红薯、甜薯、地瓜等。番,表示是从番邦引入我国的。
回顾:《我的红薯情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薯的储存温度是多少
一颗番薯的故事
【DIY绿植】把番薯种在杯子当盆景,这家人真有创意,卖红薯咯
红薯什么时候成熟 红薯什么时候吃最好
400年前入侵我国,成了救荒粮食,如今连叶子都成美味
家家户户都非常爱吃的菜,简单易学,色泽金黄酥脆,比薯条还好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