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6条“色”街,探寻长沙城的街巷历史

俯瞰长沙城北


在长沙的街名趣味对联中,有这样一副:“青石白沙红墙巷;黄泥蓝粉赤岗冲。” 对联中巧妙地嵌入了六种颜色,即青、白、红、黄、蓝、赤,以及六个地名,即青石井、白沙路、红墙巷、黄泥街、蓝粉墙、赤岗冲。

在2013年首届杜鹃杯“中华灯谜颂长沙”比赛中,以这副对联作为谜面的“谜”,获得“佳谜奖”。它的谜底是:长沙地方色彩。谜面与谜底对应十分巧妙。

下面,阿信带你走近长沙城的这六条“色”街,探寻它们的历史,目睹它们的“色彩”。

青石井:以井得名今尚在,井却消失于建设“平和堂”工程



青石井,西起走马楼,东止犁头后街。因这里原有一口用青石砌成的井而得名。图为青石井走马楼口。


相传青石井为明吉藩府汲水用井,上世纪90年代建设平和堂工程时,井被拆除。


旧时,长沙没通自来水之前,临江而居的人们时常将湘江河水作为重要的汲水来源,远离湘江的人们则凿井,以井水作为饮用水。1916年长沙城区有水井3631口。按照当时长沙市区33.8万人口计算,平均每93人就有水井1口。其中,颇有名气的水井有白沙井、南沙井、路边井、彭家井、观音井、东茅巷井、雅礼校井、青石井、螃蟹井、留芳岭自流井等。


上世纪30年代,青石井有海天电影院。与织机街的平平、万国,鱼塘街的东方、中央、世界,新街口的民乐,吉祥巷的吉祥,又一村的民众,中山路的银宫和清泰街的美西司电影院齐名。图为青石井犁头街口。


如今,青石井成为美食文化街。


商家想尽法子宣传自己的菜肴。人们如今走在这条古巷里,再也看不到点点旧迹。建筑师想方设法将路面与两厢建筑设计成仿古风格,试图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久远的时代。

白沙路:井比路远远有名,路原来叫“铁路边”



白沙路,呈东北—西南走向,北始于浏城桥下的解放中路,下穿芙蓉路、人民路、城南路,与劳动路、书院路平交,西止于湘江大道。


大椿桥现在成为了白沙路的一部分。白沙路从这里越过书院路,直达湘江大道。此图摄于2011年7月3日。


白沙路因街东面有白沙井而得名。白沙井四周如今已建起了公园,公园大门是一四柱三洞的牌坊式建筑,中间两柱分别刻着“高天聚风月一园是造物之无尽藏好为寄兴怡神地”和“古井媲潇八景看游人之所共适都在廉泉让水间”,横批为“白沙古井”。


附近因白沙井而得名的街道还有白沙井街、白沙巷、白沙岭、白沙里、白沙游路等。


白沙井被称为“长沙第一泉”,此井虽小,却名贯古今。


白沙井原来只有一眼出水,到明末时水分成二眼,经过多次修整后扩为四眼,井口0.6米见方,泉水从井底涌出,终年不断。


传说远古时期,此地为平地上的一个村庄。有一天,村里百姓赖以生存的一股清泉忽然不见了。村里一对郑氏兄妹,兄名回龙,妹名白沙见到一位仙姑,仙姑告诉他们这是孽龙在地下作怪,占住了水源。回龙兄妹发誓要夺回清泉,他们在仙姑指点下,每天中午在水源处掘地三尺,当挖到第七个中午时,锄头正好挖在孽龙的鼻子上,血水喷出地面几丈高,化为一片汪洋,淹没了村庄,回龙兄妹也被洪水淹死了。


洪水退后,观音菩萨感其兄妹舍身行善,于是将回龙的躯体点化成山,镇住孽龙,叫回龙山;将白沙的躯体点化成水井,叫白沙井。


毛泽东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中的“长沙水”亦指白沙井水。清初白沙井就与山东济南趵突泉、贵州贵阳漏趵泉、江苏惠山陆子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泉。


白沙路原先不是马路,也没有道路名,这里是京广铁路长沙老城区边缘的一段,老市民称长沙老城区这长长的一段铁路沿线为 “ 铁路边 ”。南来北往的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全都要经过这里。现在,长沙市正在对白沙路进行提质改造。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这段市内铁路被拆除,随后在原铁路路基上拓宽,修建了从浏城桥到劳动路这一段白沙路。再后,拉通了劳动路经东瓜山、大椿桥这一段往西延伸的白沙路。图为白沙路穿芙蓉路隧道。


在这次提质改造中,白沙井公园两侧建了很长的围墙,将来墙面上会展示与古井相关的文化。


施工人员在抓紧施工。


或许这条路上有口名井,路上有好几家单位、商铺都与水有关。这是一家洗浴店。


这是一家面粉店,但它也打起了“沙水”的卖点。


自来水公司设在这里的服务点。


就连路边的小巷名也与水有关。


白沙路142号有个不到3平米的小门面,从宁乡灰汤琮的陈永孝在这里开了个修鞋修锁店。这个门面月租金800元。陈师傅15岁就开始学艺,1994年来到长沙从业。2003年起一直在这经营。望着路上施工的场面,陈师傅着急地说:“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搞好。围档围了,没有一点生意呢。”


道路在施工,两边商店没什么生意。


这家米粉店女老板看到没有生意了,便自己下了一碗粉吃起来。


路上行人也很少。


一抹冬阳洒在施工中的白沙路上。


白沙路门牌。


白沙路深处。


早些年,政府就对白沙路两侧的建筑进行了仿古改造。仿古建筑与财信大厦交相辉映。


白沙路上有长沙最大的古玩市场。因白沙路在提质施工,给市场带来了不便和混乱。


长沙简牍博物馆就在白沙路92号。


从江浙来长沙旅游的一家人特意一大早来到白沙路感受古井风采。只可惜路在施工,周围环境很差。他们在“沙水面粉店”吃完米粉后,就遗憾地离开了。


人们期盼白沙路焕发青春活力,以路和井搭载丰厚的文化气息,展现在市民面前。

红墙巷:因学宫红墙而得名,如今无半点学究气



红墙巷,东起蔡锷路东,西止民主东街。图为红墙巷蔡锷路口。


古代,此巷南侧为长沙县学宫的围墙,明嘉靖九年,学宫改为文庙,围墙被粉刷成朱红色,故将此巷称为红墙巷。图为现在全街唯一一处红色围墙的房子,看到它,才让人感觉到找到了一点点红墙巷的味道。


长沙市开福区蔡锷北路今长沙师范附小系原长沙县学宫旧址。1983年,旧址一侧翻修改建为敦煌照相馆时,发现壁嵌“廉、节”二字石碑两块。此壁在学宫街与红墙巷之间,当为长沙县学宫的遗迹。碑为青石,高200厘米,宽134厘米,字高174厘米,宽120厘米。字体规格、笔迹与朱熹书岳麓书院“忠孝廉节”碑大体相同,但“节”字左下方所镌刻年月及书者署款不同。首行为“大清嘉庆二十年乙亥岁春月吉日摹刻”,第二行为“宋文天祥书于□□□”。石面莹净,字迹完好,今藏长沙市博物馆。


长沙满哥“挑灯看贱”(网名)创作长篇小说《红墙巷恩仇录》, 2016年2月21日开始在微信公众号《故事长沙》 上连载。作者自幼在红墙巷长大,于吆喝掀天的市井氛围中,渡过了飞天蜈蚣般的青少年时代。他用一本正经的武侠文风和章回体形式写了自己的青少年往事。


如今巷两侧的房子全做了门面。


靠蔡锷路的门面一般经营南食之类的物品,靠近民主东街的门面,大多为冷作车间或回收电器之类的店。


巷子深处。


巷子里有好几栋这样的宿舍。


巷子里的成人用品商店。有趣的是,上面挂的却是米粉店招牌。


巷子里的人家。


靠民主东街的巷子大路牌,不知哪天掉了,被居民捡起,安放在护窗上。或许他们是怕生人找不着红墙巷,或许他们是怕红墙巷在人们心中忘记。

黄泥街:在长沙人的心目中,黄泥街就是书市的代名词





黄泥街,东起蔡锷路,西止文运街。因这里的土地为黄泥而得名。图为鸟瞰黄泥街,近端口为文运街口。


黄泥街双鸿里原有“秋女烈士祠”,以纪念秋瑾,为浙江侯补道陈国栋之父所设,今不存。图为今日双鸿里。


双鸿里53号的大伯。


双鸿里尽头通向黄泥街。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商,像蜜蜂一样扑到这条小街上,挑选读者们需要的好书,借以实现自己发财的梦想。


这条长不过几百米,宽不过3丈的小街,在上世纪90年代,两旁的建筑物还是上世纪30年代的青砖小瓦,门面参差不齐、破烂不堪。


那时,尽管黄泥街人流如织,生意兴隆,但形象却不雅,除了书摊外,还有炸臭豆腐的、卖糖油粑粑的、洗脚按摩的、磨剪刀菜刀的各种小摊或小店。后来,书市搬到了定王台。


何顿在长篇小说《黄泥街》中,以“黄泥街”为坐标,用“我”讲叙了长沙Z出版社普通编辑张逊,从贫穷的硕士文字编辑到千万富翁的演变,对书市“黄泥街”作了全景式的鸟瞰透视。


书市搬走后,街上又开起了服装店、手机店等,仍然十分地繁华热闹。


现在,临街的房子全是门面。


2000年以来,街两边建了几栋宿舍。但一楼做门面,二楼起才住人家。


楼栋之间形成的小巷,也都是门面。


2016年,长沙市政府启动蔡锷路两厢棚户区改造,黄泥街南侧的房子列入改造范围。图片中下方的长方形上边线,即为黄泥街位置。


图为南侧的房子被围档围住了。


商店商品大甩卖,原价599元,现竟降到60元。过份的降价,反而失去了信任,商品基本无人问津。


房产中介乘势而入。


住13号的这位大嫂对于拆迁一脸愁容,她说“我只想原址安置,以后还是回迁到咯里。但拆迁办不肯。住在咯里一辈子哒,舍不得离开撒。唉!”


列入拆迁范围的人家或商铺大多已经搬走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住户。


在老屋最后的日子。


如今黄泥街一条小巷的一个角落。


黄泥街南侧的小巷的墙面上都写满了“征”字。人们期待黄泥街的涅槃。

蓝粉墙:城内城外皆有,如今却都已不存



蓝粉墙,系老长沙街名,现不存。据说,蓝粉墙在民国之初修建黄兴路时被拆,因年代久远,它的具体位置,现在老长沙人都说不清,有人回忆大概在现在的八角亭至中山亭一带。图为俯瞰中山亭。


有意思的是,长沙城外还有一个叫“蓝粉墙”的地方,那就是开福区高源村。这个地方,在解放前叫蓝粉墙,解放后的二三十年内也叫蓝粉墙,当时叫蓝粉墙大队。到了上世纪80年代公社体制撤销后,这个地方才叫高源村。


陈嗲,78岁,蓝粉墙原住民。目前,他一个人生活在这栋马路边的三间平房里。


长沙机床厂技校在这里已经有很多年了。它还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湖北中南机场集团人才培养基地和民太安集团保险公估管理学院。


高源村(蓝粉墙)属于城中村,大部分土地已经被一些单位和开发商收购。说起蓝粉墙,这里的老人都说,原来的蓝粉墙好大呢。

赤岗冲:没作街名路名,但永远存在于长沙人心中



赤岗冲,位于劳动中路与曙光南路、砂子塘路交汇处。目前,并没有哪条路、哪条街、哪条巷叫赤岗冲,它只是泛指三路交汇这一带。


古代长沙岗峦交替,湖塘星布,城廓错落其间。


民国以后,随着市政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山岭被推平,一些山岭则依势建起了民居和商铺,山岭名渐渐变成了街道名。赤岗冲之名,或许就是这样来的。


图中主路为劳动中路,远处正中的路为曙光南路。


政府在三路交汇处建设了“赤岗游园”。


因三路交汇,这里是有名的交通混乱的地方。


赤岗冲属于东塘商业圈,所以,这里开发了不少楼盘。


这一带旧房子不多了,仅有的少量旧房子也被征收。


这是进一个楼盘的斜坡路旁的旧房子。看到它,总算找回了昔日赤岗的味道。


这里的电线还没入地。


赤岗冲一角。


回家。


因赤岗冲没作路名、街名,所以,在赤岗冲很难看到“赤岗冲”三个字。除了公交车站牌上有“赤岗冲”三字、在游园有“赤岗”二字外,这里是第三处可以看到“赤岗”二字的地方。


尽管赤岗冲没作路名、街名,但长沙人没有忘记它,它以“老地名”的资格,将永远存在于长沙人的心里。图为俯瞰赤岗冲一带。


其实,长沙带“色”的街名远不止这些,比如还有:青山祠,白沙街,白果园,白鹤巷,白鹤观,白马庙,红龙庙,红石岭,黄泥坑,黑石渡,碧湘街,碧湾街,乌春巷,紫湘园,紫竹林,紫荆街,等。可谓看不尽的“街色”,道不完的风情。图为两女子在白果园拍摄艺术作品。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沙有哪些有趣的地名
长沙白沙井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5)
漫步长沙 穿越了历史的繁华,感受城市的美好
长沙这里有家店有362岁,依然火得一塌糊涂!
长沙老街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