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弘道讲堂》对谈二:道教生命意识的发展

李知白:谈到了贵生这个生命意识的思想来源,就是刚刚卢老师谈到源自杨朱、源自老庄,那么在道教发展过程中,贵生的意识又有怎样的变化呢?张道长。

张兴发:实际从源头来讲,道教的贵生思想来源于道家。因为张道陵祖师创立道教的时候,它就是以道家文化为基础来弘扬道。但是道家文化的传统从道教来看,说源于黄帝、老子,但实际谈养生、重生的思想,应该对黄帝那个时候谈起。黄帝曾经有个故事,他问道于广成子,向广成子学习至道养生的方法,那个时候就教给他怎么去吸精、保命、胎息的养生方法,所以说应该追溯到那个时候。然后从老庄开始,刚才卢老师也谈到了老子里面有三个层次谈到养生,一个“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这个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道祖老子告诉我们懂得生命,懂得养生的人有三分之一,不知道养生的人也有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的人介于两者之间,这个就是说生命是生生不息的,需要人们去认知,去懂得这个。然后从《庄子》里面,他的养生境界更高,他认为重生、贵生不在于肉体生命的永恒,而在于人的精神的升华,比如在看待生死问题上,庄子曾经家人去世了,他鼓盆而歌,精神很超脱。

李知白:这个听起来会有点不近人情。

张兴发:这个没有,这个是人的一种境界的升华。实际说到底还是一个自然问题,他认为人应该自然而来,自然而去,不为生而喜也不为死而忧,不要悲伤。就是说逝去的人已经走了,他留下的是什么,留下就是精神,留下的是他的思想,而我们后人要继承的也是这个,所以这是他所看的。然后《庄子》里面还讲要逍遥,要自由来看待,刚才卢老师谈到,人不能为了生而生,也不能为了死而死,就是说你要快乐逍遥地活着,当然这个更深层次的主旨是什么?主旨还是老子提的“道法自然”观念,就是人一定要在自然之中活着,不要有任何的代价,不能为了活而活,也不能为了生而生,所以它是一个价值的问题。就是说在张道陵创教之前,道教里面已经有了这种重生的思想存在,然后还有一些方术,比如惜精、保气、胎息,这种养生锻炼的方法。一个是道,思想层面、精神层面的一种指导思想,哲学层次的;一个就是术。我们平时为了把这个身体养好,我们要采取一些方法来保养我们的身体。然后在张道陵创教以后,他通过斋醮符箓来修炼,来保养自己的身体,来锻炼人们这种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学大观】试论汉初道家思想的宗教化(及道医的形成)
道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道家:积极、痛苦、逍遥
彭祖百忌
道家和道教
道教思想的创立者之一--庄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