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育王、庄子、荀子,谁才是当世高人

前300年——前250年,

阿育王(Ashoka,意译无忧,约前304年-前232年)

庄子(前369年—前286年),名周。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

客观上,当时的世界,是两个战场。

一个是亚历山大遗留的西方战场,一个是中华的东方战场。后来,西方战场越来越大,越来越为各自的“独立、自由、平等”而战,头破血流,乐此不疲;东方战场即将结束,终于从“夏商周的联合国模式”转变成了“以大一统为主线”的中华天下,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前327年,亚历山大入侵印度西北部。但在印度历史上,没什么痕迹,来得快,去得快,如同旅游,烧杀抢掠一番,然后,什么也没留下。但是,客观上,亚历山大把古印度、古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安纳托利亚、古埃及、希腊、马其顿,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大的东地中海区战场。

亚历山大走后,古印度处于真空状态。前317年,摩揭陀国一名叫旃陀罗笈多的青年,组织了一支军队,击败了西北印度的马其顿人的部队,掌握了政权,建立了孔雀王朝,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统一的王朝。

旃陀罗笈多笃信耆那教,后来抛弃王位出家,绝食而死。他出家后,其子宾头娑罗继位,宾头娑罗死,其子阿育王继位。据佛教传说,阿育王杀了99名兄弟,才坐稳了宝座,他原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暴君,曾经专门挑选最凶恶的人设立“人间地狱”,去残害人民。在正式即位后8年,阿育王征服了羯陵伽。

据他自己所刻铭文的记载,在这一次战争中,羯陵伽有15万人被掳走,10万人在战争中被杀,还有若干倍于此的人死亡。经过三代人的经营,孔雀帝国至此达到了极盛阶段。

在阿育王统治时期,最鼎盛时,除印度半岛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起阿萨姆西界,西至兴都库什山,都并入了孔雀帝国版图。

鼎盛时期的孔雀王朝

阿育王的前半生被称作“黑阿育王”时代。后来他信奉佛教,停止武力扩张,强调宽容和非暴力主义,开始推行“正法”统治,要求人们节制欲望,清净内心,不杀生,不妄语,多施舍;服从并维护社会等级制度,尊敬父母、尊长、宗教导师,按照公认的社会道德规范对待亲友、婆罗门、奴隶和仆人。所以,他的后半生,被称作“白阿育王”时代。

在阿育王死后不久,孔雀王朝王权衰落,印度重新分裂为许多国家。前187年,孔雀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在阅兵时被大臣所杀。孔雀王朝立国150年后,正式结束,古印度重新进入了六神无主的状态,继续无人值守。

前面我们讲过,印巴核心区有个特殊问题,这块风水宝地,由于气候地理原因,活人容易,但想活舒服了,不容易。所以,即便所罗门、刹帝利,在权力、财富上的野心和动力也不足,因此,这个地方,是个“修炼个体精神境界”的好地方。

《吠陀》、《奥义书》就是印巴区的核心文化,内容,就是讲个体修炼的智慧。耆那教,就是修炼个精神智慧的宗教。但是,个体修炼需要付出极高的思辨智慧,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因此,耆那教只适合少数人。阿育王的爷爷,后来抛弃王位出家,绝食而死,就是因为他笃信耆那教。在古印度,个体精神层次上的追求,比现世的辉煌,比财富的幸福,高尚的多。

《奥义书》后期,释迦摩尼改造了耆那教,不需要大智慧,针对不同慧根的人,讲了不同的修炼方法,所以,佛教得到了普及,尤其是阿育王时期,最为辉煌。

阿育王死后,佛教在印度也就不流行了。以佛教治国,佛教那么好,为什么王朝灭亡?为什么佛教在印度反而不行了呢?

按照天道的理解,其原因是,与“个体的精神追求”匹配的社会制度是“种姓制度和阇提制度”。个体精神追求第一,现实中怎么办呢?这就是“履行各自的天职”,各安天命,这就是种姓制度的起源。种姓制度,对应的是各行各业的阇提制度,相当于各种行业工会组织。所以,古印度没有国家、民族之类的概念,只有行业工会。古印度本来就是非暴力和宽容的,因为,财富上的幸福只是第二等的幸福。

但“普及型的佛教思想”打破了种姓制度,因此,与古印度的核心思想是有区别的,是不匹配的,所以,古印度在佛教基础上,产生了印度教。不仅慧根突出的人能修炼,普通人,各个种姓的人,各个阇提的人,都可以追求精神境界了,这就是印度教的内容。这样,个体精神追求与种姓制度完美结合了,因此产生了“匹配”,所以,佛教在他的发源地反而淡出了,印度教成了主流。

吠陀、耆那教、佛教、印度教的前因后果就是如此。因为中华的天道,匹配思想,是天下一切的总规律,因此,遵循中华的天道,可以把任何问题解释的非常清楚。

其实,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设计的制度,也是这种种姓制度,也要求把人按照“天职”进行分工,只不过,他的意思是,一切从“国家优胜”的需要出发,把每个人当成国家的零部件,当成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为“国家优胜”服务。柏拉图的哲学王,借鉴的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光明正义神;柏拉图的社会分工,借鉴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因此,根据天道思想,印度本身,就不适合大一统,孔雀王朝的大一统就是多此一举。其实,印度的历史就是如此,大一统的时期非常短,而且间隔的时间也非常长。但种姓制度却一直存在,从哈拉巴开始,直到今天。因为,“个体的精神追求”和与之匹配的“种姓制度”,才是这块地方的根本文化。

我们再来看庄子。

庄子

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

什么意思呢?

老子的天道,讲“人”应该主动与环境的需求匹配。身处春秋战国的乱世,庄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你们瞎折腾什么,瞎折腾都是勉强,都是“人为”干预,因此,都是违背“天道”的。所以,怎么办呢?顺从天道,摒弃“人为”的干预,不干预,天下反而清净了,反而会自动“齐”,这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因此,庄子的“齐”,就是“中华”的“华”,就是普遍幸福。对应当时的乱世,庄子认为,是“人为”干预的恶果,所以,应该“无为”,应该“逍遥”处身事外,要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要去除宣传、教化、劝导,去掉人性中的“伪”,天下反而能“齐”。

所以,有了著名的《子非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什么意思呢?本来庄子和鱼都很“乐”,惠子没事找事,“人为”干预自然,“人为”产生分别心,才产生了争论。

再说一个《庄周梦蝶》,其实还是一个意思。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什么意思呢?在梦中,庄周与蝴蝶,本来都很“乐”,非要分出“谁是谁非”,就是没事找事,就是“找不痛快”,就是“有为”的恶果。因此,“逍遥”反而产生“顺乐”,“分别”反而产生呆滞的“物化”。

这就是庄子的逍遥思想,面对“本来普遍幸福”的局面,非要有为,非要分别,造成了如今的乱世,这就是庄子的看法。客观上也是如此,周天子本来应该顺应环境需求,与发展起来的诸侯合并,但周天子傻,不知变通,死守周公的“礼乐”,结果造成“天下”没有老大,所以引发了春秋战国的动荡。周天子死守“礼乐”,不能产生“齐物”,不能继续产生“普遍幸福”,这就是分别,这就是“有为”的坏处。

所以,对于本来“普遍幸福”的局面,就应该无为,就不能再强加干涉,就要顺其自然,这才是庄子的核心思想。因此,在中华,历朝历代,在“盛世”时期,“无为”思想都是绝对的主流。

但是,面对“普遍不幸”的局面,应该如何呢?按照庄子的思路,天下已经大乱了,你就别添堵了,置身世外,做个逍遥的神仙也不错。如果大家都不给“天下”添堵,“天下”自然就会重新回归清净。

庄子的想法有些天真,自己做神仙没问题,想让天下人都不添堵,谁也做不到。所以,该添堵的继续添堵,该有为的继续有为。但是,像庄子这样看清楚局势的高人,会成为隐士,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庄子的逍遥思想,管不了别人,管别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因此,庄子非常伟大,但他的思想还有局限性。已经普遍幸福的环境,他适合;已经普遍不幸,自己怎么办,他也适合;但其他环境下,他的思想就不适合。“什么环境干什么事”,这才是“中华真正的天道”。所以,中华的天道,不是庄子的逍遥道;由此发展出来的道教,也不是真正中华的天道。

当时的环境,什么才是最符合大环境需要的“天道”呢?既不是伟大的孟子,也不是伟大的庄子,而是在历史上并不十分突出的荀子。荀子,才是当世的高人,因为他的思想最符合当时的环境需求。

荀子

何以见得呢?荀子有三个著名的学生,韩非子、李斯还有张仓。韩非子和李斯,帮助秦始皇靠斗争、靠法治完成中华大一统;张仓是萧何的副手,对刘邦的影响很大,活到90岁,而且,他还有一个天才学生,贾谊,贾谊之后是董仲舒。可以说,荀子一脉,一直是中华的当权派,而孟子、庄子一脉,仅仅做为宣传的榜样,为什么?

荀子说:“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他认为,性本恶,人的天然禀赋是恶的,如果顺应他的发展,必将引起人与人的争夺,贼杀,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性恶论。西方的“独立、自由、平等”,出发点就是个体,从个体出发,就是性恶论,结果必然是竞争优胜,你死我活,前面讲的西方历史就是证明。其实,今天的环境也是一样,让人性无拘无束的释放,追求物质利益,必然是贪婪自私、道德无底线。

所以,荀子说,天生性恶,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所以,后天的改造是最关键的,只能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所以,荀子做《劝学》。

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由此,礼转为法。所以,荀子常有“礼法之大分”的提法,礼法并称。在荀子那里,义礼并称时,礼多是指道德;礼和法并称时,礼多指制度。

荀子说:礼为立法的原则,是道德立场;法是强制执行的必须秩序。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一有机会仍会作乱。他把“法治”称为“暴察之威”,“礼治”称作“道德之威”。法治至其极,也不过为“霸”,而不能成“王”。所以,只能以礼义为本:“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这就是荀子的“帝王”之道,秦始皇用之,成为王者,刘邦用之,成为帝王。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在乱世,更具实用性。

荀子时代,大环境需要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怎么办?荀子的意思是,道德礼乐都很好,但当务之急是“法治”,只有“法治”,才能让天下从大乱到大治,然后,再以“礼治”统领“法治”,再然后,才会以“德治”统领“礼治”,这就是荀子的逻辑。

荀子的思想,恰恰符合中华的“天道”。中华的天道,核心不是“研究什么最好、最对、最真理、最永恒不变”,而是“研究什么最符合当前大环境的需求”。以“匹配”的“中”,带来“天下普遍幸福”的“华”,这才是最正宗的中华思想。所以,当时的大环境是“天下大乱”,最需要的就是“天下大治”,怎么办?当然“法治”。

但是“法治”,必须是“礼治”下的“法治”。实现了“天下大治”,才能实现“礼治天下”,这才是“德治天下”,这就是天道。所以说,秦始皇实现的“法治”,大汉朝实现了“礼治”,中华实现了真正的融合和统一,荀子功不可没,他才是当世的高人。因为,他的思路,最符合当时大环境的需求,最符合中华的天道。关于老慢的“天道”思想,请参阅老慢的新书《老子的天道》和《天道易经》。

其实古今一理,今天的大环境是道德没底线,贪婪无底线,那么,今天的法治就要从严,而不是西方的对等,今天的德治就要从宽,降低发展速度,福利惠民。因此,今天的大环境,需要的是:一手从严法治,一手福利惠民,这才是符合大环境需求的的中华天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千年前,一场“以德治国”的旷世大辩论
荀子的“礼治”到底是什么?
千年古刹,阿育王寺
解读古印度往事,由于阿育王的高压,婆罗门居然弄出一个杂种性
唯一提倡法治的儒学宗师
荀子论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