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样用兵策略,有人用兵败被杀,另一人却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为何

诸葛亮北伐

公元228年,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蜀军采取从斜谷出击,由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充当疑兵,据守要地箕谷。自刘备已经去世后,蜀汉几年来没有什么动静,曹魏也因此没做好防备,魏明帝曹叡派遣曹真都督关右地区各军驻扎在城。突闻诸葛亮出兵攻打关中北伐中原,整个魏挺及关中百姓都慌了手脚。很快关中所属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都叛魏而归附蜀汉政权,此时曹魏上下才感觉震动,一时不知如何应对,魏明帝曹睿说:“诸葛亮呆在蜀地,原本可以依据山险固守,现在劳师以远主动出击,这正合乎兵书所说的招敌前来策略,我大魏一定能够击败诸葛亮。”于是统领步、骑兵共五万大军,再命右将军张郃监管军务,向西抵御诸葛亮的进犯,要消灭来犯之敌。

街亭之战蜀汉-曹魏双方形势图

诸葛亮重用马谡

诸葛亮在这次北伐中原攻祁山时,没有选择魏延、吴懿等人为先锋,反击固执地提拔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来领导各支军队,后又在关键时刻把此次攻伐战中的的军事重地街亭交给其来防守,以阻挡曹军大将张郃的进攻。没料到的是马谡在街亭却打乱了诸葛亮的军事部署,应对失措,既没有在街亭正面路口下寨,更加突发奇想,舍弃水源充足的地点,选择登上无水源的南山据守放弃占据山下的城镇安营落寨。禆将军王平以为这样的策略不妥,曾多番规劝,担心曹军围住后,没水源兵士便会军心大乱,不攻自破。但马谡都不采纳,反而说,兵法上云“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旦我军陷入死地,自会勇气大增,反败为胜。

兵法上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马谡失街亭

张郃随后率军来到街亭,将马谡团团包围在山上,又断绝马谡军的水源,之后大举进击,熟读兵书的马谡此时也慌了,约束不住自己的部下,全军溃不成军、四散奔逃。王平兵少无法救援马谡,只好率领自己的一小股军队鸣鼓自守,张郃怀疑有伏兵怕遭埋伏,不敢向前进军,王平得以及时收拾街亭残军,并率领败军后撤。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失去重要前进据点,进退无据,无法再战,只得迁西县一千多户撤回汉中,此次北伐所取得的成果也付之东流。这便是后人时常提起的战役“失街亭”,后马谡与将领李盛、张休等人全被处死,黄袭也被夺去军职。王平在此战中表现出优良的军事才能,提拔为参军,统领兵马和营屯之事,升迁为讨寇将军,封为亭侯。诸葛亮上书请求贬降三级,承担此次北伐失利的责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这样草草收场了,想想也觉得窝心。

韩信背水一战

秦末楚汉争霸,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领数万人马向东越过太行山,开始对赵国发动进攻。两军在险要隘口——井陉〔xing行〕口相遇。井陉口是太行山八个隘口之一,现在河北省井陉县东面的土门关,在井陉口的西面,有一条长约100里的狭窄驿道,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赵王和统帅陈余有10多万赵军,据险扼守井陉口。韩信的军队不过几万人,而且多半是新近才招募来的,训练不足,也没有什么作战经验,赵军占有很大优势。

谋士李左车向陈余提出一个作战计划。“汉军士气正旺盛,我军目前应该先避其锋芒,不可轻敌。”接着,又说:“汉军劳师以袭远,粮草难以为继。井陉口道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行通过,汉军运粮部队一定还在大军的后面,请拨给我三万人马,从小道去劫夺汉军的粮草,只要切断汉军的粮道,再堵住汉军后退的道路。您率领赵军深沟后期高垒,据险坚守,不要同韩信进行主力决战,使他求战不能,后退无路,这样做,用不了10天,我们是一定能把汉军打败的。”此作战计划,是依据双方实际情况提出的,比较稳妥可靠。但是骄傲轻敌的陈余,断然地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考虑到双方力量相差很大,把大军驻扎在离井陉口很远的地方,观察形势,研究赵军部署,寻找有利战机。他了解到陈余的胃口很大,想在井陉口一口吞掉汉军,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方案很快形成了。部队开到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驻扎,从军中挑选了2000名精壮骑兵,每人手持一面红旗,半夜的时候,趁天黑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下来。嘱咐道:“明天我军和赵军决战。赵军看到我军后退,定会倾巢追击。乘赵营空虚时你们攻进去,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换上汉军的红旗。”任务交代完,传令开饭,和往常不同,之前总要饱餐一顿,这次却只给士兵们预备了少量饭菜。大家不明白是何缘故。韩信解释说:“大伙儿先少吃点,等大破赵军后,举行丰盛的会餐!”汉军知道赵军人多势众,不好对付,勉强答应说:“是了!”大家壮着胆子出发。

2000名轻骑兵出发之后,韩信又派一万人先锋部队,到井陉口附近,沿着绵蔓水摆成阵势。绵蔓水当年是一条水深流急的河流。想把汉军一网打尽的陈余,不会攻打汉军的这一万人。果然不出韩信所料,这支先头部队并未遭到任何阻击,就顺利地开到了绵蔓水的东岸,建立起阵地。赵军望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以退兵,都讥笑韩信根本不懂得兵法。

井陉大战,阵斩陈余

汉军按照韩信的计划布置完毕,韩信亲自率领汉军,打着大将的旗号和仪仗,敲起战鼓,呐喊着向井陉口杀来。陈余也令赵军出击。赵军漫山遍野,向汉军冲来,双方大战。韩信、张耳诈败,把旗鼓仪仗都扔掉,向绵蔓水方向后退。陈余看到韩信、张耳后退,命令全军空营而出。汉军退到绵蔓水边,和原来背水列阵的一万汉军会合起来,与赵军继续激战。前有强敌追兵,背后是水深流急的绵蔓水,汉军明白只有向前拼死杀敌,后退死路一条。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无不以一当十,拼死战斗。埋伏在赵营背后的汉军2000名轻骑兵,一看到赵军倾巢出动,就立刻乘虚攻入赵营,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换上了汉军的红旗。霎时间,赵军的大本营竟变成了汉军的大本营。

赵军苦战了大半天,没有取得胜利。已经疲劳不堪,活捉韩信、张耳泡汤了,便下令收兵。筋疲力尽的赵军只看到大营插满了汉军的红旗,以为赵王已被汉军俘虏,抛戈弃甲,纷纷溃逃。占据赵营的汉军乘势杀出,韩信的汉军主力反攻过来,把赵军彻底打垮,斩了陈余,俘虏了赵王歇。

战争结束,将领们十分佩服韩信,但是依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纷纷问道:“按照兵法,行军布阵应该是右面和背后靠山,前面和左面临水,现在将军却违反兵法,背水列阵,当时并不相信您的话,可竟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原因呢?”韩信回答说:“背水为阵在兵法上也是有的,只是诸位没有考察罢了。兵书上说过,‘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之所以要背水列阵,就是按照这个道理。

置之死地而后生,应该是兵法上的经典策略之一。不同的人理解认识上存在差距,同样的兵法策略,有人可以灵活运用,扭转乾坤、反败为胜。有人却死硬背、纸上谈兵,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信最阴一招,用3万兵大败20万赵军,2000多年仅一人敢用
秦末名将用此计击败十倍敌军, 三国一武将效仿, 却身败名裂
“陷之死地然后生” 教条主义害死人
为何韩信成了“战神”而赵括马谡成了“战渣”
马谡效仿韩信的背水一战,却没学到精髓,焉有不败之理
背水一战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