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藏算的境界:刘伯温临死前为何嘱咐家人把尸骨焚化,不要安葬?

刘伯温曾作过一组《感怀三十一首》,其中第二十七首云:“象以齿自伐,马以能受羁。猛虎恃强力,而不卫其皮。世人任巧智,天道善盈亏。不见瑶台死,永为天下嗤。”

诗中隐含的意思说,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那些被认为是强大的东西,大多因其锋芒外露,为其所害。有的人隐瞒聪明比隐瞒愚蠢更努力。为什么呢?大智若愚。外在的精明往往是内在愚蠢的表征。好炫耀的人往往被明哲之士所轻视,就是这个道理。

洪武四年(1371),李善长罢相,被安置在凤阳老家,这是朱元璋清理功臣的一个信号。

刘伯温敏感地捕捉到了,他知道常伴君王身边,早晚会被抓住过失受到惩处,不如早作退身之想。于是,他也请求退休,回到了浙江青田老家。归隐后的刘伯温,每日喝酒下棋,口不言功,藏形遁迹。外人很难想到,这个寓翁是个开国元勋。他最大特点是不与任何官员来往。青田知县因仰慕刘伯温,想拜访他,始终得不到刘伯温的允诺,只好化装成农夫来到刘伯温家。刘伯温正在洗脚,就令侄儿带进茅舍,煮饭招待客人。县令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刘伯温大吃一惊,自称百姓,请县官回去,并再不相见。

刘伯温何以如此诚惶诚恐呢?这与朱元璋的特务政治有关,朱元璋经常派特务侦察臣僚私下的言行。这年八月,朝廷的使者就来到刘伯温住所,交给他皇帝的手书,朱元璋问他有关天象与政治的话题。而使者本身就负有探查监视的使命。这就难怪刘伯温藏形惟恐不密了,因为他面对的是机智又猜疑的皇帝,不得不小心从事。

刘伯温的老家浙江青田,偏处重山峻岭,天高皇帝远,就不能不使朱元璋悬心。刘伯温深深了解这种心理。四年二月,他一回到家,就派长子刘琏赶到京城上表谢恩,八月,四川明升(明玉珍之子)政权平定,他赶紧再派刘琏送去《平西蜀颂》。他蜇居深山,可是自己的形迹又得让皇帝知道。所谓深藏不露,不能形迹全无,让皇帝觉出诡秘的味道,而要时露时隐,分寸真难把握。

尽管刘伯温藏遁,还是中了政敌胡惟庸的暗算。明初,闽浙两省交界处有一块地叫谈洋,是盐盗聚集之地。适逢逃军与盐盗叛乱,而当地官吏瞒报。刘伯温深知在此类事上不能再隐藏,否则,朱元璋知道后会给他个知情不报的罪名。于是让大儿子刘琏上奏,事先没告诉中书省。胡惟庸正以左丞相负责中书省事务,大为恼恨,就密令人造谣说:谈洋有王气,刘伯温图谋留为墓地。王气之说是颇能打动疑忌多端的朱元璋的,加之刘伯温又长于术数,所以朱元璋虽未加罪于刘伯温,却夺了他的俸禄。

这种死无对证的猜测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即使说得清楚,那不是显得自己是而皇帝非吗?刘伯温考虑再三,带儿子刘琏赶往京师。没有一句辩白,只是向皇帝谢罪,只是说因为罪臣冒犯,惹皇上生气,实在是罪该万死。这样一来,反倒使朱皇帝无从下手了。正是这种以退为守的策略,使朱元璋本想等刘伯温辩自时治他个洁己诬人罪过的想法没能成行。

刘伯温渡过险关。但也只是暂保头颅而已。皇帝的猜忌没有解除,胡惟庸势炎薰灼,迫害随时可至。他此时是不能再回青田了,留在皇帝眼皮底下最让皇帝放心。“饱食无一事,一日复一夕。倚门望园穹,白云在空碧。掩门还独坐,浩然怀往昔。惟有故乡梦,可以慰岑寂。”那孤寂、落漠的心情跃然纸上。

而凝聚其藏算智慧结晶的则是他对自己后事的安排。这安排中不仅有对朱元璋透彻的了解,还有一种隐忍的智慧。

洪武八年春,刘伯温患病,胡惟庸奉朱元璋命请来医生给他医治,刘伯温吃了胡介绍的医生所开的药后,病情急剧加重,朱元璋令其仍回老家疗养,回家后不久便死了。据他儿子说,服药前他肚子胀得紧紧的,后来又泻得瘪瘪的。后人推测刘伯温是中毒而死。明朝定论是胡惟庸派人下毒,但有人认为是朱元璋指使。这种可能性很大。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是皇帝赐药,真知道是毒药也只有吃下去,就像徐达死前吃蒸鹅一样。刘伯温很可能在临死时知道自己中了毒,也猜想到此事与皇帝有关。临死前,他嘱咐家人把尸骨焚化,不要安葬。这显然是自己毁尸灭迹,让死因与尸体一同飞灰烟灭,无处可寻。这样做是给朱元璋看的,目的是不给家人留下祸患。

同时,他把自己保藏的《观象》、《玩占》等天文书交给长子刘琏,说:我死后,赶紧送给皇上,万勿泄漏。他深知朱元璋对阴阳数术很敏感,知道刘伯温有此类“天书”,害怕这种东西流落民间,落入异人之手。刘伯温看透了朱元璋,这样做一是表示忠心,再则,潜台词是我的家人身上并没藏有皇帝担心的东西,请保全他们。刘伯温还让其子刘琏把遗表呈献给皇上,再次伸明自己“为政宽猛如循环”的政治理念。这是他的政治交待,也是一贯的观点。他似乎向皇帝献上了一片赤心,但似乎又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都隐去了,流露出的只是忠诚的感觉。这是藏算的至高境界。

【智慧点拨】

多疑、谨慎是一个政治家的成功要素之一,试看中国帝王,有一个是“马大哈”吗?稍有风吹草动,就要追根究底。在对潜在敌人的斗争中,必须采取“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一人漏网”的策略。难怪封建臣子有“伴君如伴虎”之忧!

韬光养晦之术,就是要收敛锋芒,深藏不露,这样才能使人解除戒心。以此可以自保,远离权祸;也可攻人,趁人麻痹,等待时机,一举而成。韬养之术的关键是含而不露,把自己高远的志向、高超的才能、盛隆的威望、炽烈的情感都掩藏起来,让人觉察不到你的威胁。

【引申名言】

安不可忘危,治不忘乱。——(明)刘伯温《百战奇略·忘战》

【名言释义】

天下安定时不能忘记危险,太平时不可忘记战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伯温临死前留了一筐鱼,朱元璋迷惑不解,17年后恍然大明白
朱元璋算计一次刘伯温,刘伯温临死前留下一计,让朱元璋死不瞑目
刘伯温临死前送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解其意,17年后悔不当初
刘伯温临死前叫人送朱元璋一篮鱼,导致十几年后皇子们被赶出京城
朱元璋当了皇帝想要给母亲迁坟, 刘伯温看后大惊 这坟万万不能动!
刘伯温从这两点断定,放牛娃朱元璋,必做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