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空问答

都没错!

司马懿首先是一名战略家,自随曹操出战起,他在军事上提出过许多重大的建议,这些建议均显示了他战略上的深谋远虑,有些建议的实施甚至对当时的天下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曹操夺取汉中后,司马懿以主簿身份向操建议说: “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第六十七回)

刘晔也赞成司马懿的建议,但曹操不愿“得陇望蜀”,遂未采纳这个建议。连刘备的心腹官员法正、孔明也将这看成是曹操用兵的一次憾事,曹操本人后来对这次错失良机也感到非常后悔。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曹操非常恼怒,欲起倾国之兵以讨伐。这时,司马懿出班献计,他建议曹操联络孙权出兵攻取荆州,而魏国出兵取汉、川,使刘备首尾不能相顾。

由于司马懿的这一建议,于是才有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吴蜀彝陵之战等后事。魏国在吴、蜀的拼杀、消耗中显得力量愈大。刘备死后,魏国老臣贾诩主张等待时机以进攻蜀国。

司马懿则提出了乘时进兵的建议,他联络西羌、南蛮、东吴、上庸孟达四股势力,组织五路兵马大举伐蜀,一时声势浩大,只是由于诸葛亮精于治国用兵,才使蜀国转危为安。

司马懿的这次伐蜀主张,显示了他的进取之心和作为军事战略家的博大胸怀。在魏蜀相争的战场上,司马懿是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曾对部下讲: “孔明智在吾先。”(第九十九回)

的确,在调兵、遣将、摆阵、用计等军事战术方面,诸葛亮堪称无可匹敌的高手,然而在军事战略方面,司马懿还是比诸葛亮略高一筹。诸葛亮二出祁山,魏国折兵损将。

这时,司马懿对曹睿讲: “臣算蜀兵行粮只有一月,利在急战,我军只宜坚守。陛下可降诏,令曹真坚守诸路关隘,不要出战,不须一空城计月,蜀兵自走,那时乘虚而击之,诸葛亮可擒也。”(第九十八回)

司马懿深知敌我双方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他在军事战略上采取的原则是: 第一,把军事斗争控制在自己的优势圈中,以暴露敌人的短处;第二,绝不轻易进入敌人的优势圈中。

根据这两条原则,他对诸葛亮采取了深沟高垒、拒不出战的作战方针,于是就把军事斗争的主动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尽管诸葛亮精于治兵,夙夜操劳,鞠躬尽瘁,但却无济于事。而且司马懿尽管中过孔明的反间计、空城计、诈败计、诈降计,多次上当受骗、人格受辱,但终归是战争的胜利者。

平定孟达叛乱时,司马懿迅速出击,先斩后奏,造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公孙渊叛乱时,他出奇制胜,围而不打,迫使敌军自己溃逃,最后以少克多。

他对两次用兵的不同作了解释: “昔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故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第一百六回)

两次平叛表现了司马懿丰富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才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与司马懿之军事才能大PK
权术大师(司马懿)
街亭之败为何惨败?并非马谡无能,毛主席前后两次点评道破原因
司马懿简介:司马懿因为鹰视狼顾而天生奸臣?
三国六大统帅排名
原创评论《再评“空城计”》彭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