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平陵之变,若曹爽逃到许昌号令天下讨伐司马懿,能否取得成功?

曹爽虽然把持着曹魏集团的大权,但是却在各方面都毫无建树,原本期望通过伐蜀之战建功立业,树立自己的威望,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不过桓范却是他这一派系中难得的人才,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身在京城的桓范冒死出城找到曹爽,为曹爽分析形势,献上计谋劝曹爽暂且逃到许昌,然后再召集兵马对司马懿进行全面反击。可是最终的结果是,曹爽并未采纳桓范之计,而是轻信了司马懿的种种承诺,落得了个被杀的下场。

其实,我们只要仔细分析就知道,当时的曹爽并未到完全丧失险中求胜的条件,不至于就走投无路只好乖乖投降。假若曹爽听从了桓范的建议,先逃到许昌组织兵马征讨司马懿,绝对有可能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虽然司马懿控制了京城,控制了皇帝曹芳,但当时的曹芳已不再不是一个小孩子,而已经17岁了。这意味着什么呢?他已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青年人了,或许今天看来这个年纪的人还很稚嫩不成熟,但是在古代这年纪基本都早已结婚了,因此一般来说思想都要成熟得更早,更何况曹芳是生在皇家。

所以,司马懿想要控制这样一位皇帝,是相对较难的,再加上司马懿政变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他相当于就是乱臣贼子,只要曹爽以剿灭乱贼的名义,振臂一呼,就可以号召各地的将士群起而攻之。

其二,桓范提出的南下许昌是可行的。因为许昌曾是曹操设立的都城,所以那里各方面发展都很好,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饷和钱财的支持,再加上许昌还有充足的武器装备。把许昌作为根据地是完全可行的,再者把别忘了桓范当时的身份是什么,他可是大司农,负责整个魏国的财政钱粮。所以,有桓范在就可以有效的保障兵马所需的粮饷物资。

其三,曹爽起兵之后,曹魏朝廷的大部分人都会站在他这一边,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效忠曹氏集团的,所以当司马懿想要非法篡夺的时候,他们打心底是不愿看着曹氏政权落入他手中的。尤其是曹氏的贵族,没有人希望家族集团被一个外人篡夺,故而绝对会团结起来对付司马懿。

再加上夏侯玄当时统率着关中的兵马,如果曹爽愿意反击司马懿的话,那么夏侯玄也肯定会支持曹爽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集结其他的军事力量,足以抗衡司马懿。何况当时还有蜀国和东吴在那里,因此司马懿想要实现自己野心的同时,也会有这方面的顾虑。因此,只要合理地谋划,击败司马懿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

可惜的是,曹爽竟然毫无远见,根本没有斗志,只是一个贪恋富贵生活的人,故而在司马懿抛出保他富贵无忧的诱饵之下,居然天真的选择了相信,如此之人,岂有不任人宰割之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曹氏天下到司马掌权:高平陵之变意味着什么?
高平陵事变发生时,若此人趁机发动兵变,司马懿根本没法抵挡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如果曹爽起兵反击,胜算有多大?
热闹的三国,为何最终属于沉默的司马懿,他到底是忠臣还是...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129)——司马师之死
曹爽与司马懿的十年明争暗斗,高平陵只是最后决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