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略论:间接路线》:战略大师的神作,刷新你对战争的认识

今年在头条问答上尝试着回答了几个关于二战的问题,我发现,决定战争成败的,主要是战略,而不是战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我找了几本战争理论书来读,于是就接触到了英国军事理论家李德·哈特的名作:《战略论——间接路线》。

如果要我形容一下当时阅读此书的感受,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一个词:醍醐灌顶。

从此觉得对战争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战争的规律依稀在望。并且,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完全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跟《孙子兵法》一样,有一种哲学的、认识论的高度,是可以运用到其他很多问题的思考中去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本神奇的军事学巨著以及它的作者。

一、李德·哈特其人

李德·哈特(1895——1970)大学上的是英国顶尖名校——剑桥大学,学的是现代史。大学期间,正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就放弃学业参军了。在惨烈的索姆河战役中,他因中毒气受了重伤,但还是活下来了,后来升到上尉。

1924年,他从陆军退役后从事写作,从此成了一个写作达人,不但产量极高,而且涉及的领域也很多,是一个著作等身的通才。

李德·哈特没上过一天军校,却是一个现象级的军事天才。他的标志性的军事理论就是'间接路线'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与他的专业背景有关,是他在研究了战争历史中30年著名战争、280多个战役后总结出来的。

1945年,李德·哈特出版了他最负盛名的《战略论:间接路线》一书,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介绍的。

二、战略是一种艺术

1.战略领域要斗智不斗力

李德·哈特亲身参加过战争,深知战争的残酷,他对那些头脑简单、思想僵化、只知道蛮干的高级将领深恶痛绝,觉得他们就是拿动辄以上万计的年轻士兵的生命当儿戏。

他晚年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说它思想的渊博和深刻从来无人超越,西方的军事思想家只有克劳塞维茨勉强接近,但他比孙子'陈旧'得多。

他在最初提出'间接路线'思想时,还没有看过《孙子兵法》,但他的指导思想跟孙子不谋而合,所以他说:'《孙子》这一本书所包括的战略和战术基本知识,几乎像我所著的20多本书中所包括的分量一样多。'

在他之前,克劳塞维茨在军事理论界的地位如日中天,但在李德·哈特看来,克劳塞维茨根本不得要领。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把'勇'排在第一位,崇尚的是暴力美学;而李德·哈特则跟孙子一样,把'智'排在首位。

按照李德·哈特的看法,以克劳塞维茨为代表的军事理论的基本原则是'斗力',这是战争中的直接路线,特征是简单粗暴;他的间接路线的基本原则就是在战略领域要斗智不斗力。

所以他给战略所下的定义是:'战略是分配和运用军事工具,以来达到政策目的的艺术。'作为艺术,他所追求的境界就是以最经济的形式、不需要任何严重性的战斗,而产生决定性的战果,它的极致就是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2.战略行动的核心:使敌人丧失平衡

要做到以最经济的形式,产生最理想的战果,就不能像通常所做的那样,直接面对着敌人进攻。这样不但不能破坏敌人的平衡,反而会巩固他们的平衡,因为正面的进攻只能使敌人后退,从而逐步接近他们的预备队、增援和补给。

李德·哈特提出的核心思想就是两点:1.抵抗力最小;2.期待性最少。

所谓抵抗力最小,就是选择敌人力量最薄弱的地方进行打击,他认为几乎所有战争的原则都可以归纳为一句话:'集中力量来对付敌人的弱点。'

而期待性最少,就是攻击敌人最意料不到的地方。

这两点合起来就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前者是物理的,后者是心理的。也就是说,战争的理想的决定点,在于一方面使敌人在兵力数量上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在精神上也处于劣势。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绕开敌人准备充分的正面,而转向敌人的背面。当敌人面对来自背面的威胁而'转身'时,就会丧失其原有的平衡,理想的战机就出现了。这种战略的重点就在于打乱敌人原有的部署,使其在被动的调整中犯错误。

它的另一个重点就是以己方的集中,对敌人的分散。这里就涉及集中与分散的辩证关系问题。要使敌人分散,有两种方法,一是自己先分散,从而引诱敌人分散;二是在行动路线上,能够同时威胁到几个目标,使敌人不能判断你的主攻方向,从而不得不分兵防守。

3、 游击战:大铁锤打蚊子

李德·哈特注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被德国人占领的欧洲国家和被日本人占领的亚洲国家普遍采用的游击战,并对这种战争形式予以高度重视。

李德·哈特指出,二战中在法国、东欧和巴尔干等地,游击战对德国的交通线构成严重威胁,极大地牵制了德军的力量,其功效是相当显著的。这种作用即使在新的战争条件下,也丝毫不会削弱。比如用核武器来对付游击战,'其荒谬的程度正好像说要用大铁锤来击退一群蚊虫一样'。

游击战的要领之一,是'轻轻地打了就跑'。它要尽量避免任何足以使其遭受损失的战斗,而要以大量小型战斗积少成多,累积战果,并使敌人士气颓丧,使人民精神振奋。它的基本秘诀就是:'无所不在'加上'无影无踪'。

要领之二就是真正从事战斗的人员很少,而群众基础极广。因为游击运动的人员安全,主要不是依赖山地和森林,而是依赖作战地区的人民。因此,这种作战形式要发挥最大的效果,必须有群众的集体同情和支援。

而它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有一支强大的正规兵力与敌人进行正面作战,游击战才能发挥其牵制作用。

二是游击战往往会挑起敌人的报复,使敌方部队有了采用暴力行动的借口和机会,这样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损失将会是巨大的。

三是在爱国的号召之下,武装抵抗运动经常吸收许多恶势力,使他们披着冠晚堂皇的外衣无恶不作,这往往带来最严重、最持久的创伤。

四、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和平

李德·哈特将战争划分为战术、战略和大战略三个层面,他的'间接路线'主要研究战略层面,但他对大战略同样也有独到而精深的思考。

他的大战略的精义就是: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和平。他告诫说:我们一定要记得在战后还会有和平。

战争是一种力量的较量,而力量是一个魔圈,对这种力量的控制,一定要有极审慎合理的计算。这就要求决定战争的政治家一定要有理性,他说:'若是一个政治家只具有好斗的本能,而丧失了冷静的头脑,那么他就不配那种身系安危的重任。'

这种理性所要考虑的中心问题,就是使战争不要超过国家资源所能担负的限度,千万不要为了想获得胜利而使国力匮竭。

从这个角度出发,有限战争和和谈都是重要的方式。

五、《战略论》的哲学意味

李德·哈特的《战略论》在军事领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正如霍华德所指出的那样,'其研究的渊博和深入已经使军事思想本身的性质发生变化'。

但是,《战略论》的贡献并不局限于军事领域,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个难度极大的任务,从正面无法突破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转换思路,采用迂回的策略,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呢?

又比如,在教育中,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孩子,普通的、正面的教育无法奏效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从其他方面寻找突破口呢?

最后,我们引用李德·哈特本人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一点,这样可能更有说服力,他在谈到战争双方的关系时说:'不要欺人太甚,经常帮助他维持面子。万事均应替对方着想,必须避免自以为是的态度。'

你看,这是不是可以适用于很多场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略论:间接路线》的主要原则
《战略论:间接路线》
荐书 · 套装丨0411
【孙子兵法】01《始计篇》:战争的本质和间接路线战略
三、国共两党的抗战指导路线和战略方针【2】
古希腊大战略与海权思想的出现【西方战略思想史第四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