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懂中国茶》:第九讲,魅力茶技的千姿百态(三)

【茶博士∙星海泛舟】—676:在线精品课程《读懂中国茶》:第九讲魅力茶技的千姿百态之习茶须有礼。“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不学礼,无以立”。“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礼仪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有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细节,早已在他们的心灵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里。这就是我们习茶有礼、以文化人、以茶育德的重要承载与体现

  • 服饰礼仪

服饰能反映人们身份、文化水平、文化品味、审美意识、修养程度、生活态度等。服饰通过形式美的法则来实现,主要是通过色彩、形状、款式、线条、图案修饰,达到改变或影响人体仪表修饰目的。服饰以舒适方便为主,不要过于职业化或过于休闲。实现服装美法则,讲究对称、对比、参差、和谐、比例、多样、平衡等。

  • 发型礼仪

作为茶艺师,发型要求很严格,应自然、大方、典雅、朴素、整洁、舒适。茶艺表演中,首先,发型设计要和表演者的脸型匹配;其次,要和当时的场景、茶席协调搭配;最后,如果几个人一起表演,发型要求尽量统一避免给人造成凌乱感

  • 仪表仪态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形体容貌、服装、服饰、妆容、卫生等;与人的生活情调、文化修养、内质品质紧密相连。仪态是指人在行为中的姿势与风度,姿势包括站立、行走、就座、手势及面部表情等,风度是内质气质的外化呈现。茶艺师不一定要长得很漂亮或很俊俏,魅力源于气质。一般而言,脸部要保持洁净,不要化浓妆,洒香水以清新自然为宜。泡茶前不要吃有强烈挥发性气除食物。

  • 出场礼仪

茶艺师上身挺直,目光平视,面带笑意肩膀放松,手臂按照常规礼仪自然摆放,跨步脚印为一条直线,亦可手执茶器物件出场;向右转弯时,右脚先行,直角拐弯,反之亦然。

  • 走姿礼仪

稳健优美的走姿可以使一个人气度不凡,产生一种动态美,标准的走姿是以站立姿态为基础,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排除多余的肌肉紧张,以轻柔、大方和优雅为目的。走姿要自然,不能左右摇晃,腰部不能扭动。

  • 侍站礼仪

站姿坚持四字原则“松、挺、收、提”。“松”是两肩放松,脸带微笑,平视前方。“挺”是挺胸,不能驼背。“收”是收腹女士双脚并拢,双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自然置于肚脐稍下方;男土双呈外八字微分开,双手交叉(左手在右手上)在腹处,双手亦可自然下垂在身体两侧。“提”是提臀,女士大腿夹稳,臀部稍微往上提;男士则可省略此部分。

  • 鞠躬礼仪

鞠躬礼源自中国,指弯曲身体向尊贵者表示敬重之意,代表行礼者的谦恭态度,礼由心生,外表的弯曲身体,表示了内心的谦逊与恭敬。行礼时,距离对方在两三步之外双脚立正,手背向外,手臂垂直,紧贴腿部,以身体上部向前倾,而后恢复原姿为礼。一般而论弯腰度数越大,表示越恭敬。分为站式鞠躬、坐式鞠躬、跪式鞠躬三种。

  • 表情礼仪

茶艺师应保持恬淡、宁静、端庄的表情。人的眼睛、眉毛、嘴巴和面部表情肌肉的变化,能体现出个人的内心,对人的语言起着解释、暗示、纠正和强化的作用,茶艺师要求表情自然、典雅、庄重,眼睑与眉毛要保持自然舒展

  • 眼神礼仪

眼神是脸部表情的核心,能表达最细妙的表情差异,尤其在茶艺表演中要求表演者神光内敛、眼观鼻、鼻观心,或目视虚空、目光笼罩全场。切忌表情紧张、左顾右盼、眼神不定

  • 茶具摆放

茶艺师在摆放茶具时以操作方便为要,应符合沏泡者的习惯。习惯上靠近左边的物品用左手取,靠近右边的物品用右手取,需要用右手取左边物品时,应先用左手取物后转交到右手,反之亦然。泡茶过程中双手要配合使用,器具用完后放回原来位置,取放物品时要绕物取物,避免交叉取物;忌从茶具上交叉够取另一侧物品

  • 茶巾折叠

茶巾是整个泡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作用是擦拭茶具外面或底部的茶渍和水渍,茶巾选择吸水性强的毛巾,并保持干燥、洁净。茶巾的折叠,使用前可以简单的对折两次成小正方形,也可将茶巾三等份;折成三层长条形,再三等份折成方形。茶巾的使用,双手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托起茶巾,右手放开持器具,茶巾必须保持清洁、干爽。

  • 茶叶取放

泡茶时所用的茶叶应根据需要安量取用,取完茶叶封好茶叶罐放回原处,剩在茶荷中的茶叶应尽早用完。因茶叶长时间在空气中故置会吸湿、氧化变质,放回罐中会影响罐中茶叶的品质,不要再放回茶叶罐

  • 持壶礼仪

茶壶要拿着舒服、不烫手,使用时动作自如,别人看着也舒服。在泡茶过程中,忌讳将壶嘴直接对着客人,不要按住壶纽顶上的气孔。标准持壶,拇指和中指捏住壶柄,向上用力提壶,食指轻轻搭在壶盖上,注意不要按住气孔,无名指向前抵住壶柄,小指收好。

  • 温具礼仪

温具。在泡茶前将壶、杯等用具用开水淋烫一遍,一来提高器皿温度,以利于泡茶;二来清洁茶具,对品饮者表示尊重。玻璃杯,200ml左右为宜,无论是温杯还是敬茶,使用玻璃杯应手持杯底和杯子中下部,避免用手接触饮茶时口唇接触茶杯边缘部位,卫生有礼

温杯。向玻璃杯中注入约容量1/4沸水,将杯子尽量水平倾斜,左手扶杯底,右手持杯身,以杯底为圆心旋转1-2周,温汤不低于8分满杯身高;将水倾入水盂,用茶巾擦拭杯外壁中下部和底部滑落水滴。

温盖碗。盖碗中注入1/3左右容量沸水,象温汤玻璃杯动作,温汤盖碗;倒水时顺势温汤盖碗盖,体现动作优美,将热水通过盖碗盖注入盖碗,利用茶针翻盖,得到温盖碗盖目的。

温品茗杯。方法一,手拿品茗杯转动温汤;方法二,茶夹夹住品茗杯滚动温汤;方法三,将一只品茗杯放入另一只品茗杯中用手滚动温汤

  • 注水礼仪

第一种为直冲,直接冲水至杯的七分满,或满壶:第二种为回旋冲水,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回旋冲水:第三种为凤凰三点头,冲水时连续由低向高上下起伏三次,有节秦的三起三落,使壶或杯中水量恰到好处,滴水不外溢,以示对客人的尊重与礼貌

  • 分茶礼仪

低斟茶和高冲水刚好相反,用茶壶或者公道杯向品杯中分茶或斟茶时,宜低而不宜高壶或公道杯略高过茶杯沿即可,但不可接触杯沿。低斟茶的作用和缓,避免茶香飘散和茶汤四溅,非常细腻文静。直接将茶壶中的茶汤分到品茗杯中,为保持茶汤浓淡一致,则需要巡回分茶,即关公巡城;最后将壶中的精华也要一滴一滴地“点”到杯中,即韩信点兵

  • 奉茶礼仪

双手将茶杯奉上并伸出右手作“请”动作,请客人品茶。茶艺活动中,如奉多杯茶,可左手托奉茶盘(通常不直接放在桌上),右手奉上茶杯,并请品茶。有副泡时,主副泡一同离座,由副泡托着奉茶盘,小步行至客人跟前,站好、行礼,由主泡双手端茶请客人品饮。奉茶后,不可立即转身离开,应小步后退1-2步,草礼后,再转身离开

  • 扣手礼仪

对于喝茶的客人,在茶艺师奉茶之时,应以礼还礼,要双手接过或行扣手礼,将中指、食指稍微靠拢,在桌子上轻叩2下,以示谢意。无论是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还是平辈之间接受奉茶时,都会双指并拢轻叩桌面以示谢意,现在多不必弯曲手指,用指尖轻轻叩桌面两下显得亲近而谦恭

  • 持杯礼仪

拇指和食指捏住杯身,中指托杯底(称“三龙护鼎”),无名指和小拇指收好,持稳品茗杯;持盖碗,一手持稳杯托,一手掀盖闻香或品茗

  • 闻香礼仪

品饮前习惯性观看茶汤颜色、闻茶汤香气,为品茶不可或缺的动作。常有闻品茗杯汤香、闻盖碗汤香、闻闻香杯香及闻盖碗盖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道杯分茶,不可不知的茶礼仪,你确定做对了吗
茶艺接待
新手使用公道杯6个必读问题
茶艺是干什么的?
10月10日茶艺沙龙,邀您学茶文化,知茶礼仪!
一篇文章让你秒变茶道高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