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人打进来怎么办?林徽因的回答,让儿子重新认识了她

提起林徽因,多数人都会想到她与徐志摩的爱恨纠葛,想到的是写出《你是人间四月天》的那个活泼开朗的女生。仿佛她永远都是温柔、开心、快乐的女生。

但是在战争年代,面对侵略者,我们又看到了不一样的林徽因。

林徽因

七七事变后不久,林徽因在给她的女儿梁再冰写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日本人要来占领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应该要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有决心才好。”

在民族大义与大是大非面前,林徽因丝毫不含糊,她不仅有才华,更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爱国志士。在战争到来之际,她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但唯独没有准备投降,更没有留在沦陷区做一位顺民的想法。

林徽因(左)

战争爆发后,林徽因与梁思成全家一路颠沛流离,最后来到四川宜宾的一个小镇——李庄。

一路的车马劳顿,林徽因本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她早年的肺病反复复发,这期间的林徽因,九死一生。据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回忆:

我们到达李庄是在1940年的12月。1941年春节前,妈妈的肺结核症复发了。她的病症来得极为凶猛:连续几个星期高烧到40度不退,夜间盗汗不止……。

还好,林徽因挺了过来。

大后方物资贫乏,这次挺过来,那么下次呢?

她的好友费慰梅(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妻子)多次劝她去美国治疗,都被林徽因拒绝,林徽因在给费慰梅的回信中说道:

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如我们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们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林徽因说到做到,面对疾病和生活上的困苦,林徽因始终没有离开祖国,那时的她是抱着必死之心生活。

林徽因与梁思成

生活上的打击还是次要的,更为致命的是精神上的打击。

1941年4月,林徽因的三弟、空军飞行员林恒在成都上空迎击日机时阵亡。林徽因在悲愤交加之际,写出了悼亡诗《哭三弟恒》:

“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疾病的摧残、生活的困苦、亲人的离世,一个个磨难接踵而来,毫不留情的砸向这位弱女子。她出身大户人家,本来应该享受美满的生活,可是一切都被战争打破。

面对日本侵略者,林徽因嫉恶如仇,没有丝毫的畏惧。

林徽因

1944年,日军进入贵州,直逼重庆,此时林徽因一家还在四川宜宾的李庄。形势危在旦夕,谁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

此时,12岁的梁从诫问母亲林徽因:“如果日本人真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林徽因答道:“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梁从诫又问:“我一个人在重庆上学,那你们就不管我啦。”林徽因握着儿子的手说道:“真要到了那一步,恐怕就顾不上你了。”

梁从诫第一次觉得,自己温柔的母亲,变成了一个“别人”,让他重新认识到,原来自己的母亲不仅有温柔的一面,也有刚强的一面。

这时的林徽因在读书上也有了很大不同,她经常读杜甫和陆游的诗词,从中汲取中国传统读书人的爱国情操。

林徽因

林徽因始终相信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信念,林徽因与梁思成愈加的钻研学术,相信抗战胜利后,自己重新报效祖国。正如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所说:

战后我们在中国的西南重逢,他们都已经成了半残的病人,却仍在不顾一切的、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

林徽因虽为女子,心中却始终充满家国情怀,有强烈的民族大义。她的爱国情怀与家族是一脉相承的,她与父亲、叔叔(林觉民)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她有共赴国难的胆量,也有以身殉国的勇气。

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林徽因的回答,表达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让人肃然起敬,面对敌人,我们始终有后路,即使这是一条不归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人打进来怎么办?听完林徽因的回答,儿子感觉这是别人的妈妈
岳南:细节就是作品的血肉
他俩都是梁思成的儿子,但是差距非常大,背后的原因让人唏嘘!
林徽因病重,梁思成为何拒绝带她出国治疗?梁思成晚年说出原因
林徽因:用英语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才女”
林洙的儿子 林徽因的儿子 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