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字是沟通天人神的信使,后沦落为娱乐项目,非遗项目以它冠名

最能代表中国人原始崇拜和文化信仰的,可以是某种图腾,比如龙文化、炎黄文明、先祖崇拜等,也可以是某一个汉字,比如道、天、地、易、神、中、曲等等。但不论哪种图腾,也不论是祭祀,还是机构设置和传统文化行业的发展,都深刻地打上了一个汉字的烙印,这个字就是“巫”。

“巫”是中国古代沟通天地神的信使,“巫”的灵魂继承在道学、易学和中医学等中国特色文化的血脉里,流淌着华夏先民的智慧,是华夏先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先看“巫”的原始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说,古人造字原则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最早多是象形的图画和会意图形,即后来的象形字和会意字的前身。所以,自然宇宙、人文地理、社会风俗等等,一切现象和含义,都可以在古汉字中反映出来。

“巫”在古代是一种信仰崇拜,也是一种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必须是具有特殊能力且身居高位的人,最早是部落联盟酋长兼任,后来分工,一个管行政,一个管教化,管教化的就是“巫”。在古代,巫师即天师。在甲骨文产生之前,巫师就是天官,即与天地相通的人。从“巫”的造字原理可以窥见古人赋予“巫”的深刻含义。

“巫”的上下两横分别代表天和地,中间一竖代表连接天地的通道,天地之间的两人表示天下万民。因此这个字的原始意义就是沟通天地人。担任这个要职的人被称为“巫师”。他们的职责范围很大,与古代社会祭祀、瘟疫、战争相关的一切重大事项,都由他们承担,孔子说“王者前巫后史”,意思是说,君王最亲近的就是巫官和史官,都是君王随时顾问的重臣,他们被称为“天师”或“国师”,老子被称为“帝师”即源于他是史官,从前皇帝的师傅也被称作巫师。

不仅在中国,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中,巫术都曾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即使到了现代,随处都可找到巫术的影子,比如说错了话,人们会有自然反应,吐口水,同时发出“呸呸呸”的声音,这是远古社会的文化传承。印度人会随着哈欠,随手向左右各弹一下,防止魔鬼乘机进入口中,而西方人则在打完呵欠后默念祝福,以防灵魂出窍。

在古代,巫师的身份极其复杂,他们本身就是一座学校,巫师既是星占家、哲学家、科学家,充当文化的传播者,也是艺术家、文学家、建筑学家、医学家,是最高文化的代表。

因此,中国古代的巫、医是一体的,我国最早的百科词典《广雅》解医:“醫,巫也。”孔子认为:“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意思是说,没有恒的美德,是做不了巫和医的。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是不主张“怪、力、乱、神”的,而他却强调,巫者和医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由此看出圣人对巫、医和生命的敬畏。

因此,古人造字时,就赋予“医”字以“巫”的含义。

作为天人师的“巫”都能治病,他们同时也是道士,比如扁鹊、华佗,葛洪,陶弘景、孙思邈、李时珍等等。

中医中药与道医同出而异名,中医与西医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医注重整体观,整体观是道家的基本世界观。这种认识不仅局限于人的“整体观”,而且是天人合一大道的必然要求。

“天人合一”出自庄子《南华经》,庄子是对天人合一作出完整论述的第一人,庄子认为,天、人是一个统一的事物。

天人合一在道家的理解中,人体是大宇宙中的小宇宙,人体具备天体的一切功能特质,因此,天和人之间是可以相互感应的,因此到了董仲舒那里,又称为“天人感应”。只是儒家将道家的自然天道学说演化成了道德神学。

“巫”的沟通天地人的特殊职业操守,要求从业者需具备顺天道而理人伦的宇宙观。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也就是说“天”既是空间的天,即位置,儒家指“中庸”;也是时间的天,即“反者道之动”、周行不殆的天。而佛家认为“光明自在曰天”、“自然果报名为天”。

在道家宇宙观里,天更多的是指天道,道是宇宙生命的原动力,是宇宙生命产生和变化的原点,中国的文化的产生,既源于这种观念。人和天之间的关系,儒、释、道三家虽有异议,但是无论如何诠释,都依然在远古那个“巫”所赋含的意蕴之内,即如何看待天地人关系的问题。

现在控制论的黑箱原理,系统论,信息论,泛系理论,量子力学,质能互换定律,还有混沌论,无一不是探讨人与天地关系的理论学说,当现代科学追寻已久的“天之问”得到答案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早在几千多年以前的中国,早已有了成型的理论体系。

因此,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感慨道:“近代西方历经数代花费大量物力财力才找到的结论,在中国的远古早已有了思想的先驱。”

正因为“巫”内蕴许多远古信息,代表了远古的最高智慧和主流观念,所以遭到历代“疑古派”的打击,尤其当中西文化发生碰撞时,“巫”会被赋予唯心主义的神鬼论色彩,以所谓的“科学”来衡量和判断是非,无法验证或无能验证的,统统划入装神弄鬼范畴,全盘否定,大肆丑化、妖魔化,并予以斩草除根。这是观念上的误区,也是幼稚无知的表现。

人们习惯于把已知当科学,把未知当迷信,用已知的验证未知的,岂不知,已知的永远只是未知世界的冰山一角,损失的再也没法回来。这一点从新世纪的我国申遗就可窥见一斑。我们丢失的,正在被其他各国申遗,是对我们数典忘祖的打脸,比如新加坡甚至将婚俗礼饼列入非遗项目,韩国、日本等国家则把原产地中国传入的宗庙祭礼、巫术拿去申遗。2015年,韩、日联合中国推动筷子申遗。起源于巫术避疫驱邪的端午节,被韩国人成功申遗。2015年《纽约时报》报道了来自中国的苗族巫医李洼蒙在正规医院利用“招魂”和“念咒”的方法为患者疗治的事迹,报道称他们相信信仰的治疗力量。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16年12期。巫医李洼蒙为生病男子进行居家治疗。为不让男子灵魂被死者带走, 以猪换人

大概因为我们的文化遗产太多,以致司空见惯不以为宝,任其自生自灭吧!好在国人已经觉醒,比如频临灭绝的傩戏、妈祖民俗等大批散落在民间的“巫文化”项目,已经申遗成功或正在申遗的路上,者是中国传统文化复苏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只是,我们为复苏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維造命學(續)
道家养生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
我的巫师王子(一)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0200417
中国神秘文化/郑小江
武术的文化元素1-武与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