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茉莉香片》:强者自救,圣者渡人,真正的救赎是与自己和解

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射,你的心里越阴郁,夜晚也就越黑暗。

在这数不尽的黑暗里,藏着很多孤独的灵魂,这里有你,有我,有张爱玲,也有很多张爱玲笔下的人物。

而聂传庆就是张爱玲笔下那个孤独的人,可他和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活得不像人。

悲剧是人生的另一种投射,而这可能就是我们心底的另一个我们。

不同的是,我们大多数人是能够战胜自己,把自己活成了喜剧,而唯有极少部分的人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悲剧。

张爱玲就是一个把自己活成悲剧的人,自然她写出的作品就是她心像的投射,她的心越发的阴郁,而她的作品也就越发的黑暗。

不幸的的是,聂传庆就是张爱玲笔下最灰暗的人物,而他的存在,就是张爱玲的影子。

在无数讲婚姻,讲爱情的小说里,张爱玲写的《茉莉香片》似乎就是那最为独特的一篇,这一篇无关爱情,无关婚姻,可却只和她的一生有关。

无数热爱她的读者最后都发现,张爱玲的悲剧从头到尾都是她自己造成的,而这些所有的不幸在遇到一份又一份爱情时,有短暂的温暖,可却无法终身享受。

所以,灵魂的撕扯一次次痛不欲生之时,她总在反省自己,却又越发沉溺,这个时候的她太渴望有一个人出现,能成为她生命的摆渡人。

只可惜摆渡人只是过客,而她终其一生都没有寻到灵魂的安放之所。

晚年长达一百多次的搬家,心底的抑郁生了虫,灵魂蒙了尘,自己受不了自己的痛苦,只能在死亡里得到救赎,这就是张爱玲。

不疯魔不成活

张爱玲在她的小说《茉莉香片》中写道:

“屏风上又添了一只鸟,打死他也不能飞下屏风去。他跟着他父亲二十年已经给制造成了一个精神上的残废,即使给了自由,他也跑不了。”

这段话多么像张爱玲的人生,这就是她自己。

《茉莉香片》是围绕主人公聂传庆的一生而写的,看似短暂的瞬间,却映射了他的一生,而一眼望不到边的黑暗,成了小说的结果。

一个小说,以无尽的黑暗结束,而一个人的人生,却是在伤痕累累的躯壳下,最后只能妥协。

不能不说,这部小说,除了苦涩还是苦涩。

但不论人生如何的苦涩,至少那些曾经拥有的短暂的爱,是黑暗中的短暂的光明。

每一个人,都渴望爱,《茉莉香片》的主人公聂传庆更加渴望爱。

从小父母的感情不和,感受不到爱的聂传庆四岁又没了母亲,父亲娶了后母并将对传庆生母的痛恨全部发泄在传庆的身上。

童年遭受的身体和心理的摧残,让传庆既厌恶自己的父母,又贪恋着父亲的爱。

一生求而未得的聂传庆遇到生命中那个本该成为的自己,他开始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而这个本该成为的自己叫言丹朱。

言丹朱的父亲是教授,有一个健全的家庭,她开朗,朋友甚多,并且言丹朱对聂传庆非常的友好。

直到知道言丹朱的父亲叫言子夜,聂传庆才想起来,他的母亲冯碧落曾经有一个爱人,而那个爱人就是丹朱的父亲言子夜。

这一刻的恍然大悟,这一刻的嫉妒,一瞬间的欲望吞噬了聂传庆的内心。

他的内心开始疯狂的叫嚣,那种拥有爱的感觉就像茉莉香散发的香味一样,让他沉迷却又想要疯狂的吞噬。

不疯魔不成活,这话形容聂传庆再好不过。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聂传庆遇到言丹朱开始,他内心的心魔有了实质化的寄托,而寄托的对象就是言丹朱。

传庆渴望自己变成言丹朱,渴望言子夜的父爱,渴望拥有健全的家庭,渴望取代言丹朱。

他开始痛恨他的母亲,开始否定他的母亲,开始觉得她母亲当初所维护的一切就像个笑话,只是他母亲是清醒的活,而他是不得已的活。

子不嫌母丑,可聂传庆是真的嫌弃他母亲所做的一切。

没有爱的孩子,内心是没有光明的,抑郁是人生的常事,而活在现实的他们,却有着一个无法安放的灵魂。

聂传庆的灵魂一直在摆渡,他的灵魂一直在荒原里游荡,等待那个可以摆渡他的人。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那么谁会是聂传庆的灵魂摆渡人呢?

答案不言而喻,那个人就是言丹朱,也就是另一个聂传庆。

言丹朱的出现,对于聂传庆来说,是好,但也是坏。

言丹朱让聂传庆的生活有了一丝不同,而这种不同加剧他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让他有了可以发泄的出口。

一个人内心的郁气,如果不发泄,那会自己把自己闷死,而压抑着这种郁气,一旦有了发泄的通道,则会有短暂的舒畅。

而言丹朱就是那个让聂传庆发泄郁气的出口,却也是聂传庆想要成为的自己。

而这就是言丹朱带给聂传庆的好处,这种好处就是发泄。

那么言丹朱出现的坏处就是,她的作用并不够大,对传庆也没有爱,她那种淡淡的关心却不能成为救赎传庆的摆渡人。

真正的救赎,是需要一种重生的力量,而丹朱不曾有,传庆更不曾遇到。

所以,处于困境中的传庆,急切需要救命稻草,而丹朱只是那打一把手的人,却不是陪伴一生的人。

所以丹朱是不合格的摆渡人,却也是加剧聂传庆痛苦的导火索。

人生没有比较,就没有输赢。

从一开始的比较中,传庆就输的一塌糊涂。

传庆输给的不仅仅是丹朱,还有那个内心敏感、怯懦、爱哭的自己。

传庆的人生,从童年的不被关爱,到成年的打压和讥讽。他一次次的封锁了自己的心。

关闭了心门,却也禁锢了自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用尽全力的想摆脱,用尽全力的麻痹自己,用尽全力的忍辱负重,最后这种全力成了禁锢自己的枷锁。

人生的枷锁,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

有形的枷锁可以随时的解开,而无形的枷锁却没有边界

而传庆的枷锁,一部分是有形的,这种有形的枷锁是他的家庭,只要他离开这里,那么这道枷锁就不复从在。

可是没了这道有形枷锁的存在,却就像没了全部的希望。

所以有形的枷锁是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动力,而如果连这道枷锁都没了,那么也就只是行尸走肉的一个人。

怎么样都是死,那还不如有希望的去死,至少那还有点光明。

这就是传庆的心理,被父亲伤害,又渴望被认可。痛恨这种羞辱却又离不开这种羞辱。

一个自己在乎的人如果无视了自己,那将会比羞辱更加的可怕,至少辱骂是因为在乎,而无视则是真的放弃。

明白这一切的传庆知道,至少此刻的父亲心里,他还有一席之地,即便那里满是肮脏。

对于人生的枷锁来说,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说的非常好:

“禁锢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有形的枷锁,而是来自我们内心的的怯懦和对未知的恐惧与担忧。”

我们恐惧未知 ,却憧憬未来。而传庆亦是如此。

传庆心底的怯懦,成了禁锢他的枷锁,而男身女相的他,这一切的来源都是他无法战胜自己内心的怯懦。

怯懦囚禁人的灵魂,而摆渡的意义在于停留所得到的希望。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在和传庆一样,渴望摆脱自己的怯懦,过上未知的生活,所以每个人的灵魂都在摆渡。

不同的是,有些人的灵魂无所畏惧,所以冲破层层束缚达到彼岸。而有些人的 灵魂只能短暂的得到救赎,却无法冲破束缚。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遇到自己生命中的摆渡人,也不是每个人在经历常人所不能经受的痛苦里得到重生。

张爱玲死的时候,她选择了向自己妥协;

老舍死的时候,他同样的向自由妥协;

到了川端康成的时候,他还是无法和自己和解,也选择以死来结束悲剧的人生。

活下去是需要破茧重生的力量,可惜文学不能是他们的力量,而能够解救他们的只有等待那个摆渡人的出现。

而一个人真正的灵魂摆渡人,不是别人而在于自己。

一个人,只有强大自己的力量,充实自己的灵魂,看淡得失,看淡荣辱,不去奢求没有的,不去羡慕别人的,如此才能圣者自渡,达到与自己和解,获得重生的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茉莉香片:你所不了解的张爱玲
萧条的美__+张爱玲的男性审美期待
《茉莉香片》: 无需火刑,他人即是地狱
【我读张爱玲】他本不是无情人——读《茉莉香片》
张爱玲《茉莉香片》:女人永远别把自己当成神,去拯救堕落的男人
张爱玲《茉莉香片》:人生皆苦,全靠自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