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传:38.J粒子

1948年,费曼、施温格、朝永振一郎在计算量子电动力学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假设。那就是电子是没有体积的。但是这个假设遭到了挑战。60年代初期,哈佛大学有一个组,这个组的主持人叫弗兰克,是很有名的科学家。他做了一个实验,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有半径的,是10^-13厘米到10^-14厘米之间。没多久,康奈尔大学有一个很有名的队伍也发现同样的结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得到同样的结果。这可要麻烦,这部要挖量子电动力学的老根儿嘛!

一个年轻人来到了德国。他原本在美国刚刚读了个博士学位。正好拿到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他就来到了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工作。他就想是不是能再次测量电子的半径。在瑞士日内瓦。他显得形单影只,想搞这个实验的就他一个人。他决定是不是问问美国同行,看看能不能得到啥帮助。美国人说,来我们这里搞可以啊。丑话说在前头,没钱啊!因为你从来没有做过实验,别人也不了解你。不能提供经费支持。他又去问德国人。德国人说,行啊,你来吧,我们给钱。而且德国当时的加速器还很大。这个年轻人去了德国汉堡的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实验室。

他叫丁肇中。原籍山东日照。他父母去美国讲学的时候意外早产了,生下了丁肇中。因此丁肇中是意外获得了美国的入籍资格的。长大以后,他在美国求学。博士毕业以后到了欧洲。他的第一个重要的实验就是这个测量电子半径的实验。丁肇中讲的这个测量半径。怎么测呢?有办法。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我们该怎么去测量它的面积呢。如果毛估一下的话。可以均匀的撒上一堆的小豆子。看看落在图形里面的有多少。落在外面的有多少。两下对比,就把比例给算出来了。那么就可以大致算一算不规则图形的大小。测量质子中子的半径,那可以照方抓药啊。

我们测量质子之类的核子的大小。通常都是拿电子当做炮弹去轰击质子。一顿轰,然后看看啥都没碰上的有多少。被弹出来的有多少。那么计算一下概率,就可以毛估一下粒子的直径。当年发现原子核,不就用这个办法嘛!但是电子太小了。你不能拿别的粒子来轰击电子啊。必须另外想一个办法。那么就只能还是拿电子去轰击别人。看看电子如何被反弹出来。也可以反推电子直径。

丁肇中去了德国,在德国干了8个月,终于给干出来了。在20GeV下,测的电子半径小于10^-15cm,而在60Gev下,测得电子半径要小于10^-16cm。反正能量越大,测量的数值就越小。你也可以理解为越准确。按照丁肇中自己的讲法。是找不到电子的半径。可是我们知道,电子是有个“经典半径”的。那是根据经典力学和相对论计算出来的半径。与量子力学关系不大。

我们宏观世界里面,啥东西都是有明确边界的。摸摸桌子椅子,都是硬邦邦的。答案是在微观世界则不是这样的。我们触摸道德所有感受,都是电磁力在起作用。电磁力是按照平方反比规律在衰减。你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边界来划分电子的半径到底在哪里。丁肇中用实验的办法确定了电子最起码不会比10^-16厘米要大。甚至还要小得多。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理论认为,电子啦夸克啦都是没有结构的,不可再分,是个基本粒子。如果可再分,那么毕定有内部结构。质子、中子是有内部结构的。因此他们是有半径可言的。这个半径也就是内部的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范围。

有了这个实验结果,量子电动力学算是稳住了阵脚。这是丁肇中第一次崭露头角,就显示出了他在实验物理方面的锋芒。他后来讲述这段历程的时候。提到了他的感想: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我没有做实验以前,都是世界级的专家在做这个实验。当然啦,我们现在心灵鸡汤已经够多的了。听这些话,也已经审美疲劳了。但是真要做到,那可很难很难。

第二次丁肇中大显身手。困难可就大多了。当时已经提出了夸克理论。大家都知道,现在有三种夸克。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物理学界普遍认为奇异夸克应该还有个伙伴儿,这都是一对一对的好基友啊,不能缺啊。他们起名字叫”粲夸克“。不过这个粲夸克不太好找啊。夸克只存在于强子内部,外边没有,你只有把强子给撞开,你才能看到这些基本粒子。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还有斯坦福的加速器。都在寻求高能量级别的实验。实验检测与设备也必须有很高的灵敏度。否则那些稍纵即逝的微小粒子是没法子被发现的。

实验的过程是相当艰难的。他后来回忆。1972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接受了他们的实验请求。为了能从100亿个已知粒子中找到一个新的粒子,这个实验:

  1. 必须每秒钟输入100亿高能量的质子到探测器上,在这么多的质子输入探测器所产生的放射线会彻底破坏探测器,对工作人员也是非常危险的。

  2. 因此必须发展全新的、非常精确的、在非常高的放射线下能正常工作的全部仪器

  3. 必须设计安全的屏蔽系统。5吨的U238,100吨铅,5吨肥皂。

肥皂是个非常特别的实验器材。没听说过实验需要肥皂的,丁肇中就用到了。主要是防止中子辐射的。

这种大海捞针一样的实验周期不断。人员也不少。一干就是两年。他们发现了一个寿命特别长的粒子。比别的粒子寿命长10000倍。这种新粒子的发现,证明了宇宙中有新的物质存在,它们是由新的夸克组成的,丁肇中把它命名为J粒子。有人说丁肇中的姓氏是”丁“。这个大写的”J“长得很像”丁“。你要这么说呢,也不能说错,的确长得像。但是人家当初不是这么想的。当时看到前一个字母K已经用过人,有K介子。而且J可以代表很多的物理含义,比如电流、光。这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就在丁肇中他们宣称发现新粒子的同一天。远在加州那边的斯坦福极速器也传来好消息。李克特他们声称发现了了一种ψ(浦西)介子。两边的团队都吓了一跳,这也太巧了吧。两边的人一沟通。你们发现的这个粒子是啥特性啊?怎么怎么样的数据。两边最后傻眼了,这分明就是同一种粒子嘛。但是叫谁的名字比较好呢?大家觉得随便叫哪边的名字都对另外一方不公平。因此最后叫做”J/ψ 粒子“。两个名字混着来。不过我们中国人肯定喜欢叫”J粒子“嘛。

J粒子的存在,跟粲夸克是有直接关系的。基本上也就抓到了粲夸克。但是两个团队都并不是本着粲夸克来的。都是大海捞针一样碰上了。后来丁肇中和李克特分享了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有美国政府的劳伦斯奖。

可贵的是,丁肇中在获得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用的是中文发言。这是第一次中文出现在了诺贝尔颁奖现场。他说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他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偏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

后来丁肇中在回忆这一段的工作的时候,他也很感慨。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认为正确的事,不要惧怕困难,不要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而改变。同时,决策机构要给优秀的年轻人机会。

丁肇中在实验物理学家之中,那是犹如神一般的人物。他参与的大型实验,就没有失败的。所以在美国,他说话还是有分量的。70年代末,我国开始打开国门与世界接触。由唐孝威带队。我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来到了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实验室。参加了丁肇中的MARK-J实验。就是最先丁肇中搞电子半径的那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还在找电子半径。看看能不能搞得更加精确。丁肇中的实验团队是好多国家的科学家共同组成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胶子。我们以前讲过,电磁力是交换虚光子产生的。因为光子是寿命长。跑的远也没关系。因此电磁力作用距离很远。但是原子核里面的强力就不一样了。夸克间的作用力,就是靠传递胶子来完成的。胶子、介子这种普遍寿命都短。因此跑不了多远就不行了。因此强力是个短程力,范围很小。

现在一个奇怪的问题又摆在面前了。一个质子是是三个夸克组成的。夸克之间靠胶子的传递,把大家黏在一起。可是这三种夸克很轻,胶子根本没有质量。加起来离质子的质量差的的远呢。加上希格斯机制产生的质量,也是微乎其微。剩下95%的质量跑哪去了?答案是能量!剩下的质量其实是由蕴含的能量表现出来的。最近科学家们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了质子、中子、原子核里面的状况。夸克和胶子的移动与相互作用是质量的大部分来源。从侧面验证了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正确性。时间已经过去100多年了。过去,用量子色动力学来诠释质能方程总是遇到困难。现在这事儿总算是搞定了。

后来我国的科学家还参加了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L3工作。这个加速器轨道长27公里。能量高达1300亿电子伏特。目标是模拟宇宙大爆炸的状况。太阳表面4000亿倍的温度,也是宇宙诞生最初的1000亿亿分之一秒时的温度。用的磁铁是1万吨,探测器包括300吨铀,均来自苏联。丁肇中是总负责人。这项由14个国家的460多位物理学家和60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实验, 共有4个巨型探测器, 这些探测器不仅物理设计构思复杂新颖, 而且所需的原材料都没有成品.为确保实验成功, 丁肇中从领导科技人员研制探测器开始, 便年复一年地在世界各地奔波。

探测器设计出来以后, 丁肇中和他的合作者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 大量的错酸铋晶体从哪里来? 当丁肇中了解到前苏联有氧化锗, 中国有氧化铋,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可能研制出大量BGO(锗酸铋)晶体时, 他当即飞往前苏联带上氧化锗, 再飞到上海, 直到帮助硅酸盐所研制出大量合格的BGO 晶体为止。又如L3实验用的u子探测器, 它的主要部件是在美国的波士顿制造, 激光校正系统在瑞士制造, 强子量能器则由前苏联、中国和美国科学家共同设计.在它们研制过程中, 丁肇中也倾注了大量心血。

L3实验共发表了271篇文章,有300人获博士学位。实验结果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达:

  1. 宇宙中只有三种不同电子。

  2. 电子是没有体积的,电子半径小于10^-17厘米。

  3. 夸克也是没有体积的,夸克半径小于10^-17厘米。

提出贝尔不等式的那个贝尔,也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工作。这一天有个学生开着车,兴冲冲从巴黎赶来找贝尔。他是谁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奇-38
丁肇中5个科学研究故事
基本粒子19︱J/ψ粒子的发现,以及三代夸克和三代轻子
关于质子的三个谜题
物理学家成功测量“顶夸克”的精确质量
打破物质与反物质的镜像对称性:轻子或存在对称性破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