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初到清中叶戏曲创作、戏曲理论概貌

/肖旭

明末清初,苏州地区有一批戏曲作家形成一个戏曲流派,他们作品的思想倾向、艺术风格都很相近,人称为苏州派。苏州派作家的作品密切联系舞台实际,戏剧性强,有一些作品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或多或少地表现了时代特征。下面介绍有影响的苏州派作品。    《清忠谱》是李玉、朱素臣等集体制作的,反映了明朝末年东林党人和阉党魏忠贤为首的统治集团的斗争。苏州人民反对朝廷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斗争。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忠五义”,“忠”即周顺昌,他是一个清廉忠正,嫉恶如仇的形象,他敢于同阉党做斗争,非常果敢,对恶势力毫不畏惧,但作者按封建正统观念把他理想化了,赞扬了他的愚忠思想。

“五义”指颜佩伟等五位义士,他们反对朝廷捉拿周顺昌,为了保护暴动的苏州市民,他们挺身投案,以乱之罪名被杀害了。

这出戏在艺术上有个显著的特点,  描写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斗争场面。在《义愤》、《闹诏》中,作者通过台上的角色和后台的联系,和对后台的反映,让观众感到似乎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行动,气氛非常紧张。在我国古代戏曲中,这种直接表现波澜壮阔的群众场面,还是很少见的。

朱素臣的《双熊梦》又名《十五贯》,是从话本《错斩崔宁》演化而来的,剧中成功地刻画了正直濂明,认真查勘的况钟和主观专断的过于执的形象。

下面谈苏州派以外的几个戏曲作家:

尤侗的《钧天乐》,写文才出众的沈子虚,应试落第,乃上书揭发时弊,反被乱棒打出,后先宿于霸王庙,最后中天界状元,由上帝许婚。作品是影射作者自身,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慨。

吴伟业的《秣陵春》,写南唐亡国后徐适和黄展娘的恋爱故事,寄托了对明王朝的怀念之情,“其词幽怨悲愤,令人不堪卒读”。

下面谈清初的戏曲评论,从元明到清初将近四百年间,我国的戏曲创作和演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戏曲理论和批评也随之发展起来,产生了一批很有价值的著作,其中李渔的著作很有影响。

李渔,号笠翁,长期从事戏曲活动,他在南京时自蓄家妓到处演出,到过许多地方去演出。共写传奇剧本16种,其中《风筝误》演韩世勋、戚施与詹爱娟、詹淑娟的婚姻纠纷(即京剧《凤还巢》),这出戏在舞台上还常演出。外国人用英文演出了全部《凤还巢》。

李渔在戏曲理论方面的著作有较高价值。他的《闲情偶寄》内容很庞杂,共分八部。其中词曲和演习两部是关于戏曲创作和导演的理论著作。李渔在戏曲结构、语言、题材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有较强的系统性。如“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等,对编剧如何确定主题,创造情节,安排结构,作了全面的论述。他的戏曲理论特点,重视舞台演出效果,联系当时创作和演出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和指导作用。

到了清中叶,昆曲开始衰落,传奇创作在洪、孔之后,再没有产生大家。值得注意的有唐英、蒋士铨等。唐英的著名作品有《十字坡》、《面罐笑》;蒋士铨的《临川梦》演汤显祖的故事。

这时产生的优秀剧目是经作家、艺人反复加工创作的《雷锋塔》,最后是由方成培加工写定的。《雷峰塔》写白蛇与许宣的爱情故事,剧本突出了白娘子忠于爱情,勇于向封建势力斗争的反抗性格和自我牺牲精神;同时控诉了以法海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势力的罪恶。

另一出戏《思凡》,这是一出经艺人反复加工流行于剧场的单折戏,它选自《孽海记》。这折戏虽短,但它代表了封建社会末期反对宗教思想,肯定人的正当生活要求的思想,具有近代启蒙思想意义。

清中叶杂剧作家有杨潮观等,杨著有《吟风阁杂剧》三十二种。他的剧本哲理色彩较浓,创作目的是为了发挥戏曲劝惩作用。其中《寇来公思亲罢宴》表现了戒奢崇俭的思想,在舞台上有比较大的影响。作品写宋国公寇准为其生日设盛宴,府中刘婆为蜡油滑倒,想起往事哭泣。寇准问她时,她讲起寇准幼时,其母靠手工来供寇准读书的困苦状况,寇准决定罢宴,至今在舞台上还演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李渔
古文论辽宁官方笔记9
《闲情偶寄》
一个写“黄色”小说的人,怎么成为了“东方的莎士比亚”?
每日荐书20210212
【兰溪研学】杭州“知止研学”到我社区学院研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