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念琪】厨房间有四块揩布(12.7.15)

上海人讲的“揩布”,用普通话来说,就是“抹布”。不管是叫“揩布”还是“抹布”,这块布就是用来擦拭物品的。具有这一功能的纺织品,在我们这座城市里的每户人家,多多少少都是有几块的。

在近百年前、也就是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一般上海人家的厨房间灶披间里,拥有四块揩布是个基本的配置。这些人家,也不是大户贵族,皆为城市的职员阶层和中产阶级。

厨房间里要四块揩布,那它们是派什么用场的?当年的文字记录告诉我们:一块是洗锅子,另一块是揩台子,还有两块是用来洗碗的。

为什么洗碗的布需要两块呢?我猜测,洗碗的这两块:一块是湿洗,专职于带水洗碗;另一块则是干洗,把水里洗过的碗再揩干。

这一洗碗的操作流程怎么有点眼熟陌生?一想,原来老外在自家的厨房里,就是按这个程序工作的。上海人如此操作也没什么奇怪的,开埠后的上海生活,早已是中西交织了。就像在上海人的家里,多少是拿得出一瓶辣酱油的,而且是LOGO有只雄鸡的泰康牌。也多少是会炸猪排调色拉的,也多少是会有瓶沙司的。而出了上海就未必了,我1990年去海南,在一星级宾馆要辣酱油。服务员送来一个碟,盛着鲜红的辣椒酱和棕褐色的酱油;弄得像吃刺身一样。

我家的厨房,现在也有四块揩布。它们是这样分工的:与老底子一样,第一块是洗碗的,还包括锅子。还有两块化纤材料的百洁布,以备完成布揩布所清洁不了的。第二块是擦厨房的灶台,第三块是擦餐桌,第四块是用来擦手。

老上海厨房间这四块揩布传递的信息明晰:上海人是讲究卫生的,至少是注意卫生。都说病从口入,厨房卫生是马虎不得。

打我有记忆起,我们家厨房间里的一项重要工作延续至今;在我自立门户之后,还继承这个传统——这就是在用开水烫碗筷、调羹碟子,叫做“荡饭碗”。而且不会一谱水“荡”到底,如果要荡的东西多了,就会重换开水。水没一定的温度就失去了杀菌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可不能自欺欺人。

只有开水“荡”过了,才能盛菜装饭,才能进入口腔。此外,家里除了盛菜的碗盆外,筷子、调羹、碟子和吃饭的碗一人一套,花样大小各不相同,为了便于记认和使用。

一个朋友说,他家里是做医生,也没这样啊。听他这么一说,我也不再与人家说“荡饭碗”了。

记得十多年前在农村部,有回去当时的川沙县采访。县里负责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的一位同志说,在这里打工的外来妹回河南,家乡的人说她们变了,没说变了发型和衣裳,而是说她们都用起了上海人叫做“绢头”的手帕。

于是,这块布头就成了个符号和象征,不算深长,却有点意味。我们对于八十年前上海人家厨房里的四块揩布,似乎也有这般的感觉。

曾经读到过一个段子,诉说了农村人赶不上城市人的烦恼:说我们用手擦嘴,你们用手绢。我们用手绢了,你们却用纸头了。虽没说到揩布,但是,要赶总是错不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人家的揩布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吗?
水刺无纺布
抹布洗碗布厨房清洁布小毛巾加厚擦桌吸水不沾油
看看人家的厨房
厨房油污清理小窍门
洗碗与洗碗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