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的别名

                   上海的别名

 

 

     说起上海的别名,大家最熟悉的是现在常用的“沪”或“申”了,其实还有一个“上海”被颠倒过来称之“海上”的别称。现在分别谈谈上海这三个别名。

     上海简称沪,起源于古代沿海一种捕鱼工具。古时上海一带河流纵横,民众多以捕鱼为生。先民在捕鱼实践中,创造了一种叫“沪”的捕鱼器,就是将细竹片条编结成竹栅,另外用粗竹子劈成篾编成长圆笼子(本地人称它活捉笼),先民们巧用竹栅和篾笼在河浜里捕鱼,如今到青浦淀山湖一带旅游,在当地河浜里还能见到这种捕鱼器具。上海的先民最早以捕鱼为生,又以捕鱼器具定名为“沪”,并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上海简称“沪”的来历。

     说起上海“申”的简称,它的由来就是春申江(黄浦江的旧名),春申江又与春申君有关。早在六千年以前,还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一楚国的春申君来到东海之滨。他发现这片封地是一片贫瘠的沼泽,沼泽中的一条被称为“断头河”的河流因雨水常年泛滥成灾,使得当地民不聊生。春申君为了封邑百姓的生计,不辞辛苦地带领百姓对这条河流进行整治,最后将河流接入长江,涌入东海。从此,这条河流便不再泛滥,周边的人民安居乐业。为了感谢春申君的恩惠,当地人们将这条河取名为春申君的名字“黄歇”,又叫做黄浦江。至清代尤其盛行,故清人赋予黄浦江一系列别称──“春申浦”、“ 春申江”、“申江”等。渐而将上海亦称为“申”。

    上海为何会被倒置过来称之“海上”,其实“海上”作为上海别名,在清代的文人骚客中广泛使用,其频率大大高于今天常用的“沪”或“申”。清代期间,云集上海的文人越来越多,“海上”作为地名而用于文人雅号也越来越多,如《申报》主笔蔡尔康自号“海上蔡子”,著有《海上繁华梦》等书的上海通孙玉声,他的一个别号就是“海上漱石生”。同样在明末清初出版的以上海为题材的小说、文集中,以“海上”称上海的更不计其数,著名的有《海上梨园记》、《海上画林》等,今天上海有本刊物,刊名也叫《海上文坛》。

    “海上”作为上海的别名,始于何时已难以考定。根据存世最早的地理专著〈越绝书〉,有一叙述“娄东十里坑者,古名长人坑,从海上来。”,娄县是秦始皇时期设置的一个县,其辖地包括今天的昆山、嘉定、青浦、上海市区。把上面那句话译成白话文即“娄县以东有个叫十里坑的地方,古代名为长人坑,它是从海上生长出来的。其实上海正是冲积而成的土地,江河泥沙长期积淀,海岸线以一定速度向东推进。完全符合古人所讲的“从海上来”之说,所以说上海的别称“海上”,也是情理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秘广富林,揽尽上海千年历史
“上海”其名与别称
“上海”得名考(3):黄浦春申君
世上本没有魔都
【听】百年沪闵路|第三集: 沪闵南柘路修筑始末(上)
中国城市别称 、别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