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制造到“智”造:珠江东岸“二号人物”锋芒崭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与其说是珠三角的时代,不如说是珠三角东岸的时代。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我们看到珠三角东岸一颗颗崛起的明珠。深圳,创造了一个令世界都瞩目的“深圳速度”;东莞,一个本不起眼的农业大县,迅速成为智造产业的生产基地,进出口连续多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三名,竞争力位居全国所有大中前十位;而惠州,这几年也是不甘寂寞,凭借大亚湾壳牌等大项目和本地的几个大企业一扫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的“晦气”,卷土重来。

反观珠江西岸一直却是不愠不火,发展速度在全国看来不错的,但是一放到与珠江东岸相比,就显得有些“行驶缓慢”。

在全国看来,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群,是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它以广东30%的人口,创造着全省77%的GDP。然而,同属珠江流域,在同样的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珠三角东岸经济发展却远远优于西岸。究其原因,或可从以下几方面探出一二。

地缘优势,港资成东岸崛起的第一桶金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地处改革前沿的广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先是1979年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市场为取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随后1980年,珠海成为经济特区;1984年广州成为对外开放城市;1985年珠三角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经济和政策优势,让全国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迅速聚集珠三角,助推了珠江东西两岸两大城市——深圳、珠海的崛起。从时代背景与政策层面看,珠三角东岸与西岸,基本上是齐步走的,可以说是处在同一起跑线。

但成功学有句名言:和成功的人在一起,更容易成功。这句话在经济学上同样有其意义,要发达就要跟发达的地区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在珠三角吸引的外资中,港澳和侨资占绝大部分。在吸引第一桶金时期,东岸从地缘上略占优势。

首先,珠江东岸临近香港。香港土地与劳动力价格升高引起了生产成本增高,导致了香港当地发展空间缩小。资本本是追逐利润,珠江东岸近水楼台先得月,香港的资本第一站,便是向当时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珠江东岸城市深圳、东莞等城市登陆、停驻。西岸毗邻澳门,但澳门的实力与香港相差甚远,其GDP的50%以上来源于博彩业,博彩业属于内收型经济,辐射能力远不及香港。所以单靠澳门,无法完成对西岸辐射的使命。

珠江东岸,深圳“第一个吃螃蟹”率先崛起

地处珠江东岸的深圳,与香港一水之隔,与东莞、惠州接壤。深圳罗湖的南湖街道渔民村,是全国首个万元村,也是深圳特区崛起的一个缩影:从渔村起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勇于创新发展,向着美好的新时代不断迈进,把经济发展之路走得越来越宽敞。从渔村起步的深圳,不但迎来了万科、顺丰,也迎来了华为、平安、腾讯。聚集了制造业的巨头,也引来了金融大咖,还生成了科技独角兽。

这座刚过“不惑之年”的城市,坚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每年近50万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每天行色匆匆、忙忙碌碌。

深圳的发展,绕不开香港。深圳第一笔投资、第一家企业、第一个商品房楼盘……都与香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79年,中国第一个工业区——深圳蛇口工业区开始动工。当时招商局掌门人袁庚,向港商和银行借来15亿元资金,用来平整土地和建设工业区基础设施。一年后,在这个仅仅2.14平方公里的半岛上,一个600米泊位、可停靠5000吨以下货轮的蛇口码头建成,工业区与香港通航,打开对外开放的第一道闸门。

招商局之后,深圳还诞生了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为深圳注入了市场理念、契约精神、金融体系、交易规则及企业管理制度。

1982年,深圳最早一批的港商独资企业凯达玩具厂入驻蛇口工业区。

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条款,将原来《宪法》中“禁止出租土地”的条款删去,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986年,张五常在《信报》上发表了《出售土地一举三得》,建议深圳通过出售土地的方法来解决发展经济需要的资金。

无数的深圳人,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勇于开拓进取,让深圳率先成为珠三角东岸城市中最耀眼的一颗星。

1979年,深圳GDP仅1.97亿元,2018年深圳GDP达到2.4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3%。由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创造了令世界感叹的“深圳奇迹”。

而同时期、同为经济特区的珠江西岸城市珠海,略显尴尬。在2017年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前,从珠海发出的集装箱要先运到广州,然后转到东莞、深圳,再到香港的港口,途中必须经过3个运输环节才能出口。这样一来,不仅货运时间拉长到六七个小时,单个集装箱的运费也比深圳和东莞贵2000元港币(约合1709元人民币)。一笔账算下来,许多外商认为在珠海投资办厂并不划算。如此一来,虽同为珠江口城市,同享改革开放的政策,但珠江西岸城市由于地缘因素,吸引外资的能力就略显薄弱,东西两岸经济发展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东岸城市间产业结构互补,协同发展更胜一筹

近年,随着珠三角东岸的经济扩张和产业转型升级,同属珠三角东岸深莞惠三市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经济圈被提上国家层面战略议程。

深莞惠同样紧邻港澳,开放性经济发达,外贸出口总量占全省约65%,占全国约 20%,占全球约1.5%。其中,深圳是经济特区和区域中心城市,有良好的创新平台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中,起到带头大哥的作用;而东莞是世界制造业基地,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在产业配套方面打下了扎实基础;惠州是资源大市,有占珠三角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及丰富的水资源、石化资源等。

在日渐形成的产业基础上,东莞、惠州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涟漪效应”——从距离深圳最近的片区向外拓展至其他区域,承接深圳部分产业与人口等外溢。三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产业互补,协同发展,成“最佳合伙人”。

今年2月国务院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州被明确为大湾区的政治中心,深圳成为大湾区的创新与金融中心。两大城市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而东莞北靠广州、南接深圳,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中轴线上,区位优势明显。业界认为,东莞将率先受益于大湾区概念,成为深莞惠一体化发展的二号人物,撑起珠江东岸的一片天地。

“智造”成果转化出海,珠江东岸“二号人物”锋芒崭露

有人说,未来环珠江口城市的发展,看的是“连接世界”的能力。“智造”出海,将成为珠江东岸与世界对话的全新姿态。新一代移动通信、半导体、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集群集聚在环珠江口东岸。大量高附加值产品如深圳无人机、东莞5G智能手机、生物医药等,正从珠江东岸走向世界。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版图中,东莞的使命是“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在珠江东岸的城市中,东莞可以说是二号人物般的存在。

东莞拥有四个物流中心、多条铁路干线、82 条航道、国家 一类客货口岸和国家一类口岸。据最新东莞统计年鉴显示,东莞公路通车里程高达 5262 公里,密度高达 213.92 公里/百平方公里,内河通航里程高达 643 公里。完善的海陆运输体系使东莞成为了华南地区重要 的交通枢纽之一 。世界上99%的计算机零部件都来自于东莞,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制造城市,拥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和全国最大的羊毛生产基地。

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将大湾区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智造”出海,将成为东莞与世界对话的全新姿态。

今年一季度,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东莞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53.8%、40.3%,同比增长11.7%、13.9%。目前,17万家工业企业构筑起东莞完善的制造链和生态体系,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排名广东省第一;依托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的优势,东莞筹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目前,东莞已吸引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前来投资,拥有投资企业超过11000多家,与东莞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

除了扎实的产业基础,东莞中新一轮的轨道交通建设,同样赢得先机。广深铁路、广深港客专已开通运营,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分别预计于今明两年通车;而穗莞深开通在即、佛莞城际轨道工程进展顺利,东莞地铁1号线积极接驳广深,融入大湾区建设。随着大湾区一小时通勤圈日渐完善,珠江东岸“二号人物”东莞锋芒更展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粤港澳大湾区哪个板块有投资价值?(一)
深珠新通道规划公铁两路 珠江西岸借势湾区起飞
珠江口沧海桑田,迎来巨变
港珠澳vs深中大桥的背后,是香港和深圳对珠江西岸主导权的争夺!
粤港澳,靠什么造就全球第一湾区?
深圳“破茧”,任重道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