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龄线”≠“起跑线”,看中央音乐学院韦丹文教授怎么划线?

现在学钢琴是不是太早了?

现在学,来不及了吧!

普通的演出活动,有必要参加吗?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音乐也是一样。有时候琴童或者家长上网一搜就会出现类似于“钢琴xx天速成法”、“歌手速成秘诀”这样的文章出现,其实是非常不靠谱的。现代人学音乐的大症结就是总想找到速成的方法,然而真正让你进步的方法是:静下心,慢下来。

钢琴启蒙从几岁开始比较合适?

别把年龄当成“起跑线”。

“从几岁开始是没有定论的。”

“因为要根据孩子的个性、性格、能不能坐得住,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在音乐方面的才能等等各方面来决定的。”

所谓的“才能”就是孩子如果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心中感受,我们就认为他在这方面有才能,这样的话他才可能在钢琴前面坐的住,也更容易接受老师给他的知识。”

“如果孩子有音乐方面的才能,孩子是可以早一点接触音乐。我自己是4岁多一点开始学的,一般小孩在4-5岁就可以接触。学钢琴是需要早一点,因为它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越早学习,之后的学习越方便一些,所以说4-5岁的时候是可以。”

“如果只是想让孩子有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素养,那什么时候都可以,几岁都不晚。包括成人,我们都鼓励他们去接触音乐,所以什么时候都不能算晚。”

对孩子需要适度的宽容

当回想起琴童时代,韦丹文认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舞台。上台的仪式感,让他找到了练琴的乐趣。因此他认为,练琴一定要让孩子看到效果,有了效果才能有继续练琴的动力。

往往一些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不是过紧就是过松,中间的度总是掌握不好,久而久之,孩子看不到苦练后的效果,也就将练琴看成了纯粹的苦差事。有不少孩子在练琴中慢慢从业余转向专业,他们一定是看到了练琴的效果。

而家长和老师又该如何挖掘孩子的能力和潜力呢?那就得要给孩子创造仪式感,鼓励孩子登台演出,尽可能地多展示,让孩子自己在舞台上有更多的音乐体会。

在交谈中,韦丹文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琴童抵触钢琴的根源。他说道:“我们的孩子特别怕弹错,因为弹错了就会挨骂甚至挨打,其实错了又怎样呢?弹对容易,弹美才难。

因为老师和家长大多注意的还是对错,忽略了音乐本身的美感。弹琴就变成了只求对错,没有快乐和美,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惧怕弹错带来的一切后果。”

慢练就像挣钱,快弹就像花钱


学习钢琴是一个过程,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钢琴练习切不可操之过急,把每一个基础部分都是夯实,慢不可怕错才可怕。

前段时间,在一次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韦丹文的大师课上,韦教授再次提及慢练的重要性,对此更是把慢练比喻成:慢练就像是挣钱,快弹就像花钱。每天练琴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是挣得多还是花得多?

这一形象的说法让在场的观众大笑,这个比喻很形象生动也突出了慢练的重要性。

在这堂大师课上,台上演奏的是一位10岁的小朋友,演奏曲目难度也不小,对此韦教授表示了肯定认同。

在夸赞小朋友的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弹奏曲目的速度过快,有一些音没有弹全且不清晰,重新不明显强弱区分不明显等等,韦教授说,在孩子练琴的日常里,一定要注意曲子慢练。

慢练,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很多孩子开始对音乐对钢琴没有多深的理解,练琴就像完成任务,就像考试做题一样认为写完的快就可以了,但是练琴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味强调弹的快就是好。

无独有偶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先生,也在很多公开场合强调“慢练”的重要性。

周广仁曾说:“弹慢10倍我可以理解,但是不许弹错。”

让孩子学钢琴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孩子能不惧怕练琴、会练琴。我们经常谈到,琴童的成长离不开教师、家长和琴童三方面的配合。培养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琴童,要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是孩子最好的教养
一起快乐弹琴
关于手型,听郎朗启蒙老师怎么说?
陈巍岭:中国现在这样的环境下钢琴应该如何学习
好老师长啥样?赵晓生教授这样说!
学琴是不是要每周上课?前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必须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