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商标执法办案中的难点、对策和建议

随着商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商标违法行为也越来越隐蔽,商标侵权行为的形式亦由最初的单一化向复杂化、多极化发展,给商标侵权执法办案工作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标的监管工作也越来越繁重,加强对商标执法办案工作的研究日渐成为工商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的重要课题,为此,青岛市工商局开发区分局组织开展了调研活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辖区商标执法办案的基本状况

目前,在执法体制上,开发区分局依然是沿用了以前的一些做法,即以公平交易为主,市场合同、商标广告、工商所参与,定计划定目标的办案体制;网上实行综合执法办案体系,分局设立经检大队,工商所设立经检中队,机关各业务处部分人员参与经检大队执法,各工商所执法人员参与经检中队执法。

从案件查处情况看,2006年度、2007年度查处商标侵权案件共计16起。案件来源主要是群众举报、执法人员的日常检查发现。侵权的主要形式表现在:“未经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在相同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案件8件,占总数的50%;“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案件5件,占总数的31.3%;“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案件1件,占总数的6.3%;“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的”案件2件,占总数的12.4%。侵权的对象都是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

     二、查处商标案件的难点问题

结合开发区分局商标执法办案的实践,目前商标执法办案存在以下难点:

1、工商所日常商标监管制度不完善,执法人员对商标执法办案的认识不够、综合素质欠缺。部分工商所商标日常监管工作缺乏一套系统而严谨的程序,如对商标使用、印制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等,大多数执法人员由于平时接触商标案件较少,商标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运用得不够熟练,商标监管意识不强,而商标执法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如案件调查过程中需要辨证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盘查询问能力及一定的社会心理学知识;调查非法经营额需要有一定的会计知识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标监管工作的职能到位。

2、工商所人员不足,执法体制不完善,很难形成综合执法合力。分局各业务处室出于职责本为考虑,偏重于各自业务范围内工作,在涉及到商标执法办案时,往往出现各持各的态度,各出各的力,观念认识不统一,很难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工商所人员严重不足也是制约商标执法办案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大多数工商所仍未脱离“收费所”的窠臼,二是工商所人员少,对口业务处室多,工作往往是疲于应付,很多工作仅仅只是挂在口头上,难以落实到实处。如辖区辛安工商所,一线在编人员9人,承担着辖区两个办事处,5个综合市场,1961户个体工商户和1549家企业的监管任务,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3、缺乏商标案件查处激励机制。商标案件执法机制不灵活,只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有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但激励机制明显不足。容易出现这样一个不合理的局面:执法办案存在过错追究,不执法办案则无任何责任追究,导致“干事的人是非多”的现象发生,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4、商标执法案件在查处过程中存在着取证难、定性难的问题。商标违法行为的隐蔽性,使工商部门的执法权限受到限制,影响了执法办案的效果,如对于在家中或租赁的民宅中进行的商标违法行为,工商部门没有进入住宅检查的权利,往往束手无策。即使请公安部门配合,其入户搜查权也仅限于“涉嫌重大刑事案件”,对于一般行政违法案件则无能为力,造成商标监管的真空地带。在商标违法案件定性时,确定罚款数额的主要依据是非法经营额,但非法经营额往往难以确切计算,当事人又千方百计的隐瞒真相,只能根据当事人的陈述材料和账目来确定,容易造成定罚偏轻,该从重处罚的却缺乏证据,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却无法移送。

5、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广泛流通于小商品市场,经营规模小而隐秘,但覆盖范围广,危害范围较大,工商部门开展查处行动存在一定的难度。如近期开发区分局查处的一起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案件中,当事人从外地一些批发市场购进了一起小商品,其中混杂着含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商品。象类似案件,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相关规定,办案机构和人员受辖区管辖和级别管辖限制,不能对异地的同一性质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使该违法行为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查处。

6、缺乏商标管理信息联网查询功能。目前,尽管建立了全市商标管理信息查询系统,但国内涉及其他省市的商标信息,基层特别是工商所很难查询到。基层在执法过程中一旦需要核查相关商标信息,就需要逐级上报请求协查,手续繁琐,容易错过商标违法案件的查处时机。

     三、商标执法办案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难点问题,应该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认真加以解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商标执法办案程序和制度。要认真执行大要案监控制度、案件会审制度、案件通报制度、案件听证制度,严把案件审核关,逐步推行针对基层工商所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评议制度。

2、建立基层商标办案激励机制。转变观念,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基层商标办案激励机制,提高基层执法办案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商标执法办案环境。

3、加强基层工商所执法人员对商标执法办案工作的认识,增强商标执法办案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对执法人员办案能力的培训、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理论知识的培训等,进一步提高基层工商所商标办案执法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查案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充分发挥机关处室的指导、参谋、协助、支援等作用,针对基层工商所在商标办案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指导,找准症结,努力提高基层工商所人员的综合素质、办案质量和办案水平。

4、加强对基层商标执法办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上一级商标监管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执法动态,加强对商标办案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监督指导。针对基层商标执法办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下去调查研究,及时制定对策,督促其认真分析辖区内各种经营主体的经营情况,积极寻找案源,组织力量查案、办案。

5、建立完善基层工商所商标管理信息查询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以基层工商所市场主体登记信息监管平台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工商所商标管理信息查询系统,确保与上级商标监管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简化注册商标信息逐级查询的程序,提高商标执法办案的效率。

6、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工商监管职权,确保执法效能。在现行的工商法律法规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除以上列举部分情况外,再如《商标法》中对封存的商标侵权产品被转移后怎么处理,法律没有做出规定,如果法律法规对当事人擅自转移、隐匿、损害封存的产品都没有相应的处罚条款,这不能不说是法律法规制定时的缺陷,因此建议在制定或修改法律法规时作进一步的完善。(青岛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查处公司股东抽逃出资行为的难点及对策[中国工商执法交流网]
当前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现状及对策
关于查处商标侵权案件难点及对策建议
基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成效、突出问题及建议
从执法实践看工商机关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行政执法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