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白涛:一夜之间神秘消失的小镇

【题记】在重庆涪陵,有一个在一夜之间消失的小镇。随着小镇一起消失的,还有整整6万人.......

1967年8月,在重庆涪陵有一个叫白涛的小镇,秘密进驻了一支6万人的解放军部队。

但是一夜之间,这支部队消失不见,而“白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名字,也在中国地图上被抹去。

之前对白涛小镇的事情并没有特别关注,后来之所以关注,是因为我的九姨。

有一天,她给我发来了一段视频,之后写道:

“这个视频就是50年前的绝密工程:816地下核工程。也是我和我爱人工作过的地方,我们把青春都贡献在那里,三个孩子也在那里度过童年。

难忘!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地方!为816地下核工程付出青春和生命的科研人员、工作人员及解放军官兵点赞!向他们致敬!”

这座距今已经消失50年的小镇,九姨和那里的人们,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这座小镇怎么样了呢?

怀着深深的好奇,我再次咨询九姨,同时又翻看了很多的资料,终于解开了,隐藏在地下50年的秘密。

原来,在我国西南部的一处群山里,隐藏着一个工程浩大的地下核军工厂:816地下核工厂。

一、816地下核工厂的前世今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震惊了世界。

六十年代是中苏关系最紧张的时候,中国的核力量是有限的,必须让它发挥出最大的威慑和实战作用。

196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命令,批准在西南地区建设最早的隐蔽的固定核工厂:816地下核工程(代号:816工程),以制造核武器的原料。

这项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的工程,最终地址选在了重庆涪陵区白涛镇。因为这里“临近乌江,背靠武陵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1967年8月,功成不必在我正式开工。这个曾名叫“白涛”的小镇,连同秘密进驻的6万解放军,一夜之间,消失不见。

只留下了人人讳莫如深的地址:“国营建新化工机械厂”和“重庆市4513信箱”。

1984年,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洞体已完成建筑工程量的85%,中央军委宣布停建。

2002年,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

如果不是解密令的下达,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国营建新化工机械厂”和“重庆市4513信箱”这两个对外通信地址的“真实身份”

2010年,816核军工洞体工程的部分区域,首次作为景区开放。

2018年,816地下核工程(816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2019年,816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66年至2010年,从选址、兴建、洞体解禁,到成为景区,816核军工厂走过了44年的山间静默岁月。

二、816地下核工程停建的原因

咱们国家的任何计划,都是有时代背景的。

1、进入八十年代,中美关系进入友好期。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已无力对中国构成全面威胁。

于是,国家停止了816工程。尤其六年后,苏联解体,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威胁当时消失。

2、军事发展的新趋势。

以固定发射井为依托的路基核武器,已经基本失去了作为战略威慑器的作用。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所以不需要816工程那样的设施了。

3、816工程的一大功能,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

六十年代,我国生产力落后,能够生产核武器的设施很紧缺,所以816工程就很重要了。但是,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没有制造这类武器的制约。

可以说,816地下核工程是为和平而建、为和平而停,随着战争压力的消散,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新时代的主题,国家需要着力抓经济建设。

三、如今的816地下核工程(816景区)长什么样

这个先后投入6万多建设大军,总投资7.4亿的816地下核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4万平方米。

单单从外貌上看,除了高高的排风烟囱外,丝毫看不出人工开凿的工程痕迹。然而,这座大山内部早已被挖空。

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

这些设施,不仅可以预防100万吨的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的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级的地震破坏。

816地下核工程规模宏伟,极具震撼。

可以说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中有河,室内楼层功能分布明显,隔离性强,宛如迷宫。

据估算,整个816工程遗址,如果搬到地面,有北京故宫那么大。

地下通道都非常宽敞,足够2量汽车同时通过,共有130条通道,仿佛地下迷宫,地底最大的房间,高度超过30层楼。

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这里,我想说说当年那些把青春和理想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们。

四、艰难的开凿

核工业的专业性强,在大山里开凿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即便在现在科技发达的年代,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所用的最先进的工具,也仅是风钻。

用风钻在山体里打孔,填上炸药,再进行小规模的爆破,最后靠人工一点点开凿,整个工程只能依赖人挑肩扛。

战士们渴了就喝山体的渗水,累了就靠石头休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有的因公负伤,有的因公殉职,有71名54师工程兵长眠于此。

当年进驻的人员,有的正值青春年少,离开时已人到中年;有的离家多年未曾见过父母,再见父母时只见到遗像。

当年,数万人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夜以继日,埋头苦干,将满腔的豪情壮志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五、严守机密

他们大多数的日子,都围绕着一座被掏空的大山展开工作。

由于人数众多,医院、学校、市场在这里一应俱全,看起来与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却与外界隔绝,不能随意外出!

因为是绝密工程,每个人都必须严守秘密。

每个人一进单位,就要上保密课,然后要宣誓和考试。每人只能看自己的图纸,在单位领的笔记本都被编上号,下班前必须上交保密科。

洞口、路口和桥头,甚至包括车间,都有专门的警卫队把守。同事之间也不会互相打听工作。

跟整个工程被隐藏在大山深处一样,“静默”成了他们当年生活工作的常态。

孩子们也只能在这个狭小的小镇读书、生活,很难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而且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通讯,精神生活单一,更不可能有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

有一次九姨带孩子到涪陵,我10岁的小表妹很认真的问九姨:“妈妈,这个就是大城市吗?好繁华哦”。

九姨的眼泪当时就留下来了。

她说:我自己在这个深山里奉献没有什么,只是苦了孩子。

姨父当时在设计室工作,九姨在后勤的工矿贸易公司计划财务处工作。他们是816核工程停建后,1986年才调回自贡市建委。

表妹说:我们从小在那里长大,并不知道这个工程,那是绝密;即便爸爸在机关设计室搞设计,也从未向我们透露过半点。

保密条文有一条规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必须守口如瓶,当时的职工家属也不允许进厂。

有一位回访的老兵,当年是警卫团一团的团长,在工程建设时,曾带兵在洞口守了五年,整整五年的时间都没有往里踏过一步。

2018年,他带着妻儿过来回访,才第一次真正看到了816军洞里面的样子。

极为敬佩老兵们极强的纪律性!

当年,曾经有多少人,为了这些军事基地或者秘密工程悄悄地奉献着!又有多少人,为了这些军事基地或者秘密工程,守口如瓶、至死保密。

六、向816人致敬!

当年的科研人员、工作人员及解放军官兵,风华正茂,在山洞里抛洒着青春和汗水,为了祖国的需要,不管是最初的建设还是最终的解散,他们始终无怨无悔。

支撑他们的,正是心底那份保家卫国、建设祖国的豪情。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816地下核工程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今,工厂也以“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而著称。

当年在那里工作过的人们,已回归了正常的地上生活。

对于816老一辈的建设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由衷表示敬佩。

饮水思源,他们的事迹值得被永远铭记!

请点赞并传播出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为中国的国防建设,默默做出贡献、奉献青春的普通人们!

各位,已经解密的816项目,不是结束,而仅仅只是开始!

来,最后我们一起看一个视频,了解我们华夏大地震撼世界的“地下长城”!

【有趣/有料/有态度/有深度】

 尽在《平观世界》

深度与广度

源于对读者阅读时间的尊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16核工程
保密35年,6万人修18年,挡50颗原子弹的816工程成景区
往事|涪陵“816地下核工程”解密:两万特种兵挖了八年
1966年,重庆地下修建21公里长秘密基地,干嘛用?35年后国家解密
隐藏在大山中的旷世奇观
816核工程:6万工程兵掏空山体,可抵御氢弹轰击,但从未使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