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风秦韵(总结)
(一)招女婿:
陕西关中人都是父母给儿子娶媳妇,但是无儿有女的人家也兴招女婿。关于这个风俗的由来,老辈人都是这样传说的。
   
相传在明朝的时候,陕西关中一带有个姓何的人,娶了个媳妇姓陈,两人婚后生了三男一女,取名富、贵、荣、华。老两口辛辛苦苦把孩子门拉扯成人,又为三个儿子娶了媳妇。谁
知道三个儿子成家后对父母都不孝敬,各顾各自的过起来小日子来。老两口没有办法,只好和小女儿一起度光阴。
    两老一小过日子,自然有很多难处。可是,这个老头是个硬性子人,再可怜也不求人。他见儿子门都靠不住了,索性和他们断了关系。
   
有一天,老头和女儿上山打柴回来,在山路上救了个白面书生。原来书生丧了父母,家境贫穷,日子没有办法过了,也上山去砍柴。谁知道他身单力薄,还没上山就被青苔滑倒在山腰上了,多亏了老头和他的女儿把他救下来。从此,这个书生就在老头家住下来。
   
打这以后,老头的女儿可高兴了,她常跟书生写字,做诗,书生也喜欢听她唱山歌。不久两人就相爱了。老两口看到了,也觉得高兴,就把这个白面书生招为女婿。一家四口和睦相处,女儿女婿也很孝顺,老两口见人就夸:“这下晚年有靠头啦。”
    后来,这位书生当上门汉的事情便传得家喻户晓。
(二)关中为什么把吃晚饭叫“喝汤” :
关中的农村。把早饭、午饭都叫“吃饭”,但晚饭却叫“喝汤”。喝汤也不是没有馍;没有菜,而是汤饭俱全,那么为啥把晚饭叫喝汤哩?
    传说元兵占了中原,忽必列为集中粮富国,让老百姓改每日三餐为两餐。听老一辈说,他们怕老百姓对改餐起哄造反,当时十五户由一个元
兵管着。还把所有铁器都收了,十五户共用一把菜刀,这菜刀还由元兵掌管着,随时带在腰间。可是过去每日吃惯了三顿饭,突然改成两顿饭,大家干上一天活,晚上不吃些饭咋撑得住呢?当时,有个叫王二的小伙子,给财东家推了一天豆腐磨子,天黑了回到家里,肚子饿得实在难受,就搭锅烧水,想偷偷做些稀米汤解解饥。水刚烧开,还没下米,就被监管的元兵发现了。元兵见王二家烟囱昌烟。为不问东长西短,就把王二绑走了。第二天,王二被送到忽必烈帐中。忽必烈听说王二图谋造反,想偷吃夜饭,便喝令推出去把头砍了。王二听了大喊:“冤枉呀!冤枉!”忽必烈听他连连叫冤,便上前问他“咋个冤枉啦?”王二说:“大王叫百姓改餐省粮,小民从没违抗。只是天烧了点开水,想解解口渴,并没有给锅里放米,咋不冤枉呢?”忽必烈心想,砍了王二真是冤枉他了。他以水解渴,是个办法,这样省了粮又充了饥。关中的水,有的是。于是就把王二放了。打这以后,忽必烈就允许百姓晚饭烧汤喝。
    关中百姓就借着烧汤的机会,下米做饭,时间久了便把晚饭叫成喝汤。
    至今,若你到关中农村作客的话,吃晚饭时,主人请你时还是说“来,请喝汤。”
(三)关中农村的“老碗会” :
“老碗会”一词,《辞源》、《辞海)均未收,出处无考。据说是某位名不见经传的语言学家,对陕西关中各县农村群众端着饭碗,聚在村中某个相对固定的场所,一边吃饭,一边谝闲传(关中人把闲谈叫“谝闲传”’)这一饮食习尚的戏称。因这一戏称,既形象,又生动,久而久之,尽人皆知,普遍认可,遂
成为上述风俗的专有名词。陕西关中人把大碗叫“老碗”。关中农民特别是食量较大的青壮年人,喜欢端老碗吃饭,为的是减少再次盛饭的麻烦。喜欢到“老碗会”上来吃饭的人,端老碗的更多。但也不是凡来者必端老碗。
   
“老碗会”的会址是自然形成的。一般夏天多在宽敞、通风、树荫比较浓密的凉爽之处;深秋和冬天,则必在避风、向阳的暖处。一个村子往往有几个会址,一般说来,十几户至二三十户聚集的区域总有一个会址。除了下雨和寒风呼啸的天气外,几乎每天早饭、午饭时,都有不少人到“老碗会”场来吃饭(关中农民早饭在9至10点,午饭在下午2至3点左右)。
   
人们一到会场,自行选择一个位置一蹲,或者在土地上一坐,或者脱下一只布鞋向屁股底下一垫,便一边*(口+至)饭,一边谝起闲传来。谝的内容广泛,无边无岸;上自日月星斗,下至小猫小狗;盘古氏开天辟地;王木犊独角演戏;孙悟空七十二变;潘汉年原是冤案;诸葛亮六出岐山;预报说明日晴天;这场雨下得及时,十天内种麦不迟;前年的辣椒去年的蒜,今年的西瓜满地烂(言因预测失误,盲目种植,产大于需导致亏损)……手里端的老碗、嘴里信口胡谝,不究出处,不查字典,不取报酬,不纳税款,无人录音,不怕盗版。但所说的大都是人们喜听的故事、新闻,或者本村外村发生的新鲜事,其中不乏有益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知识以及有价值的经济信息。笔者生长在关中农村,青少年时从“老碗会”上获得的知识不少。
   
这种风俗始于何时无史料记载。至于形成的原因,有几种说法:有人说很早以前,兵荒马乱,往往人们正在家吃饭,乱兵闯入,来不及收藏饭馍,被乱兵抢食一空,于是每次吃饭时,家家都派一人端着饭碗蹲在门外,边吃边放哨,后来演变成“老碗会”;有人说这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成员围在一起进餐的遗风,私有产生三千多年,各家吃各家的饭,但进餐方式继承和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有人说,自南北朝至金代,先后有成批成群的鲜卑族、羌族、金人等少数民族移居关中,这些游牧民族有野外聚餐的习惯,影响到汉族而形成此俗。究竟孰是?荒远难征。不过此风俗在关中其所以广泛流传,历久不衰,显然与关中特有的下面两种情况有关:
   
一是关中人家日常食品以面、馍为主。吃面,无论是炸酱面、油泼面、臊子面、油泼辣子**(上大下面,上大下面),都不需要另外的菜肴佐食,一老碗面端在手,便可到户外任何地方进餐,一碗酸汤水饺端在手亦同;苦吃蒸馍、稀饭,则一个小菜碟,上边放两三个蒸馍一手端着,另一只手端一碗饭,同样可赴“老碗会”。若象南方人以吃米饭为主,需几菜一汤,那就不方便了。
   
二是关中人开朗,饭食公开程度也大。同在一个饭场吃饭,有人端的肉面,饺子什么的,也不怕人忌妒;有人端的玉米面搅团或者稀饭、黑馍,也不怕人耻笑。加之关中农村邻里之间感情比城市人亲密,吃饭时一起说说笑笑,也是种乐趣。
    近十数年来,随着农村一座座小楼房盖起,家庭吃饭的小圆桌日增,饭食品种的增加,这种风俗也在逐渐改变。
(四)关中方言趣谈:
乡党方言来历:这得从古代的民户编制说起。“乡”和“党”,都是我国古代有民户编制。据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换句话来说,五百户为党,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乡”“党”二字连用,指乡里,也就是同乡人。随着时代的
推移,乡、党这样和农村行政区域单位不再使用,但“乡党”这一称呼却延用了下来。
    “屋里人”趣说:关中人,常把已婚妇人叫“屋里人”。如“你屋里人这几天咋没见?”“俺屋里人这几天去娘家咧!”
   
把妇人叫“屋里人”,其渊源虽无从考证,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分工、“男耕女织”的出现的关。过去的农家,男的在田间劳作,女的在家便出现纺线织布,内外分明,各行其事。久而久之,关中大地上便出现了把男人叫做“外头人”、把女的叫“屋里人”的称谓。
   
“屋里人”一词,早已进入大雅之作。《红楼梦》为例,其九十回有:薛蝌想:“...然而到底是哥哥的屋里人”,第一百二十回有:袭人想:“...其实我究竟没有在老爷太太跟前回明就算了你的屋里人”。以上引例中的“屋里人”,含义与关中方言里指的已婚妇女的含义大致相近。
   
“二百五”趣谈:在关中农村,人们把那些蛮干胡扑的人讽刺为“二百五”。“二百五”是个数字,怎么能形容人呢?它的由来说法比较多,下边介绍两种:一是来自赌具牌九。牌九上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是10个点为,在玩牌九时称“毙十”。这毙十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什么牌都能管住它。所以,人们就用二板和么五简称“二板五”来形容那些莽撞、傻气、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二百五”是“二板五”的转音。
   
二是来源于一则历史故事。传说战中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杀人犯,于是便想出条妙计:在城门上张榜说苏秦是内奸,杀掉他是为了国除了大害,应当赏黄金千两,请除奸者速来瓴赏。榜文贴出损,有四个人声称杀了苏秦。齐王笑着说:“黄金千两,昌充者杀,你们可不能昌充呀!”四人一口咬定是自己干的。齐王说:“那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人分多少?”四人同声说:“一人二百五”。齐王勃然大怒,拍案大叫:“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斩了!”“二百五”由此而来。
    “尻子”与“沟子”的释谈:人、猪、牛等的屁股,关中土话叫沟子。这个指屁股的字,有人写成“尻”,也有人写作“沟”。
   
“尻”(KAO),意思指的是臀部,也就是屁股。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今山西平阳、薄绎之间谓臀曰尻子,四川亦谓臀曰尻子,音俏侈(念耻)如钩,九声之转也。”这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尻”字的考音念重了,就变成了钩子音了。其实,尻是个多义字,当肛门讲,还指男子对女子的性行为。关中人爱说“尻子蹲”,意跌倒了。“尻子客”意阳奉阴违的人。“尖尻子”意坐为住爱动的人。
   
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说得明白:“尻,今俗云沟子是也,今俗云屁股是也。拆言是二,统言是一”。说是说,尻、沟子、臀、屁股都讲的是一回事。清代在北京,接生婆给新生儿“洗三天”的口歌中有“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州”。可见。沟子指屁股不是新造出来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屁股讲时,写成屁子、沟子都对,不过念起来,沟子更顺当一些。
    “嫽”字谈:“嫽”,关中一带,称道啥好,常说“嫽”,“嫽得太”。嫽是古字,最早甲骨文就的,后引用为美好、畅快。说女孩美貌、聪明,加女字旁。
说火光大加火字旁。“嫽”状人美是很早的,《诗经.阵风.月出》:佼人嫽兮,即美人多漂亮啊。后来这个字意有了转化,就是“美好”的意思。西汉时杨雄写《方言》中说嫽,就是好。我国青海一带也把好叫嫽,可见说“嫽”的不限于陕西。今天垢山东、江苏一些地区当时也这样说。
    “倭也”趣谈:倭也,这是关中,特别是渭北富平一带人日常爱说的一个 方言词语。细究起来,它的含义很多,现举例几个,同大家一起研究。
指人漂亮,娇美。如:“你看伢小伙娶的媳妇多倭也!”
指事情办停当,令人满意。如:“那人心细,活做和倭也,没啥弹嫌的”!
指屋舍整洁入眼。如“你呀娃把屋拾掇得倭也!”
  外地人对这个似乎土气的词语多不理解,但考其渊源,也较悠久。宋代人编有《文韵》中解释道:“倭,顺貌”,即是“平顺的样子”,其意思关中方言的“也”大致相同,只是关中人在方谈里因所指对象不一样,而出现了多义现象。实际上仍是《广韵》所说“顺貌”的引申或扩大。

(五)陕北的“闹春”:
陕北高原的榆林地区,在春节“闹春”的日子里,除了闻名遐迩的扭秧歌之外,还有诸多带有塞上风情的中小型民间艺术活动,使节日氛围愈演愈浓,红红火火。
    陕北的秧歌不同于关中、陕南。在表演前,便有“热心人”逐门逐户募集“喜钱”,同时邀定秧歌队员,并分派了“
角色”,根据各人的情况或令扮姑娘,或令演壮汉、媒婆等等。秧歌队集合之日,便是表演之时,从不排练。所有参与者都是轻车熟路,只要唢呐吹响,锣鼓齐鸣,秧歌队便上街开始了“闹春”。
   
唢呐是陕北秧歌最重要的伴奏乐器。它高亢而嘹亮,欢快而抒情。一般每队秧歌有四支唢呐齐奏开道。其后是一面牛皮大鼓和几只小鼓以及铜器锣、钹等,都应和着唢呐的节奏敲击着,鱼贯而行。这些乐手们身着各自的节日盛装,身披统一发给的红绸,并不化妆(因卖劲演出会汗流满面,油彩被冲反而不美,不如省去为佳),情绪十分高昂。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秧歌队的乐手,是清一色的男子,当地民俗以为,男子阳刚之气更能体现打春之日阳气上升的节日特点。
   
扭秧歌的总指挥俗称秧歌头儿。他不化妆,不穿演出彩服,只是身披红绸,手中持一黑伞,伞顶上披有彩绸,分四向垂下,伞一上一下,或转或扭,犹如时起时伏的彩蝶翻飞。秧歌头儿又称“挑稍的”。他绝对是秧歌的高手,不仅腿脚下颇有功夫,而且百八十人的秧歌队表演的指挥,行进队伍路线的引导,图案设计,队形变化、即兴编词演唱道贺等均需由他一身完成。
   
陕北的秧歌是以行进表演为主的。在行进中,“挑梢的”要经常走出“花子”来,在他的设计领舞下,队伍或成“8”字形,或左右穿插,或前后倒队,更为复杂的还能摆出“水漫金山”、“八仙过海”等图案。秧歌头儿不仅在表演上要掌握策划队伍的变化,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即兴编唱“贺喜词”。秧歌队在行进中如经过县府、大商店、学校、部队等门口时,一般均需在原地“闹活”一番,这时秧歌头儿便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编唱四句贺词以表祝福。如在县政府门前,便唱:“县府的大门朝南开,送钱送礼的勿进来,为人民服务多荣幸,清正廉洁记心怀。”在秧歌头儿的领唱下,全体队伍合唱最后一句。唱时乐队全停,全场无声,为的是能让人听清贺词,同时也表示对秧歌头儿编词才能的敬重。唱完贺词,主家便送上花生、瓜子或红包,但不燃放鞭炮。而后秧歌队重奏乐曲,继续行进。近几十年,秧歌队伍中增加了工农兵学商的角色,也有特务、媒婆、和尚以及戏剧、传说和当代生活中的各色人物的造型。
   
陕北的秧歌同塞上的其它民间艺术一样,它富有高原上的豪放、粗犷风格,且又场面宏大,变幻无常,它集跳、扭、舞、唱为一体,充分展示陕北人性格之特点,要玩就玩个痛快,要乐就乐个全身出汗。
   
“闹春”时另一项常见的民间艺术活动是“扳水船”(类似关中的跑旱船)。它之所以叫“扳”就是强调船在水中浪里滑行的力度。它有时进,有时退,时而直航,时而绕行。前有老稍公,后有小稍公,舟中则有一年轻女子(多为男扮女装),表演旱地行舟之各种情景。“船”前方的板上有三盏莲花灯燃明,“船”尾有四盏小园灯(类似关中的火葫芦)照亮,舱顶一盏大红灯笼悬挂。船前手执船桨的老稍公,眉粘棉花,胡贴棉花,夸张其年已过百。他边舞船桨边唱着曲儿,曲词大意是“船中坐了个女娇娃,年龄十七、八,十七、八好年华,女娃娃要寻婆家。寻婆家,不要忙,忙和尚作不下好道场,船家行舟见识广,好小伙就在船后方……”。老稍公唱完一曲,小稍公舞桨划船,十分会意地跟着唱上一曲:“女娃娃转过来,看看船后的小稍公,你若有清点点头,你若无意摆摆手……”老、小稍公唱完,舟中女子也唱出女儿心声,“她”要选择对象,但条件却很高,结果你唱一段,我和一曲,边在“水”中行,边演“船内”戏,引得围观群众前拥后推,有时尾随者达几百人之多。
   
扳水船在进入表演广场后,则围圆场表演。它也有唢呐、锣鼓伴奏。有时为了增加气氛,船后也配有三、四十人的竹马或小秧歌队伍助兴。与扭秧歌不同的是,老稍公或小稍公有时也说快板,快板大多是以对对联、猜谜语或是叙述小故事等为内容。在广场表演时,“水船”着重表演过险滩、绕礁石、劈浪行、逆水上、穿漩涡等场面。这些场面的精彩表现,全赖两个稍公的功底高下。故而这一老一少的表演者不仅要能歌善舞,且还须点脚腿功夫!
   
“扳水船”这项活动一般在正月十四前结束,表演多不过三场。而到了正月十五,“转九曲”这一参与性特强的民间艺术活动就拉开了“战场”。“转九曲”,顾名思义,是以“转”为主要程序的。每过初十,便有人将高梁杆斩齐,按照九曲十八弯的图形在场地上搭建成方阵,留有入口和出口,每两米为间隔竖着高梁杆,并用横着的隔杆摆成迷宫似的阵式。每一杆上挂灯一盏,入夜灯火齐明,登高一望犹如银汉乍落。入口处有一“火塔塔”(用可起焰的烟煤垒成塔形),点燃即火光四起,出口处亦有一“火塔塔”,烈焰冲天。转者入内,或手执香柱,或提灯笼,依着通行道而转,阵内挂有谜语供游人边转边猜,亦有卖棉花小人或香蜡者。杆上的小灯,全用清油为燃料,分段有专人添油拨捻,真是游人如织,擦肩接踵。据老人们说,凡转九曲者可得来年免祸,人畜平安吉利。于是,男女老少喜气洋洋,乐此不疲,须知这九曲转完,至少也要走十华里路呢!
   
陕北春节期间除以上三类活动外,还有不少的小型民间文娱活动,诸如二人台(类似东北的二人转)、场子、跑驴、陕北说书等等也都派上了“用武”之地。但那些舞台艺术,此刻却消声匿迹,让“地盘”与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了。那些黄土高原的庄稼汉们这时不仅有了施展艺术才华的时间与“领地”,而且喧泄了他们内心的欢乐情绪,当仁不让地成了艺术的创造者
(六)陕西婚恋生活谚语:
树大结果,人大成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儿大不由父,女大不由娘。(咸阳)
宁欠娃的家当,不欠娃的婆娘。(西安)
无梁不成屋,无妻不成家。
男人无妻不成家。(咸阳)
有女百家问,有儿百家求。(渭南)
青皮萝卜红皮子蒜,谁家的闺女不嫁汉。(延安)

女子无夫心无主,男子无妻身无靠。(汉中)
女大不中留,留下结冤仇。
女大该嫁不可留,越留娘家越发愁。(铜川)
娘家饭吃不老。(汉中)
姑娘的心,天上的云。(延安)
婚恋——恋情
谷在犁上,爱在心上。
黄金有价,感情无价。
知心合心,情爱一心。(渭南)
知心才能合心。(西安)
知之愈深,爱之愈切。(咸阳)
诚心对诚心,爱情扎下根。(渭南)
干金难买人的心,二心相印值干金。(咸阳)
情之所钟,虽死不渝。(西安)
若要他爱你,还需你爱他。(渭南)
相思无限意,尽在不言中。(汉中)
虚伪爱在嘴上,真诚爱在心上。(咸阳)
朋友可交天下,爱情唯献一人。(商洛)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
干金难买心头愿,情人眼里出西施。(咸阳)
有心结交结到底,利刀难砍水分离。
集上人不止一个,心上人只有一个。
杜鹃啼血,方是真情。
心连一道,山隔不了。
喷泉水堵不死,爱情火扑不灭。(渭南)
情能引出,不能要来。(西安)
花香蝶自来。(咸阳)
男有心,女有意,棒打刀割不分离。
利刀断水水不断,暴力拆亲亲不散。(西安)
有情不怕隔千里,无情哪怕门对门。(咸阳)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哪怕手搭肩。(商洛)
有缘千里来相配,无缘对面不成婚。(榆林)
红花无心要谢瓣,蜡烛无心点不燃。(汉中)
千金难买心头愿,无油灯盏枉费芯。(咸阳)
纵然礼教高如墙,难挡儿女情意长。(榆林)
男女两不嫌,旁人少插言。(西安)
无情吃蜜蜜也苦,有情喝水水也甜。(汉中)
弹琴对知音,理妆为情人。(铜川)
情人哭声都好听,仇人笑脸也难看。
一斗荞麦二斗皮,自己不嫌谁敢提。(咸阳)
只要你心合我意,银子铜钱当狗屁。
瓜儿好不说老嫩,心思对不说丑俊。(榆林)
只要情深意多,哪怕缺吃少喝。(西安)
只要情意深,不怕脸脸黑。(铜川)
只要感情深,瞎子能穿针。(渭南)
[注]后句又作“麻脸放光彩”。
爱上的猴子也标致,看中的黑熊也美丽。(咸阳)
有情饮水饱,无情食饭饥。(西安)
爱情不是强扭的,幸福不是天赐的。(宝鸡)
是姻缘棒打不散。(咸阳)
花儿成熟要结果,爱情成熟要结合。(汉中)
两相情愿,结为亲眷。
[注]“亲眷”又作“良缘”。
结亲结人缘。
结了亲,心连心。
结发是夫妻,恩爱两不疑。(咸阳)
鸟比羽,花并蒂,夫妻心儿连一起。(西安)
庄稼要靠雨,婚姻靠自主。(安康)
包办婚姻危害大,自由恋爱幸福多。
情投意合,不用媒妁。(汉中)
情人之间情要深,莫学露水一早晨。
马不抬头铃不响,花不惹蜂蜂自来。
风不吹柳柳不摆,雨不洒花花不开。(渭南)
瓦罐不离井口破,只要你来的回数多。(宝鸡)
小伙子钟情看天,尕姑娘钟情看地。(榆林)
[注]尕,方言,音ga,即小。
单身汉子见不得亲,见了亲就慌了经。(安康)
注:慌了经;慌乱、慌了神。
馋人见水口就渴,情人见姐心快活。(西安)
软藤藤缠断硬棍棍。(安康)
干军万马容易管,一个冤家难对付。
光棍想讨老婆,富贵想着玩阔。(咸阳)
一朝恋爱不慎重,一生夫妻不幸福。(宝鸡)
穿破丈夫九件裙,未识夫心真不真。(榆林)
痴心女子负心汉。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鸳鸯蜡烛两条心。(铜川)
多情却被无情恼。(榆林)
爱不成,恨终生。(延安)
不合口味各吃各,不合心意各走各。
歹合不如好散。(汉中)
男的失了女娃娃,两相结冤家;女的失了男娃娃,梁上扬把沙。(榆林)
[注]形容如扬沙被风吹散。
恋爱为钱,万祸之源。
有钱买来身,难买人的心。(咸阳)
手掰的花不香,买来的爱不甜。(安康)
良医难治相思病。(咸阳)
离魂天最高,单相思最苦。(渭南)
金砖银锭救不了命,灵丹妙药治不了相思病。(汉中)
断弦犹可续,心去不可留。(渭南)
半路丧妻,临阵折马。(榆林)
一床不睡两心人。(铜川)
爱情不贞,破家之本。(咸阳)
没男人,嫁男人是本分;有男人,偷男人是心狠。(西安)
野花上床,家破人亡。
以色事他人,能有几时好。(渭南)
寡酒难吃,寡妇难当。(咸阳)
寡妇门前是非多,不如寡妇跷一脚。(西安)
[注]跷一脚:这里指改嫁。
天要下,娘要嫁,十人八马留不下。(宝鸡)
婚恋——择偶
月里嫦娥爱少男。(西安)
 
相媳妇如掐花。(宝鸡)
 
花里挑花,拣得眼花。(咸阳)
 
真金不怕火炼,好娃不怕见面。(咸阳)
   
择偶须当千秋业,爱有源头情不竭。(榆林)
煎饭尝不得,婚事急不得。(咸阳)
[注]煎:烫、热。
忙和尚赶不下好道场,急婆娘嫁不下好汉子。(渭南)
   
田好收好谷,妻好一世福。
   
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安康)
   
人怕选错行,女怕选错郎。(渭南)
   
做坏庄稼一季子,说坏老婆一辈子。(商洛)
   
娶一辈子好妻,留一辈子好子。(西安)
   
订坏一门亲,害了九代根。(汉中)
   
相人有个窍,论才不论貌。(铜川)
  
唯求贤德,不求颜色。(渭南)
   
求贤德不求容颜。(榆林)
   
先爱德才,再爱人才。<渭南)
   
莫看姿和色,要看心和德。(安康)
   
莫看人的容颜,要看人的心田。
   
会找爱人的要德,不会找爱人的要色。(咸阳)
   
莫看人家模样,要看人家心肠。(渭南)
   
花好不如果好,貌好不如心好。(西安)
   
媳妇不俊,人笑一阵子,媳妇不贤,人笑一辈子。(延安)
   
红色的狐狸值钱,忠诚的姑娘可娶。(渭南)
   
不图白脸好看的,图个贤惠能干的。(西安)
   
瞅婆姨不怕眉脸丑,心事好了不发愁。(榆林)
 
妻丑有德家中宝,妻美无德惹烦恼。(商洛)
 
好看的鲜花未必香,漂亮的容貌未必好。(安康)
   
不图姐儿俊,只图姐儿勤。
   
娶媳妇不要穿金戴银,只要见活手脚儿勤。(西安)
   
不说丑俊,单说眼顺。(榆林)
   
配眼镜要合光,问媳妇讲门当。(咸阳)
   
娶妻要娶俊姑娘,看戏休看落马腔,
[注]落马腔:戏剧的尾声。  
  
要活九十九,不怕贤妻丑。(西安)
   
穿破裤强似精腿,娶丑妇胜过孤鬼。
   
美满夫妻不到头,俊男配个丑丫头。(汉中)
   
黑了是个宝,白了逗狗咬。(汉中)
[注]黑、白:既指女子的夫色,也指丑俊。
   
买屋看梁,娶妻看娘。(渭南)
   
山谷后面是山岗,女儿模样总像娘。 (西安)
   
逮猪娃要看母猪,挑媳妇先看她娘。
买衣裳看衫袖,讨老婆看妻舅。(宝鸡)
 
有女不怕难寻对象,有鸡不愁没有笼装。(西安)
 
有身子不愁配不下袖子,有女子不愁寻不下男人。(咸阳)
 
好女不在打扮,好马不在鞍鞯。(铜川)
 
拄棍拄个长的,攀亲攀个强的。(榆林)
 
种田看田地,嫁女看女婿。(咸阳)
 
嫁女择婿,勿索重聘。(西安)
 
不求富家子,但求如意郎。(咸阳)
   
不图金山银山,但图踏实厚憨。(铜川)
   
不图庄和地,只图好女婿。(渭南)
   
不图庄子不图房,只图找个可心郎。(西安)
 
会嫁选人头,不会嫁嫁门楼。(商洛)
 
会选的选人才,不会选的选钱财。(咸阳)
 
会选的选人品,不会选的选家当。(渭南)
 
穷人莫开富人亲,开了挣断脊梁筋。(安康)
 
宁愿向南挪一千,不愿向北挪一砖。(渭南)
[注]北指渭北塬上,此地较贫穷。
   
要寻寻个庄稼汉,白日不见晚上见;最怕寻个读书郎,一年好个半年床。
  
嫁人不嫁生意郎,天天夜夜守空房。
   
宁跟沿肩磨担的,不跟出门在外的。
 
宁跟沿肩磨担的,不跟游手好闲的。(西安)
 
宁跟穿烂的,不跟胡转的。
  
宁交口拙舌笨实心汉,不交油嘴滑舌机灵鬼。(咸阳)
孔雀不配乌鸦,马鹿不配豺狼。
一黄二蓝三灰色,没办法跟个黑脊背。(西安)
[注]黄:指解放军,蓝:指干部,灰:指教师,黑脊背:指农民。
   
千选万选,选了个漏油灯盏。(商洛)
寻上好汉满天飞,寻不上好汉坐下灰。 (榆林)
[注]灰:懊丧、灰溜溜。  
爱女不爱钱,爱钱不爱女。
 
会做亲的图儿女,不会做亲图财礼。
选婿不在金钱,选妻不在容颜。(咸阳)
烟锅配火镰,好女配好男。
金娃配银娃,西葫芦配南瓜。
肥猪瘦狗不成婚。(延安)
爹娘做主,一辈子受苦。(榆林)
 
初嫁从双亲,再嫁由自身。
 
续亲之前思考,续亲之后话少。(咸阳)
 
想争吵,办个小。(铜川)
[注]小;小老婆、妾。
宁愿上天做个鸟,不愿给人做个小。(西安)
 
宁愿担柴卖草,也不给人做小。(安康)
   
宁愿粗食布衣为人妻,不愿锦衣玉食做人妾。
   
宁做高山迎风草,不做金屋一枝花。(西安)
   
早定娃娃亲,必把是非生。(铜川)
   
女大一不如男大七。(商洛)
   
要得相配,妻小三岁。(西安)
  
女大两,金银淌;女大三,抱金砖。(榆林)
   
寻大女婿吃馒头,寻小女婿挨拳头。(延安)
 
本家和本族,攀亲出五服。(咸阳)
[注]五服:旧时丧服制度的五个等级,凡同族中的近亲,皆称五服内的亲属。
 
姑表亲,害子孙。(汉中)
 
招下婆娘赁下房,到底不气长。(铜川)
[注]不气长:指入赘者被歧视。
 
不怕瞎婆娘,单怕没婆娘。(咸阳)
[注]瞎:音ha,不好。

姻缘相配恰红叶,月老夫妻系红绳。(渭南)
[注]恰红叶:传说一女苦于婚恋,题诗红叶,恰为一少年所得,终成眷属。月老:神话传说中主管婚姻之神,后指媒人。
 
千里姻缘一线牵。
  
穿针要有引线人。(咸阳)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铜川)
 
成全一对对,多活半辈辈。
说成一对媒,胜过盖座庙。(榆林)
 
养儿请媒说,养女望媒说。(安康)
 
十个媒婆九个谎,为钱能哄她姑娘。(西安)
 
狗馋了舔灯,人馋了说媒。(咸阳)
 
是媒不是媒,吃上三五回。(延安)
媒人媒人,催命小鬼。(渭南)
 
贱媳妇,贵媒人。(咸阳)
 
十八姑娘来说媒,不说自己说别人。(榆林)
 
说媒管账闲淘气。
  
媒人吃了千斤重的鹅, 婚事不成无奈何。
   
媒人是个鳖,临毕落了两幅帖。(咸阳)
[注]帖:男女双方的喜帖。
 
媳妇上了床,媒人撂过墙。(西安)
   
剩汤饭难热,后婚媒难说。(咸阳)
  
三媒六证,娶下媳妇中用。(西安)
 
宁修一座庙,不说一门亲。(咸阳)
   
冰盖房屋雪打墙,包办婚姻不久长。(咸阳)
 
婚姻自主,幸福百年;婚姻包办,两头不安。(西安)
 
包办婚姻害处大,害了老人害了娃。(铜川)
 
强迫不成买卖,捆绑不成夫妻。(渭南)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延安)
 
夫妻没感情,痛苦一辈子。(榆林)
 
女大不嫁,仇恨扎下。
 
十八的姑娘八岁郎, 配成夫妻怨爹娘。(咸阳)
 
宁嫁穷汉子,不嫁孩蛋子。(宝鸡)
 
买卖婚姻不破除,夫妻结合不幸福。(咸阳)
好女不图嫁时妆。(渭南)
   
订亲时论不尽的富贵,娶亲时告不尽的艰难。(汉中)
   
媳妇到门前,还得个老驴钱。(铜川)
   
媳妇堂前拜,公婆背利债。(渭南)
   
儿未出门母忧愁,对象要钱伸着手。(西安)
   
女子养活十四年,卖的不够盐醋钱。(咸阳)
   
小两口办喜事花天酒地,老两口还债款哭天愁地。(西安)
   
婚丧嫁娶,节约为上。(咸阳)
   
婚事从俭,父母眉展。(汉中)
   
婚姻铺张,两方遭殃。(咸阳)
   
排场过头,婚后发愁。(汉中)
   
结婚要彩礼,自己害自己。(咸阳)
   
结婚不收彩礼,婚后生活如蜜。
   
好儿不图祖上福,婚姻为钱,万祸根源。(西安)
 
好儿不在家当,好女不在陪房。(榆林)
讨得起媳妇,嫁不起女儿。(咸阳)
 
办不尽的年货,陪不够的嫁妆。
 
翻田莫太迟,成家莫太早。
 
结婚太早,悔恨到老。(渭南)
 
豆腐莫打老了,媳妇莫娶早了。(西安)
 
要得身体好,娶妻莫过早。
 
只要嫁得好,莫要嫁得早。(渭南)
 
结婚不在迟早,只要对对配得好。
 
快织无好纱,快嫁无好家。(榆林)
 
早婚早生子,母子都受苦。(渭南)
 
新郎勤,锄头底下生黄金,新娘勤,衣裳鞋袜样样新。(榆林)
 
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
娃娃看小时,媳妇看来时。(咸阳)
一代好媳妇,三代好儿孙。(渭南)
要想不着气,结婚就过继。(宝鸡)
[注]过继,又叫过房,即自己无子,将兄弟之子认做己子。
男有忧愁唱山歌,女有忧愁回娘家。(延安)
杂米杂面做好饭,杂种儿子出好汉。(汉中)
[注]指无血缘关系婚配者所生子女优秀。
人望高,水往低,单身汉子望讨妻。(安康)
脚大脸丑家中宝,丈夫不嫌就是好。(榆林)
烂烂庙,老秀才,奓脚婆姨吃不开。③(延安)
[注]奓:音duo,大。旧时推崇小脚,女子以大脚为丑。
 
本分的汉子,莫讨猾头妻。
 
翻船折桅一时穷,讨坏老婆一世穷。(榆林)
两间瓦房一张床,讨个老婆养个郎。(商洛)
嫁给当官的当娘子,嫁给杀猪的翻肠子。(宝鸡)
 
歪锅配歪灶,烟烟都不冒。
 
美配美来丑配丑,黑老鸹有条肉泥鳅。(汉中)
 
男人越离心越软,女人越离心越狠。(咸阳)
[注]离:离婚。
 
男嫌女,一张纸;女嫌男,直到死。(西安)
[注]旧社会,男子可以一纸休妻,女子无离婚权利。
 
光棍门前笑话多,寡妇门前是非多。(汉中)
(七)生子喜庆拜干大:
生下孩子拜干大是千阳古往今来的民俗。
   
川原地区给孩子拜干大的做法是:孩子满月那天,在客人到齐的时候,给婴儿穿戴一新,怀中揣个大蒸馍,由一位身体健康,有声望的老年妇女抱出大门撞干大。碰到第一个男人时,抱娃的妇女把孩子怀中揣的馍交给他。请此人入席吃饭,
那人给孩子一些钱作为见面礼,拜干大的礼节就算告成,此后常来常往便成了亲戚。人们把干大给的钱称作“长命富贵钱”。有的不是撞,而是双方提前约好满月那天有意往一块走。
    高崖山区一带的做法稍有不同,一次拜三个干大,称“三干保一子”,这样做,认为更能保佑孩子“长命”。
   
干大,不是每个孩子都由。有的人迷信观念浓厚,认为孩子的健康长寿要靠干大的所谓洪福来保佑。过去没有计划生育,选择干大必须是男孩多,与孩子父亲年龄相仿的男人。现在只生一胎,许多人喜欢拜有男孩的人做干大。另外,当干大的人一定要品行端正。
(八)陕西面条待客风俗:
陕西关中及关中以北吃面食较多,因此面条的花样百出,如剪面、扯面、干面、喜面等,其中它的一些做法、地代表礼仪,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风俗。
    团面:在家人如丈夫或儿子出远门时,全家人一齐吃这种面,表示给外出的人祝福。做法:将煮好的长面条,盛入碗内。再加入调
料、蔬菜之类,香气四溢,热浪滚滚。
    寿面:在家中为老辈过生日祝寿时吃的面食。做法:面条要做得细长,煮好盛入碗中,洒上香菜叶,加入调好的鲜汤进食。
   
红面:表示吉祥如意,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红火兴旺。一般都在年最后一天吃这种面食。做法:把面擀好切成粗均匀的长面,煮熟盛进碗里后,调进葱花、蛋花、香油、红辣子油,其味香,面呈红色。
    蛋面:一般为丈母娘对新婚女婿煮这种面,表示喜欢女婿。做法:把面条煮熟后,再往锅里打若干个鸡蛋,调好一起出来吃。
   
粥面:一般为每年腊八吃,俗称“腊八粥”,表示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一定会丰衣足食。做法:首先把绿豆、黄豆、萝卜、花生、杂豆煮成八成熟,再把面擀好切细,放入锅里一起煮,熟后加入佐料。
   
冷面:表示不动烟火,用于纪念不求荣华富贵、不谋职的晋国著名人物介子推,一般在清明前后吃,人称“寒食”。但在炎热的夏季,吃这种面也罗普遍。做法:将面擀好切细,煮熟后放在冷水中冷却,然后捞出控干冷水,盛碗加调料进食。
(九)陕西婚姻风俗:
订婚请介绍人。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女子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媒介作用。
<见面>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见面,经谈话同意,即订婚约。负面时,男方要简单招待,双方主要亲戚要参加,参与意见,谈话后,两
人要互赠礼品(男给女一身衣服和四样礼,女给男方礼品稍轻)。如对方收礼,就表示同意,否则就有问题。
   
<看屋>近年来兴起了女方到男方家年看屋的规矩。看屋时,女方的主要亲属要陪同,男方要设像样的宴席,要给女方比见面时更重的礼物,至少一身好衣料。如男方不同意看屋,需将看屋的花费折成现金给女主,纯属一种礼之举。
   
<扯衣服>看屋之后,介绍人即与双方协定给女方扯衣服的数量、花色、时间、地点、以及动什么人行。这天,男方主婚人与介绍人同女方去的人进县城,一般扯四至六身(每身2件。每件7-9尺)的衣料,十身、八身不等,至少要花二三百元,多者千二八百。解放初多买布料,现在以毛料、绸料为主。除衣料外,还的鞋、袜、围巾、毛线、提包等。扯衣服完毕,一行人还要到饭馆进餐,叫上十个八个菜,花上百元。农村人常为扯衣服犯难。
   
<坐喝>渭河北人叫“吃酒席”,渭河南人叫“过礼”,民间人贬之为“抄,抄,抄”,意谓“吃,吃,吃”,坐喝之礼仪非常隆重。这天,男方要杀猪、宰羊,备齐鸡、鸭、鱼、肉,请厨做菜,搭棚待客,房上架高音喇叭等搞得排排场场,以示富有。男方亲属应邀带礼品赴宴,女方通知族门、乡党、亲戚扶老携幼来坐吃媒席,以表示赞同,普通坐喝,待客七八桌,多者竟达二十多桌,上菜二三十道,其程序是:1、进门先喝茶,佐以糕点,干果,有四碟九盘者,亦有十一花(九大盘上架四小碟)。2、吃先饭,以吃臊子面居多数,专请村中巧妇操作,要达到:“溥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臊子有猪肉、羊肉、鸡丝等。3、两顿饭:先喝酒,再吃饭。喝酒时,开始出盘摆八个或四个菜,然后边饮酒边上菜,山珍海味、五花八门。饮中,男对象由女家一人领上女方客人逐一敬酒,叫认女婿,女对象则由男方一人领上给男家人敬酒,让其认媳妇。酒过三巡。介绍人将男方为媳妇所备衣物和客人所赠之礼品,入在大盘内,呈于女家主婚人面前(包括事先约定的婚礼现金,用红纸封好)当面交付,如无意见,即完成订婚(过礼)任务,酒后吃饭,一般是一盘端,九个菜带馍。现行订婚礼,大体分为“仁义亲”240元,“普通亲”360元,多于以上者为“高价亲、。过礼后,每逢四时八节,末婚男女要互送礼,男方之礼重于女方,女方来男家送节礼叫回门,男家盛情接待。
   
<择吉>即选择吉期结婚,乡下叫合日子。男方欲娶,经媒人说通女方后,请先生推算吉期。首先看男、女属相的“利月”、“败月”,有一首合婚“利月”谣:“五、七迎鸡免,二、八虎与猴,三、九蛇共猪,四、七龙与狗。牛羊五、十、一,六、腊鼠马走。”其次,选择吉日、吉时,除一述讲究之外,还忌讳择吉时寡妇和四只眼(孕妇)的人接近,怕冲了“喜”等。今天此种陋习逐渐减少了。
   
<完婚>也叫嫁娶,乡下人称娶媳妇,旧的婚礼很复杂、很讲究,其主要项目有:
1、迎新准备
请执事:即请主持婚社仪式的人。请礼笔:即请收礼先生,于前一日书写喜联(在门、洞房门),结婚之是收写礼品名单。请“宾相”:乡下人叫请相客。男方请宾相,女家请扶女(或称侍女)。“宾相”要选年龄与新郎相当,关系好,且家庭条件好(谓有福的人)的已婚者2人提任,任务是陪伴新郎参加婚礼仪式。请厨师(包括做菜的红案师傅和蒸馍的白案师傅)。请跑乱:即请族人、亲友专司勤杂工作,如借家具、搭棚、买东西、烧水、招待等。请乐人;即叫“龟子”(民间乐队),有三口、五口、八口之分。钟鼓乐之,奏乐助兴。凭轿:轿分红轿(花轿)、绿轿(蓝轿)两种,皆木制,长方形,双杆,顶如方盖,厢长5尺,宽3.5尺,高5尺,上有顶,底有平板,开前门有帘,轿内设一坐,两轿杆长1.2丈,四人抬。红轿用红布作帷,花轿为雕花彩帷,绿轿以绿布或蓝布作帷。顶呈锥形,上雕“麒鳞送子”,四角吊红色绣球,四臂刻八仙人物。
   
<迎亲>作为男家为“合婚”仪程序幕;而女家则是“送女”仪式。此日一早,新娘女由梳头侍女(伴娘)梳妆打扮,等待男家迎娶。新郎身穿长袍礼服(蓝色绸缎做),头带礼帽,披红插花,由本家叔(伯)、迎姑、宾相、轿夫、乐人等陪件,骑马或坐轿(旧时世家、富户亦有新郎坐绿轿伴红轿迎亲的),携带“凤冠霞帔”及一面照娇镜、一把遮阳伞等礼品来到岳丈家。在奏乐中,新郎为岳父行叩头礼,入宴席。女方伴娘为新娘戴
冠披霞,穿红绣鞋,蒙红绸盖头,向祖先神位告别,向父母兄嫂行礼辞午。此时新娘离别之情油然而生,哭声感人,叫“哭轿”或“哭嫁”。还有哭词叫《哭轿歌》:“娘呀娘您养我身,今日出嫁成客人,丢下弟妹谁照看,好比钢刀挖我心...”。在乐声中由梳头侍女扶入轿中。轿门垂帘。照娇镜悬于轿杆,选二童扶轿护送叫“押轿”。乐人前头吹奏,“衣架”(摆新娘的妆奁行镇线活的木架)随后,紧跟“什罗”(专门放新娘装饰及生活用品的要抬箱),新郎骑马于轿前,梳头侍女之车随后,再后是娘家客人的乘车,形成一列长长的队伍,名为“吃筵席的”。凡轿过之村,皆鸣炮停歇,村女皆争观品评新娘的手艺。轿过轿头、十字路品、街道,必要鸣炮,有的还要贴红纸表示以喜驱邪(送女仪式的隆重与否,因贫富而异)。若途中撞亲(两家花轿相遇),以互换礼物让道,表示互不干扰,各自平安。若遇丧棺。则要改道,或以红绸遮轿,在炮声中前行。
   
<婚仪>也叫“拜堂”、“拜天地”,由执事主持,执事身着礼服(礼帽、长袍)。从迎轿开始,“执事”手提一只斗,内装甘草(表示金)、麸皮(表示银),口唱《草料歌》,在鞭炮声中将新娘迎下轿来,穿门入庭,至花堂前,命新郎上前揭去新娘的盖头,象征夫妻相认。堂前桌上摆香、烛、献品及供奉“天、地、君、亲、师”之牌位;地铺红毯为新郎新娘叩首之用;另外桌上不放置六物:斗、秤、尺、剪、算盘(象征传说中“三媒六证”之“六证”),表示“公平合理,心明如镜”。
    
附民国中叶流传的一首《草料歌》及拜堂仪程:
   
《草料歌》由执事唱迎轿词:“花轿到门前,宾主站两边,鼓乐迎淑女,鞭炮庆家宴。鸾凤鸣双喜,蓝田种美玉,聚乐生祥瑞,佳女配佳婿”。下轿词(新娘下轿时,由执事先生边撒边念):“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进了门”。进堂词:“花堂设置多辉煌,五色云彩呈吉祥,青鸾对舞千秋会,鸾凤合鸣进世昌”。拜堂词:“寻得桃园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桃园仙鱼逐水流,只等渔郎来问津。一拜天地是月星,二拜东方甲乙火,四拜西方庚辛金,五拜北方壬癸水,六拜中央戊已土,七拜三代老祖宗,八拜父、母、伯、叔、婶、娘众兄弟(依次为高祖父、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兄、姐、妹、弟),九拜师长情意重,十拜新友一礼行(依次为师父、师母、师兄、师弟、舅父、舅母、姑父、姑母以及所有亲属、宾客、媒人、村老...)”。夫妻交拜词:“天上织女会牛郎,才子佳人配成双,今日两家结秦晋,富贵荣华万年长”。谢仪词:“再拜:吆车的,抬轿的,扶女的,扮相客的。知已的;看客的,收礼的,四面八方贺喜的;铺席的,夹毡的,还有的人窝胡钻的;切菜的,揉面的,烧锅揽柴砸炭的;摘葱的,剥蒜的,剥蒜的,担水吆驴矶面的;扫地的,看院的,提茶的倒水抹案的;抱娃的,收蛋的,买烟灌酒上县的;还有停到门口立站的,扒到窗口偷看的;没有事情发干的,出来进去转游的;端盘和,拾馍的,专门招呼看坐的;还的吲下巴狗沿到粪堆害的...”一并行礼。拜毕礼成。
   
<入洞房>新郎新娘拜堂后,互饮一杯酒叫“交杯酒”,由姑婆唱道:“新娘见盆,骡马成群”。让人专意给锅上扣个瓷盆,姑婆唱道:“新娘见盆。骡马成群”。让新娘拿铁勺在锅里搅一下,姑婆唱道:“新娘搅锅,越搅越多”。有人在锅内丢一双筷子,姑婆唱道:“新娘见筷子,明年抱太子”。看热闹的人向新房内丢一片瓷瓦片,姑婆又唱:“洞房摞瓷片,明年生谋娃”。有人给炕上四角放木头墩子,姑婆又唱道:“坑头放墩墩,后年抱孙孙”。有人给炕上四角放四种干果:核桃(谐白头到老)、红枣(见红有喜)、花生、栗子(落花生子之意),观热闹者抢食时,姑婆又唱道:“七个核桃八个枣,娃子多来女子少,媳妇吃了核桃枣,两口子和气永不恼”等等。新娘入洞房后,刹时,必有年青小伙子前来以挂门帘、窗帘为名向新娘索要红封(红纸内包钱币),讲揳一个钉子见个封,以此耍逗笑,开宴时,端盘的人故意不拿筷子,又向新娘讨个封;而娘家的女客们也在不注意时,将酒壶茶杯碗碟等藏起来,以至带回家,等女婿到岳父家赴宴时,用手帕、糖果等礼物换回,这样耍闹,民间以为趣。
  
<宴客>叫“待客”,也叫“坐席”。一般是两顿饭,首席:一盘九碗(四角凉菜,五碗热菜)带馍。第二顿开始先喝酒,盘里四碟或六碟,边喝上菜,酒毕再出一盘菜带馍。饭前饭后,以茶点招待。坐席的座位有尊卑长幼之分,即将家贵宾让至上席(如岳父母、舅、姑等)。饮宴中,新郎、新娘要逐席向宾客敬酒,主要亲属接酒时还要回赠一件礼物,这种礼叫“认亲”,所赠之物叫“见面礼”。宴客中,猜拳行令为亦乐乎。
   
<耍房>也叫“耍媳妇”,“闹新房”。在婚后有三晚上,都有人耍房,其内容丰富多彩,有说曲儿(猜谜)、绕口令、唱歌,有双方亲嘴、双吃糖、摘樱桃、鸳鸯送枕等,节目都很有趣,但也有些不健康的内容,如给纸烟内装上小炮,新娘点烟时炮响被吓。有的茶水中放上辣椒面或芥末粉,新娘一喝就咳嗽不止,另外还有些低级趣味的不文明节目往往出现。
   
<送饭>结婚后第二天一早,娘家及主要亲属要给女儿饭。有饺子、面条,一家摆一盘。意指女儿勿望娘家的养肓之恩,婆家则要盛情款待亲家客人。
   
<回门>婚后第三天(如逢单日推后一天,意取双吉),由宾相带上一对新人,抬上什罗动女方赴宴叫“回门”,也叫“请女婿”,岳丈家设宴招待,女婿要给岳丈家里门族的长辈行叩头礼,受礼者以礼口回赠,以表示认亲。在回门之日,女家村院中人,还要戏耍女婿,女婿必须和气嘴乖,的时给耍闹者以红封等,一直热闹到天嘿,才回家中。
   
<贺礼>也叫行礼。结婚之喜,亲戚要行礼,舅、姑、姨、干父家必行重礼--蒸花老虎一对,给新郎披一条红绸子等四样礼,舅父要买一灯、一个脸盆,其他亲戚按其远近以定礼物之轻重,远亲虽不必蒸老虎,也要行礼一般是现金。叫:“干礼”。德高望重之人之子完婚时,乡友多联名怎“喜幛”(也叫“条子”,好红绸、缎料),上写恭贺的联语,如“天成良缘”、“喜渡鹊轿”等字,主人对乡亲贺礼者,同时宴请接待。
 
(十)陕西春节民俗古朴浓厚: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农历的岁首。古代的“年”
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
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
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窑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腊月三十夜称“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在外地的亲属千里迢迢赶回家与亲友团聚。入夜家家户户明灯高照(有的还在院子、田地坟头燃起运火),燃放爆竹,达旦不眠,谓之守夜(岁)。否则一年都会变做或者不吉利。守岁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包饺子。在城里全家团坐一起。擀面皮的擀面皮,包馅的包馅,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刚结婚的新媳妇和女婿“回门”,蒸20个大礼馍,带4包厚礼(糖、烟、酒、点心)看望父母,当日返回,不在娘家住宿,有“正月不空房”的习俗。过年期间,各乡村都组织起来,敲锣打鼓,演戏唱曲,进行文艺和体育比赛,热闹非凡。

(十一)陕北民间葬俗:
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陕北人民,世世代代依靠黄土地为生,死后也长眠于黄土之中。传统葬俗也在陕北各地大同小异地延续着,它是对死者礼仪的习俗。一般老人年逾六十,即开始购置棺材,制作寿衣。棺材俗称“寿木”,以松柏木料为优;寿衣俗称“老衣”,以蓝、红、黄棕红绸缎为料;有褥、被、裤、袍子、褂子等,一般为7件
。如果年轻人夭折(称“小口”)不得超过3套。老人丧事称“白事”,坟(地)称陵(地)。民间对阴宅的选择非常重视,必须出钱请阴阳先生选地势、定方位。有句百姓谚语“子孙出在坟里,富贵出在门里”,透澈道出其中的原因,人民祈求后世子孙的富贵愿望。挖墓坑先下线挖坑,称“破土打陵”。一般坑长8米,宽4米,深八、九尺。后打墓窑,墓窑一般深8尺,宽、高均为5尺。若遇合葬,要打的能放下两副棺材即可。一些富裕户,预先在地下用砖或石头砌成墓窑,称之谓“堂子”。堂子以上地面加盖牌楼的叫明堂子,不加盖的叫暗堂子。12岁以下夭折的,
均不埋葬,用干草裹尸送到山里了事。怀孕妇女死亡,需剖出肚中婴儿或在肚子上扣面锅,请阴阳行生上符后埋葬。老年人病危,子女日夜守护,并通知户族女面(亡人的姑、姐、妹家统称)及舅家前来看望。子女守候至老人停止呼吸,称“给老人守气”。若老人寿终正寝,称“顺心老人”,应隆重举行葬礼。
    老人停止呼吸前后,给其整容,即(男)剃头刮须(女)梳头盘髻,并洗面净身,穿老衣。然后摘门板,铺谷草,将亡者双足朝门放置
在谷草床上,脸上盖一张白麻纸,叫“盖脸纸”。脚下放一个小供桌,上放供品、香碗。榆林地区讲究老人死后要扭死一只“替罪鸡”意为死者生前可能有错,死后为免阎王怪罪,让鸡去替罪。
   
老人去逝,将其穿过的衣服,用过的被褥,卷放于墙头。在大门外挂出“岁数纸”(按岁数每岁一张纸剪成长条状,红长纸条围捆成一束),向世人报丧。孝子着丧服,即穿白纱布制的长褂,用麻绳系腰,戴白纱布帽,穿白色鞋。孝子忌穿红服,遇人下跪叩头,谓“替老人免罪”。随即请户内长者主持丧事,谓之总管。总管立即组织户族内人,分别向亲戚报丧。若儿子多,娘家(即外家)必须由一孝子身穿孝服持酒专程叩请。同时请阴阳先生择定安葬日期,确定陵地方位。
     
   
掘墓俗称“打陵”。人亡之后,需请四个或八个打陵的(一般是中青年人),而且民间有“本命年者不打陵”、“一年不打两陵”之说。若村内没有合适打陵的,需在邻村去请。打陵时,孝子应不停地送饭、送烟酒(忌送菜、送水),供打陵者的食用,但有剩饭不能往回带之俗。陵打成后,请娘家人和阴阳先生指点,不宜处在修整。打陵的每天需空回,打陵工具待亡者葬后方可带回。 
     
   
人亡三日后入棺(称入殓)。入棺前棺底要铺麻纸(孝子每人一份),放丝线或五色线,给亡人口中放铜钱,俗称“口含钱”即意为衔金、银、玉。在棺底摆北斗七星图案、撒柏树叶等,将老人抬入棺内,头、手脚、穿戴都得一一摆正,最后加盖。
     
   
老人入棺后,在院内搭起帐逢(俗称灵堂),置棺材于两条长凳上。棺前放一小供桌,上摆供品、插香碗、长明灯,下放一插香器具供烧纸用,桌前铺毡一块,供人下跪叩用。孝子轮流守灵,尽夜不离,早晚献食,点香烧纸。亲友来,首先在灵堂前烧纸点香,此时孝女痛苦不止,至亲姐妹来亦进灵堂哭泣。凡来者祭奠,孝子要陪祭,跪送祭吊者,并发给孝幅或孝布,女婿、娘家来,除烧纸、献食外,还与孝子一样,杀猪宰羊,俗称“宰献”。宰献的猪(羊)应爬放在灵堂前一桌上。有的女婿请吹手奏哀乐,以表孝心,其亲朋以香纸等为献礼。近年来,盛行送花圈、被面、钱币等祭礼。孝子将这些祭礼(除钱外)摆挂在灵堂两侧,以示亲友之多。
   
   
民间丧事,通常举行两天,习俗如同“红事”。出殡前一天,亲朋相聚吊丧,孝子陪祭。中午举行“迎幛”仪式,吹手奏着《西风赞》《花道子》等曲子,迎着死者遗像及亲友敬送的换幛,孝男孝女随后而行,绕村一周返回。挽幛多少似乎标志死者及家人的威望高低、富贵及声望。民间还有葬前一天晚上娘家人“下话”的礼俗,即孝男孝女跪于地上,由孝子(一般为长子)向娘人诉说死者生前病因、医情及葬礼安排,娘家人听后,有训斥的、鞭策的,也夸赞、鼓励的(因此俗是对不孝子女教育的机会,故至今流传)下话毕。开始给孝子孝女、亲戚、朋友依次戴孝,然后举行“侑食上祭”的习俗,即数十个孝男孝女整齐序地跪
在灵前,吹鼓手在前引路,后面跟一个端祭盘之人,此人三指撑盘,盘为盛酒碟祭品,另一手拿着绸扇,且走且舞,步态轻盈,如同飞燕,走遍孝男孝女之间空隙。他们走的线路也很有规矩,或走四门斗底,或走天地牌子,或走十二镰刀,或辫蒜辫,实则灵前秧歌舞,十分有趣。祭品花样众多,有的多达七八十种,接着举行“摆路灯”(俗称“撒路灯”)仪式。三声炮响,吹手前行,长子端亡者灵牌居中,孝男孝女手持哭丧棒躬身随后,另有一人带着醮油花籽或浸油玉米芯,沿出殡路线两旁,一撮一撮撒下,点燃成一盏盏小灯,为亡灵指路,路灯一般撒至村外向坟墓方位的路上或十字路口、河边等。此意为亡人“归阴”时行于金银之桥。在吴旗、志丹等县出殡前夜还举行“领羊”也叫“淋羊”仪式,是由主家、娘舅家、外家、户家各牵一只活羊至灵前,烧一张黄表纸,给羊身上从头至尾浇一碗凉水,由一人发问,借以问讯死者还有什么要安顿。若羊发抖意为问中亡人之意,否则,继续浇水、发问、直到羊发抖为止。还有榆林、延长等地举行摆灯山仪式,也是出殡前一日晚上举行,用高桌作底,依次放置方桌、斗、开子,合合,成一宝塔状,然后用萝卜剜制成的灯盏放于每层之四方,越到下面,灯盏越多。此俗表示请三代孤魂回家看看,表示对老辈的尊敬,让亡人走明路、顺顺走。
   
出殡俗称“埋人”。出殡前,举行“三献礼”即孝子向亡者献祭礼(过去叫“祭菜”,就是给香纸钱),侄儿向亡者献祭礼,孝孙、女婿外甥亲朋和不上山埋人者向亡者最后献祭礼。行礼前礼生手拿为文碟,每献一次礼。大声宣读他们的献祭物品或钱数,称为祭文。行礼结束后,此人将棺材抬出灵堂,阴阳先生手摇铜铃,口念咒符,手拿桃条打老公鸡,鸡怪叫仍过棺材,称“起殃”。(也有阴阳先生手持菜刀,猛叫一声,用刀将纸灰碗打碎,谓之“起殃”)。此时,号炮齐鸣,孝子嚎哭,出殡起程,叫“出灵”。长孙扛着引魂杆前走,吹手奏哀乐,迎着亡人的牌位、棺材;孝男孝女拿着哭丧棒举着花圈、纸火等及有关小辈至亲排成两行,哭哭啼啼缓缓前行。大门外或硷畔上打起篝火,将岁数纸、亡者生前的枕头及灵堂所贴之物全部烧掉。路经家户均点一堆火,防鬼魂进宅。一路上有人不停地抛撒纸钱,谓“买路线”是给游魂恶鬼的。出殡队伍行至墓地,将棺材卸下由孝子推入墓窑,阴阳先生进窑用罗盘确定方位,摆正棺材,在墓窑内放一小桌,上摆长明灯、祭食罐,安墓砖(上书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放“五雷瓦”(一块瓦上画五雷咒符,上写“动土大吉”、“入土为安”)表示镇风水保吉祥,接着有“呛墓”习俗(即用热麻油炸糕,糕即高,意为吉祥高升,或者用烧热的铁锨浇上麻油冒起一股白烟呛墓,然后人出时用谷草把脚印扫掉。盖上墓门石,封缝埋坑。埋坑时不递交工具,埋土者累了之后,将工具扔在地上,他人拾起接着填土,同时阴阳先生念安墓词。坟堆好后在两个礼生的指引下,再行“告坟”礼,同时除孝子孝女以外的缟帽等随即脱去表示不在戴孝此事完毕。最后孝男孝女在坟前将纸火(即纸制金山、银山、现代家俱、童男童女、楼房、电器等等)烧尽以示孝心。
        
   
葬后三日内,孝子每晚须上坟打火,最后一晚要祭奠,用小石板按好供桌,称‘复三'。后阴阳先生开出“七单”,每七日一祭。“头七”为小祭,“五七”为中祭,“七七”为终祭。至百日再上坟祭奠,称“过百”。此后每年亡者逝世日为周年,应祭,三周年后大祭。孝男孝女应守孝三年,过春节不贴红对联。
俗话说“十里路上不同俗”,陕北民间葬俗基本以此为准,不同县境在个别环节上有自己的讲究礼法。
(十二)陕北民间婚俗:
民国前,男女婚事,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定,本人没有自主权,婚姻多属买卖性质。婚姻过程一般为择亲、提亲、订亲、商话、嫁娶、婚礼等程序。
    旧时,男女自13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轿夫和
拉驴公子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月”相克)等情况。若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是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认可,选吉日(一般为双月双日)举行订亲仪式。一般县北在男方家举行,县南在女方家举行,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女方也通过媒人送男方(即新女婿)鞋袜及裤带,民间称鞋为“稳根鞋”,裤带为“长命带”,以示婚姻关系能稳固、长久。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协议筹备婚嫁之需。
   
嫁娶在民间,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旧时,办喜事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次日早饭后迎亲队伍准备出发。迎亲队伍一般由七人组成,其中有一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10个)、猪肉(1块)、离母糕(2卷)、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畜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崾也得吹长号(俗称“张号”)。
   
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交待,谓之“表礼”。饭后,女方家总管向迎亲领头人交待陪嫁之物,添坠箱钱、揣怀钱、油、面、筷子等各加一倍退回。一切就绪,准备起程。新娘换上嫁妆,蒙上“盖头”(用红花被面或红绸子挽结成的)上轿,迎送婆姨抢着上马,长号一鸣,吹手先行。迎送队伍以迎人婆姨为先,新娘中,送人婆姨在后,有序而行。此时,唢呐声声入耳,摇摇摆摆、浩浩荡荡出村。若遇好事者,可摆烟酒于路旁,迎送队伍必须停止前进,吹手就地吹奏三曲,三起三落,方才放行。途中,若有两家迎送队伍同向而遇,则有“抢路”之俗。抢路时,一般双方领头人为免纷争,经协商,往往让先者用圪针条耱路,示意为后行者的新路;若相向而遇,双方新娘应互换裤带或针线包,都用圪针条耱出新路而行。进村时,速度须放慢。吹手大显身手,或吹“得胜令”,或吹“将军令”、“大摆队”等乐曲。村人围观,热闹非凡。此时,公公婆婆入洞房,夹起枕头走一圈,俗称“抱孙子”,家人应遮盖碾、磨,怕青龙白虎“冲喜”。一切就绪,专候新人进门。
   
迎送队伍进门后,分设专房招待,新娘需“送人的”领头人扶下马(或轿),由新郎揭“盖头”,两人一前一后踩着红毡走向洞房(俗称“帐房窑”)。在此之前,吹手须进去张号,叫“冲帐”。随即有一人手端一碗麦叶、小钱、五谷边撒边唱,谓之“撒帐”。新人入洞房后,由一小孩端水让新娘洗脸,新娘得给少许钱,以示酬谢。新娘上炕,将席四角已压之物(有针线、核桃、红枣、钱币等)收存起来,谓之“踩四角”,后静坐前炕。随后,“送人的”坐席(吃“八碗”)。新郎要敬酒施礼,送亲领头人应以钱相报,民间称之谓“折席口”。
   
饭后举行上头仪式。由姐(夫)或姑(夫)主持,让新人背靠背坐于水桶上,将二人头发拢在一起,边梳边唱:一木梳青丝云遮月,二木梳两人喜结缘。三木梳夫妇常和气,四木梳四季保平安。新女婿像杨宗保,新媳妇好像穆桂英。荞麦根儿,玉米芯儿,一个看见一个亲。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子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天作良缘配好的,夫妻恩爱一辈子。随即,将红枣,核桃从新人头部倒下,夫妻二人争抢捡入自己衣兜。接着,主持人还要将新娘头盘成髻,意为结发夫妻能白头到老。随后,姐夫、姑夫老姑夫以及结拜兄弟还要闹房(俗称“骚房”)即让两个新人当众做出各种亲热动作。客人出节目,新人表演,令观者捧腹大笑。闹房毕,婆母由窗口向里撂儿女馍,盼望早日抱孙子。此晚“帐房”(洞房)灯光应彻夜不熄。
   
第二天清晨,小两口要吃儿女扁食,饭后举行“拜人”仪式和“亮箱”及见婆婆仪式。是日,男家发客,新娘回门,新郎带认亲礼品同去。翌日,小两口又由岳父母送回,谓之“送回面”。八日后,新娘需到娘家住七天再归,曰“对七对八”。
(十三)陕西八大怪:
一、面条像腰带
    “扯面宽得像裤带”。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 这个字)面
,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
区别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
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 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
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 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二、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
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三、帕帕头上戴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关中农村,这里的情形,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的一模一样的。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四、唱戏吼起来
   
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吼戏者,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燎得太(好极了)”。

五、辣子是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六、锅盔像锅盖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七、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八、不坐蹲起来
   
由于关中的男子们一日三餐都要蹲在一起开“老碗会”,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加之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或者“丢方”、下棋。于是,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外地人说这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实际上是人们劳累后歇息的一种习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张地形图,快速了解陕西省各地级市
陕西各地方言俗语(1)
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各市行政区划
陕西省下辖的10座城市一览
从秦朝到现在,西安为何一直是陕西核心城市?
陕西移动手机号码归属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